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歷史
節目背景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講好國史“必修課”。電視作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主流傳播媒介,成為普及國史知識、形塑正確史觀的媒介平台。通過常態化的日播形式和晚間黃金檔的時段電視平台播出,培養觀眾收視習慣,穩定客群群體, 形成長效機制, 達到吸引更多的電視觀眾關注國史、熱愛國史的傳播效果。引領觀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價值觀, 展現家國情懷、中國道路、中國精神、為國家為社會凝心聚力。
節目發展
2016年10月3日起,《國家記憶》在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每周一至周五的晚間八點檔推出,開篇作是《新中國1949》系列節目。節目10月-12月共播出六十集,以季播日播類紀錄片內容緊扣“中國夢”時代主題,用“國史”詮釋“中國夢”,用全新視角多方位還原真實的歷史,題材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建立到發展,以及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
2017年4月3日起,該節目由季播改成日播欄目,於每周一至周五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晚間八點檔播出。
2018年3月29日-12月29日,該節目於每周一至周五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晚間八點檔播出。
2019年4月2日-12月31日,該節目於每周一至周五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晚間八點檔播出。
2020年3月30日起,該節目於每周一至周五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晚間八點檔播出。
2022年5月9日,播出:《新中國氣象紀事》第一集。
2022年10月3日至7日,《國家記憶》欄目特別推出的五集紀錄片《1949新中國的誕生》在周一至周五晚8點檔播出。
2023年3月27日起,《國家記憶2023》開播,首期播出黃帝陵系列《人文初祖》
節目形式
節目製作
該節目邀請焦晃、馬少驊、鮑國安、劉勁等在節目中擔任主講人,講述歷史故事;利用虛擬技術,帶領觀眾穿越回歷史場景;用三維動畫製作技術,還原歷史關鍵細節。
節目邀請當代中國研究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作為學術支持;此外,節目組工作人員還遍訪國家檔案館和各地檔案館,尋找歷史事件的親歷者,挖掘塵封的歷史故事,尋找相關的歷史細節,以向觀眾展示重大歷史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歷史。
節目特色
《國家記憶》是檔國史節目,以“為國家留史,為民族留記,為人物立傳”為宗旨,展現黨史、國史、軍史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各領域重大工程建設、揭秘重大決策背後的故事、講述各階層各時代代表性人物,記錄講述黨的奮鬥史、創業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史、改革開放進程史。《國家記憶》融合歷史資料、三維動畫、極具科技感的歷史場景穿越等多種視覺元素。節目組通過對重大歷史事件的解構,實現節目內容主題化、系列化,通過大歷史、小細節揭秘歷史內幕、追尋歷史真相。
創作團隊
製作團隊
註:以上只列出2016年第1期的幕後人員名單資料,全部人員請參考每期結尾處
主講人
主講人 | 介紹 |
---|
| 職業:中國內地男演員 代表作:《三國演義》等 主講片名:《隱秘戰線的英烈 潛伏英雄吳石》《人民大會堂的第一次國宴》等 |
| 職業:中國內地男演員 代表作:《雍正王朝》等 主講片名:《1971重返聯合國》等 |
| 職業:中國內地配音演員 代表作:《舌尖上的中國》 主講片名:《1954日內瓦風雲》《歌聲里的記憶 紅梅贊》《地道戰傳奇》等 |
| 職業:中國內地男演員 代表作:《大染坊》等 主講片名:《“躍進號”貨輪沉沒之謎》《打撈神秘沉船“阿波丸”》等 |
| 職業:中國內地男演員 代表作:《長征》等 主講片名:《中美1972》《黃克功案》《核潛艇的秘密》‘《汪辜會談》《周恩來訪問非洲---衝破外交封鎖》《屯墾南泥灣》等’ |
| 職業:中國內地男演員 代表作:《楚漢風雲》等 主講片名:《紅旗渠》等 |
| 職業:中國內地男演員 代表作:《走向共和》等 主講片名:《人民軍隊軍服》《高考一九七七》等 |
| 職業:中國內地男演員 代表作:《精忠岳飛》等 主講片名:《掠過台海的諜影》等 |
| 職業:中國內地女主持人 代表作:《天涯共此時》、《海峽兩岸》 主講片名:《大三線系列》等 |
| |
資料參考於
節目列表
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時間 | 頒獎方 | 頒獎名稱 | 獲獎者 | 獲獎/提名 | 參考資料 |
---|
| “TV地標”(2018)中國電視媒體綜合實力調研成果 | | | | |
| | | | | |
播出時間
播出平台 | 播出日期 | 播出時間 | 播出情況 | 網路平台 |
---|
| 2016年10月3日-12月30日 2017年4月3日-12月28日 2018年3月29日-12月29日 2019年4月2日-12月31日 2020年3月30日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評價
該節目充分發揮了電視媒體以真實影像紀錄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獨特優勢和責任擔當,對各類媒體堅持黨性原則樹立陣地意識、端正創作態度勇出精品,作出了積極示範。它充分發揮電視媒體優勢,築牢國史傳播話語權,實現了思想導向與藝術趣味的有機統一。在內容結構上以懸念結構打破歷史紀錄片沉悶單一的敘事邏輯,視聽感受、節目模式等多個維度上形成了獨特的創新亮點。在用原始視頻史料的同時, 充分運用虛擬技術、三維動畫,為觀眾營造出一種穿越到歷史現場的震撼感。(《中國廣播電視學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