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爾·於佩爾可以說是片中最大的明星,該片是導演烏蘇拉·梅爾的長片處女作,由法國、比利時和瑞士三國合拍,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上,該片入圍“影評人周單元”,並舉行了世界首映,並且在今年三月獲得了瑞士電影大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大獎。據悉,該片是由洛迦諾電影節藝術指導弗雷德呂克·邁爾為首的申奧片評選委員會選拔出來的。此外,在雷克雅莫電影節上,該片獲得了影評人費比西獎,以及巴塞隆納女性電影節(Barcelona Women’s Film Festival)觀眾獎等眾多獎項。
年輕女導演烏蘇拉.梅耶從15歲即開始接觸電影拍攝工作,協助3e看看在巴黎藝術學校念書的姊姊拍片,而後進入比利時Institute of Arts of Diffusion學校主修電影。從小成長於瑞士與法國的邊界小鎮Besancon,一個非屬法國或是瑞士的三不管地帶。每日必須穿越邊界的她,從小對於空間與邊境便有著相當奇特的觀點。經常從車窗外看到座落於公路兩旁的住家的她,發現許多房子距離公路只有幾尺之遙,設身處地、從居住者的角度,去想像他們每日窗外的風景,也因此有了本片故事的初步想法。如同她之前的作品,片中主角受制於現實狀態,在精疲力盡之後,終至一種瘋狂的狀態。而伊莎貝雨蓓再次精湛的演出,也讓她在最近舉行的Mar del Plata 國際影展中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殊榮。一部「倒著的公路電影」,被影評認為是瑞士近10年來最好的電影。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發行公司
1.Box Productions 2.Archipel 35[法國] 3.Need Productions[比利時] 4.France 3 Cinéma[法國](co-production) 5.Télévision Suisse-Romande (TSR)[瑞士](co-production) 6.Radio Télévision Belge Francofone (RTBF)[比利時](co-production) 7.Eurimages[法國](support) 8.Office Fédéral de la Culture[瑞士](participation) 9.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 (CNC)[法國](participation) 10.法國第4電視台[法國](participation) 11.Ciné Cinémas[法國](participation) 12.Cinémage 2(in association with) 13.Soficinéma 3(in association with)
1.Barbar Film[土耳其](2008) (Turkey) (all media) 2.Diaphana Films[法國](2008) (France) (theatrical) 3.Filmcoopi Zürich[瑞士](2008) (Switzerland) (theatrical) 4.Lumière(2008) (Belgium) (all media) 5.Soda Pictures Ltd.[英國](2009) (UK) (all media) 6.Benelux Film Distributors(2008) (Belgium) (theatrical) 7.Blaq Out[法國](2009) (France) (DVD) 8.Arsenal[德國](2009) (Germany) (theatrical) 9.Lorber Films(2009)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2009) (USA) (all media)/(2010) (USA) (theatrical) 10.Lumière Home Entertainment(2008) (Belgium) (theatrical) 11.Primer Plano Film Group S.A.[阿根廷](2009) (Argentina) (theatrical) 12.Teodora Film[義大利](2009) (Italy) (theatrical) 13.Transeuropa Video Entertainment (TVE)[阿根廷](2009) (Argentina) (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