《新新新聞》報史研究

《〈新新新聞〉報史研究》詳盡地考查了《新新新聞》日報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發展歷程,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追溯《新新新聞》日報產生的緣由,揭示其顯著的地域特徵,探討其組織結構、管理特色和編輯觀念,重點研究了《新新新聞》日報的發行、廣告等報業經營情況,分析了《新新新聞》日報向集團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同時也分析了《新新新聞》日報的發展誤區和必然的歷史結局,為利用《新新新聞》研究民國時期成都社會生活的學者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資料。

基本介紹

  • 書名:《新新新聞》報史研究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頁數:228頁
  • ISBN:9787807521174, 7807521171
  • 品牌:四川巴蜀書社
  • 作者:王伊洛
  •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日
  • 開本:32
  • 定價:17.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新新新聞〉報史研究》由巴蜀書社出版。

圖書目錄

總序

緒論
第一章 四川報業的傳承和成都報業的歷史律動
一、四川報業的近現代化開端
二、成都報業的近現代化進程
1.成都報業的三次辦報高潮
2.當局對報業的管理和控制
3.成都報界對報業管制的抗爭

三、成都報業的特點
1.困窘的報業生存環境
2.成都報業的歷史律動
3.軍閥辦報、資助辦報與當局對報界的籠絡

第二章 《新新新聞》日報的創立和地域特徵
一、《新新新聞》報館成立的歷史背景
1.四川軍閥混戰逐漸減少,政局漸趨穩定
2.四川的工商業、農業、交通和通訊業的發展
3.成都地區的人口和教育
4.成都報業全面趨於成熟

二、《新新新聞》報館的創立
1.早期創辦人員的構成和相互關係
2.創辦《新新新聞》日報的主要動因
3.《白日新聞》日報的示範和《新新新聞》日報的創辦
4.《新新新聞》日報初期的經費來源和困境中的掙扎
5.《新新新聞》日報黃金季節的來臨

三、《新新新聞》日報的地域特徵
1.《新新新聞》報館主要成員的社會背景
2.《新新新聞》報館經濟收入的主要渠道
3.《新新新聞》日報發行的主要範圍
4.《新新新聞》日報主要內容的地方特色

第三章 《新新新聞》報館的組織結構與管理模式
一、《新新新聞》報館的組織結構
1.成都報館組織結構的歷史沿革
2.《新新新聞》報館決策人員的變化
3.《新新新聞》報館的部門設定和負責人
4.短暫的股份制改制階段

二、《新新新聞》報館的管理模式
1.成都報館常見的管理模式
2.《新新新聞》報館總經理陳斯孝的個性化管理
3.《新新新聞》對報業人才的選用和配備

三、《新新新聞》報館總經理陳斯孝的辦報思想
1.以辦報為進身之階到視報館為生命
2.《新新新聞》日報的報業理念
3.《新新新聞》的夾縫地位和夾縫思維

第四章 《新新新聞》的報業經營與集團化趨勢
一、《新新新聞》日報的廣告
1.成都報紙廣告的出現和演變
2.《新新新聞》日報的廣告類別
3.《新新新聞》日報的廣告收費

二、《新新新聞》日報的發行
1.成都報紙的市場容量和銷售渠道
2.《新新新聞》日報的發行渠道和促銷手段
3.《新新新聞》日報的售價和發行折扣

三、《新新新聞》報館印刷廠的建設和管理
1.《新新新聞》報館印刷廠建設
2.報館印刷廠的管理與經營

四、《新新新聞》報館的多種經營和集團化趨勢
1.開闢多種經營,謀求生財之道
2.《新新新聞》報館幾次重大獲利機遇
3.《新新新聞》報館發展的集團化趨勢

第五章 《新新新聞》日報的新聞業務
一、《新新新聞》日報的新聞報導
1.《新新新聞》日報新聞報導的來源
2.成都的新聞記者與“濯江茶會”
3.《新新新聞》日報新聞報導的特色

二、《新新新聞》日報的社論與言論
1.民辦報紙對社論和言論的態度
2.《新新新聞》日報的社論和言論
3.《新新新聞旬刊》對《新新新聞》日報的補充

三、《新新新聞》日報的副刊與專欄
1.成都報紙副刊的演變
2.《新新新聞》日報的副刊與專欄

四、《新新新聞》日報的編輯觀
1.快速準確傳播信息,打造成都市民傳媒
2.《新新新聞》日報的符號建模與版面特色
3.《新新新聞》日報的訊息傳播模式

第六章 《新新新聞》發展的誤區與歷史命運
一、《新新新聞》發展的誤區
1.從創辦日報的思想理念方面比較分析
2.從報館的制度建設和管理方法中觀察
3.從報館地理位置和報紙的發展空間上探討

二、《新新新聞》的歷史命運
1.陳斯孝對逝去時代的眷戀和對解放的恐懼
2.成都市軍管會對《新新新聞》報館的代管和接管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三、成都報業的特點
1.困窘的報業生存環境
從1898年四川省第一個帶有近現代意義的《蜀學報》產生,到1949年底國民黨統治在四川全面崩潰這五十多年問,成都報刊有案可稽的共有六百七十餘種②。其中官辦和民辦兩種報刊競相出版、共同發展。但是,大部分報刊僅僅出版數年、數月甚至數天就告夭折。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造成成都的報紙競爭力弱、存活率低。在連年軍閥混戰的動盪歲月,在民不聊生、廣大民眾為生計苦苦掙扎之際,在教育程度極低,文盲率極高的社會環境中,能生存下來並求得發展的報紙極其罕見,民辦報紙更是舉步維艱。有些報人為辦報而傾家蕩產,有的甚至被捕入獄、慘遭殺害。據統計,成都斷續出版達十年以上的報刊僅有5家:《啟蒙通俗報》(後改名)、《華西日報》、《中央日報》、《新中國日報》、《黨軍日報》(後改名);出版二十年以上的報紙僅僅3家:《國民公報》、《成都快報》和《新新新聞》。
從1912年“成都兵變”到l932年“二劉大戰,,①這二十年間,四川共發生過四百七十多次軍閥混戰。連年不斷的軍事衝突嚴重阻礙了四川經濟、文化的發展,成都報業也備受影響。政局的動盪導致報業市場缺乏統一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報紙的創辦和停刊完全受軍事當局的制約。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雖然四川易幟,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但中央統治集團和地方實力派之間、各軍閥派系之間既爭權奪
利,又搶奪輿論工具。每當新權貴登台之際,不願見風使舵的報館只有“關門大吉”。加上社會上種種勢力“群雄’’並存,報紙不可能在各種勢力間一直保持不偏不倚,因此報館被毀,報人被毆、被殺現象時有發生。嚴酷的政治環境是成都報業面臨的首要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