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奧本海默》是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傳記電影,由基里安·墨菲主演,於2023年7月21日在北美上映,8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改編自Kai Bird、Martin J. Sherwin所著書籍《美國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的勝與悲》,講述了美國“核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在“二戰期間”領導研製核子彈的過程,以及他在二戰結束後遭遇不公正聽證會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本海默
  • 外文名:Oppenheimer
  • 類型:劇情、傳記、歷史
  • 製片地區:美國、英國
  • 拍攝地點:美國、瑞士
  • 發行公司:環球影業 
  •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 編劇克里斯托弗·諾蘭 
  • 製片人Thomas Hayslip
  • 主演基里安·墨菲
  • 片長:180 分鐘
  • 上映時間:2023年7月21日(北美地區)
  • 票房:約 953093435 美元(截至2024年1月27日全球票房) 
  • 對白語言:英語
  • 色彩:彩色
  • 電影分級:R級 
  • imdb編碼:tt15398776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發行,宣傳活動,上映信息,票房記錄,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1924年,年輕的羅伯特·奧本海默從劍橋大學退學,前往德國學習量子物理學。他受玻爾的啟發,把量子物理學帶到美國,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學開始了執教生涯。成為老師後,他變得自信、健談、平易近人,迷人優雅的形象使他成為備受學生歡迎的明星人物。1939年9月1日,他和學生共同發表了關於黑洞的論文,但他最大的學術成就被當天發生的大事件奪去風頭——德國對波蘭發動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年,38歲的奧本海默與“曼哈頓計畫”的領頭人萊斯利·格羅夫斯將軍成為搭檔。在奧本海默建議下,他青年時最愛的新墨西哥州成為巨型試驗場。他懷著維護世界和平的初衷,爭分奪秒地與納粹德國展開有關核裂變技術的研究競賽。然而,在發明和見識了原子之“火”的巨大威力後,他驚覺自己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為研究成果可能摧毀世界而惶恐不安。
1947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施特勞斯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歡迎奧本海默,邀請他擔任研究所所長。此時,奧本海默已是世界聞名的戰爭英雄,被稱為核子彈之父,但他卻堅決反對進一步發展核武器,甚至試圖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改變政府決策。在冷戰時期,奧本海默與執政者相悖的價值觀給他帶來了無盡的麻煩。1954年,由嫉妒明星科學家奧本海默的施特勞斯精心策劃的聽證會,在一個幽閉的會議室里秘密舉行。他們決定取消奧本海默的安全許可,從而剝奪他的政治影響力,他是數千名遭受麥卡錫主義迫害的人之一。1959年,艾森豪總統任命施特勞斯為商務部長的參議院聽證會成為一場公共奇觀,後者發現自己有可能面臨幾十年來第一次被參議院拒絕內閣任命的危險。
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預告海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羅伯特·奧本海默基里安·墨菲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曼哈頓計畫領導者
劉易斯·史特勞斯小羅伯特·唐尼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
凱瑟琳·奧本海默艾米莉·布朗特奧本海默的妻子,生物學家
萊斯利·理察·格羅夫斯馬特·達蒙美國陸軍中將,曼哈頓工程區司令
瓊·塔特洛克弗洛倫絲·皮尤美國精神病學家,奧本海默的前女友
愛德華·泰勒本·薩弗迪氫彈之父,曼哈頓計畫的早期成員
歐內斯特·勞倫斯喬什·哈奈特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大衛·希爾拉米·馬雷克----
肯尼斯·尼科爾斯戴恩·德哈恩----
理察·費曼傑克·奎德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萬尼瓦爾·布希馬修·莫迪恩美國著名工程師,科學家管理者
弗蘭克·奧本海默迪倫·阿諾德----
愛德華·康登Olli Haaskivi----
參議院助理阿爾登·埃倫瑞奇----
尼爾斯·玻爾肯尼思·布拉納丹麥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學派創始人
威廉·博登大衛·達斯馬齊連----
羅伯特·賽博麥可·安格拉諾----
伊西多·艾薩克·拉比大衛·克魯霍爾特茲美國物理學家,核磁共振儀發明者
律師斯科特·格瑞恩斯----
羅傑·羅伯傑森·克拉克----
露絲·托爾曼路易絲·隆巴德----
克勞斯·富克斯克里斯托弗·鄧漢----
肯尼斯·班布里奇喬希·佩克----
派屈克·布萊克特詹姆斯·達西英國物理學家
唐納德·霍尼格大衛·里達爾----
傑基·奧本海默艾瑪·杜蒙特----
喬治·埃爾滕頓蓋·布耐特----
馬格努森格里格瑞·賈巴拉----
菲利普·莫里森哈里森·吉爾伯特森----
恩里科·費米丹尼·德費拉里----
哈里·S·杜魯門加里·奧德曼美國第33任總統
漢斯·貝特古斯塔·斯卡斯加德----
戈登·格雷托尼·戈德溫----
路易斯·阿爾瓦雷茨亞歷克斯·沃爾夫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維爾納·海森堡馬提亞斯·施維赫夫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哈羅德·史汀生詹姆斯·瑞馬爾----
塞思·內德邁耶戴文·博斯蒂克----
鮑里斯·帕什卡西·阿弗萊克----
莉莉·霍尼格奧莉薇·瑟爾比----
羅西·洛馬尼茨喬什·祖克曼----
喬治·基斯塔科夫斯基斯榮德·福斯·奧瓦格----
陸軍航空兵軍官拜斯·詹森----
劍橋學生 Michelle Ghatan----
理察·托爾曼Tom Jenkins----
大笑的女人Kerry Westcott----
國會議員傑夫·海普納----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湯姆·康蒂----
哈康·薛瓦利埃傑佛遜·豪爾----
施特勞斯的未婚妻Susan Elizabeth Shaw----
氣象員Sean Avery----
AAF官員 Jeremy Wells----
喬治·C·馬歇爾將軍 Will Roberts----
瑪麗·沃什本Sadie Kratzig----
喬·沃爾普Michael Andrew Baker----
山頂上的士兵Drew Kenney----
沃德·埃文斯John D. Gowans----
奧本海默派對嘉賓 Kash Hovey----
學生 Emily Joy Lemus----
陸軍上尉Adam Kroeger----
奧本海默派對嘉賓Michael DeBartolo----
清潔工David Bertucci----
斯科特參議員Steven Houska----
伯克利學生Yaser Al-Nyrabeah----
托馬斯·A·摩根Kurt Koehler----
巴巴拉·切瓦利埃Brit Kyle----
小劉易斯·施特勞斯Ross Buran----
科學家 Dirk Kingston----
CommissionDoug Friedman----
勞埃德·加里森麥肯·布萊爾----
密西根大學科學家Brett DelBuono----
參議員麥基哈里·格勒納----
庫爾特·哥德爾James Urbaniak----
Charlotte Serber Jessica Martin----
J Ernest WilkinsRon Auguste----
利奧·西拉特Máté Haumann----
萊爾·詹森Jack Cutmore-Scott----
詹姆斯·伯恩斯Pat Skipper----
燒傷病人弗蘿拉·諾蘭----
在接吻的女子Christina Hogue----
在接吻的男子Clay Bunker----
林登·詹森Hap Lawrence美國第三十六任總統
白宮客人Luke Matheis----
Senator Pastore蒂姆·迪凱----
詹姆斯·科南特史蒂夫·庫爾特----
總統助手凱特·法蘭奇----
參議員巴特利特Ted King----
參議員斯特羅姆·瑟蒙德David Phyfer----

職員表

製作人原著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剪輯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造型設計服裝設計布景師
克里斯托弗·諾蘭 艾瑪·托馬斯 查爾斯·羅文 Thomas Hayslip 詹姆斯·伍茲 Kai Bird  Martin J. Sherwin克里斯托弗·諾蘭Dixon McPhillips Nilo Otero  Andrew Stahl克里斯托弗·諾蘭霍伊特·范·霍特瑪路德維格·戈蘭松詹妮弗·拉梅約翰·帕帕席德拉Samantha Englender Anthony D. Parrillo Ruth De JongEaston Michael Smith Andrew W. Bofinger  Tammy S. Lee Eric Luling Pedro Barquin Jim Hewitt Justin O'Neal Miller  Robert Aguirre Derek Bensonhaver Dani Broom-Peltz  Jason Byers  Guillaume DeLouche Nancy Deren  Taylor Estevez Greg Finnin Mark Gutierrez Chris Larsen Richard Lieberman  Nicolas Locke Christine Nelson Kristina Fuangkasae Joshua Sankar  Zach Selter Michael Thurman Stephanie Wagner Mark Weber Shiloh Kidd Bryan Buckler Yuko SobrinJT Franchuk  Jennifer Jane Christy Falco Lydia Fantini  Kerrin Jackson Jaime Leigh McIntosh Ahou Mofid Jason Chandler Pettus Andrea Steele Teresa Stone Sheila Trujillo Gretchen Bright Nichole Miller Vanessa Blanchard Lee Luisa Abel  Rheanne Garcia Glen P. Griffin Jamie Hess  Danielle Vigil Kris Ravetto Jennifer Tremont Tara Marshell 傑弗里·庫蘭 愛倫·麥朗妮克Kathy Lucas Adam Willis  Olivia Peebles Claire Kaufman
聲音部門
理察·金、Alex Gibson、Willie D. Burton、Christy Illius、Douglas Shamburger、David Bach、Brett Becker、Andrew Bock、Russell Farmarco、Christopher Flick、Albert Gasser、Tony Kiernan、Michael W. Mitchell、Adam Mohundro、Dan O'Connell、凱文·奧康奈爾、Unsun Song、Randy Torres、Jason Chiodo、Danny Maurer、Gary Rizzo
演職員表參考資

角色演員介紹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羅伯特·奧本海默
    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曼哈頓計畫”的科學主管,主導研製了世界上第一顆核子彈。他聰慧過人,討厭虛偽和愚蠢,不擅交際,更不懂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可能引發的政治風險。他曾飽受精神疾病困擾,晚年又深陷研製出核武器引發世界安全危機的擔憂中無法自拔。面對聽證會上的各種攻擊和不利證詞,他不但沒有立刻反駁,反而迷茫無助。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劉易斯·史特勞斯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在政商兩界遊走自如,陰險、圓滑、心胸狹窄,善於用政治程式以達到個人目標。因為奧本海默無意間調侃他曾經是低微的鞋販,以及懷疑奧本海默在愛因斯坦前說他“壞話”,就將個人私怨演化成對奧本海默的政治報復,通過精心策劃的聽證會公報私仇,借刀殺人。最終他為迫害奧本海默的陰謀付出了代價。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萊斯利·理察·格羅夫斯
    演員:馬特·達蒙
    美國陸軍中將,“曼哈頓計畫”的軍方主管,腳踏實地、雷厲風行、善於管理。在接手“曼哈頓計畫”時,雖然奧本海默並非條件最理想的人選,但他認為這個思想有問題的傢伙最適合成為項目的科學主管。他與奧本海默性格迥異,甚至有過衝突,但總能攜手並進,互相支持。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凱瑟琳·奧本海默
    演員:艾米莉·布朗特
    奧本海默的妻子,生物學家。患有產後抑鬱症並長期酗酒。她從不羞於表達自己為人母的沮喪或對政治的不滿。在奧本海默受政治迫害時表現出了極大的忠誠和勇敢,儘管聽到丈夫與前女友的隱情後,她因受到背叛而羞恥,仍堅定地捍衛丈夫的尊嚴,和他繼續成為命運共同體。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愛德華·泰勒
    演員:本·薩弗迪
    物理學家,“曼哈頓計畫”的早期成員,但他很快就將精力從研究核裂變(核子彈)轉而投入研究核聚變(氫彈)。在調查奧本海默的聽證會上,他直指奧本海默不可信任。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肯尼斯·尼科爾斯
    演員:戴恩·德哈恩
    格羅夫斯的部下,負責“曼哈頓計畫”的安全工作。他從不信任以奧本海默為代表的那些具有左翼傾向的科學家,在安全許可問題上多次刁難。“二戰”結束後,他成為幫助史特勞斯打擊奧本海默的幹將。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伊西多·艾薩克·拉比
    演員:大衛·克魯霍爾特茲
    美國物理學家,青年時代在歐洲求學時與奧本海默相識並結下終身的友誼。他被邀請參與“曼哈頓計畫”,但當奧本海默不斷談論在納粹之前製造核子彈的必要性時,他卻坦承了自己的懷疑和擔憂——不希望看到幾百年的物理研究結晶最終以一枚炸彈告終。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瓊·塔特洛克
    演員:弗洛倫絲·皮尤
    美國心理學家,共產主義者,患有抑鬱躁狂症。曾是奧本海默的女友, 二人熱戀並幾乎訂婚。即使分手後,她和奧本海默仍在心理和感情上相互支撐和依靠,因為她的神秘死亡給奧本海默帶來極大的心理衝擊。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大衛·希爾
    演員:拉米·馬雷克
    美國物理學家,曾跟隨物理學家西拉德一起請求奧本海默簽署停止製造核武器的請願書,被奧本海默嚴辭拒絕。但他沒有因此記仇,反而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揭發施特勞斯對奧本海默的迫害。
  •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演員:湯姆·康蒂
    物理學家,曾經聲名顯赫,晚年卻只能有些落寞地游離在科學界的邊緣。他和奧本海默的學術意見相左,但有著同樣的人道主義情懷。當陷入奧本海默困境的混沌中,一向遠離政治的他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奧本海默的問題所在。
角色演員介紹參考資

音樂原聲

電影原聲帶
1.《Fission》
2.《Can You Hear The Music》
3.《A Lowly Shoe Salesman》
4.《Quantum Mechanics》
5.《Gravity Swallows Light》
6.《Meeting Kitty》
7.《Groves》
8.《Manhattan Project》
9.《American Prometheus》
10.《Atmospheric Ignition》
11.《Los Alamos 》
12.《Fusion》
13.《Colonel Pash》
14.《Theorists》
15.《Ground Zero》
16.《Trinity》
17.《What We Have Done 》
18.《Power Stays In The Shadows 》
19.《The Trial》
20.《Dr. Hill》
21.《Kitty Comes To Testify》
22.《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23.《Destroyer Of Worlds》
24.《Oppenheimer》
作曲:路德維格·戈蘭松
發行時間:2023-07-21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專輯封面

幕後花絮

  • 該片中的核爆場面脫胎自人類歷史上首次核試驗的“三位一體核試驗”,沒有使用CG技術,而是實景拍攝。拍攝的時候,劇組還請到了大量的核科學家做群演。雖然該片沒有使用電腦特效(CGI),但使用大概200個特效鏡頭,包括機械仿生、微縮景觀、災難裝置等。
  • 該片中一些鏡頭的背景中出現了大量的運算公式,基里安·墨菲為了寫出這些公式練了一個月又一個月,但他第一次寫這些公式的時候,導演諾蘭卻把鏡頭對著他,完全不拍黑板。
  • 在接演該片前,馬特·達蒙本已和妻子共同決定息影一段時間以調整身心和家庭關係,除非諾蘭邀約。然而,巧合的是,諾蘭真的在此時邀請他出演《奧本海默》。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頒獎方
獎項
獲獎者
獲獎情況
2023年
最佳影片
《奧本海默》
第二名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群戲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獲獎
最佳男主角
基里安·墨菲
獲獎
最佳攝影
霍伊特·范·霍特瑪
獲獎
最佳剪輯
詹妮弗·拉梅
獲獎
最佳配樂
路德維格·戈蘭松
獲獎
最佳群戲
《奧本海默》
獲獎
年度十佳影片
《奧本海默》
獲獎
美國科學家聯合會
2023年度公共服務獎
克里斯托弗·諾蘭
獲獎
第89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攝影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導演
獲獎
亞特蘭大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影片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導演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男主角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劇本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攝影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原創配樂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群戲
《奧本海默》
獲獎
年度十佳影片
《奧本海默》
獲獎
第95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年度最佳影片
《奧本海默》
獲獎
美國電影藝術學會獎
年度十佳電影
《奧本海默》
獲獎
聖地亞哥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影片
《奧本海默》
第二名
最佳男配角
小羅伯特·唐尼
獲獎
最佳剪輯
詹妮弗·拉梅
第二名
最佳攝影
霍伊特·范·霍特瑪
第二名
最佳藝術指導
Ruth De Jong
第二名
最佳音效
《奧本海默》
第二名
2024年
第8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最佳影片-劇情類
《奧本海默》
提名
票房成就獎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獲獎
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基里安·墨菲
提名
最佳男配角
小羅伯特·唐尼
獲獎
最佳女配角
艾米麗·布朗特
提名
最佳劇本
克里斯托弗·諾蘭
提名
最佳原創配樂
獲獎
第30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電影類最佳群戲
《奧本海默》
獲獎
電影類最佳男主角
基里安墨菲
提名
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小羅伯特·唐尼
獲獎
電影類最佳女配角
艾米莉布朗特
提名
第76屆美國導演工會獎
最佳電影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提名
2024年人民選擇獎
年度劇情電影
《奧本海默》
提名
第35屆美國製片人工會獎
最佳院線劇情片製片人
《奧本海默》
獲獎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第二名
最佳男主角
基里安·墨菲
第二名
最佳男配角
小羅伯特·唐尼
第二名
最佳群戲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影片
《奧本海默》
獲獎
電影類-最佳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提名
電影類-最佳男主角
基里安·墨菲
提名
電影類-最佳女配角
艾米麗·布朗特
提名
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小羅伯特·唐尼
提名
電影類-最佳群戲
《奧本海默》
獲獎
電影類-最佳改編劇本
《奧本海默》
提名
電影類-最佳剪輯
詹妮弗·拉梅
獲獎
電影類-最佳配樂
路德維格·戈蘭松
獲獎
電影類-最佳攝影
霍伊特·范·霍特瑪
獲獎
電影類-最佳視覺效果
《奧本海默》
獲獎
電影類-最佳藝術指導
Ruth De Jong、
Claire Kaufman
提名
電影類-最佳妝發設計
《奧本海默》
提名
第7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影片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獲獎
最佳男主角
基里安·墨菲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小羅伯特·唐尼
獲獎
最佳改編劇本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攝影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音效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藝術指導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配樂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剪輯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服裝設計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妝發設計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改編劇本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影片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獲獎
最佳男主角
基里安·墨菲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小羅伯特·唐尼
獲獎
最佳女配角
艾米麗·布朗特
提名
最佳剪輯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攝影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藝術指導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化妝&髮型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原創音樂
《奧本海默》
獲獎
最佳音效
《奧本海默》
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
《奧本海默》
提名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電影《信條》殺青之後,演員羅伯特·帕丁森送給導演諾蘭一本由凱·伯德和馬丁·舍溫共同撰寫的《奧本海默傳》。書中描寫了奧本海默大量的私密往事,以及他對核子彈的複雜態度,這些都喚起了諾蘭在青少年時期的記憶。彼時正值世界核裁軍運動,諾蘭最早獲知核戰爭的巨大威脅,便是在那個時候。他順著《奧本海默傳》中細密的內心紋理,發現這位複雜的科學家,和自己電影裡的那些男主角驚人相似。這讓諾蘭下定決心,改編這部人物傳記。
諾蘭使用第一人稱寫作方式編寫劇本,源於在讀過本片原著後,他不希望馬上跳入編劇的角色,而是想嘗試用第一視角去嘗試嘗試在角色們的世界中去生活。對於每一位都貢獻出精彩表演的星光熠熠的演員陣容,諾蘭坦言其實沒有特別的指導技巧,他和演員在現場進行大量的討論、演員們也做足充分的準備。
創作理念
雖然是傳記片,但諾蘭打算“和奧本海默一起經歷這個故事”,而不是純然從客觀外部的視角,對這位人物評判指摘。所以他將影像分為黑白和彩色兩個部分。前者代表著他人眼中的奧本海默;而後者再現奧本海默自己眼中的世界。
為了能更用更堅實的細節向觀眾展現奧本海默作為科學家的天才和魅力,諾蘭邀請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大衛·薩爾茨伯格教授,以及從《星際穿越》就開始合作的基普·索恩,後者曾經在普利斯頓大學期間,參與過奧本海默召開的研討會,也聆聽過其教授的課程。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奧本海默

製作發行

宣傳活動

2021年10月,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影片正式定名為《奧本海默》,基里安·墨菲確認飾演男主角“核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影片同時宣布定檔2023年7月21日暑期檔北美上映。12月10日,弗洛倫斯·皮尤、拉米·馬雷克本·薩弗迪加盟宣布加盟該片。
2022年2月23日,該片發布定妝照,基里安·墨菲飾演的主角——美國“核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亮相。3月,馬提亞斯·施維赫夫宣布加盟該片。4月,加里·奧德曼在一檔電台節目中自曝將客串該片,他透露自己只有一場戲的戲份,有一頁半的劇本內容。4月中旬,曝光片場路透照,主演基里安·墨菲與小羅伯特·唐尼現身,角色造型也隨之曝光。 4月15日,該片發布片場照。5月,該片的服裝設計師在INS透露,電影已經正式殺青。7月21日,該片發布了首張官方海報。7月28日,該片發布首支先導預告片。12月,該片發布一組劇照和幕後照;同月,該片發布首支官方預告。
2023年1月,該片發布劇照。5月6日,該片發布海報,奧本海默本人站在正中央,在他的身後,是一個複雜的爆炸裝置。5月8日,發布中文海報。5月20日,該片發布劇照和片場照,劇照中希里安·墨菲所飾演的奧本海默和馬特·達蒙所扮演的美國軍官正面對面地站在一起。5月25日,該片曝光劇照。6月2日,該片發布IMAX版海報和IMAX拍攝特輯,以及幕後照。6月7日,該片發布了一張本·薩弗迪的劇照,在劇照上,本·薩弗迪所飾演的科學家愛德華·泰勒正戴著墨鏡迎接核爆炸的到來。6月9日,該片發布一組劇照與片場照。6月27日,該片發布杜比版海報。6月29日,該片發布一張劇照,照片中,基里安·墨菲飾演的男主角滿臉疲憊,俯視著鏡頭。7月,該片曝光一組主演寫真。7月11日,該片在法國巴黎舉行首映禮。7月13日,該片舉行倫敦首映活動。7月14日,該片發布正片的五分鐘前瞻視頻。7月18日,該片發布特輯,揭秘片中重頭戲份——世界上第一顆核子彈核爆炸的“三一核試驗”。7月25日,該片中國內地正式定檔8月30日上映。8月18日,該片發布幕後特輯,揭示諾蘭導演使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的製作過程。8月21日,該片發布超長預告,為8月22日的中國首映宣傳預熱。8月23日,該片發布中國獨家海報並開啟預售。同日,該片舉辦北京特別觀影會。8月24日,該片舉行上海特別觀影活動。8月28日,該片發布中字特輯。8月30日,該片發布“今日上映”海報。8月31日,該片發布藝術海報。9月3日,發布“高山流水”特輯。
奧本海默(美國2023年克里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的電影)
定妝照
2024年2月,該片發布日本版預告。2月1日,該片發布日文版海報。3月12日,該片在曾被美國投擲核子彈的日本廣島舉行試映會。

上映信息

上映日期
上映國家/地區
2023年7月11日
巴黎(首映)
2023年7月20日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2023年7月21日
美國
2023年8月30日
中國內地
2023年11月3日
北美(重映)
2024年3月1日
中國內地(重映)
2024年3月29日
日本

票房記錄

全球
截至2023年8月29日,該片全球票房突破7.85億美元,進入2023年全球票房榜前五。截至12月20日,該片全球總票房約951996130美元。
北美
截至2023年9月22日,該片在北美累計票房約3億1937萬美元。
中國
2023年8月30日,該片在中國內地院線上映首日 ,總票房破3000萬元人民幣。截至9月21日,該片在中國內地院線總票房突破4億元人民幣。截至10月18日,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49天,票房累計4.44億元人民幣。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奧本海默》是一部如自由落體般飛快展開的傳記片,這是克里斯托弗·諾蘭最為抽象的電影,但同時也是表現手法最為精妙的一部。通過末日般的IMAX噩夢景象,“愧疚”的主題得到了充分的表現,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噩夢也變得愈發龐大、愈發接近人物的本心。該片呈現了一個令人不安、令人迷醉的景象,展現了人類通過創新以及為任何暴行尋找藉口的能力,有可能會為我們招致怎樣的後果。(IGN評)
儘管有著諾蘭鮮明的個人特色,但是《奧本海默》給人一種很新鮮的感覺。雖然它與諾蘭最喜歡的史匹柏電影《奪寶奇兵》有著很相似的梗概(一個戴著帽子的男人要跟納粹爭奪一種強大武器的控制權),但是它的公映和影響感覺更像是讓諾蘭迎來了屬於他自己的《辛德勒的名單》:進入到極為嚴肅、具有警示與成熟的素材。一個根本區別是:這位艱辛的歷史人物與奧斯卡·辛德勒有著非常不一樣甚至截然相反的人身軌跡。(《帝國》評)
該片屬於情節劇電影,但諾蘭在片中提供了更多的東西,由此創作出一種更複雜、更切合時代的情節劇電影。在該片中,諾蘭嫻熟運用著非線性敘事這一敘事技巧,創造出一種重重疊疊、複雜交織的時空結構,這讓該片能夠容納進更多層次的涵義。影片在整體結構上採取了兩個時間線索的交叉剪輯:一個是安全委員會對奧本海默的閉門審查,另一個則是五年後參議院對史特勞斯的公開聽證會。對奧本海默的閉門審查與對史特勞斯公開聽證,一閉門一公開,一陰謀一報應,一彩色一黑白,交叉剪輯在一起,本身就隱含著導演強烈的反諷和批判。其中又交織著兩人對之前發生在不同時間事情的講述,由此就帶來了多個不同時間的前後交織和穿插。通過更多巧妙的非線性交叉剪輯,諾蘭製造著一次又一次的小戲劇高潮,而且讓它們如海浪一樣一波比一波高,一波比一波洶湧。(《文匯報》評)
該片的情節重心並不是奧本海默領銜製造核子彈的過程,而是展現核子彈爆炸之後,給奧本海默帶來的道德焦慮和政治迫害。影片展現了奧本海默性格的豐富性和立體性,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有煙火氣和人情味的傳奇人物。該片的情節可分為三個段落:造核子彈前、造核子彈中、造核子彈後。三個段落的時間分配也大抵平均,每一個段落有一個核心的戲劇衝突,人物在解決這個衝突的過程中,向觀眾展示了他的性格畫像和內心嬗變。為了避免平鋪直敘的單調,影片採用了雙線並進的回溯式結構,即通過奧本海默和施特勞斯各自在聽證會上的講述,拼湊出奧本海默的人生經歷,由此形成了兩個主懸念的並置與推進,構成了奧本海默如何找到內心安寧的心路歷程。影片以奧本海默的內心起伏為主線,展現了他在人生重要時刻的心理狀態,以及在一些關鍵事件中的兩難選擇和內心糾結。這三個段落組合在一起,呈現了奧本海默身上迷茫、狂熱、睿智、從容、稚嫩、傲慢等特點,凸顯出奧本海默更為複雜微妙的心理動機和個性,人物的光影輪廓也因此變得斑駁而立體。(復旦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教授、復旦大學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龔金平評)
該片故事的時間跨度較長,涉及的人物、頭緒更是繁多,尤其這一題材所依託的複雜時代背景,都對敘事技巧構成了嚴峻的考驗。導演諾蘭截斷眾流,化繁為簡,拋開故事原有的時間線索,以影片主題為利刃,將故事分割為諸多碎片,又以閃回手法重新黏貼和呈現。影片所有畫面被分為彩色和黑白,分別代表著奧本海默和施特勞斯的視角,重點還原了作為影片敘事中心的兩次聽證會。觀眾通過形形色色人物之間的精煉問答看到了奧本海默作為科學家的求學之路、作為領導者帶領一眾科學家研發核子彈的過程,以及作為反思者在核子彈爆炸成功後所經歷的榮耀和打擊。在這個過程中,奧本海默和施特勞斯的性格以及兩人關係的來龍去脈也得到了充分展現。也正是在這樣的敘事安排下,穿插其中的奧本海默私人生活片段,並非簡單地作為主線之外的一條輔助的“情感線”而出現,而是成為深化人物形象、釐清其行動邏輯必不可少的內容。影片中隱喻手法的大量使用,使得奧本海默世界裡的衝突對立更加醒目而深刻。(中國文聯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胡一峰評)
負面評價
對於該片的結構結構,喜歡諾蘭的影迷會覺得“這很諾蘭”,“碎片化+快節奏+台詞多”給人一種應接不暇感,在不停帶領觀眾邊看邊思索的同時,也為影片的高潮戲創造了一個非凡的感受空間。但非“諾蘭迷”觀眾會認為在創作手法上並無創新,這樣的結構設計,目的過於明顯,人為地增加了觀眾的腦力勞動,《奧本海默》或存在更好的拍法。基里安·墨菲飾演的奧本海默是成功的,這份成功一方面來自演員的全情投入,另一方面來自諾蘭的沉浸感展現,藉助大銀幕的纖毫畢現,諾蘭使得觀眾通過演員的眼神與表情,就可以快捷地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只是,相比於奧本海默的豐富,其他配角的戲份,在滿足功能性需要之後,並不能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包括對於凱瑟琳與瓊這兩個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欠缺更有深度的展示。(《貴陽日報》特約撰稿人韓浩月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