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導讀

《《周禮》導讀》是山東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王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禮》導讀
  • 類別:慕課
  • 提供院校:山東大學
  • 授課老師:王鍔
參考教材,課程大綱,

參考教材

為研究和初學《周禮》的方便,我們介紹幾種《周禮》研究的代表作:
1.《周禮注》12卷,鄭玄撰。鄭玄(127—200)字康成,東漢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曾師事第五元先、張恭祖、馬融等,是馬融的高足。康成學問淵博,尤工《易》《禮》,註解經書,兼采今古文,融會各家之說,為東漢傳注家中最有權威者,世稱“鄭學”。著有《駁五經異義》《毛詩箋》《儀禮注》《禮記注》等書。《周禮注》是一部箋釋《周禮》的專著。鄭玄在漢杜子春、鄭興、鄭眾、衛宏、賈逵及馬融等經學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廣搜博稽,訓釋經文,闡述禮制,正字讀音,糾正衍誤,對前人研究《周禮》的成績,加以認真總結。然好引讖緯,至今為人所詬病。國家圖書館收藏有南宋初婺州市門巷唐宅刻本《周禮注》12卷,《中華再造善本》已影印;《四部叢刊》收有明嘉靖刻本《周禮注》12卷,附有陸德明釋文。
2.《周禮註疏》50卷,鄭玄注,賈公彥疏。賈公彥,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人。嘗受業於瀛州張士衡,永徽中,官至太學博士,著有《周禮疏》50卷、《儀禮疏》50卷。《周禮疏》立足於鄭玄《周禮注》,在沈重《周官禮義疏》40卷基礎上,旁徵博引,增益闡發,解釋經注,總結通例,對唐代以前《周禮》的研究,進行了總結,是唐人諸經“義疏”中最好的一部。目前所見《周禮疏》,均與鄭玄《周禮注》配合流傳,即《周禮註疏》本。國家圖書館收藏有南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周禮疏》(實即《周禮註疏》)50卷,與《周易註疏》13卷、《尚書註疏》20卷,是八行本之第一批,也是經註疏合刻的第一批,《中華再造善本》已影印。
另有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本《周禮註疏》42卷,附有陸德明釋文,近年已出版多種整理本,可參考。
3.《周禮正義》86卷,孫詒讓撰。孫詒讓(1848—1908)字仲容,號籀廎,浙江里安人,是清末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著有《墨子間詁》《契文舉例》《札迻》等書。他利用近三十年的時間,草稿數易,撰寫二百三十多萬字的《周禮正義》,“薈萃了他平生對經學的深刻領會,對文字的精確訓釋,對名物制度的詳盡考辨”。洪誠先生稱讚此書說,該書既精既博,無以加矣。尋其大端,厥有數善,無宗派之見,博稽約取,義例精純,析義精微平實,以實物證經,依據詳明,不攘人之善,全書組織嚴密。可謂是對兩千多年來《周禮》研究的一次系統總結。該書經王文錦、陳玉霞先生點校,於1987年12月由中華書局出版。
4.《周禮譯註》,楊天宇先生撰。該書以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本《周禮註疏》為底本,依照原書分為天官冢宰第一、地官司徒第二、春官宗伯第三、夏官司馬第四、秋官司寇第五、冬官考工記第六等六篇,每篇包括題解、原文、注釋、譯文四部分,解題介紹該篇包括多少官職、大致類別和內容,原文對每官職文進行分段,並標出序號,注釋解釋名物制度和生僻字詞,譯文明白流暢。書前有“目錄”和“前言”,“目錄”對六篇所含職官進行排序,“前言”闡述了《周禮》的書名、發現經過、成書年代和真偽、立博士及其在漢代的流傳、漢以後的《周禮》學、《周禮》與西周史研究等問題。書後附有“主要引用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5.《周禮譯註》,呂友仁先生撰。該書以孫詒讓《周禮正義》經文為底本,依照《周禮》次序,分天官冢宰第一、地官司徒第二、春官宗伯第三、夏官司馬第四、秋官司寇第五、冬官考工記第六等六篇,每篇包括原文、注釋和譯文,注釋簡明,譯文準確。書前有“前言”和“目錄”,“前言”分有關《周禮》的名稱、作者及其成書年代,有關《周禮》的來歷、基本內容及其影響,《周禮》的主要注本和有關譯註的幾點說明等四部分,對相關問題進行述論;因《考工記》涉及器物較多,故參考前賢論著和《文物》雜誌所載,繪製插圖34幅,清晰直觀,甚便閱讀。書後附有“主要參考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6.《考工記譯註》,聞人軍撰。本書是“中國古代科技名著譯註叢書”之一。書前有出版說明、前言,下依次是目錄、正文、插圖目錄和附錄、後記。前言論述了《考工記》的成書年代、內容、價值和研究歷史,作者認為:《考工記》的內容絕大部分是戰國初年之作,有些材料屬於春秋末期或更早,編者間或引用周制遺文;在流傳過程中,已有所增益或修訂,是戰國初期齊國的官書。譯註分上、下卷,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充分利用考古、科技史資料,注釋詳盡,譯文順暢,並配插圖九十二幅。插圖目錄以表格形式,註明圖片來源。附錄十二條,節錄《考工記》研究的代表性資料和文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2008年4月修訂再版。
7.《考工記圖說》,戴吾三先生編著。本書是“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經典圖說叢書”之一。書前有總序、前言,下依次是《考工記》概說、《考工記》注釋、《考工記》圖釋和附錄。該書從科學技術史角度,注釋《考工記》,並利用大量考古實物和相關圖片,互相印證,令讀者耳目一新。附錄部分,分參考論文、《考工記》圖釋圖錄、參考文獻三部分,參考論文收錄作者研究《考工記》的三篇文章,圖錄對收錄的八十幅圖的名稱、出土時間和地點、資料來源列表說明,參考文獻羅列了《考工記》研究代表性的論著成果六十餘條。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課程大綱

01
《周禮》的書名、作者及其成書年代
課時
《周禮》的書名、作者及其成書年代(一)
《周禮》的書名、作者及其成書年代(二)
《周禮》的書名、作者及其成書年代(三)
《周禮》的書名、作者及其成書年代(四)
第一講作業
02
《周禮》的內容、價值及其影響
課時
《周禮》的內容、價值及其影響(一)
《周禮》的內容、價值及其影響(二)
《周禮》的內容、價值及其影響(三)
第二講作業
03
《周禮》的流傳、研究及其代表作
課時
《周禮》的流傳、研究及其代表作(一)
《周禮》的流傳、研究及其代表作(二)
《周禮》的流傳、研究及其代表作(三)
《周禮》的流傳、研究及其代表作(四)
《周禮》的流傳、研究及其代表作(五)
第三講作業
04
《三禮》綜合研究論著解題
課時
《三禮》綜合研究論著解題
第四講作業
05
天官敘官 冢宰
課時
天官敘官 冢宰(一)
天官敘官 冢宰(二)
天官敘官 冢宰(三)
天官敘官 冢宰(四)
天官敘官 冢宰(五)
天官敘官 冢宰(六)
天官敘官 冢宰(七)
天官敘官 冢宰(八)
天官敘官 冢宰(九)
天官敘官 冢宰(十)
第五講作業
06
小宰
課時
小宰(一)
小宰(二)
小宰(三)
小宰(四)
第六講作業
07
宰夫 膳夫
課時
宰夫 膳夫(一)
宰夫 膳夫(二)
宰夫 膳夫(三)
宰夫 膳夫(四)
宰夫 膳夫(五)
第七講作業
08
地官大司徒
課時
地官大司徒(一)
地官大司徒(二)
地官大司徒(三)
地官大司徒(四)
地官大司徒(五)
地官大司徒(六)
地官大司徒(七)
地官大司徒(八)
地官大司徒(九)
地官大司徒(十)
第八講作業
09
小司徒
課時
小司徒(一)
小司徒(二)
小司徒(三)
第九講作業
10
鄉師 州長 師氏 保氏
課時
鄉師 州長 師氏 保氏(一)
鄉師 州長 師氏 保氏(二)
鄉師 州長 師氏 保氏(三)
鄉師 州長 師氏 保氏(四)
鄉師 州長 師氏 保氏(五)
鄉師 州長 師氏 保氏(六)
鄉師 州長 師氏 保氏(七)
第十講作業
11
春官大宗伯
課時
春官大宗伯(一)
春官大宗伯(二)
春官大宗伯(三)
春官大宗伯(四)
春官大宗伯(五)
第十一講作業
12
大祝 小祝 大史
課時
大祝 小祝 大史(一)
大祝 小祝 大史(二)
大祝 小祝 大史(三)
大祝 小祝 大史(四)
大祝 小祝 大史(五)
大祝 小祝 大史(六)
第十二講作業
13
夏官大司馬
課時
夏官大司馬(一)
夏官大司馬(二)
夏官大司馬(三)
夏官大司馬(四)
夏官大司馬(五)
夏官大司馬(六)
夏官大司馬(七)
夏官大司馬(八)
第十三講作業
14
司士 大仆
課時
司士 大仆(一)
司士 大仆(二)
司士 大仆(三)
第十四講作業
15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
課時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一)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二)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三)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四)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五)
秋官大司寇 小司寇(六)
第十五講作業
16
士師 朝士
課時
士師 朝士(一)
士師 朝士(二)
士師 朝士(三)
第十六講作業
17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
課時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一)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二)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三)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四)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五)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六)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七)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八)
大行人 小行人 司儀(九)
第十七講作業
18
考工記 玉人
課時
考工記 玉人(一)
考工記 玉人(二)
考工記 玉人(三)
第十八講作業
19
《周禮》導讀總結
課時
《周禮》導讀總結
第十九講作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