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學院志〉(1943-2008)》是丁么明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孝感學院志》(1943-2008)
- 作者:丁么明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6229-9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資政教化存史為宗旨,力求客觀地將學校的歷史再現出來。因此該志在寫作時採用語體文,第三人稱,對事件人物不加雕飾地進行記述,從而顯示出志書的真實性。二、本志的記事年限起自1945年創辦的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訖至孝感學院時期的2008年12月。
作品目錄
封面
孝感學院志
編纂委員會
主編
副主編
編寫人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工作人員(以姓氏筆畫為序)
題詞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的題詞
2003年,原中共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上將的題詞
2001年11月,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著名教育家雷潔瓊給孝感學院的題詞
2001年11月,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題詞
2001年,全國政協常委,原中共中央委員、安徽省委書記黃璜的題詞
2002年,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給孝感學院的題詞
圖片
2000年,原國家教委副主任鄒時炎(前排左四)蒞校檢查指導工作,前排左二為孝感師專黨委書記朱世湘
2001年11月,原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方惠堅(中)蒞校指導工作,右為院黨委書記劉華才,左為院長吳崇恕
2002年10月2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左二)蒞校視察,左一為劉華才書記,左三為吳崇恕院長
2002年12月18日,湖北省省長羅清泉(中)視察孝感學院,右一為院黨委書記劉華才,左一為院長吳崇恕
2005年11月3日,湖北省政協主席王生鐵(左四)蒞校視察
2005年,原北京大學黨委書記王學珍(右三)蒞校指導工作,右二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昌爾
2007年6月2日,省教育廳廳長路剛(左三)蒞校指導工作,左二為孝感市市長梁惠玲,左四為院黨委書記肖波
2008年4月17日,副省長郭生練(右一)蒞校視察,左二為孝感市委書記黃關春,右二為院黨委書記肖波,左一為院長丁么明
1993年學校50周年校慶
2000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機械工程專家、教育家楊叔子學術報告會
2001年11月18日,孝感學院揭牌慶典暨與武漢大學聯合辦學簽字儀式在孝感學院運動場隆重舉行
2002年,美國科學院院士、圖靈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姚期智博士學術報告會
2003年學校60周年校慶會場
2004年11月12日—15日,第四次全國新建綜合性本科院校工作研討會在孝感學院召開
2005年10月11日,“孝感動蒼穹·激情廣場”演唱會在孝感學院隆重舉行
2007年10月17日,中國孝感建設“中華孝文化名城”國際研討會在孝感學院召開
2007年10月,孝感學院舉行對外校際合作辦學座談會
2008年11月26日,孝感學院與武漢大學簽訂對口支援協定書
2005年新生軍訓
校址變遷圖
孝感學院總平面圖
20世紀80年代孝感師專俯瞰圖
2008年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贈送的孔子像
校訓
校徽
校歌
20世紀50年代孝感師範時期的校門
20世紀60年代孝感師範時期的校門
20世紀70年代武漢師範學院孝感分院時期的校門
20世紀80年代孝感師專時期的校門
孝感學院時期的校門
明德樓
圖書館
文科教學樓群
格物樓
運動場
小橋臥波
怒放的校園櫻花
綠樹叢中的莘莘學子
靜靜的春暉湖
序一
序二
凡例
前言
領導風采
目錄
第一編 總述
第一章 抗戰勝利之際誕生的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第一節 初創於裴家台
第二節 定址於淅河
第二章 飄泊不定的湖北省立安陸師範學校
第一節 擇遷安陸
第二節 浪跡青山
第三節 漂泊漢陽
第四節 暫棲正覺寺
第五節 回遷安陸
第三章 暴風驟雨中的孝感師範學校
第一節 遷址校三漢埠
第二節 參加“抗美援朝”
第三節 定址孝感城關北門外
第四節 培養合格國小教師
第五節 孝感大學師範專科的建設
第六節 張玲為民陳情毛澤東
第七節 成立獨立高等專科學校
第八節 恢復中師辦學
第九節 捲入“文革”浪潮
第十節 落戶衛店與復校原址
第十一節 中師向高師的過渡
第四章 奮力步入高校行列的武漢師範學院孝感分院
第一節 武漢師範學院孝感分院的建立
第二節 教學科研工作
第三節 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節 基礎設施建設
第五章 改革發展中的孝感師專
第一節 孝感師專的建立
第二節 學科專業建設
第三節 教育教學改革
第四節 改善辦學條件
第五節 規範學校管理
第六節 師資隊伍建設
第七節 科研服務地方
第八節 發展校辦產業
第九節 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節 文明創建
第十一節 綜合改革
第十二節 申辦本科院校
第六章 步入輝煌的孝感學院
第一節 開局謀篇建設合格本科院校
第二節 固本強基醞釀新一輪發展
第二編 機關及直屬單位
第七章 辦公室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歷屆負責人及工作人員情況
第三節 各項工作情況
第四節 檔案工作
第八章 紀委(審計監察處)
第一節 歷史沿革及職責範圍
第二節 紀委副書記簡介及部門工作人員一覽表
第三節 紀檢監察工作
第四節 審計工作
第五節 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幹部任職情況
第九章 黨委組織部
第一節 黨委組織部發展沿革和歷任幹部
第二節 黨的建設
第三節 中共孝感學院委員會黨校
第四節 統一戰線工作
第五節 幹部工作
第六節 支援新農村建設工作
第十章 黨委宣傳部
第一節 黨委宣傳部歷史沿革及主要領導
第二節 宣傳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節 文明創建工作
第四節 新聞工作
第五節 孝文化工作
第六節 規章制度
第十一章 學生工作部(處)
第一節 學工部的沿革
第二節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
第三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節 學生資助中心
第五節 人民武裝部
第十二章 團委
第一節 團委的沿革
第二節 校園文化建設
第三節 社會實踐活動
第四節 成果與榮譽
第十三章 工會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教職工代表大會工作
第十四章 人事處
第一節 人事處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教職工
第三節 師資培養與人才引進
第四節 專業技術職務
第五節 工資與福利
第六節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第十五章 教務處
第一節 歷史沿革與機構設定
第二節 專業建設與發展
第三節 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第四節 教學管理與教學研究
第五節 語言文字工作
第十六章 招生就業工作處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招生
第三節 畢業生去向、分配與就業
第十七章 科技與研究生工作處
第一節 科技與研究生工作處概況
第二節 科研項目與科研成果
第三節 學術活動
第四節 科研服務社會與地方經濟建設
第五節 校內部分科研機構簡介
第六節 學科建設
第七節 孝感學院歷屆學術委員會
第十八章 財務處
第一節 機構沿革及人員情況
第二節 教育經費
第三節 教育經費支出
第四節 科學研究經費
第五節 基本建設經費
第六節 預算管理
第七節 管理體制與管理制度
第十九章 資產與後勤管理處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校園規劃與基本建設
第三節 固定資產管理
第四節 餐飲、物業服務與醫保管理
第二十章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第二十一章 離退休工作處
第一節 離退休工作
第二節 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第三節 老年人協會
第二十二章 保衛處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規章 制度的制定與修訂
第三節 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節 國家安全、政治保衛工作
第五節 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第六節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節 保衛處獲獎情況
第二十三章 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校辦產業
第二十四章 小城鎮發展研究中心
第一節 中心簡介
第二節 科學研究
第二十五章 圖書館
第一節 組建與發展
第二節 機構、人員和管理
第三節 設備與經費
第四節 館藏資源建設
第五節 讀者服務
第六節 交流協作與學術研究
第七節 自動化、網路化、數位化的建設
第二十六章 成人教育學院(職業教育學院)
第一節 成人(職業)教育學院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孝感師範時期的成人(職業)教育
第三節 成人函授教育(含夜大學和業餘大學)
第四節 自學考試助學
第五節 脫產(全日制)學歷教育
第六節 職業(培訓)教育
第七節 其他
第二十七章 後勤服務中心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後勤改革
第三節 學生食堂、學生宿舍服務與管理
第四節 物業服務與管理
第五節 車隊、醫院服務與管理
第二十八章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職責範圍
第三節 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
第二十九章 學報
第一節 學報沿革
第二節 編輯管理與出版
第三節 組織機構
第四節 獲獎情況
第三十章 新科建設工程總公司
第一節 發展沿革
第二節 公司負責人及任職
第三節 公司職工及技術人員
第四節 成果與效益
第三編 院系
第三十一章 文學院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教學工作
第三節 科研工作
第四節 黨團工作
第五節 人才培養
第六節 科研機構、實驗室
第三十二章 外國語學院
第一節 院系與專業發展沿革
第二節 教學及科研工作
第三節 黨政與學生工作
第四節 歷屆領導變更情況
第五節 出國進修教師一覽表
第六節 聘請外教一覽表
第三十三章 政治與法律學院
第一節 基本情況簡介
第二節 專業及特色學科簡介
第三節 教師隊伍
第四節 教育教學管理思路、措施與成效
第五節 科研
第六節 人才培養的措施與效果、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培養規模
第七節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
第八節 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
第九節 學生社團活動
第三十四章 經濟與管理學院
第一節 發展沿革與專業簡介
第二節 師資隊伍
第三節 教學與科研
第四節 黨建和學生工作
第五節 歷屆主要領導和教授簡介
第三十五章 音樂系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師資隊伍
第三節 教學科研
第四節 藝術實踐
第三十六章 美術系
第一節 發展沿革及行政領導簡介
第二節 專業簡介
第三節 師資隊伍
第四節 教學及科研
第五節 黨建及學生工作
第三十七章 教育系
第一節 發展沿革與專業介紹
第二節 師資隊伍
第三節 教學
第四節 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
第五節 黨建工作與學生工作
第三十八章 體育系、體育課部
第一節 發展沿革
第二節 師資隊伍
第三節 體育教育專業
第四節 教學成果及科研成果
第五節 學生工作及黨建工作
第六節 學校體育工作
第七節 場館建設和體育設施
第三十九章 數學系
第一節 發展沿革
第二節 師資隊伍情況
第三節 教學
第四節 學科建設及科研情況
第五節 學生工作及黨建工作
第四十章 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第一節 院(系)發展、歷任幹部及師資情況
第二節 院(系)規劃、學科建設
第三節 學生工作
第四節 輻射、影響情況
第四十一章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第一節 院(系)發展及歷任幹部
第二節 教師隊伍
第三節 教學
第四節 科學研究
第五節 招生與就業
第六節 思想政治工作、學生工作
第四十二章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歷任領導
第三節 歷任教師
第四節 專業、學科及課程建設
第五節 實驗室建設
第六節 科學研究
第七節 黨建工作
第八節 學生工作
第九節 社會服務
第十節 負責人及教授簡介
第四十三章 城市建設學院
第一節 歷史沿革
第二節 系部介紹
第三節 人才培養
第四節 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
第五節 實驗室
第六節 黨建與學生工作
第七節 歷屆領導及教授情況簡介
第四十四章 計算機科學系
第一節 發展沿革與專業介紹
第二節 師資隊伍
第三節 教學與科研
第四節 人才培養
第五節 實驗室建設
第六節 社會服務
第七節 黨團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
第八節 學生工作與社團活動
第四十五章 新技術學院
第一節 辦學沿革
第二節 機構設定和黨群組織
第三節 師資隊伍
第四節 學生管理
第五節 招生與就業工作
第六節 教學及教學管理
第四編 其他
第四十六章 知名校友
余優先
寇永傳
余運開
樂立形
樂育文
楊斌慶
陳繼勇
魏文和
劉細托
方斌
蔡民族
莊鴻章
劉清國
何興楚
余更勝
張克修
陳貽先
胡臘兵
董忠華
吳方成
韓傳銀
管淳
曹軍慶
熊孟生
魏其松
嚴火其
吳本華
錢銀芝
曾昭榮
褚峰林
萬由祥
王劍波
盧賢華
葉華
李小平
楊志發
趙聖華
饒亞梁
高平和
陶有剛
程福德
萬振濤
肖智慧
張志敏
張忠家
陳寬宏
殷以華
方明才
方學平
石堯成
付世俊
劉剛
劉建祥
李友清
陳詩煌
羅培平
袁長祥
劉洪海
何霞江
郭遠東
龍德清
鄒少雄
周旺生
高火濤
喻楚林
魯潘
劉慧清
李夢蘭
秦煜
翁曄
李常品
朱高文
陳硯堂
丁華鋒
雷光甫
劉奎
張定國
姜艾發
盛玉峰
沈磊
易進
錢江
第四十七章 大事記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