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通脹戰爭》 (石油演義)
- 外文名:Anti inflation war
- 原因:石油是可耗竭性資源
- 人物:保羅·克魯格曼
- 石油之戰:二戰
石油演義:油價的迷局,石油之戰,石油危機引爆通脹,石油“期禍”,油價“魔宮”,石油盛宴結束的時間,油價高漲:中國應對策略,
石油演義:油價的迷局
石油是可耗竭性資源,其石油生產受到政府控制,對於主要石油輸出國來說,石油是國民收入和政府收入的支柱。因此,由於短期石油需求缺乏彈性,國際石油市場可能存在穩定的高油價均衡和低油價均衡。
——保羅·克魯格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
“石油”一詞,最早是公元977年由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之命編纂的《太平廣記》提出的,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年)在所著的《夢溪筆談》中將其正式命名為“石油”。
《夢溪筆談》中有這么一段:
鄜、延境內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帷幕皆黑。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之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行業都與石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石油除了主要用來當作各種機器運行的燃料,在藥品生產、化工、紡織等很多方面都有許多重要的用途。一旦石油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全球物價自然難逃大幅上漲的命運。
石油之戰
在1000多年前就被沈括預言“必大用於世”的石油,直到1870年,唯一的用途仍只是照明。這一年,有鐵無煤的法國輸給了有煤無鐵的德國,並失去了阿爾薩斯-洛林的鐵礦。
1913年,出現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石油找到了用武之地——交通。但除了英國海軍大臣——邱吉爾以外,沒有人想到石油能在次年爆發的“一戰”中有如此大的用武之地。
先發制人的德國人坐著燒煤的火車,推進到了距巴黎僅四十英里的馬恩河,措手不及的法國部隊卻由於鐵路癱瘓,還呆在巴黎近郊。法軍徵用了3000多輛燒油的計程車,滿載士兵沖向前線的關鍵點,結束了德國的攻勢。馬恩河之戰使戰爭由德國戰略進攻進入到相持階段。
兩年後的凡爾登戰役,法國又如法炮製,組織了戰爭史上首次大規模汽車運輸。功虧一簣的德國人很長時間沒弄明白,只有一條鐵路的凡爾登怎么會突然增加了這么多援軍?但他們當時就知道,戰爭已經由相持階段進入到了德國的戰略防禦階段了。緊接著的德黑蘭海戰中,在戰前按照邱吉爾的建議轉用石油做燃料的英國艦隊,挫敗了燒煤的德國艦隊,也挫敗了德國最後的希望。
戰勝的法國拿回了自己的鐵礦,但他們割占德國魯爾煤礦的企圖,卻被既有煤又有鐵的英國人阻止了。保留了煤炭資源的德國很快就在“ 二戰”初期打敗了英法聯軍,這使得他們再次迎來老對手邱吉爾。邱吉爾最偉大的勝利是阿拉曼戰役,阿拉曼背後就是蘇伊士運河,是英國人通往中東油田的通道,占領了蘇伊士運河,英國人肯定無法贏,如果德國跨過蘇伊士運河占領了中東,德國肯定能贏。
“二戰”最偉大的勝利則發生在史達林格勒,如果能夠打下史達林格勒,面對被切斷外高加索石油供應的蘇聯,德國肯定不會輸。但德國人輸了,因為在此之前,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就沒有足夠的油了。俄國的石油是它遭到德國入侵的重要原因,但美國不給日本石油則幾乎是它遭到後者襲擊的唯一原因。聯合艦隊往返珍珠港所耗費的汽油,相當於日本海軍平時一年的用油量。因為受到美國石油禁運而只剩最後三個月石油儲備的日本,把偷襲珍珠港作為了名符其實的孤注一擲。
日本贏了這一注,卻輸掉了最後的賭局。他們在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同時,只需多耗費一枚炸彈,就能毀掉瓦胡島上幾乎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全部燃料儲備的450萬桶石油。美國人認為,那樣將使得戰爭晚兩年結束。於是“大和艦”也就只能提前迎來了自己的末日。也可以說是日本人自己為“大和艦”選定了末日,因為當它出發前往沖繩島戰場時,日本海軍竭盡全力,也只為這個巨無霸蒐集到了單程航行的燃料。
戰後分別擁有全球最大石油產量和儲量的美國和前蘇聯,成為了新的對手。分裂的德國和正在尋求統一的中國,分別成為“冷戰”和“熱戰”的主戰場。按照俄國人的回憶,1948年6月,史達林突然動用了40個師的兵力,封鎖了西柏林和東西德邊境。當西方國家幾乎動用所有的機動航空運輸能力和燃油,用於向西柏林的250萬居民空投補給時,面對著制空能力銳減的對手,毛澤東揮灑自如地先後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勝利,當百萬大軍勝利渡江後,史達林也在西面默契地解除了柏林之圍。
用“血與油”凝結成的友誼並不牢固。1959年,隨著大慶油田的發現,中國依賴進口石油的歷史結束了,中蘇論戰卻開始了。40年後,蘇東陣營中唯一不依賴蘇聯石油的富油國,也是唯一與中蘇兩國同時保持良好關係的羅馬尼亞,成為中蘇破鏡重圓的“青鳥”,並也成為唯一一個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的東歐國家。
更能大長產油國志氣的,則是阿拉伯國家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聯合提價,並對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售和限售,結果西方列強大傷元氣。直到七年後,軍事實力最強的中東國家伊朗和伊拉克爆發戰爭,美國大收漁利後,才恢復元氣,並再次掌握了對石油資源的戰略攻勢。薩達姆向美國大使請示:能不能打科威特?老布希說:我支持你,好好乾。結果薩達姆確實幹得不錯,但美國幹得更棒——出兵把伊拉克軍隊趕出了科威特,卻在邊境線上止步不前——留下了薩達姆,美軍也就有了足夠的理由繼續呆在海灣地區。
美元和美軍將該地區滲透完畢後,小布希立刻就找了個理由直搗巴格達,美元跟著美軍蜂擁而入,控制了美國媒體宣稱的這個世界上“第二大儲油國”。
仍然“油”物可居,但仍名花無主的大國,只剩下了一個伊朗。而隨著山姆大叔在伊朗的天上播撒戰雲,美國媒體也心領神會地把第二儲油大國的帽子戴到了它頭上。
“二戰”結束之後,石油之戰的焦點,開始由赤裸裸的資源戰爭轉為油價之爭。
歷史上幾次油價高增長,都和大國崛起有關係。比如1861~1879年是美國的崛起,引導了油價的高增長。1973~1985年,日本和德國戰後經濟崛起,石油需求上升。2003~2007年間,新興市場國家崛起。
德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先生指出,“冷戰”時期以來的幾次戰略性的油價上漲和下跌周期,與超級大國抑制其他大國和新興力量崛起,同樣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1973年10月,由於贖罪日戰爭、阿拉伯國家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引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石油危機。但根據從巴黎一個舊書商那裡搞到的一份1973年5月舉行的西方頂級政治家和石油、金融巨頭的會議記錄,恩道爾發現,阿拉伯國家的這些行為,完全是由美國預知、縱容甚至推動的。
儘管從後果看,美國經濟也受到不小的影響。但作為美國在西方世界中主要的經濟乃至政治對手,歐洲和日本受到的打擊更大。這次石油危機導致的社會和經濟動盪,使得歐洲國家大多數領導人在此後的兩年內紛紛下台,歐洲經濟成長再次落後於美國。
這次油價暴漲,使得石油出口國收入大增,但大部分流入了美英控制的金融機構,然後又被借給開發中國家。而後者正是這場石油危機最大的受害者,並因此被迫大量舉債,許多國家再次陷入經濟殖民化,一度讓美英不快的不結盟運動也因此式微。
剛剛斬殺了歐洲和開發中國家,油價立刻又表現出了政治雙刃劍的另一面:1986年,與戈巴契夫改革完全同步開始的歷史上最嚴重的石油價格牛市,在後來一起導致了美國最大的外部地緣政治對手蘇聯的瓦解。
而現在備受世界關注的,是伊朗核危機是否會引發新的石油戰爭。或許在未來較長的時間裡,石油的價格和它的政治屬性,都將繼續保持在高位。
石油危機引爆通脹
石油危機是指經濟危機在世界石油領域的一種表現。所謂經濟危機是指經濟比例的嚴重失衡或產生劇烈震盪,為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產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時候,石油輸出的主要力量為阿拉伯國家,他們因不滿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而採取石油禁運。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漲到12美元,上漲了4倍。石油價格暴漲引起了西方國家的經濟衰退,美國經濟學家的估計,那次危機使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下降了4.7%,使歐洲的增長下降了2.5%,日本則下降了7%。
經過這次石油危機,西方各國普遍強烈感到了石油對各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重要性。同時也普遍感受到了過去那種把一國的石油生產、供應、提煉和銷售等活動主要聽憑少數一體化的大跨國石油公司主宰的做法已經不能再適應新的形勢了。這些公司,即使是在本國註冊甚至本國政府在其中擁有大量股份的公司,但由於他們在世界各國有著錯綜複雜的多方面的利害關係,在關鍵時刻往往也並不是能為本國利益服務的。因此,西方各國普遍大幅度地修改了各自的石油政策,大大加強了對本國的石油資源、生產、供應、銷售和市場的控制,加強對外國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這期間,日本、韓國、加拿大、英國、丹麥、挪威、馬來西亞、蘇聯等國紛紛成立了國家石油公司。到二十世紀末先後誕生了100多個國家石油公司。
1978年底,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的時候,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通過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機,資本主義不公正的石油體系逐漸打破,歐佩克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力達到巔峰。但過高的油價一方面引起了石油需求量的下降、價格的上漲,有助於促進能源節約和新能源的開發。人們普遍認識到發展新能源的作用,各個國家努力發展新技術、開發新能源和開展節能措施,並開始逐步建立了戰略石油儲備。另一方面促使非歐佩克產油國原油供應量的增加。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起,各西方已開發國家和石油公司大力開展了在非歐佩克地區的勘探和開採石油的活動。
1969年在北海發現了埃克菲斯克大油田,1970年發現了福帝斯特油田。到1980年1月,挪威和英國的北海油田儲量已被分別確定為57.5億桶和154億桶,英國成為主要產油國之一。整個西歐的石油儲量幾乎與美國相等。北海的石油產量達到200萬桶/天,英國和挪威成為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從1976年到1979年,墨西哥的探明石油儲量增加了6倍,到1980年墨西哥的石油儲量已達到300多億桶,1979年墨西哥的平均日產水平已達150萬桶。美國在阿拉斯加也發現了儲量近100億桶的大油田。從1979年到1985年間,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產量逐漸超過了歐佩克。第三次石油危機,當時爆發了海灣戰爭。專家形容海灣戰爭更是一場石油戰爭。當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希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儲備的控制權落入薩達姆手中,那么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生活方式都將蒙受災難。對美國而言,海灣石油是其“國家利益”。當時油價一路飛漲,3個月的時間石油從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不過,這次高油價持續時間並不長,與前兩次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
1990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也被專家形容為一場石油戰爭。當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希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儲備的控制權落入薩達姆手中,那么美國人的就業機會、生活方式都將遭受災難。對美國而言,海灣石油是其“國家利益”。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之後,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桶的高點。
美國經濟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拖累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在這次石油危機中,僅三個月的時間,石油從每桶14美元上漲到40美元。不過,由於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應急計畫,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使原油價格在一天之內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國家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這次高油價持續時間不長,與前兩次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
暴漲暴跌的油價
1983年~2003年,國際原油價格一直穩定在30美元/桶的水平,然而,2003年以來,國際油價不斷創新高。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戰爭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突破40美元/桶,之後繼續上漲,並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國際原油價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並加速前行。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那”颶風,國際原油價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尤其是近兩年來,國際油價更是有恃無恐地向上飛漲。
2007年9月12日,國際原油價格首次突破80美元/桶,隨後,繼續加速上漲。
2007年10月18日,國際原油價格首次突破90美元/桶,並在年底直逼100美元/桶。
2008年,國際油價以更快的速度向上飆漲,並連續突破每桶100美元、110美元、120美元、130美元、140美元整數大關。
2008年7月1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在早間電子盤交易中達到每桶145.85美元的歷史新高,收盤創下每桶147.1美元的最高收盤紀錄。
而就在人們期望油價繼續上沖150美元、200美元之際,油價再次讓所有人大跌眼鏡。在世界經濟預期不明朗和美國新一輪金融危機爆發的雙重壓力之下,曾經瘋狂躥升的國際原油價格終於失去了支撐理由,於2008年9月15日跌破每桶100美元的整數關口。2008年9月16日,國際油價再次大幅下挫,紐約市場油價盤中一度逼近每桶90美元,而倫敦市場原油期貨交易價和收盤價則雙雙跌破90美元。2008年9月17日,國際油價強勁反彈。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6.01美元,收於每桶97.16美元。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11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62美元,收於每桶94.84美元。
隨著雷曼事件的發生,投資者對美國政府的天額金融救援計畫將導致美元更加大幅度貶值,大量資金湧進商品期貨市場,國際油價在2008年9月 22日出現了歷史上的最大單日漲幅。當天上午紐約市場高開後,油價一直在每桶107美元到109美元之間運行。中午之後,油價開始瘋漲,盤中最高曾經一度到每桶130美元。到收盤時,油價有所回落,收於每桶120.92美元,與前一交易日相比上漲16.37美元,創出自1984年原油期貨市場建立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的確,國際油價從2008年的第二天突破每桶100美元,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又擊穿了145美元大關,現如今還在不斷地創造每一個新的紀錄,不論是暴漲還是暴跌,都在考驗著每個經濟學家、石油分析師、交易員以及廣大民眾對油價的每一次自以為大膽和準確的極限猜想,而且都很快被證明是錯誤的,預測者們都在不斷地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石油巨頭BP公司執行長布朗勳爵在2006年底曾經預言,油價長期來看甚至有可能下降到每桶25美元至30美元,這一預測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2007年最失敗的預言。
以“世界在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能源”為主題的第19屆世界石油大會7月初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儘管會議組織者認為石油大會是石油專業人士的會議,研討的重點是石油勘探開發、煉油和石油化工、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行業管理等專題。但就在此次大會召開期間的2008年7月 3日,紐約和倫敦兩地原油收盤價雙雙突破145美元/桶的大關,創下歷史收盤新高。當天,紐約商交所8月份交貨輕質原油價格收於145.29美元/桶紀錄高位,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8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146.08美元。
而3年前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第18屆世界石油大會時,國際油價僅為60多美元/桶,3年間上漲了近80美元/桶。因此,在當前油價持續高燒的背景下,油價問題自然而然地成為來自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的20多位能源部長,以及4000多名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整個世界石油大會都在爭吵石油的高價到底是由產油國產能不夠、中印勁爆的需求、期貨投機勢力,還是美元貶值所致。
在第19屆世界石油大會召開前的一個星期,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在2008年6月22日在其西部港口城市吉達主持召開了一次有石油生產國和石油消費國參加的峰會,來商議和討論如何穩定油價的問題。短短一周內產油國和消費國兩次聚首商討高油價的對策,但卻無法打破僵局,國際石油價格仍然一路高歌。由此可見,各國應對油價持續高燒之路是如何的任重而道遠。
當前,美元貶值、地緣政治、金融投機等因素成為高油價的主要助推因素。這些林林總總的政治、經濟等原因,使得解讀高油價時出現了 “你方歌罷我放歌”的局面。加上目前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油價的走勢更加的撲朔迷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油價將持續維持在80美元以上的高位,30美元的石油價格或許將一去不再復返。
供求推高油價?
石油是國民經濟的“血液”,是現代經濟最重要的原材料和燃料動力。2007年,全球石油每天產量為8153萬桶,而全球石油每天消費量卻為8522萬桶,也就是說,全球每天石油缺口為370萬桶。
對於是什麼因素導致了油價的不斷上漲,現在的分析鋪天蓋地、莫衷一是。油價因何虛高?現在看來,國際經濟組織、歐佩克、政界人士、經濟學家以及市場分析師似乎都在這個問題上陷入了求解盲區,作為一個日益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金融學概念,石油的漲價機理甚至連許多大牌經濟學家也感到困惑,真實世界裡的經濟現象正在考驗經典經濟學家的智慧。
從供求關係的角度來看,國際能源署(IEA)2008年7月1日在世界石油大會上發布的一年一度的中期石油市場報告稱,儘管存在著高油價和經濟減速正在拉低需求增長的因素,但是未來5年全球石油供求關係依然緊張。
報告預計,從現在到2013年的5年間,全球石油需求平均每年將增長1.6%,原油日需求量將由目前的8690萬桶上升至9410 萬桶。報告同時預測,到2012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的原油供應量將由目前的每天3534萬桶增加至3758萬桶,較先前預測減少了125萬桶;而非歐佩克產油國的供應量將由目前的每天5505萬桶增加至5775萬桶,比此前預測減少了142萬桶。全世界2007年平均日產石油8000萬桶,其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3500萬桶,俄羅斯為1300萬桶。在油價高企的今天,幾乎所有產油國的油井都開足馬力拚命生產。除沙烏地阿拉伯外,全世界都沒有多餘產能來應付需求增長,而沙特的備用產能相信也不超過總產能的3%。
根據這些數據,目前國際原油存在著巨大的供求缺口,而這缺口必然導致油價的不斷上漲。自從2000年到2008年這8年來,特別是從2004年以來世界經濟快速增長,石油的需求增量非常高。而且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石油價格普遍比較低,導致石油生產國對開採、煉油等環節的投資力度和動力明顯不足,所以現在出現這種生產的瓶頸問題,也在意料之中。
石油“期禍”
儘管經濟學上的供求定律在分析油價上漲的時候,看起來很有道理,義正詞嚴,但是石油生產國代表,比如歐佩克輪值主席、阿爾及利亞能源和礦業部長沙基卜·哈利勒卻一直認為,國際油價飛漲與石油供求毫無關係,主要是美元貶值以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所造成的;美元的持續貶值給了國際投機熱錢紛紛進入原油期貨市場進行炒作的機會,從而導致油價不斷攀高。其實,自從美國議會2000年12月通過了《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法案居然將OTC電子交易市場排除在監管範圍之外。
這種看起來更像是有意為之的漏洞為華爾街投資銀行家們的操縱行為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石油市場也就開始被粗暴地扭曲了。以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交易來說,儘管根據相關制度設計,其交易行為要受到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CFTC)的嚴格監管,以防出現價格操縱或欺詐。但是,近年來,投機商很快找到了新的空檔,美國聯邦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的調查報告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大宗的“類似於期貨”契約交易活動急劇增長,這些契約都是在不受監管的OTC電子市場上交易。這種電子盤交易在常規市場交易結束後仍然連續進行交易,與常規場內市場一起組成了一個24小時不間斷交易的市場。
德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教授更是直言油價上漲70%的因素都是金融炒作,他說道:
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期貨市場無法控制的炒作,也就是紐約和倫敦的原油期貨市場。幾年前美國曾經通過一項規定,允許原油期貨交易市場不受美國的監管,從那以後,油價就從60美元直線上漲到了135美元,將近140美元。
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擔心油價會進一步上漲,建議必須提高期貨市場的保證金,以遏抑石油市場的投機活動。
一直以來,高盛、花旗、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是石油期貨交易的四大玩家,加上對沖基金、專門的石油基金以及養老基金等的加盟,在這輪行情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正是他們在原油期貨市場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油價上漲,高盛早在幾年前就看到百元油價。
這些金融機構一方面通過發布投行報告,在基本不考慮傳統意義上的定價機理的基礎上,人為設定原油價格走勢,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甚至“精準”地預測原油價格將在2008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時衝上150美元;另一方面大量買入原油期貨契約,進而在一種陌生且全新的“原油紙貨”世界中,創設一種與煉油廠或者石油用戶買入原油期貨契約所產生的真實需求契合的投機者購買期貨契約產生的原油需求,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按照它們的意志為石油定價。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坦率地說,這一輪原油價格從2007年年初的1桶50美元上漲到145美元,很難完全套用美元貶值和高強度的投機等因素來解釋。我們可以用黃金期貨來做一個衡量軸,黃金一直被認為是貨幣崩潰時的最好替代品,可以作為資金“逃離”美元形態的風向標,但是很顯然,黃金的漲幅遠遠低於原油,這使得“逃離美元”並非是原油上漲的最基本的動力。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也是個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石油期貨的確成為了石油“期禍”。
油價“魔宮”
這半年來,我一直在強調以油價大幅度攀升而導致的全球通脹,成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左右全球金融投資市場最為關鍵的因素。於是隨著2008年7月15日到9月份的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暴跌,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從147美元/桶的歷史高位滑落至90美元/桶附近,跌幅達到近40%。
那么,現在更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是,147美元/桶的國際原油價格是否將成為油價的歷史性頂部。甚至有分析人士斷言,隨著中國奧運會的召開,中國最終將通過大幅提高成品油價格遏制需求,國際原油價格在2009年將跌破70美元/桶。如果此預言成為現實,油價出現中期頂部也就成為現實。
其實,自從石油價格突破80美元/桶以後,預測油價走勢注定就成為了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石油價格是由供應、需求、地緣政治和資金流動性等多重因素共同決定的。供應和需求的變化,可以通過經濟學上的理論分析得出趨勢性的預測結論。全球的流動性資金走向,儘管變化快、動盪大,不可控性甚高,但依然可以通過對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把握來追蹤國家資本的蹤跡。但是地緣政治因素,不僅不確定性很大,經濟分析、產業研究無用武之地,而且情報和數據的收集極為困難。
在我看來,80美元/桶以後的石油市場走勢,似乎受流動性過剩和地緣政治的影響遠大過供求等基本因素的作用。因此,預測油價的走勢難度可想而知。而且目前石油市場還有較多的不確定因素,特別是伊朗與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的衝突,這一問題由來已久且非常複雜,不可能就一次性一勞永逸地解決,未來很可能出現反覆,這是原油市場上最大的不確定性。此外還有美國的大選,屆時是歐巴馬還是麥凱恩當選,對於油價的影響也是截然不同的。
石油盛宴結束的時間
的確,鑒於開發中國家的結構性需求增長和持續的供應緊張,從中期來看,市場仍將吃緊。華爾街的一些分析師甚至認為,沒必要對現在的油價“神經過敏”,因為與未來200美元、300美元的油價相比,現在油價僅僅是個地板價。
但是也有學者認為,上述的國際能源機構的判斷忽視了國際石油市場正在重新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即伊拉克石油生產的恢復。在他們看來,由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引發的這輪原油大牛市正在接近尾聲,泡沫正在積聚,危機正在積累。
公開資料顯示,伊拉克目前已探明原油儲量為1150億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8.89%,居世界第4位。但是,由於20世紀 90年代以來戰爭和國內政治原因,伊拉克目前的石油產量僅占世界總產量的第15位,且生產波動很大。不過,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伊拉克的政治局勢正在逐步趨於穩定,經濟和石油生產也正在慢慢恢復。2007年3月,伊拉克通過《石油法草案》,鼓勵國際石油公司在伊拉克開發油氣資源。
是的,在不斷刷新高的油價面前,能作出類似看空油價的判斷著實需要很大的勇氣,畢竟“市場上漲時大家都習慣看多,而市場下跌時習慣看空”。20世紀90年代,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安德魯·施萊弗(Andrei Shleifer)和芝加哥大學教授維什尼(Robert Vishny)曾經進行過一次著名的研究,結論是:當市場出現定價不當的情況時,他們往往是將賭注押在這種不當還將繼續持續甚至擴張上,而不是賭不當局面將會改變。
看來,現在每一個賭油價繼續上揚的“賭徒”們都成為了教授實驗中人。凱恩斯曾經說過:
市場保持非理性狀態的時間往往可能會超過你的償付能力能夠堅持的時間。
如果你甚至還想對凱恩斯的智慧發起挑戰,不妨回憶一下長期資產管理公司(LTCM)的例子。這家公司在1998年破產了,但是假如他們能夠將自己的投資持有足夠長的時間,他們其實完全可以獲利。我也相信,儘管在泡沫破裂之前,不排除油價有繼續瘋狂的可能。但如果油價在未來達到200 美元甚至真的瘋狂飆升到300美元,那這場石油盛宴就徹底結束了。
油價高漲:中國應對策略
持續攀高的原油價格,使以中國為代表的諸多亞洲國家的燃油補貼政策越來越難以為繼。中國、印尼、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國紛紛採取調高油價、限制油品銷售、打擊油品走私等手段來緩解日益吃緊的財政壓力。屢創新高的國際油價,也將中國的石油價格改革推向了風口浪尖,但在內部通脹壓力加大和外部貿易環境趨於惡化的情勢下,尤其是在四川大地震和南方水災之後,油價完全與國際接軌是否可行?
目前,中國的現實情況是,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之間是“有限接軌”,即原油價格已與國際油價接軌,基本保持一致。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接軌,但變動又滯後一到兩個月。這種價格形成機制始自1998年。1998年,中國價格改革由完全計畫向市場經濟轉軌,當時選擇新加坡的市場作為國內石油定價的基礎。當年,國務院決定以月度為基礎將國內原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掛鈎。
2000年,中國通過連續7次調整油價,徹底改變了石油價格長期低於國際市場的狀況,開始與國際市場油價基本同步。按照國家的規定,國產原油基準價格由國家發改委根據上月國際市場相近品質原油的離岸價格加上關稅確定,貼水或升水由購銷雙方根據原油運雜費負擔和國外油種的質量差價及市場供求等情況協商確定,這就是國內原油定價滯後於國際市場價格一個月的原因。2001年底,中國選擇了紐約、鹿特丹和新加坡三大最主要的石油市場作為參照基礎。
但國內汽油、柴油零售價則由國家發改委調控,只有當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加權平均價格變動幅度超過8%時,國家發改委才有可能重新考慮確定國內成品油的零售基準價。石油企業則根據發改委確定的基準價,以8%的上下波動幅度來決定最終零售價。
在實際運行中,中國國內油價的調整不僅嚴重滯後於國際市場的變化,而且政府出於經濟與社會等目標的考慮,往往將國內成品油價格確定在國際市場價格水平之下。
因此,儘管現在國際石油價格持續飆升,但國內成品油基準價在2008年6月20日提高成品油價格之前,仍是發改委2007年11月確定的,並沒有跟隨國際市場的油價走勢。所以,油價放開或接軌在相當意義上意味著油價的大幅度提高。
中國並不是一個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而且已經成為原油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每年約3.5億噸的石油需求中,有一半左右需要靠進口解決。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石油價格要看國際油價的臉色。但是,中國現在還是世界上油價最低的國家之一。6月20日前,中國成品油價格只相當於美國的61%、日本的41%、英國的28%。
用那么高的價格買來原油,卻用那么低的價格賣出煉好的成品油,這就叫“油價倒掛”。之所以要這樣,政府用心良苦,要保GDP,要保CPI,要保國內的和諧安定。
從2007年11月到2008年7月,國際油價從93美元/桶飆升至150美元/桶左右。中國2008年前5個月的原油進口均價為 689.9美元/噸,同比上漲了64.1%。即使在這種壓力下,中國政府在2008年6月份依然僅小幅度提高油價,仍然採取財政補貼的措施補貼煉油企業的虧損。於是,受補貼的中國油價就像是全然不受國際油價暴漲影響的一座“孤島”。
結果是,國內一方面高調節能減排,一方面能源消耗卻繼續居高不下。連美國人都捨不得開了的大排量車,在中國銷路竟直線上升。這倒也罷了,反正也是“人民內部矛盾”。但有識之士終於發現,這種“油價倒掛”給了國際投機資本以機會,使得境外飛機、輪船和中國香港汽車到內地加油的比比皆是。
更誇張的是,連中東產油大國的油輪在運送原油到中國後,也一定要加滿燃油再往回開。中國抑制油價,投機資金就推高國際油價,客觀上形成中國納稅人的錢,以政府補貼的形式通過進口油價“補貼”了全球的局面。而國際上一些人得了便宜還賣乖,說由於中國政府不肯取消油價補貼,人為地把油價壓在低位,扭曲了能源的實際價格,實際上是在鼓勵過度使用能源,這才造成了國際能源緊張和環保壓力的增大。
上一節:《反通脹戰爭》 (貨幣之戰) 返回:《反通脹戰爭》總書目 下一節:《反通脹戰爭》 (糧食政治) __NOKEYWORD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