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2004年張紹林執導電視劇)

國寶(2004年張紹林執導電視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國寶》是由中央電視台影視部、中視傳媒、北京雅迪星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20集劇情電視劇。該劇由張紹林執導,馬軍驤編劇,劉文治趙文瑄陳剛宋運成王光輝等主演,於2004年2月10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代表著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神的故宮文物為躲避戰爭劫難,顛沛流離輾轉南北的歷史故事。

基本介紹

  • 集數:20 集
  • 製片地區:中國
  • 首播時間:2004年2月10日
  • 導演:張紹林
  • 編劇:馬軍驤
  • 主演:劉文治、趙文瑄、陳剛、宋運成、王光輝
  • 中文名:國寶
  • 作品類型:劇情
  • 出品公司:中央電視台影視部、中視傳媒、北京雅迪星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 首播電視台:CCTV-1 
  • 每集時長:45 分鐘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角色介紹,電視劇表現,線上視頻,分集劇情,音樂原聲,幕後製作,創作背景,南遷歷史,劇集評價,

角色演員介紹

  • 國寶(2004年張紹林執導電視劇)
    寧致遠
    演員:劉文治
    故宮博物院院長、金石專家。溫和儒雅,精神矍鑠,具學者大家風範。因肩負的責任重大,做事小心謹慎,略顯迂腐。他被行政院指令上任,幾十萬件古物是他承載著超負荷的責任,他的任何決定都背負巨大的重量,他深知歷史不會原諒他的任何一次失誤。
  • 國寶(2004年張紹林執導電視劇)
    范思成
    演員:趙文瑄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留英博士,歸國才子。驕傲自信,好勝要強,瀟灑不羈,西化具洋務派頭,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精通西方文學藝術,對中國古典文化也有深入研究。崇尚個性自由獨立,厭惡中國的封建陋習。他身處亂世,肩負責任,像一隻褪繭的飛蛾,逐步拋棄皮囊外殼,撲向烈火,升騰了靈魂,成就了大我。
  • 國寶(2004年張紹林執導電視劇)
    余任道
    演員:陳剛
    故宮博物院庶務科科長,清廷如意館匠人余恩仲的兒子。由於少時目睹父母被害,感受人世坎坷冷暖,於是少年老成,背負沉重。內心深處的激情和衝動掩藏於溫和謙遜的外表下。他子承父業,同時也遺傳了上輩的堅韌和毅力。他承受著大義滅親之痛。直至把兒子送上赴台的不歸路,完成陪伴古物的又一輪新老交替。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 國寶(2004年張紹林執導電視劇)
    齊雨山
    演員:宋運成
    護運國寶的國軍軍官,連長。一個標準的軍人。精神幹練,外表嚴肅有力度。他的忠於職守,他的勇敢果斷,他的善良和愛心都被他粗獷的行為方式所掩蓋,從而在隊伍中產生秀才遇兵的不協調。他從一個單純的古物保護者,成長為民族文化的繼承者,他的改變是用人物形象來外化了南遷的深遠意義。
  • 國寶(2004年張紹林執導電視劇)
    方如山
    演員:王光輝
    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相貌平凡,樸實自然,一看就是個好先生,做事勤懇敬業,做人踏實樂觀。面對兒子被綁架,綁匪要挾他以古物來交換,他沒有昏亂,他保持清醒,他沒有被眼淚淹沒,骨肉在大義面前顯得模糊虛幻,他依然能鎮定從容地處理一切。他沒有英雄的壯舉,而他那在非常時刻的獨特笑容將感染每一個人。
角色演員介紹參考資料

分集劇情

選集
第1集 盜寶狂潮(上)
(公元1923年,退位皇帝溥儀頒布旨令,除三位太妃、皇上、淑妃五宮,各留太監20名外,2500餘名太監被遣散出宮。)這些平日裡不出內城一步、非男非女的太監全都慌了神,在紫禁城門口哭成一片。為了今後的生計,這些在宮中肆虐多年的太監們開始盤算留在宮中歷朝歷代的珍貴寶物,大批國寶被暗中轉移到民間,換回的銀兩都進了太監和內務府大臣的個人腰包。寶物嚴重失竊,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決定整頓內務府秩序,下決心追查寶物偷竊的始作俑者。春節將至,為拿不出錢來給娘娘們置辦過節物品的事,內務府大臣耆英進見溥儀,並建議抵押幾件宮裡的古物。溥儀同意了。耆英趁機逼迫溥儀身邊的太監王喜,命他監視溥儀,並弄幾樣象樣的寶物到自己的古玩店中。為制止宮中寶物嚴重失竊,溥儀召集金石學家鄭孝胥,賞三翎頂戴,命他清查盜賣文物的來龍去脈,調查結果卻表明朝廷的內務府就是宮中國寶失竊的始作俑者和最大的獲益方。—
第2集 盜寶狂潮(下)
鄭孝胥需要一個既了解內務府,又和內務府沒有牽連的助手,於是聯絡了前清如意館的匠人余恩仲。作為旗人,余恩仲不願眼睜睜看著國寶流失海外,經過反覆斟酌,最終還是同意調查寶物流失一事。余恩仲來到地安門的古玩一條街打探虛實,發現在這裡不僅可以買到很多的文物,甚至還可以按照用戶的要求,預訂宮中的各種珍貴文物,包括皇后婉容鳳冠上的珍珠和壽皇殿百斤的金鐘。鄭餘二人一起面聖,溥儀命人核對,發現珍珠被換、金鐘失竊的事實,溥儀勃然大怒,質問內務府總理大人耆英,並罷免了其職務。命鄭孝胥繼續盤查所有太監。在調查中,余恩仲大吃一驚,發現不僅內務府的人偷,甚至皇上自己也在偷竊人之列,而且很多寶物已經飄洋過海,隸屬他國。余恩仲再次面見溥儀,溥儀辯解說國寶乃我家之物,我可以任意外賞,但決不讓奴才偷。余恩仲毅然反駁,溥儀大不悅。鄭孝胥怕有性命之危不感再查下去,勸余恩仲也不要再查下去。但余恩仲不甘心就此下去,拿著皇上賜的腰牌直奔皇宮。不料在福建宮被大火吞噬。大怒之下的溥儀裁撤了宮中的太監。這就是福建宮大火。這就是盜寶狂潮一事的經過。即太監被裁和余任道在宮門外尋找父親一事引出的答案。
第3集 去留之爭(上)
(1925年,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1931年,“9·18”事件爆發,日本覬覦中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日本間諜機構謀劃,將故宮國寶分散到各傀儡國,以此打擊中國民眾的士氣,使各傀儡國名正言順。余任道大學畢業後,來到故宮博物院工作。故宮博物院院長寧致遠等人鑒於局勢,提議將故宮文物南遷,這一舉動受到了張學良的支持。文獻館牛得祿因不滿待遇,在妻子的鼓動下與日軍藤野走在了一起。局勢更加緊張,寧致院召集范思成、方如山、余任道開會,宣布行政院寶物南遷的命令,並布置相關準備工作。日本人利用牛得祿與其他人的矛盾,給南遷工作施加壓力。此時文化民人胡適等人也公開發表反對古物南遷的文章,引起民眾遊行示威。故宮博物院各科室面臨著極大的壓力,范思成、方如山等故宮人,在走與留的問題上陷入困境。
第4集 去留之爭(下)
日本人攻進榆關,時局緊張。寧致遠,范思成、方如山三個人,都在為執行行政院文物南遷命令的表決會上舉起了手。在博物院動員大會上,牛得祿帶人沖了進來。在他的煽動下,民眾大聲叫喊阻止南遷。關鍵時刻,余任道帶著何秘書趕來,將古物失盜一事的真相大白於世,為寧致遠解了圍。范思成、方如山為古物裝箱的事犯愁,其主要原因是工友們不懂裝箱的方法,且寶物大都易損壞,很難禁得起折騰。余任道找到了一個經常裝箱發貨的老闆,老闆演示了各種裝箱的技巧,為他們解決了難題。日本人繼續阻止南遷,送來炸藥進行威脅。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但行政院的啟程令卻遲遲不到。宮裡的怪事接二連三,故宮人只有住在宮裡待命。1923年2月5日,故宮古物緊急起運,離開了有著513年歷史的紫禁城。
第5集 前途迷茫(上)
前門火車站,負責寶物押送的齊連長帶著兵,將周圍全部封鎖,余任道帶著行政院的命令,來找火車站站長,站長推薦了技術好的火車司機石古城。老光棍石古誠在鐵道上幹了一輩子,最近有人提親,是一個叫喜花的寡婦。而文物南遷的突發事件找到這個老司機,也打斷了他籌劃多日的婚期。南遷的火車停在車站遲遲不能啟程,每天都有扔炸藥、臥軌、民眾圍攻的事發生,寧致遠心裡很焦急。齊連長只好強行將石古誠帶回來修火車。石古誠為娶媳婦逃跑回家,被齊連長抓住綁了回來。左媒婆領著一身新衣的喜花走進石古誠家,石母楞楞地坐在炕上,喜花看著貼上喜字的空屋子,一下子暈了過去。喜花來到車站,請求齊連長讓她見一下石古誠。可齊連長卻望著滿臉淚水的喜花,告訴她火車馬上要開了,叫她回去。
繼續看6-10集
選集
關閉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歷史顧問:朱家溍、鄧友梅、聶崇正
責任編導:柳松
責任製片:林威
劇本統籌:趙銳
副美術:楊元生、胡鵬
煙火:劉克勤
前期錄音:劉爭朝、申飛、於展彬、曾立凡
後期顧問:馬軍驤
後期技術統籌:劉彤、姜濤、呂琳
後期合成:劉虹宇、周海辰、李錚
後期錄音:沈劍勤、劉維維、胡靚
旁白:蘇揚
技術:謝晉峰
攝影助理:張志剛、張建剛
電腦特技:呂凌峰
片頭製作:肖泉
劇照攝影:底津生、莊莊
場務:張柱明、李國明
劇務主任:趙沁鋼
統籌:石瑄
製片:金清斌、趙松、趙臨鋼、趙建鋼
後期製片:王萌
宣傳:王冰、貫繼紅
製片統籌:閻皓
製片主任:李松橋

音樂原聲

類型
歌曲名
作詞
作曲
演唱
主題曲
《浩浩五千年》
片尾曲
《長路》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文物南遷工作歷時15年,行程數萬公里,幾乎沒有丟失損毀,這是中國文物保護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奇蹟,也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奇蹟。由於南遷工作是在保密狀態下進行的,所以長久以來一直帶著神秘的傳奇色彩。特定的歷史條件決定了事件的特殊性,在這樣環境中的人和事自然具有特別的風采。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部分精品都是南遷文物中的精華,由於當時轉運匆忙,致使一些前後連貫,或成雙成套的文物現在隔海相望。

南遷歷史

1931年9月18日“9·18”事件爆發,平津受威脅。故宮博物院決定選擇院藏文物精品,南遷上海。
國寶(2004年張紹林執導電視劇)
文物疏散路線圖
1933年1月,日軍進入山海關,進攻熱河和長城各口。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正式決定,1月31日起,將文物分批運往上海。院秘書李宗侗首先前往上海,租賃庫房。國民政府行政院批准,指令北平市政府及交通運輸部門進行協助。這一訊息刊發後,反響強烈。1月23日 中南海成立“反對故宮古物民眾保護協會”,周肇祥為主席,通電反對故宮古物南遷。在太和門前集會,要以武力阻止南遷,行為激烈,甚至用恐嚇手段。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致電行政院長宋子文,告知情形(當時于學忠為平津衛戍總司令)。在反對南遷運動的影響下,直到2月5日夜,在北平市政當局協助下,才順利將古物2118箱,運到前門火車西站。古物共裝18節車皮,押運人員、監視員、憲兵100名及故宮警衛,另乘三節客車隨行。故宮秘書吳瀛負責押運。張學良命軍隊沿途警戒護送。2月9日,張繼等人為了古物的存放地問題,進行紛爭。2月11日蔣介石來電,主張文獻檔案留在南京。葉楚傖、于右任、張繼意見仍舊不統一,最後宋子文回南京召集臨時中政會議,決定將古物、圖書遷往上海,文獻檔案存放在行政院大禮堂。3月中旬,第一列南遷文物運抵上海。存入法租界天主堂街仁濟醫院舊址五樓的倉庫里。第三天,宋子文親自來檢查。古物先後共分五批運送,總計13427箱零64包。5月15日,最後一批文物啟運,總計6066箱。存放在英租界四川路廣州路口業廣公司二樓倉庫里。
1934年,院長易培基,被冤為“盜賣故宮文物”的罪名,受到南京政府的解職。1月24日,新院長馬衡正式開始主持上海方面工作,他工作細緻,開始清點平、滬文物,並編印了“存滬文物點查清冊”。12月,常務理事會據王世傑的提議,經南京政府行政院批准,在南京朝天宮興建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分院於1936年3月開始動工,8月竣工。12月8日文物由上海開始啟運,17日全部轉運完畢。1937年1月1日,南京分院正式成立。
“7·7事變”後,南京形勢危急,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奉行政院令,將文物遷往大後方。南遷工作分南路、中路、北路先後進行。
南路:南京——漢口——長沙——貴陽——安順——巴縣飛仙岩
1937年8月14日由南京水路運至漢口,再用火車運到長沙,存放在湖南大學圖書館。因日軍對湖北、湖南空襲,12月,文物轉移到貴陽。遷走不到一個月,湖南大學圖書館被敵機炸平,文物因及早轉移,而免受損失。1938年1月,文物經廣西桂林、柳州轉運到貴陽,又於11月轉移到安順華岩洞儲存,並成立故宮博物院駐安順辦事處。1944年12月5日開始運至巴縣飛仙岩。共運送文物80箱。
典型事件
長沙大轟炸、貴陽大轟炸
押運人員
莊尚嚴、曾湛瑤、那志良、朱家濟、李光第、鄭世文
中路:南京——漢口——宜昌——重慶——宜賓——樂山安古鎮
1937年11月裝船運到漢口,不久南京淪陷,漢口也隨時有被轟炸的危險,12月用船轉運到宜昌,然後又用小船轉運到重慶,由於文物數量大,多達9369箱,直到1938年5月才全部運抵重慶。之後院長馬衡及辦事人員先後到達,成立故宮博物院重慶辦事處。後又因安全原因,文物轉移至樂山,1939年9月才全部運完,成立故宮博物院樂山辦事處。
典型事件
遇強盜、徐森玉兒子做人質、朱學侃遇難
押運人員
馬衡、吳玉璋、牛德明、李光第、徐森玉、朱學侃、劉官鄂、那志良、梁廷煒
北路:南京——徐州——鄭州——西安——寶雞——漢中——峨嵋
北路最為艱辛,運送文物7281箱。1937年11月從南京起運,裝火車經徐州、鄭州至寶雞,因潼關形式突然緊張,不久轉移到漢中,因沒有火車可通,幸有西安行營協助,才得以穿越秦嶺。1938年四月全部運抵漢中。不久敵機轟炸了漢中機場,文物被迫離開。剛離開漢中,漢中遭敵機轟炸,原儲存文物的庫房,也中彈炸毀,行政院又命令轉運成都。漢中到成都1100餘華里,全靠汽車運輸。由於公路路基不好,途中過河沒有橋樑,須用木船載運汽車過河,時有敵機空襲,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於1939年2月,才搶運完畢。這時行政院又下令轉移至峨嵋,成立故宮博物院峨嵋辦事處。
典型事件
徐州、鄭州火車站被炸;雪天越秦嶺遭遇土匪;漢中手榴彈誤炸;漢中機場被炸;峨嵋大火
押運人員
馬彥祥、王志鴻、吳玉璋、梁廷煒、曾湛瑤、蔣鼎文、那志良、黃貴生、梁匡忠
南遷期間兩次在國外辦展
第一次,倫敦《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1935年6月7日運出上海,1935年11月28日至1936年3月7日展出,1936年5月17日運回上海。
第二次,莫斯科《中國藝術展覽會》,1939年7月18日運出安順,1940年1月2日開幕,展出越年,1941年3月在列寧格勒展出,1942年9月8日運回重慶。
1946年1月至1947年12月9日,西遷文物全部運回南京。南京淪陷後,未能運出的2954箱文物,也被南京分院找回,清點文物時發現箱數與運到四川時的數目相符,沒有較大損失。
發生翻車事件
1948年9月下旬,故宮博物院理事長翁文灝,理事王士傑、朱家驊、杭立武、付斯年、李濟、徐鴻寶決定南遷文物全部運往台灣。遷台文物共分三批:第一批,1948年12月22日離開南京,27日到達基隆,總計320箱,海軍部中鼎艦負責載運;第二批,1949年1月6日運出,9日到達基隆,總計1680箱,招商局海滬輪承運;第三批,1949年1月29日運出,2月22日到達基隆,總計972箱,海軍部崑崙艦代運。遷台文物總計2972箱,大都是南遷文物的精華。為阻止文物遷台,南京故宮博物院黨員陶孟和發動民眾,進行阻止,但行動失敗。司母戊大方鼎留在大陸。
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2月7日,重新開放。2月11日,北平軍管會聯絡員羅歌到故宮博物院,傳達軍管會指示,馬衡接待。在之前,馬衡消極執行文物運台的行動,地下黨發動故宮工作人員保護文物、阻止破壞行為。

劇集評價

《國寶》講述了一個改編自真實而又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講述了一次令國人為之動容的“文化長征”,講述了一段中華民族文物史上的傳奇。在外敵入侵、國破家亡的動亂年代,一群視國寶比生命還重要的中國人,一群看似文弱實則剛毅的文化人,歷盡艱險、忍辱負重,以無比崇高的責任心, 無與倫比的勇氣,鋪墊了一條充滿艱險、崎嶇坎坷的道路,譜寫了一曲流芳千古、盪氣迴腸的悲歌。
該劇飽含深情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趙文瑄扮演的從英國留學歸來的文物專家范思成,集中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自信、自負、自尊、清高、堅韌等典型特質。劉文治在劇中飾演故宮博物院院長寧致遠,堅韌隱忍,那熬紅腫脹但不屈的堅毅眼神,那時時強忍悲痛的神情,把一代故宮人的辛酸與無奈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陳剛飾演的故宮博物院庶務科長余任道,是一個深受磨難,又性格堅毅的文物工作者。還有餘任道的兒子余小林,從小跟隨父親護送國寶東奔西走,耳熏目染,逐漸成長為又一代優秀的“護寶人”,最後他主動站出來護送一部分國寶精華去台灣,既有國寶被強行分割的痛楚,也預示著保護國寶後繼有人,更讓人們期待著這些魂寶重歸故里,期待著遠方的遊子重回中華母親的懷抱。另外,劇中一些人物原本有些自私甚至醜陋,可眼看國寶將落入外人之手時,又不顧一切地捨身去保護國寶,同樣體現了一種愛國精神、民族精神。
這是一群無名英雄,用他們的頑強抗爭,在炮火中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任務,上演了一部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一種崇高的愛國精神和英雄品質慢慢在他們身上浮現出來。文物是一個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搶救國寶、保護文物是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該劇中保護國寶的無名英雄身上的品質和精神,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促使人們肩負起這一代神聖的歷史責任,更加珍視文化遺產和保護好文物國寶,以無愧於先人,無愧於子孫。
當然,電視劇《國寶》也有一些明顯的不足和疏漏。有些情節不是自然發展的結果,而是像硬貼上去的,是多餘的,比如在四川嵋山范思成與王小姐的那段戀情,就讓人看著彆扭。還有前兩集展現末代皇帝的歲月,皇宮內盜寶的故事,和後面的戲並不連貫;服裝過於單調,大部分人幾乎都是從頭到尾就那么一套長袍、一條圍巾。(網易娛樂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