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奈良

又見奈良

《又見奈良》是由賈樟柯、河瀨直美監製,鵬飛執導,由吳彥姝英澤國村隼領銜主演,永瀨正敏友情主演,秋山真太郎張巍特別出演的劇情片。影片於2021年3月19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年過七旬的中國陳奶奶,遠赴日本奈良尋找其失聯多年的日本遺孤養女,在二代遺孤小澤和退休警察一雄的幫助下踏上漫漫尋人之旅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又見奈良
  • 外文名:Tracing Her Shadow
  • 其他譯名:再會の奈良
  • 類型:劇情
  • 出品公司:福建恆業影業有限公司、奈良國際電影節、北京西河星匯影業有限公司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日本
  • 拍攝日期:2019年11月3日 至 2019年11月28日
  • 拍攝地點:奈良御所市
  • 導演鵬飛
  • 編劇:鵬飛
  • 製片人: 河瀨直美
    賈樟柯
  • 主演吳彥姝英澤國村隼永瀨正敏
  • 片長:100 分鐘
  • 上映時間:2021年3月19日(中國大陸)
  • 票房:501 萬元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日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11322786
  • 線上播放平台:愛奇藝、PPTV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創作背景,創作過程,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母親陳慧明吳彥姝 飾)在1945年收養了日本戰後遺孤陳麗華,長大後的麗華回到日本奈良尋親,卻在輾轉中斷掉了和養母的書信聯繫。陳慧明十年如一日的保留著麗華的來信,直到2005年,白髮蒼蒼的陳慧明終於決定前往奈良尋親。在這一過程中,她和遺孤二代小澤英澤 飾),日本退休警察一雄國村隼 飾)的陪伴下,見到了許多曾認識、幫助過麗華的人們,他們三人的關係也在這期間更加貼近了。
又見奈良
《又見奈良》海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陳惠明吳彥姝----
小澤英澤----
一雄國村隼----
寺院管理員永瀨正敏----
--秋山真太郎----
藤原雄介張巍----
未知鈴木慶一----
未知五頭岳夫----
未知田中龍----
未知張紅梅/吉永美和唱京劇的二代遺孤
停車場管理員張文喜/上村文喜二代遺孤
未知梅本弘美----
肉食店售貨員鵬飛----
未知西川紫晴----
未知旭屋光太郎----
未知小崛正博----
未知寺田慎司----
未知謀田真久----
未知佐渡山順久----
未知鍛冶幸宏----

職員表

出品人製作人監製導演編劇攝影配樂剪輯美術設計錄音
陳輝 、賈樟柯 、河瀨直美、(聯合出品人)林朝陽、昭田步 、盧晟林朝陽 馬雙  張冬  市山尚三河瀨直美 賈樟柯鵬飛鵬飛廖本榕鈴木慶一陳博文 翁玉虹盧川節子張楠 森英司

角色演員介紹

  • 又見奈良
    陳慧明
    演員:吳彥姝
    年近八十的老婦人。在1945年收養了日本戰後遺孤陳麗華,長大後的麗華回到日本奈良尋親,在輾轉中斷掉了和養母的書信聯繫。陳慧明十年如一日的保留著麗華的來信,直到2005年,白髮蒼蒼的陳慧明終於決定前往奈良尋親。
  • 又見奈良
    小澤
    演員:英澤
    二代遺孤。九十年代隨父母定居日本,平時自稱日本人,但很難融入日本人的圈子。陳奶奶來奈良後住在她家,她和日本退休警察一雄陪伴陳奶奶尋找麗華,見到了許多曾認識、幫助過麗華的人們,他們三人的關係也在這期間更加貼近了。
  • 又見奈良
    一雄
    演員:國村隼
    退休的日本警察。因為常去小澤打工的餐館而與小澤認識,小澤請他幫助陳奶奶尋找麗華。他唯一的女兒長住東京,很理解陳奶奶的愛女之心,義務幫助她尋人。幫忙找人的老友電話告知他麗華已經死了,他還沒告訴陳奶奶又聽到鄰縣有個人很像是麗華。三人默默的走在奈良的街頭。

音樂原聲

名稱
作詞
作曲
演唱
《再見我的愛人》
中西禮
平尾昌晃
鄧麗君
《可惜》
韓冰/金子幸加(日語版)
郭亮
張巍

幕後花絮

  • 中日雙方團隊克服了時間緊張、資金短缺、語言不通等重重問題。
  • 片中有兩位演員是真實的遺孤後代,一個是飛機場的老先生,還有一個唱戲的女士,他們都是二代遺孤。
  • 英澤在開拍前10天,前往日本體驗生活,從不會說日語,到經過三個星期的苦練把台詞全部背了下來,都是短時間裡跟劇組的日語老師學的。
  • 許多細節導演只是提供了小道具和場景,吳彥姝、國村隼兩位老演員就在即興發揮的“切磋”中將人物所經歷的傷痛印記表露無遺。
  • 永瀨正敏在片中扮演個聾啞人,只有一天半的戲,他在進組前三天就開始戴上降噪耳機,不接電話,營造聾啞人的生活狀態,拍攝期間與人溝通只用寫字交流。
  • 拍攝過程中,中日雙方的工作人員建立了深厚的默契和感情。他們在現場自創手勢相互交流,比心、拍肩膀等常見的手勢,在劇組人眼裡都有不同的含義。
  • 影片尾聲有一場民間祭祀表演,是御所市市長專門組織當地村民演出的。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屆次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23年9月
電影類-最佳男配角獎
國村隼
提名
2023年3月26日
第13屆“中國影協杯”
年度十佳電影劇作
《又見奈良》
獲獎
2022年7月
第13屆青年電影手冊盛典
青年電影手冊2021年度女演員
吳彥姝
獲獎
2022年1月
第16屆華語青年電影周
年度新銳錄音

獲獎
2021年11月
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又見奈良》
提名
2021年9月
北京國際電影節·第28屆大學生電影節
“光影青春”優秀國產影片
入圍
2021年5月30日
第29屆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獎
年度華語影片十佳
獲獎
2020年9月29日
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
特別展映單元
入圍
2020年7月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金爵獎
2019年1月
第17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
23項電影計畫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又見奈良》切入的是一段眾所周知的傷痛記憶——日本戰後遺孤。“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武裝占領東北全境。日本政府於1936年5月制定了《滿洲農業移民百萬戶移住計畫案》,構想自1937年起,用20年時間向中國東北移民100萬戶共500萬人。據估計,彼時東北人口將從3500萬增至5000萬,而日本人口將占十分之一。這一計畫被廣田弘毅內閣當作“七大國策”之一,稱為“開拓團”。而日本戰敗後,東北留下許多被遺棄的日本孤兒。據統計,留在中國的孤兒大約有5000人。他們被中國人抱養,改革開放後大部分人返回日本,這個特殊的群體被稱為“殘留孤兒”。
從1945年出生的一代帶著二代來到日本,到10歲來到日本的三代,再到在日本出生長大的四代。每一代都有著共同的對於身份認同的困惑,以及“殘留孤兒”這個身份被日本社會接納的問題。一代和二代的“殘留孤兒”們,大多數不懂日語,要不靠政府的救濟金生活,要不從事一些保潔和裝修等不需要語言的生活。到了三代,因為在日本長大,語言不再是問題,在當地企業里工作的人很多。而到了四代,則在日本土生土長,完全融入日本社會。但卻習慣性隱藏自己是“殘留孤兒”的事實,因為擔心在學校里被霸凌。雖然,這些“殘留孤兒”有著日本血統,但是骨子裡依舊還是中國人的性格和習慣。

創作過程

導演鵬飛起初想拍一部反戰電影,但在讀了日本遺孤的相關書籍後,被其中超越血脈的親情所打動,他查閱了大量資料,了解到很多遺孤母親生前願望就是去日本再見見孩子,看一眼他們的故鄉,但絕大多數母親一生都沒有這個機會。
為了更好的拿捏“日本遺孤”這一特殊歷史群體的心理狀態,鵬飛前往日本奈良的御所市待了八個月,有一位二代遺孤幫鵬飛做翻譯,有當地政府人員做地接,幫他尋找遺孤的家。他採訪了五個一代遺孤,接觸了三四十個二代遺孤。中日雙方團隊克服了時間緊張、資金短缺、語言不通等重重問題。河瀨直美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請來了國村隼、永瀨正敏等日本演員助陣。該片於2019年11月3日在奈良御所市開機,拍攝日總計19天。
又見奈良
《又見奈良》劇組合影

製作發行

宣傳活動
2020年9月29日,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宣布,電影《又見奈良》入選特別展映單元,片方發布了首隻預告和海報。11月5日,該片在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展映。
2021年2月5日,該片發布“何日相見”版海報及預告,正式宣布定檔3月19日。2月25日,該片發布“見信如面”版情感海報。3月3日,該片發布“中國母親”特輯。3月10日,該片發布“中日電影黃金班底大賞”特輯和一張手繪風海報。3月14日,該片在北京舉行首映。3月16日,該片發布終極預告和手繪海報。3月22日,該片發布遺孤特輯。
參與公司
出品公司
福建恆業影業有限公司
奈良國際電影節
北京西河星匯影業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
北京恆業牧馬人影視文化傳播公司
21社團株式會社(日本)
克諾影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上映日期
備註
中國海口
2020年12月9日
第3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萬象中國”單元
中國上海
2020年7月31日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單元
日本東京
2020年9月29日
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
中國廈門
2020年11月25日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金雞國際影展
中國
2021年3月19日

日本奈良
2022年1月28日

日本
2022年2月4日

影片評價

該片以舒緩、清新的公路片節奏,將奈良當地親切、美好的風土人情與尋親故事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段人間大愛。片中無論是吳彥姝飾演的收養了戰後遺孤的母親,還是英澤飾演的留在中國的遺孤的子女,都承受著那場戰爭所帶來的影響和傷痛。不過,所有的艱難和困苦,片中都以輕描淡寫的口吻在言語中一筆帶過。包括畫面和音樂,所有的訊息傳遞都是明快而溫暖的。(澎湃新聞評)
《又見奈良》關注的是某一類特定少數群體——二戰日本遺孤。導演鵬飛將一個原本可能會走向苦大仇深的邊緣人故事,最終以一種輕快甚至輕盈的方式展現出來。鵬飛在強大的幕後陣容支撐下,繼續保持電影的高完成度之外也更好地突出了他自己的個人風格。蔡明亮招牌式的固定鏡頭依然還有,但顯然導演想要追求一些更加情緒化的表達時,會刻意打破這種綿延不斷的固定鏡頭,儘可能使用一些跟隨人物的運動鏡頭,突出人物的情緒。整體而言,除了兩場具有明顯情感煽動力的場面,整部電影的依然非常克制。導演明顯既不想也不願意去進行任何價值判斷。(界面新聞評)
影片雖然與“戰後遺孤”這樣一個略顯哀傷的群體息息相關,但導演對此的處理十分內斂而克制,將一個沉重的主題用相對輕鬆的方式表現出來。影片中許多渾然天成的小笑點高級而巧妙,無論是奶奶買肉時因語言不通用“動物語”和店員對話,還是誤將海蟹放生在河裡的烏龍,都為這個故事平添了許多溫暖,讓觀眾沉浸其中,悲喜交加。(環球網 評)
在導演鵬飛的鏡頭中,戰爭遺孤這一群體悲情卻不煽情,尋親的悲傷哀婉克制,在文化差異和語言不通的處理上,還加入了些適當的幽默感,帶領觀眾溫和地走近戰爭遺孤的現實生活。(《齊魯晚報》評)
片頭動畫既為全片相對輕快的氣氛定調,又和結尾在技法上有一定呼應。全片依靠跨國交往製造的笑料談不上多么高級,卻足夠貼合場景,而且分布得錯落有致,不時地拉高觀眾的情緒。這些小品橋段在尺度上拿捏得很好,不至於衝擊全片的歷史議題。(澎湃新聞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