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小說以法國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兩大時期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報恩復仇的故事。法老號大副唐泰斯受船長的臨終囑託,為拿破崙送了一封信,受到兩個對他嫉妒的小人的陷害,被打入死牢,獄友法里亞神甫向他傳授了各種知識,還在臨終前把一批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他設法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從此他化名為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他的恩人,懲罰了三個一心想置他於死地的仇人。
法老號貨船的代理船長愛德蒙·唐泰斯,被船上狼狽為奸的會計員唐格拉斯和覬覦他女友梅色苔絲的弗爾南兩人,設計陷害。負責審理此案的代理檢察官維爾福發現此事與自己父親有牽連,將唐泰斯關進孤島上的死牢。
唐泰斯在牢里度過了十四年暗無天日的歲月,一天,隔壁牢房的老神甫挖地道時計算錯誤,到了他牢中。老神甫教會唐泰斯各種知識,使唐泰斯明白自己的敵人。老神甫告訴他,在一個叫基督山的荒島上埋藏著無與倫比的財富。
老神甫病死後,唐泰斯為了達成他的遺願,將他的屍體搬入自己牢里,自己躲進老神甫的裹屍袋,被獄卒當成屍體扔出了監獄。唐泰斯四處遊蕩,找到基督山,發現了寶藏,重回社會,先報恩,後復仇。
唐泰斯證實了唐格拉斯、弗爾南和維爾福陷害自己的事實,並得知未婚妻已經嫁給弗爾南,父親則病餓而死,他開始做復仇的準備工作。八年後,唐泰斯已經變身為基督山伯爵,以大銀行家的身份回到巴黎。這時,維爾福是巴黎法院檢察官,唐格拉斯成了銀行家,弗爾南成了莫瑟夫伯爵及議員。
基督山伯爵藉助媒體的力量在報上披露了弗爾南19世紀20年代在希臘出賣和殺害了阿里總督的事實,引起質詢。聽證會上,基督山伯爵收養的阿里總督的女兒海蒂出席作證。弗爾南名聲掃地,狼狽不堪,妻子認出了唐泰斯,與兒子一起離開了這個骯髒的家。失魂落魄、走投無路的弗爾南開槍自殺了。
基督山伯爵設計讓唐格拉斯出售債券,損失慘重。走投無路的唐格拉斯竊取濟貧機構的505萬法郎逃往義大利,被基督山伯爵的強盜朋友抓住。基督山伯爵後來以真實身份出現在唐格拉斯面前,唐格拉斯飽受驚嚇與折磨,嚇得肝膽俱裂,鬚髮皆白。
基督山伯爵現在全心對付維爾福,揭開舊事,讓他受精神折磨。然後,基督山伯爵巧妙利用維爾福的後妻。借用她手,毒死了維爾福的一些家人,讓維爾福與後妻相互殘殺。維爾福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糾纏、被各色人等揭發。他知道自己落入復仇之神的手裡,任人魚肉。失敗落魄的維爾福回到家中,發現妻子因為罪行敗露服毒身亡,並且毒死了自己心愛的兒子。處於巨大打擊之下的維爾福又看到基督山伯爵出現,並且表明身份,他崩潰了。
基督山伯爵完成了一切復仇,並且幫助了想要幫助的人,他認為,上帝想要他所做的一切都已經完成了。最後,他帶著收養的阿里總督的女兒海蒂遠走天涯。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初期靈感
1841年大仲馬重遊義大利,在佛羅倫斯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幾乎每個星期六都到熱羅姆——拿破崙·波拿巴親王府上做客。拿破崙一世的弟弟曾委託大仲馬陪他兒子同游厄爾巴島。1842年6月28日大仲馬和十九歲的小親王抵達費拉約港,在當地人的推薦下得知基督山島。小島的名字引起了大仲馬作為小說家的無限遐想,由此有了創作小說的念頭。
1843年回到巴黎的大仲馬在出版商的勸說下,決定寫一部以巴黎為背景的當代題材小說,主人公就叫基督山伯爵。他曾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雜談錄》中寫下最初的寫作提綱。
輪廓構思
在寫作助手奧古斯特·馬凱的建議下,大仲馬決定花相當的篇幅去寫主人公的愛情故事,被出賣以及在獄中的生活等情節,使小說大致分為三部分,故事發生在三個城市:馬賽、羅馬和巴黎。期間,大仲馬在《巴黎警署檔案回憶錄》中看到了一個復仇故事,並曾在小說1846年版本中插入了這個故事。
拿破崙專政時代,巴黎一家咖啡館的老闆馬蒂厄·盧比昂和三個同夥,出於嫉妒跟剛訂婚的年輕鞋匠弗朗索瓦·皮科開了個惡意的玩笑,誣告他是英國人和波旁王朝復辟勢力的奸細。皮科當即被捕,從此音訊杳然。他被囚禁在戒備森嚴的費內斯特雷爾堡監獄,直到1814年拿破崙被迫退位、流放厄爾巴島以後,才從待了七年的監獄獲釋。
由於同獄的一位義大利神甫在臨終前把遺產留給了他,他出獄後去義大利拿到這筆遺產,變得非常富有。他化名約瑟夫·拉爾謝回到巴黎,得知當年的未婚妻聽說他的死訊後,嫁給了害得他家破人亡的仇人盧比昂。他隨即去盧比昂的家鄉尼姆,化裝成義大利神甫,從一個名叫安托萬·阿呂的人嘴裡,套出了盧比昂三個同夥的名字。
他返回巴黎後,進了盧比昂店裡當夥計,著手實施復仇計畫。不久以後,盧比昂的一個同夥尚巴爾被捅死在藝術橋上,短刀插在死者身上,刀柄上寫著:第一個。皮科物色了一個獲釋的苦役犯,讓他偽裝成富有的侯爵,娶了盧比昂的女兒為妻。隨後皮科又放火燒了盧比昂的咖啡館,並殺死了那第二個同夥,遮蓋屍體的黑布上寫著:第二個。盧比昂夫人傷心過度而去世。皮科被盧比昂識破身份後,手刃盧比昂報仇雪恨,但他也被在場的阿呂刺死。阿呂逃往英國定居,直到1828年臨終前,才向神甫說出事情經過。神甫將記錄交給巴黎警署保存,身為巴黎警署檔案保管員的珀歇看到存檔的案情記錄後,將其寫進了回憶錄中。
大仲馬根據這個素材,構思了整部小說的輪廓。鞋匠皮科在小說中成了水手唐戴斯,故事的背景也改在風光綺麗的馬賽港。大仲馬不願意讓小說中的冤獄發生在拿破崙帝國時代,於是把故事的時間往後挪到王朝復辟時代,讓唐戴斯成為波旁王朝冤獄的受害者。皮科的那幾個仇人,則從市井平民變成了七月王朝政界、金融界和司法界的顯要人物。
為寫作小說,大仲馬前往馬賽重遊加泰羅尼亞漁村和伊夫堡,從而醞釀出唐戴斯遠航歸來乃至於受冤入獄等場景,並結合現實人物法里亞神甫,寫成了《基督山伯爵》。
人物介紹
| |
| 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是一個精明能幹、善良正直的水手。他年輕聰明,無憂無慮,19歲就當上了大副,還有一個美麗善良的未婚妻。就在他對生活充滿幸福的憧憬的時候,因為替拿破崙元帥帶了一封信,而且信是帶給拿破崙的審訊者的父親的,於是,他的命運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一場大禍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在他新婚之日,他未婚妻的追求者弗爾南密告了唐泰斯,他被當局逮捕了,並被維爾福毫無根據地判為“危險分子”而下死牢終身監禁。頃刻間唐泰斯由婚禮上的新郎,淪為囚犯。在牢里,唐泰斯捱過了黑暗、漫長的14年。在這期間,唐泰斯結識了另一個傳奇式人物法利亞,並通過地道互相往來。在法利亞中風死後,唐泰斯巧施金蟬之計,鑽入裝裹法利亞屍體的麻袋,逃出虎口,來到基督山島。根據法利亞提供的線索,唐泰斯找到了埋藏在島上的大量古代寶藏。從此,他運用這些財富和智慧,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針對他的三大仇人維爾福、唐格拉斯和弗爾南,開始了他的復仇計畫。 |
| 唐格拉斯是靠寫匿名信誣陷唐泰斯而奪得了船長位置的。在拿破崙“百日”時期,他在船主的推薦下,逃往西班牙當了銀行出納,後又在軍糧處貪污發財,從事公債投機,先後娶了銀行行長和御前大臣的女兒為妻,靠老婆與內政部長的秘書通姦竊取情報搞投機,成為百萬富翁,並受封為男爵。基督山伯爵對他的懲罰是設法使他被迫交出所有侵吞的財產,忍受飢餓的煎熬。 |
| 弗爾南投遞匿名信,奪去了愛德蒙·唐泰斯的嬌妻;滑鐵盧戰役期間。他跟隨一個叛逃的將軍私通英軍,復辟後當上了少尉;法西戰爭期間,他以攻打自己的祖國有功混上了上校和伯爵;希土戰爭中,他靠出賣對他信任備至的主人——亞尼納總督阿里當上了中將,並打死了阿里。還將總督的女兒海蒂賣作奴隸,撈了一大筆錢帶著馬瑟夫伯爵的頭銜回國進了貴族院。對這類忘恩負義的人,作者為他安排了妻離子散、身敗名裂、以自殺而告終的結局。 |
| 維爾福的父親諾梯埃是巴黎拿破崙黨俱樂部的主席,主持策劃了推翻波旁王朝的密謀。拿破崙托愛德蒙傳送的那封密信,就是通知諾梯埃登入舉事時間的。而作為拿破崙黨徒的維爾福,在王政復辟之日立即投靠了封建貴族,謀得代理檢察官的職位。當他截獲愛德蒙帶回的信後,不是去交給他的父親,而是以為邀功領賞的時候到了,星夜趕往皇宮,面見路易十八,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今後的飛黃騰達打下了基礎。在滑鐵盧戰役中,維爾福的雙手沾滿了拿破崙黨人和廣大人民的鮮血。七月王朝時期,他爬上了巴黎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的高位。基督山對他的結局安排也是獨具匠心的,他當眾揭穿維爾福的面目,使他名譽掃地。基督山伯爵的全部復仇計畫以維爾福的發瘋而打上了圓滿的句號。 |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基督山伯爵》與當時另一通俗小說家歐仁·蘇的《巴黎的秘密》不同,它更接近於巴爾扎克批判社會的觀點。在大仲馬筆下,復辟王朝(尤其是七月王朝),大仲馬和他的讀者所生活的時代,被寫成顛倒了價值的時代。唐泰斯被無辜地投入紫杉堡的黑牢中,度過了漫長的十四年,相當於復辟王朝統治的年限,象徵了復辟王朝暗無天日的統治。在大仲馬筆下,七月王朝的黑暗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那些占據著法律、軍隊、政治、財政的關鍵位置的人,即維爾福、弗爾南(莫爾賽夫)、唐格拉斯,他們戴著假面具,道貌岸然,雙手沾滿了罪惡才爬上擁有權力的位置。最罪大惡極的維爾福卻正好代表著社會的最高價值:法律。這個人物是浪漫派對當時社會最陰險惡毒的形象刻畫之一,表現了大革命及隨後的社會動盪所產生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切正義蕩然無存。儘管大仲馬是共和黨人,但在《基督山伯爵》中,卻沒有什麼讓人相信社會進步和正義是治療濫用權力和價值顛倒的良藥。小說中為數不多的下層人物也不見得更好:卡德魯斯和他的妻子,以及貝內德托,都是像維爾福和唐格拉斯那樣的罪犯。從思想上說,大仲馬正是在這裡與《巴黎的秘密》、《流浪的猶太人》截然不同。他提出的解決辦法是不一樣的,有夢想的性質。基督山伯爵,這個無所不能的人,代替上帝懲惡揚善,在人間重建秩序與正義。但大仲馬並沒有將這個超人寫成能夠解決當時社會黑暗的救世主,這是大仲馬與歐仁·蘇的又一個重大區別。基督山伯爵不像《巴黎的秘密》中的魯道夫公爵那樣,是一個博愛者,他沒有披上華麗的外衣,他的身份不斷變換,除了他的仇人最後知道他的身份,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名字。他像以往騎士文學中的英雄,經歷了大災大難,死裡逃生,大落又大起。他在小說開頭從浪漫派夢想中的東方歸來,最後又回到東方去,將這個社會棄之不顧,讓人們處在等待和希冀中。他像雷電一樣落在這個腐敗的世界上,像《舊約》中的耶和華一樣實施報復,然後揚長而去。
在小說中,大仲馬鮮明地表現了他的政治傾向。唐泰斯不自覺地成為忠於拿破崙事業的犧牲品,但他卻沒有為此而後悔;小說中的好人幾乎都站在第一帝國一邊,如摩雷爾船長、他的兒子馬克西米利安、維爾福的父親努瓦蒂埃。唐泰斯站在受土耳其人奴役的希臘人一邊。站在受奧地利壓迫的義大利人一邊。惡人則總是為波旁王室效勞,或者為資產階級的暴虐效勞。小說並沒有提出任何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基督山伯爵只能被看成是對社會黑暗發出抗議的一種力量,他既表明了一種理想,又表明了金錢腐蝕人心的力量。他用知識、矯健的身體、精湛的劍術與槍法、疾惡如仇的精神力量,還有金錢去駕馭這個使人變壞的社會。同時他又具有優異的品質,凌駕於社會之上。這雖然使他顯得像神靈一樣。但這種神話般的模式卻能突出和反映社會的矛盾、人們的失望和從矛盾中產生的夢想。
藝術特點
《基督山伯爵》的藝術特點代表了優秀通俗小說的成就。
故事情節
情節曲折,安排合理。小說一開卷,唐泰斯正在舉行婚禮時卻被捕,然後被打入黑牢,看來永世不得翻身。這個富於戲劇性的開場正是“一石激起千重浪”。緊接著他在黑牢里的經歷更是寫得有聲有色,這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他在牢里巧遇法里亞神父,通過地道互相往來,這段奇遇極富傳奇意味。法里亞不幸中風死去,唐泰斯計上心來,鑽進包裹法里亞屍體的麻袋,終於逃出虎口。隨後,大仲馬把三次復仇寫得互不相同,但又與三個仇人的職業和罪惡性質互有關聯。莫爾賽夫奪人之妻,出賣恩人,結局是妻子離他而去;他身敗名裂,兒子為他感到羞恥,不願為他而決鬥,他只得以自殺告終。維爾福落井下石,害人利己,又企圖活埋私生子,結局是犯罪面目被揭露,妻子和兒子雙雙服毒死去,面對窮途末路他發了瘋。唐格拉斯是陷害唐泰斯的主謀,又逼得唐泰斯的父親貧病而死,他靠投機發家;基督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受騙,終至破產,並讓他忍受飢餓之苦,他被迫把拐騙的錢如數退出。不同的結果使復仇情節不致呆板,讀者掩卷再思,會覺得這樣的結局再好不過。大仲馬還在基本情節之外穿插驚險緊張的場面,如卡德魯斯在風雨之夜謀財害命,在羅馬近郊神出鬼沒的綠林好漢利用狂歡節綁架,維爾福的私生子安德烈亞從苦役監踏入上流社會又被捕入獄,卡德魯斯夜人基督山伯爵府邸偷盜被安德烈亞刺殺,維爾福夫人為了奪取遺產而下毒害人……這些次要情節險象環生,奇峰突起,又不游離於主要情節之外。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寫法運用得恰到好處。沒有喧賓奪主,又為主要情節服務。小說情節繁複而不散漫,讀來只覺精彩紛呈,並無冗長拖沓之感。基督山伯爵的財富不是遺贈的,而是在神父指點下獲得的,數目驚人,增加情節的傳奇性;基督山伯爵根據神父的分析了解到仇人是誰,經過核實,復仇經過是作家的杜撰,他沒有親手殺人,否則難以脫身;其他次要情節也是作家虛構的。這是大仲馬對生活中的原型和故事進行藝術加工的出色範例。不過,藝術虛構不能違反生活真實,否則會流於荒唐,導致藝術上的失敗。為了準確地描寫紫杉堡,他親自去考察過。細節的真實非常重要。挖地道時。主人公先將泥土倒在一個廢置的小房間裡,等到填滿了,再把土從視窗一點點拋灑出去,隨風送到遠處,灑落在海里,不留痕跡。又寫他平時鍛鍊身體、挖地道,因是個深諳水性的水手。所以能夠在大海里游泳逃走。情節和細節的合情合理關係到小說的成功與否。
社會描寫
光怪陸離,熔於一爐。小說觸及的生活面極其廣闊,上至路易十八的宮廷、上流社會的燈紅酒綠,下至監獄的陰森可怕和犯人的陰暗心理、強盜的仗義疏財,也有市民的清貧生活。大型舞會和豪華婚禮令人炫目;宴會上“水陸羅八珍”耗費驚人;價格高昂的駿馬、金碧輝煌的客廳和名畫的陳設是顯露財富的一種手段,雖然他們的藝術鑑賞力庸俗不堪;遊山玩水、觀看歌劇是公子哥兒不可或缺的消遣活動;為了爭奪財產,連檢察官的夫人也不惜下毒;唐格拉斯的金融投機、唐格拉斯夫人和德布雷的合夥,揭示了銀行家跟政府官員暗中勾結,竊取政治情報,及時購買或拋出公債券和國庫券,賺取巨款;丈夫為了賺錢,可以容忍妻子偷情;一旦無利可圖,合作的一方便與情婦一刀兩斷。小說對上流社會的描繪淋漓盡致。大仲馬還將讀者一無所知的犯人生活展示出來,切口運用得恰如其分;苦役犯搖身一變,企圖通過婚姻改變地位也有實際根據。綠林好漢的首領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喜愛古羅馬的經典著作。再如異國情調的展現:地中海的走私船和走私販子東躲西藏的生活;科西嘉島民強悍的復仇意識與善良品質的奇異融合。表現為貝爾圖喬為哥哥復仇。一路追殺維勒福,而他的嫂子對安德烈亞百依百順;保持西班牙風俗的卡塔盧尼亞人以漁業為生的寧靜日子;羅馬狂歡節車水馬龍、萬頭攢動的瘋狂場面;羅馬競技場的優美夜景和綠林強盜古怪的接頭方式……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和斑斕奪目的地方色彩、異國情調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廣闊的視野和浪漫主義的藝術趣味水乳交融,加強了小說的傳奇性。全景式的描寫以豐富多彩的色調作為點綴,能滿足不同階層讀者的興趣。
敘事結構
結構完整,一氣呵成。《基督山伯爵》基本上分為兩大部分:前面四分之一的篇幅寫主人公被陷害的經過,後面四分之三寫主人公如何復仇。第一部分是楔子:復仇雖然分成三條線索,但彼此交叉進行,有條不紊,每條線索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最後才匯合到一起,環環相扣,步步深入。次要情節的插入別具匠心:第三十一章至三十八章突然變換了環境,轉到描寫利用狂歡節進行活動的綠林好漢,似乎與主要情節毫無關係。但隨後阿爾貝被綁架的事件成了基督山返回巴黎的導引線。後來唐格拉斯落入綠林好漢手中,一頓飯要付十萬法郎。至此,當中的插曲便成為不可缺少的情節,與基本情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再如,唐泰斯為了核實寫密信的經過,找到了早先是裁縫後來是小酒店老闆的卡德魯斯,他的再出現溝通了前後的情節,又引出了安德烈亞;基督山後來把他從苦役監弄出來,作為他復仇的工具。陷入經濟拮据的唐格拉斯誤以為他是貴族子弟,想招他為女婿,擺脫困境。安德烈亞身份敗露後,在法庭上揭露了維爾福正人君子的醜惡面目。這個人物成為情節發展的紐帶。主次情節相得益彰。使小說酣暢自如、首尾貫一。
人物對話
善寫對話,戲劇性強。全書十分之八的篇幅都由對話寫成。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往往通過對話來表現,如維爾福審問唐泰斯的場面:為了保住自己的前程,他隱瞞了自己是拿破崙黨人的獨生子的身份,要置唐泰斯於死地,並燒毀了拿破崙的信。這一場面全是以對話寫出的,維爾福的奸猾陰險、隨機應變躍然紙上。有時,大仲馬用對話來展開情節、交代往事。如維爾福埋掉私生子的隱私是由貝爾圖喬敘述出來的,省去另闢章節補敘,小說情節也不致中斷;插入的話既起解釋作用,又推動情節發展,手法經濟。努瓦蒂埃與政敵的決戰、海蒂公主的身世、基督山寶藏的發現。都是這樣口述出來的。還有一種別致的手法:努瓦蒂埃全身癱瘓以後,不能說話,只能以眼睛來表達思想。他眼睛的動作與別人的理解配合成一場巧妙的無言的“對答”。
形象塑造
形象鮮明,個性突出。大仲馬能從時代的變遷去刻畫人物的變化。唐泰斯開始是一個正直單純的水手,對世事的複雜一無所知。他獲得財富以後,閱歷漸深,變得老謀深算,失去單純。而且鐵面無情,手段兇狠。唐格拉斯是陰騭之徒,弗爾南是無賴小人;唐格拉斯當上銀行家以後,他的不擇手段、唯利是圖又得到充分表露;而弗爾南的背信棄義、卑鄙無恥進一步發展。他們的變化反映了七月王朝的精華人物的發家過程,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小說中的次要人物也寫得相當生動。愛錢貪財的卡德魯斯夫婦,作惡成性的安德烈亞,淫蕩無行的唐格拉斯夫人,毒辣陰險的維爾福夫人,堅定高尚的努瓦蒂埃,熱情善良的摩雷爾,正直純真的馬克西米利安,熱烈誠摯的瓦朗蒂娜,軟弱和善的梅爾塞苔絲,耿直單純的阿爾貝。博學多識的法里亞,還有我行我素、厭惡男人、個性強硬的歐仁妮,都是呼之欲出的人物。至於三個惡人,也有不同的特點。唐格拉斯和維爾福同是狡猾陰險,但前者顯露一些,後者則老奸巨猾。在陷害唐泰斯時,唐格拉斯雖然假手於人,但畢竟親自動筆,還有在場者,容易落下把柄。維勒福則燒掉罪證,擺脫關係,而且讓唐泰斯存有幻想,陷害了別人還讓被害人感激自己。他明明知道妻子下毒,卻假裝不知,直至可能危及自身,才露出兇相,要妻子自盡,把她甩掉。莫爾賽夫比起他們則較為赤裸裸。此外,維爾福夫人和唐格拉斯夫人都很貪財,前者心狠手毒,不惜連續下毒,後者卑污猥褻,以出賣色相來謀取錢財。努瓦蒂埃和摩雷爾有相近的政治信仰。而且心地正直,但前者熱誠,後者剛烈。這種區別使讀者不致把同類人物混同,故而評論家認為大仲馬塑造了“令人難忘的人物”。
作品影響
《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中的典範。這部小說出版後,很快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在法國和美國多次被拍成電影。它仍在世界各國流傳不衰,被公認為世界通俗小說中的扛鼎之作。
出版信息
中文版本
作者簡介
大仲馬,全名亞歷山大·仲馬,法國19世紀積極浪漫主義作家,通俗小說家。大仲馬繼承了父親反封建傳統,終生信守共和政見,一貫反對君主專制;他憎恨和不滿復辟的波旁王朝。他曾被視為拿破崙分子而受到歧視。他先後參加了1830年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和 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的二月革命。他曾兩次被迫長期流亡國外,1860年他還去義大利協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作戰。大仲馬三歲時父親病故,二十歲隻身闖蕩巴黎,曾當過公爵的書記員、國民自衛軍指揮官。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他因為擁護共和而流亡。大仲馬終生信守共和政見,一貫反對君主專政,憎恨復辟王朝,不滿七月王朝,反對第二帝國。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亞歷山大·仲馬屢建奇功,當上共和政府將軍。他飽嘗種族歧視,心中受到創傷。家庭出身和經歷使大仲馬形成了反對不平、追求正義的叛逆性格。大仲馬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種類型作品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大仲馬的劇本《享利第三及其宮廷》(1829)比雨果的《歐那尼》還早問世一年。這齣浪漫主義戲劇,完全破除了古典主義“三一律”。大仲馬小說多達百部,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為內容,情節曲折生動,處處出人意外,堪稱歷史驚險小說。異乎尋常的理想英雄,急劇發展的故事情節,緊張的打鬥動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結構,生動有力的語言,靈活機智的對話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個火槍手》舊譯《三劍客》,(1844)、《基督山伯爵》。大仲馬被別林斯基稱為“一名天才的小說家”,他也是馬克思 “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譯本差異
《基督山伯爵》在中國曾出現多個譯本,因譯本不同,人物名字(艾德·丹地、埃德蒙·鄧蒂斯(蔣版)、愛德蒙·堂泰斯(鄭版)、埃德蒙·唐戴斯(周版)等)亦出現部分區別。
1902年至1914年期間,分別為《島雄記》《煉才爐》《幾道山恩仇記》《岩窟王》《窟中人》。其中前三個版本由英文版本轉譯,後兩個版本為日本版本轉譯。此外,除《窟中人》為刪減全譯本,其他四個均為小說節譯本。
1946年至1947年,經濟學家蔣學模以英文版本轉譯,書名為《基度山恩仇記》。1992年,作家鄭克魯亦在此翻譯基礎上,推出了同名法文轉譯版本。
1991年,作家韓滬麟與數學家周克希以法文版本進行合譯,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新譯本,改名《基督山伯爵》,理由有二。一是,此為原法文書名直譯;二是,“基督”更為切合實際原文及實際地理島名。後中國出版社大多以此譯名作為標準。
衍生作品
《基督山伯爵》曾被多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動畫作品,同名作品有法國電影《基督山伯爵》(1998)、俄羅斯舞台劇《基督山伯爵》(2020)、美國電影《新基督山伯爵》(2002)等等。
此外還有以小說情節與主題為基礎進行的改編作品,將時代背景改為中華民國時代的中國香港連續劇《大報復》(1977);將主人公性別換為女性的美劇《復仇》(2011);以幻想舞台與真實場景名稱為背景的日本動畫作品《岩窟王》(2004)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