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縣誌>(1979-2000)》是宣恩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恩縣誌》(1979-2000)
- 作者:宣恩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11年10月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ISBN:978-7-5144-0204-9/K·164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曾德權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編纂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全面、客觀、真實地記載縣境內自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歷史與現狀,力求思想性、資料性和科學性的統一。二、本志述事斷限於1979-2000年間,為保持有關史料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少數事件適當上溯和下延。
作品目錄
- 封面
- 宣恩縣誌(1979-2000)
- 圖片
- 宣恩縣政區圖
- 宣恩縣城區鳥瞰圖(2009年8月)
- 宣恩縣城區圖(2010年12月)
- 1984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前左四),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喬石(前右二),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前左三)在省委書記關廣富(前左二)、省委副書記錢運錄(前左一)等陪同下視察宣恩。
- 2008年4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右二)在省委書記羅清泉(左二),州委書記肖旭明(左一),縣委書記黃實海(右一)等陪同下視察宣恩。
- 1、1993年11月,國務委員司馬義·艾買提(右一)在省州縣領導陪同下視察宣恩
- 2、2000年4月,省委書記賈志傑(右一)在縣委書記馮國亮(左一)、縣長田金培(後左二)陪同下調研宣恩
- 3、1998年4月,省長蔣祝平(左一)視察宣恩茶園
- 4、2008年5月,國家農發辦主任王建國(中)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友凡(右二)、縣委書記黃實海(左二)陪同下,視察宣恩農業綜合開發
- 1、2005年9月18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羅清泉(前中)在州長周先旺(左三)、縣委書記瞿赫之(右三)等領導陪同下調研宣恩農村經濟發展
- 2、2009年10月15日,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吳永文(右三)在州委書記肖旭明(右二)、縣委書記黃實海(右一)陪同下在伍家台富硒貢茶有限責任公司調研
- 3、2009年6月3日,省委常委、副省長湯濤(前左二)在州長楊天然(前左一),縣委書記黃實海(前左三),縣長曾德權(右二)等陪同下調研宣恩經濟社會發展
- 4、2009年5月25日,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岱梨(左)在縣長曾德權(右)陪同下調研宣恩貢水白柚產業
- 洞坪水電站(2005年攝)
- 洞坪電站地下廠房(2005年攝)
- 獅子關電站(2007年攝)
- 華中電網重點工程——500千伏恩施輸變電站(2007年攝)
- 110千伏蓮花壩變電站(2009年攝)
- 220千伏沙道溝變電站(2008年攝)
- 宣恩亞麥食品公司(2009年攝)
- 伍家台貢茶先進的茶葉生產線(2008年攝)
- 西部現代農業公司(2009年攝)
- 沙坪白酒(2006年攝)
- 華億公司機車配件生產線(2007年攝)
- 菸葉漂浮式育苗(2005年攝)
- 高山反季節蔬菜(2000年攝)
- 玉米高產示範片(2009年攝)
- 封口壩低產田改造項目(2008年攝)
- 水稻制種區(2000年攝)
- 優質水稻產區(2000年攝)
- 退耕還林初見成效(2008年攝)
- 速生豐產林(2008年攝)
- 人工造林——日本落葉松(2000年攝)
- 茫茫林海(2000年攝)
- 萬寨鄉馬鞍山有機茶基地(2006年攝)
- 菸葉產業(2000年攝)
- 菸葉收購(2008年攝)
- 中藥材厚朴基地(2000年攝)
- 農民競相購買農機具(2009年攝)
- 木瓜(2009年攝)
- 大派火腿(2009年攝)
- 富硒貢米(2009年攝)
- 白柚(2009年攝)
- 黃金梨(2009年攝)
- 伍家台貢茶(2009年攝)
- 清澈的貢水河(2009年攝)
- 貢水河二橋——蓮花壩大橋(2006年攝)
- 宣恩城北鳥瞰(2000年攝)
- 縣城—角(2010年攝)
- 縣城興隆大道(2010年攝)
- 園林城市初具雛形(2006年攝)
- 竣工後的翻板壩(2010年攝)
- 華鑫廣場(2010年攝)
- 貢水休閒走廊(2010年攝)
- 自來水淨化池(2010年攝)
- 鹹池溝通村公路(2009年攝)
- 長潭河鄉月亮岩通鄉公路(2008年攝)
- 通村水泥公路(2009年攝)
- 公車開通儀式(2008年攝)
- 侗鄉客運站(2009年攝)
- 堰塘坪移動基站(2008年攝)
- 東門關隧道(2009年攝)
- 珠山鎮乾溪小流域坡改梯及坡系配套工程(2010年攝)
- 萬寨鄉新農村——孫家院子(2007年攝)
- 苗語民俗村——高羅鄉小茅坡營村(2007年攝)
- 椒園鎮黃坪新農村(2010年攝)
- 農村新居(2009年攝)
- 卸甲壩農居(2009年攝)
- 新農村示範點——李家河鄉青龍嘴村(2009年攝)
- 新農村文藝匯演(2009年攝)
- 沼氣安裝技術培訓班(2009年攝)
- 安全衛生的自來水(2009年攝)
- 沼氣進農家(2009年攝)
- 高羅鄉麻陽寨飲水工程(2009年攝)
- 宣恩耍耍(2000年攝)
- 山歌對唱(2000年攝)
- 宣恩腰鼓(2000年攝)
- 薅草鑼鼓(2000年攝)
- 三棒鼓(2000年攝)
- 沙道溝鎮綜合文化站(2009年攝)
- 農家書屋(2008年攝)
- 民間藝人(2008年攝)
- 苗族鐘樓(2008年攝)
- 甬鐘(巴人軍樂器,國家—級文物,戰國)(1999年攝)
- 藏式銅菩薩像(國家三級文物,清朝)(1999年攝)
- 州級文物保護單位——曉關禹王宮(1999年攝)
- 氣象觀測場(2008年攝)
- 農業部送科技下鄉(2008年攝)
- 豬—沼—茶生態系統建設(2008年攝)
- 分發科技資料(2008年攝)
- 農技專家指導黃金梨套袋技術(2008年攝)
- 桐子營中學(2007年攝)
- 萬寨中學(2008年攝)
- 椿木營鄉衛生院(2008年攝)
- 李家河鄉衛生院(2009年攝)
- 曉關鄉衛生院(2009年攝)
- 慶陽百年老街(1998年攝)
- 小茅坡營民俗村寨門(2005年攝)
- 貢水河畔夜景(2008年攝)
- 秀麗山寨——彭家寨(2003年攝)
- 板栗園大捷紀念碑(2005年攝)
- 侗族風雨橋(文瀾橋)(2005年攝)
- 利福田紅軍橋(2005年攝)
- 霧繞洗草壩(2009年攝)
- 免耕油菜(2008年攝)
- 園藝村柑橘園(1998年攝)
- 卸甲壩新農村(2008年攝)
- 珠山鎮一角(2008年攝)
- 長潭河鄉集鎮(2008年攝)
- 具有200年歷史的侗鄉會口村姚家塆風雨橋(1998年攝)
- 椿木營鄉集鎮(2008年攝)
- 舉辦木瓜文化節(2008年攝)
- 李家河鄉集鎮(2008年攝)
- 碩果纍纍
- 白柚基地
- 高羅鄉集鎮(2008年攝)
- 曉關集鎮(2008年攝)
- 侗鄉標誌性建築——倒洞塘村鼓樓(2008年攝)
- 桐子營電站壩基(2010年攝)
- 椒園鎮豐富多彩的民眾活動(2008年攝)
- 椒園鎮集鎮(2008年攝)
- 萬寨鄉集鎮(2008年攝)
- 貢茶生產龍頭企業——伍家台貢茶總廠(2005年攝)
- 石心河村委會辦公樓(2008年攝)
- 武陵中藥材公司(2008年攝)
- 沙道溝鎮集鎮(2005年攝)
- 百合基地(2005年攝)
- 七葉一枝花(2005年攝)
- 絞股藍(2005年攝)
- 蛇菰(文王一枝筆)(2005年攝)
- 南方紅豆杉果枝(2005年攝)
- 白三七(2005年攝)
- 厚朴(2005年攝)
- 珙桐花(2005年攝)
- 八角蓮(江邊一碗水)(2005年攝)
- 延齡草(頭頂一顆珠)(2005年攝)
- 紅腹錦雞(2005年攝)
- 金雕(2005年攝)
- 紅腹角雉(2005年攝)
- 草鴞(2005年攝)
- 林麝(2005年攝)
- 豹貓(2005年攝)
- 救護受困黑熊(2008年攝)
- 大鯢(娃娃魚)(2005年攝)
- 《宣恩縣誌》(1979-2000)評審會全體參會人員合影(2010年攝)
- 《宣恩縣誌》評審會會場(2010年攝)
- 宣恩縣史志辦全體工作人員(左起:江安鳴、吳祖貴、周玉和、黃德凌)(2010年攝)
- 宣恩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0年)
- 《宣恩縣誌》編輯部人員(2000年)
- 宣恩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10年)
- 《宣恩縣誌》編輯人員(2010年)
- 《宣恩縣誌》編審人員(2010年)
- 宣恩縣誌資料長編及供稿人員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凡例
- 目錄
- 大事記
- 概述
- 卷一 地理
- 一、位置面積
- 二、建置沿革
- 三、行政區劃
- 四、自然環境
- (一)地質地貌
- (二)河流
- (三)氣候
- (四)土壤植被
- (五)水文
- (六)礦產
- (七)旅遊資源
- (八)自然環境保護
- 卷二 人口·民族
- 一、人口
- (一)人口狀況
- (二)人口結構
- (三)人口分布
- (四)人口控制
- 二、民族
- (一)民族結構
- (二)民族分布
- (三)民族工作
- (四)民俗
- 三、宗教
- 四、語言
- (一)苗語
- (二)方言
- 卷三 農業
- 一、經營形式
- (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 (二)農業場圃
- (三)庭院經濟
- 二、農業生產條件
- (一)耕地
- (二)勞動力
- (三)農業機械
- (四)農業科技
- (五)農村能源
- (六)外資利用
- 三、農業區劃
- 四、種植業
- (一)耕作制度
- (二)種植業結構
- (三)病蟲害防治
- (四)糧食生產
- (五)油料生產
- (六)經濟作物
- 五、養殖業
- (一)家畜飼養
- (二)家禽飼養
- (三)水產養殖
- (四)特種養殖
- (五)疫病防治
- 六、鄉鎮農業企業
- (一)種植業
- (二)養殖業
- 七、農業綜合開發
- 八、農業行政執法
- (一)植物檢疫
- (二)種子、農藥管理
- 九、農村經濟管理
- (一)農村承包契約
- (二)減輕農民負擔
- (三)農村財務
- 卷四 林業
- 一、林業資源
- (一)樹種
- (二)林區分布
- (三)珍稀名木
- 二、山林權屬
- (一)個人承包山林
- (二)國有山林
- (三)集體山林
- 三、營林
- (一)苗木培育
- (二)植樹造林
- (三)封山育林
- 四、森林保護
- (一)山林管理
- (二)森林防火
- (三)病蟲害防治
- (四)林政公安
- 五、林業自然保護區
- 六、林業科技
- (一)專業技術人員
- (二)林業科研及推廣
- (三)林業科技成果
- 七、林業資源開發利用
- (一)木材經營加工
- (二)主要林產品
- 八、森林資源管理
- (一)管理體制
- (二)林政管理
- (三)採伐管理
- 卷五 水利
- 一、灌溉
- (一)蓄水
- (二)引水
- (三)提水
- (四)噴灌
- 二、人畜飲水
- (一)農村人畜飲水
- (二)鄉鎮供水
- 三、水土保持
- 四、防洪抗旱與排澇
- (一)防洪抗旱
- (二)河道治理
- (三)排澇
- 卷六 工業
- 一、電力工業
- (一)電站建設
- (二)輸變電網路
- (三)供用電
- (四)電業管理
- 二、採掘冶煉
- (一)煤炭開採
- (二)矽鐵生產
- (三)鉛鋅礦
- 三、機械工業
- 四、醫藥工業
- (一)黃姜皂素
- (二)獸藥生產
- 五、建材工業
- (一)水泥生產
- (二)水泥製品
- (三)其他建材
- 六、飲食工業
- (一)釀酒
- (二)肉類加工
- (三)制茶
- (四)飲料生產
- (五)魔芋精粉加工
- 七、印刷業
- 八、鄉鎮工業企業
- (一)採掘冶煉
- (二)食品加工
- (三)紙品加工
- (四)木竹藤加工
- (五)棕製品
- (六)小水電
- (七)縫紉業
- 卷七 貿易
- 一、經營體制
- (一)國有商業
- (二)集體商業
- (三)個體商業
- 二、集市貿易
- 三、糧油收購
- (一)收購
- (二)銷售
- (三)儲存
- 四、生產資料購銷
- (一)化肥
- (二)農藥
- (三)農膜
- (四)農機具
- (五)建材
- (六)石油
- 五、土特產品購銷
- (一)藥材
- (二)茶葉
- (三)畜禽產品
- (四)桐、漆、倍、棕
- 六、消費品購銷
- (一)家用電器
- (二)針紡織品
- (三)副食品
- (四)日用雜貨
- 七、對外貿易
- (一)收購
- (二)出口
- (三)外貿管理
- 卷八 菸草
- 一、菸葉生產
- (一)菸草種植
- (二)菸葉收購
- (三)菸葉加工
- (四)菸葉銷售
- 二、菸草科技
- (一)改良品種
- (二)科學育苗
- (三)病害防治
- (四)聯辦基地
- 三、菸草專賣
- (一)捲菸經營
- (二)專賣管理
- 卷九 城鄉建設
- 一、縣城建設
- (一)街道建設
- (二)房屋建設
- (三)公共設施
- (四)住房制度改革
- 二、鄉鎮建設
- (一)建制鎮
- (二)鄉集鎮
- (三)中心村集鎮
- 三、城鄉建設管理
- (一)規劃管理
- (二)建設管理
- (三)質量監理
- 四、建築行業
- (一)建築隊伍
- (二)建築技術
- (三)建築設計
- (四)基建投資
- 五、城鎮環保
- 卷十 交通
- 一、交通基礎設施
- (一)道路
- (二)渡口
- 二、運輸
- (一)人畜力運輸
- (二)車輛運輸
- (三)水路運輸
- (四)鄉鎮運輸
- 三、交通管理
- (一)公路管理
- (二)運輸管理
- (三)安全管理
- 卷十一 郵政·電信
- 一、郵政
- (一)通郵網路
- (二)郵政業務
- (三)郵政編碼
- 二、電信
- (一)電報
- (二)電話
- (三)數據通信
- 卷十二 財政·稅務
- 一、財政
- (一)財政收入
- (二)財政支出
- (三)財政管理
- (四)財政監察
- 二、稅務
- (一)稅制
- (二)稅種
- (三)徵收
- (四)管理
- 卷十三 金融
- 一、銀行
- (一)機構
- (二)人民幣發行與流通
- (三)存款與儲蓄
- (四)貸款發放與管理
- (五)結算與監督
- (六)金融管理
- (七)金銀管理
- (八)收繳假幣
- 二、信用聯合社
- (一)組織沿革
- (二)業務發展
- 三、保險
- (一)保險機構
- (二)保險業務
- 卷十四 扶蘇·扶貧
- 一、蘇區概況
- 二、扶蘇工作
- (一)優惠政策
- (二)資金扶持
- (三)扶蘇項目
- 三、扶貧工作
- (一)貧困人口
- (二)開發式扶貧
- (三)“八七”扶貧攻堅
- 卷十五 經濟綜合管理
- 一、計畫管理
- (一)經濟計畫實施
- (二)基本建設
- 二、工商行政管理
- (一)管理體制
- (二)集市貿易
- (三)企業登記
- (四)個體私營經濟
- (五)經濟契約
- (六)商標廣告
- 三、統計管理
- (一)統計職能
- (二)統計調查
- 四、物價管理
- (一)價格改革目標管理
- (二)價格監督檢查
- (三)收費管理
- 五、土地管理
- (一)建設用地管理
- (二)宅基地管理
- (三)土地詳查
- (四)土地資源開發
- 六、礦產資源管理
- (一)資源勘查
- (二)管理措施
- 七、質量技術監管
- (一)質量監管
- (二)計量管理
- (三)標準化管理
- (四)特種設備管理
- 八、國有資產管理
- (一)資產登記評估
- (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 (三)企業國資管理
- (四)行政事業產權管理
- (五)國有資產產權變更
- 九、農村合作基金管理
- 十、審計管理
- 卷十六 中國共產黨地方組織
- 一、中共宣恩縣代表大會及決策
- (一)代表大會
- (二)執政紀略
- 二、紀檢工作
- 三、縣委工作機構
- 四、組織建設
- (一)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
- (二)縣級國家機關黨委(黨組)
- (三)基層黨組織
- 五、黨員隊伍建設
- (一)黨員發展
- (二)黨員教育
- 六、黨校教育
- 七、宣傳教育
- (一)理論學習
- (二)新聞宣傳
- (三)文明創建
- 八、信訪工作
- 九、統一戰線工作
- 卷十七 政權
- 一、宣恩縣人民代表大會
- (一)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 (二)縣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
- (三)鄉鎮人大主席團
- 二、行政機關
- (一)縣人民政府
- (二)政府工作機構
- (三)施政紀略
- 卷十八 政協·群團
- 一、政協
- (一)政協宣恩縣委員會
- (二)政協工作部門
- (三)政協工作
- 二、群團組織
- (一)工會
- (二)農會
- (三)共青團
- (四)婦女聯合會
- (五)工商業聯合會
- (六)殘疾人聯合會
- (七)文化藝術界聯合會
- 卷十九 人事·勞動
- 一、人事
- (一)編制管理
- (二)幹部管理
- (三)公務員管理
- (四)軍轉幹部管理
- (五)幹部培訓
- (六)專業技術人員管理
- (七)人才交流
- 二、勞動
- (一)勞動就業
- (二)就業培訓
- (三)勞動保護
- (四)勞動保險
- (五)勞動工資管理
- (六)勞動爭議仲裁
- (七)勞動監察
- (八)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
- (九)企業解困與下崗職工再就業
- 卷二十 公安·司法
- 一、公安
- (一)公安機關
- (二)警察
- (三)刑事偵破
- (四)治安管理
- (五)交通安全管理
- (六)消防管理
- (七)戶籍管理
- (八)看守所管理
- 二、檢察
- (一)檢察機關
- (二)檢察官
- (三)刑事檢察
- (四)經濟檢察
- (五)法紀檢察
- (六)控告申訴檢察
- (七)民事行政檢察
- (八)監所檢察
- 三、審判
- (一)審判機關
- (二)法官隊伍
- (三)刑事審判
- (四)民事審判
- (五)經濟審判
- (六)行政審判
- (七)案件執行
- (八)告訴立案
- (九)審判監督
- 四、司法
- (一)司法機關
- (二)律師
- (三)公證
- (四)人民調解
- (五)安置幫教
- (六)法制宣傳
- (七)法律服務
- 卷二十一 軍事
- 一、地方武裝
- (一)人民武裝部
- (二)武警縣中隊
- 二、民兵
- (一)組織建設
- (二)武器裝備
- (三)參建扶貧
- 三、兵役
- (一)兵役機構
- (二)現役徵集
- (三)預備役登記
- 卷二十二 教育
- 一、學前教育
- (一)幼兒教育
- (二)學前班
- 二、國小教育
- (一)普通國小
- (二)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 (三)民族國小
- (四)特殊教育
- 三、中學教育
- (一)普通中學
- (二)課程教材與教學計畫
- (三)民族中學
- 四、職業技術教育
- (一)農職業國中
- (二)農職業高中
- (三)職教中心
- 五、成人技術教育
- (一)掃除青壯年文盲
- (二)成人教育
- (三)成人自修
- (四)函授教育
- 六、中等專業教育
- (一)中等師範
- (二)成人中專
- 七、其他教育
- (一)農機學校
- (二)農廣電學校
- (三)會計函授站
- 八、教育管理
- (一)教育體制改革
- (二)教育內部運行機制改革
- (三)教學管理改革
- (四)教育教學實驗
- (五)教材教法改革
- (六)電化教育改革
- 九、教師隊伍
- (一)教師
- (二)培訓進修
- 十、勤工儉學
- (一)產業發展
- (二)經濟效益
- (三)集資辦學
- 十一、教育希望工程
- 卷二十三 文化藝術
- 一、民間文藝
- (一)傳說故事
- (二)民間歌謠
- (三)民間舞蹈
- (四)民間戲曲
- (五)民間音樂
- (六)工藝美術
- 二、文化工作
- (一)文化館
- (二)博物館
- (三)圖書館
- (四)圖書發行
- (五)電影公司
- (六)文工團
- (七)社團文藝
- (八)老年文藝
- 三、文化市場管理
- 四、史志編纂
- (一)黨史
- (二)志書
- 五、檔案
- (一)館室建設
- (二)檔案管理
- 卷二十四 科學技術
- 一、科技隊伍
- (一)機構科研
- (二)科技人員
- (三)科技幹部
- 二、科技普及
- (一)科普宣傳
- (二)科技推廣
- 三、科技培訓
- (一)學校培訓
- (二)社會培訓
- (三)學術交流
- 四、科技成果
- (一)發明創造
- (二)獲獎科技項目
- (三)科技成果轉讓
- (四)科技研究計畫編制
- 卷二十五 新聞傳媒
- 一、廣播
- (一)廣播台(站)建設
- (二)通聯工作
- (三)采編播音
- (四)自辦節目
- 二、電視
- (一)電視信號傳輸
- (二)自辦電視節目
- 三、報刊
- (一)宣恩報
- (二)內部刊物
- (三)恩施日報駐宣恩記者站
- 卷二十六 衛生
- 一、衛生隊伍
- (一)國家衛生人員
- (二)集體衛生人員
- (三)鄉村衛生人員
- 二、衛生防疫
- (一)公共衛生
- (二)疾病防治
- (三)計畫免疫
- (四)地方病防治
- (五)麻風病防治
- 三、醫療事業
- (一)縣級醫療
- (二)農村醫療
- (三)醫療保健制度
- 四、婦幼保健
- (一)婦女保健
- (二)兒童保健
- 五、醫學科研
- 六、藥政藥檢
- (一)藥政管理
- (二)藥品檢驗
- (三)中草藥種植
- (四)中草藥採集制用
- 卷二十七 體育
- 一、民族傳統體育
- 二、民眾體育
- (一)職工體育
- (二)農民體育
- (三)殘疾人體育
- (四)老年人體育
- (五)體育團體
- 三、學校體育
- 四、體育訓練
- (一)業餘訓練
- (二)傳統項目訓練
- (三)體育人才輸送
- 五、體育競賽成果
- 六、體育場地設施
- 卷二十八 民政
- 一、基層政權建設
- 二、優待
- 三、撫恤
- (一)犧牲、病故撫恤
- (二)傷殘撫恤
- 四、褒揚
- (一)烈士登記和追撫
- (二)烈士陵園
- (三)英烈名錄
- 五、安置
- 六、人民生活
- (一)農民生活
- (二)職工生活
- 七、社會福利
- (一)福利事業
- (二)福利企業
- 八、社會救濟
- (一)農村困難戶救濟
- (二)五保供養救濟
- (三)城鎮困難戶救濟
- (四)精減退職老殘職工救濟
- (五)寬大釋放人員特殊救濟
- 九、救災
- 十、分類登記
- (一)婚姻登記
- (二)社團登記
- (三)收養登記
- 十一、殯葬改革
- 十二、社會募捐
- 十三、福利彩票
- 卷二十九 鄉鎮概況
- 一、珠山鎮
- 二、椒園鎮
- 三、萬寨鄉
- 四、長潭河侗族鄉
- 五、沙道溝鎮
- 六、李家河鄉
- 七、曉關侗族鄉
- 八、高羅鄉
- 九、椿木營鄉
- 卷三十 人物
- 一、人物傳
- 楊興華
- 胡久炳
- 楊芝蘭
- 楊敏
- 劉少南
- 劉聲福
- 熊志林
- 吳光輝
- 覃炳政
- 肖相進
- 黃良成
- 羅文貴
- 陳明善
- 梅克
- 晏志軒
- 戴承啟
- 趙官進
- 袁善甫
- 田浩然
- 崔德美
- 黃懷寶
- 劉梓林
- 張仁山
- 趙全林
- 匡明煊
- 張伸
- 陳建榮
- 吳治學
- 二、人物錄
- (一)因公殉職人員名錄
- (二)百歲老人名錄
- 三、人物表
- 附錄
- 前志勘誤
- 後記
-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