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學名詞》是2019年12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染病學名詞審定分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感染病學名詞
- 作者: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染病學名詞審定分委員會
- 類別:臨床醫學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 ISBN:9787030636799
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 白春禮序
- 路甬祥序
- 盧嘉錫序
- 錢三強序
- 前言
- 編排說明
- 正文
- 附錄
《感染病學名詞》是2019年12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染病學名詞審定分委員會。
《感染病學名詞》是2019年12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醫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染病學名詞審定分委員會。1圖書簡介本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內容包括總論、系統感染、病原體感染、特殊感染及感...
感染病 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朊粒、細菌、真菌、螺旋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和寄生蟲等通過不同方式侵入人體導致健康受到損害的疾病。包括傳染病和非傳染性感染病。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醫院感染流行 醫院感染流行(epidemic of nosocomial infection)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某醫院或某科室醫院感染髮病率顯著超過歷年散發發病率水平,或為前一年同期2~3倍的情況。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再發感染病 再發感染病(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RID)是2019年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定義 傳播水平已降低到不再成為公共衛生問題的感染病又重新恢復到具有流行程度傳播狀態的疾病。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醫學上的感染,是指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人體所引起的局部組織和全身性炎症反應。概念簡述 感染的血液學症狀包括白細胞增多,貧血,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和血小板減少症。傳染病通常引起白細胞增多,主要是嗜中性細胞和未成熟的循環的嗜中性細胞數增加。雖然早期白細胞數未超過正常且來自骨髓庫的...
流行病學特徵 1.流行性 按傳染病流行病過程的強度和廣度分為:(1)散發:是指傳染病在人群中散在發生;(2)流行:是指某一地區或某一單位,在某一時期內,某種傳染病的發病率,超過了歷年同期的發病水平;(3)大流行:指某種傳染病在一個短時期內迅速傳播、蔓延,超過了一般的流行強度;(4)暴發:指某...
指引起感染的病原體來源於自身的體表或體內的正常菌群,多為條件致病菌或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菌群失調症等引起。病因 人體有四大儲菌庫,即皮膚、鼻咽口腔、泌尿生殖道和腸道,其中以腸道最為重要,這些微生物寄生在體內不引起疾病,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受外界因素影響時,成為致病菌造成機體感染稱之為內源性感染。
結核感染 結核感染(tuberculosis infection)是2019年公布的結核病學名詞。定義 結核分枝桿菌進入機體後生長繁殖或生存,並產生免疫反應的過程。出處 《結核病學名詞》第一版。
絲狀病毒出血熱(filoviral hemorrhagic fever)是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感染病學名詞,出自《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由絲狀病毒科、絲狀病毒屬病毒(包括馬爾堡病毒和伊波拉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如馬爾堡出血熱和伊波拉出血熱。出處 《感染病學名詞》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