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新解》是2008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守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新解
- 作者:鄭守林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6170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新解》是2008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守林。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新解》是2008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守林。內容簡介《<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新解》是一部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的一種文獻學研究”是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特色是:(1)在確認《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手稿的紙張編碼均為恩格斯所標註的基礎上,按該紙張編碼順序對“費爾巴哈”章諸文本進行重新編排;(2)運用馬克思和恩格斯手稿的高清照片對...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導讀》是2019年9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乾坤、張亮。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原著中zui重要的兩份文獻:《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與《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之上,對兩份文獻的形成和傳播、思想創見和思想史意義進行了闡述,尤其重點考察了《德意志意識形態》...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費爾巴哈》這一章的寫作從1845年9月,一直持續到1846年下半年,最後仍未完成。第二、三章的手稿已遺失。作品思想 《德意志意識形態》既是一部闡述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宏偉巨著,又是一部批判費爾巴哈、青年黑格爾派和“真正的社會主義者”的論戰性著作。該書正面闡述和理論批判相結合,在對...
《MEGA:陶伯特版《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是2014年1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陶伯特。內容簡介 MEGA:陶伯特版《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迄今為止,對《Ⅰ.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這一章的邏輯的、系統的結構,已經有了6種不同的嘗試。我們的版本則將7份手稿保持馬克思和...
《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文庫本)》是2018年12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克思、恩格斯。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兩卷,第一卷批判了路·費爾巴哈、布·鮑威爾和麥·施蒂納的唯心史觀,闡發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論述了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第二卷批判了當時在德國流行的所謂“真正的社會主義”,...
《巴加圖利亞版《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在本版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章中消除了先前版本在文本的編排和分節方面已被指出的缺陷有鑒於此,這個版本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章從完整程度和對文本的編排及分節而言與之前的所有版本都有很大不同。叢書信息 當代學術稜鏡譯叢 (共133冊), 這套叢書還有 《事的...
《梁贊諾夫版》包含了標誌馬克思主義新世界觀誕生的兩份重要文獻:馬克思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卷第一章《費爾巴哈》的手稿。其編者大衛·梁贊諾夫是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前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奠基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的主要策劃人、執行人和精神...
書目包括:1.馬克思 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2.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3.馬克思《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 4.馬克思《僱傭勞動與資本》 5.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 6.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7.馬克思《法蘭西內戰》 8.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 9.馬克思《資本論》(節選) 10...
“生活決定意識”是一種符合現實生活世界自身發展趨勢的考察方法,而不是通過某種思辨邏輯論證、推導而來。因此,這種考察方法呈現出的任何特質(如對思維有限性的確認、生存論路向和生成論思維方式)都是由“生活”賦予的。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德意志意識形態》對舊哲學的批判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對費爾巴哈哲學...
《《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讀》是2018年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德意志意識形態》無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它通過批判當時以費爾巴哈、鮑威爾、施蒂納等為代表的、以唯心史觀為特徵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次系統闡述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原理,進一步論證和發展了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奠定了科學社會...
《"生活"的發現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研究》分作上下兩篇,上篇以《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章 “費爾巴哈”德語原文和中譯本為研究對象,以生活概念為中心,深入細緻地論證了一種新的解讀“費爾巴哈”章思想發展脈絡的可能性,並提出了以生活概念為邏輯核心和寫作線索、重建重構“費爾巴哈”章文本結構的建議。下篇的主題...
第一章《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寫作背景、成書過程、書的結構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寫作背景與成書過程 二、《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結構 第二章《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觀點 一、對青年黑格爾派的總體批判與現實實踐維度的彰顯 二、對費爾巴哈的批判與實踐和歷史分析方法的生成 三、對布魯諾·鮑威爾和麥克斯...
眾所周知,《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為《形態》)是馬、恩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巨著。在這部巨著中,馬、恩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式各樣唯心史觀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這部巨著標誌著唯物史觀的創立。作為唯物史觀創立標誌的這部巨著,其...
第四章國內研究情況 一新中國成立前國內研究狀況 二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研究狀況 三新時期以來國內研究狀況 第三部分當代解讀 第五章《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結構與基本內容 一歷史唯物主義的系統闡釋與費爾巴哈批判 二馬克思恩格斯對鮑威爾的批判 三馬克思恩格斯對施蒂納的批判 四馬克思恩格斯對“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批判 第六章...
研究中的“赫斯問題”MEGA2的兩次刊印問題 論《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的編連 ...第二部分《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概念解讀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市民社會概念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生產力概念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分工理論的雙重邏輯 …...第三部分《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篇章結構 ……
《文獻學語境中的《德意志意識形態》》是200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廣松涉。作者簡介 廣松涉(Hiromatsu Wataru.1933-1994)原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當代著名的哲學大師。內容簡介 本書是日本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廣松涉編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卷第一篇《費爾巴哈》及其相關論文的中譯本,也是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五章 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比較研究 第一節 以《德意志意識形態》文本為基礎的比較研究 1.從對不同文獻的比較中體現出來的差異 2.從《德意志意識形態》追加標題中體現出來的差異 3.對差異的比較意義何在 第二節 從《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與《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比較中看馬克思和恩格斯哲學研究思路的異同 ...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它第一次確立了實踐觀點,解決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進一步把實踐觀點貫穿歷史觀、創立歷史唯物主義做了理論準備。該書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起源,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一起被學界公認為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的標誌。作品評價 德國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關於...
《德意志意識形態》之《費爾巴哈》章編譯上的根本問題——寫在新MEGA I/5《德意志意識形態》卷正式出版之前,《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從國家到市民社會——《論猶太人問題》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研究,《河北學刊》,2016年第5期。站在時代高度研究《德意志意識形態》,《光明...
——《德意志意識形態》L.費爾巴哈章“邊注”的唯物史觀價值\ 對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歷史演進和發展樣態的考察 ——以馬克思《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為界的文本解讀\ 馬克思東西方社會比較研究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拓展 ——“資本批判”在世界“空間布展”與“時間壓縮”的邏輯運動\ 自由王國、必然王國與人的自由...
早期儒家的德行論——以郭店楚簡《六德》《五行》為中心 中國哲學的問題與特質 明清之際的經世實學思潮與人文啟蒙思潮 覺的“無生觀”《中庸》研究的基本歷史脈絡梳理 康有為《論語》觀析論 學術與中國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的重釋與新建——兼評MEGA2第一部第5卷《德意志意識形態》正式版 《德意志...
當年的馬克思正確地提出歷史研究的科學前提從而描述出歷史唯物主義的初步輪廓時,不正是強調與他競爭哲學批判的青年黑格派之錯核心在於方法,與他競爭“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蒲魯東“問題提得非常錯誤,甚至無法給它一個正確的回答”(註:馬克思對青年黑格爾的批判參閱《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章“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
第一卷第一章 費爾巴哈 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 觀點的對立 [I]一 費爾巴哈 A.一般意識形態,特別是德意志意識形態 1.一般意識形態,特別是德國哲學 [ II][III][IV]國家和法同所有制的關係 卡·馬克思 哲學的貧困 答蒲魯東先生的《貧困的哲學》(節選)第二章 政治經濟學的形上學 第一節 方法 第一個...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中的三個重要命題【張 虎】/50 馬克思實踐概念的政治哲學意蘊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實踐概念解讀【姜 涌】/57 馬克思對西方現代性內在文化邏輯的解讀與批判【姜 華】/75 淺析政治視域下馬克思的暴力觀與阿倫特的暴力觀【孫曉靜】/83 淺析毛澤東哲學的基本精神【謝連生】...
第四節 研究闡釋之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公共性思想研究……… 107 一、對前資本主義社會公共性的追溯… ……… 107 二、對資本主義社會公共性的批判… ……… 111 三、對未來理想社會公共性的建構… ……… 119 第五章 馬克思 《1848 年至 1850 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與恩格斯 《卡·馬...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中的三個重要命題【張 虎】/50 馬克思實踐概念的政治哲學意蘊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實踐概念解讀【姜 涌】/57 馬克思對西方現代性內在文化邏輯的解讀與批判【姜 華】/75 淺析政治視域下馬克思的暴力觀與阿倫特的暴力觀【孫曉靜】/83 淺析毛澤東哲學的基本精神【謝連生】/93...
《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章”思想的邏輯結構與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 “物”的勝利 ——以《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的“貨幣章”為中心 “歷史科學”的兩種模式 ——《資本論》方法論問題的再思考 《資本論》中經濟學與哲學關係問題的思想史考察 馬克思的兩種商品概念及其哲學啟示 《資本論》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哲學...
(節選自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29.平等 (節選自恩格斯:《反杜林論》)30.自由與必然 (節選自恩格斯:《反杜林論》)31.國家 (節選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32.政治鬥爭、國家和法、意識形態 (節選自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33.“和平長入”新社會的可能性 (節選...
第2章從語言學的角度對《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第六條的文本進行了詳盡的考察,從馬克思思想的更廣泛語境對這些文本中各個句子的語法結構、相互之間的內在關係、其中一些關鍵表述的語境意義,以及可能存在的歧義進行了各種可能的考察。第3章對《神聖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導言》《巴黎筆記》《資本論》等其他重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