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木卡姆是維吾爾族一種大型傳統古典音樂,匯集歌、詩、樂、舞、唱、奏於一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二木卡姆
- 外文名:uyghur on ikki muqam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項目編號:Ⅱ-70(1)
- 保護級別:國家級
- 保護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藝術研究所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釋義,音樂術語,含義及組成,整理、規範,歷史來源,阿曼尼沙汗,木卡姆之母,出生地,鐵木爾貢獻,申遺成功,
簡介
十二木卡姆,是維吾爾族人民對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貢獻,它運用音樂、文學、舞蹈、戲劇等各種語言和藝術形式表現了維吾爾族人民絢麗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們的理想和追求以及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喜怒哀樂,具有抒情性和敘事性相結合的特點。這種音樂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藝術史上獨樹一幟,堪稱一絕。
木卡姆歷史源遠流長,背景廣闊而深遠,與維吾爾族人民的歷史時代同步發展。儘管屬於維吾爾族範疇的部落眾多,地域遼闊,其音樂文化也具有多層次多源流的特點,但她仍以自己獨特的風格而有別於其他民族的音樂。十二木卡姆的源流,從時代和地域因素上講主要有兩點,一是由古代流傳下來的傳統音樂的基礎上發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樂,即庫車、喀什、吐魯番、哈密和和田音樂以及刀郎音樂。這種時代和地域因素相互交織滲透,渾然一體,形成產生於維吾爾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民族特徵、道德觀念及其心理素質的民族調式特點。這種特點則是通過獨特的音樂形式、演奏方法以及獨特的演奏樂器加以體現的。“木卡姆”在名稱學上有何含義,它只表示經過規整的某個古典音樂套曲的專用名稱。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亞特、木夏維萊克、恰爾尕、潘吉尕、烏孜哈勒、艾介姆、烏夏克、巴亞提、納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
維吾爾十二木卡姆的每一個木卡姆均分為大乃額曼、達斯坦和麥西熱甫等三大部分;每一個部分又由四個主旋律和若干變奏曲組成。其中每一首樂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又是具有和聲特色的獨立樂曲。 維吾爾木卡姆是維吾爾詩歌的音樂表達形式。每個木卡姆配上那些含義雋永、內容豐富、色彩斑斕、朗朗上口、輕鬆活潑、便於演唱的古典詩詞以及蓋澤勒(雙行詩)、民謠而顯得情趣盎然,生機勃勃。尤其是維吾爾詩詞中那最富韻味的蓋澤勒的十八種格律更使木卡姆樂曲顯得新穎而別致。從而使文化寶庫中的這顆無價之寶日臻完美,光彩照人。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十二木卡姆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成功發射升空的“嫦娥一號”搭載了31首歌曲,《十二木卡姆》選曲名列其中。
新疆木卡姆研究專家周吉教授為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的研究和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5年,維吾爾“十二木卡姆”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7月28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現場出現了罕見的一幕:所有參會的人員都為一部地方法規投了一票,使它成為全票通過的條例。
這部條例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它是新疆改革開放以來,第四個一審通過的地方性法規,也是新疆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出台後的第二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性法規,以及我國專就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進行省級地方單項立法的首例。
釋義
音樂術語
“木卡姆”為阿拉伯語,意思是“地點”、“地位”、“法律”’作為音樂術語,意為古典音樂。木卡姆也稱“馬卡姆”、“瑪卡姆”,木卡姆分布地區很廣,種類繁多。可大致分為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印度以及中亞地區等幾大類類別等,但就種類來說,在世界上,新疆的木卡姆種類最多,結構形式也最完整。
含義及組成
無論“木卡姆”在名稱學上有何含義,它只表示經過規整的某個古典音樂套曲的專用名稱。從16世紀開始,在音樂大師卡迪爾汗、亞爾坎迪、阿曼尼薩汗(乃菲斯)等人的引導下,經過眾多民間樂師的挖掘、收集和整理,終於形成十二木卡姆的規模和樣式。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亞特、木夏維萊克、恰爾尕、潘吉尕、烏孜哈勒、艾介姆、烏夏克、巴亞提、納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木卡姆還有一些地域性變體,其中比較有名且具一定特色的當屬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
整理、規範
維吾爾族的《十二木卡姆》產生於公元14~16世紀西域音樂的融匯時期,經過多次的整理、規範,才成為今天的 《十二木卡姆》。木卡姆的第一次規範,在公元16世紀。這一時期,我國西域城邦小國葉爾羌汗國的拉西德汗在位,他的妃子阿曼尼莎罕精於維吾爾音樂藝術。她與當時的木卡姆大師卡迪爾汗一起,邀請各地熟悉木卡姆的民間藝人,對散失在民間的木卡姆進行了系統的蒐集整理工作。這一工作使維吾爾族木卡姆與其他民族木卡姆得到了區分;第一次確定了十二木卡姆的規模;形成了木卡姆特有的瓊乃合曼、達斯坦和麥西萊甫三部分結構;還重新確定了木卡姆的歌詞。第二次規範,是在19世紀清代光緒年間,由當時喀什噶爾的著名木卡姆藝術家艾里姆·賽里姆和莎車的民間藝人賽提瓦爾共同完成。他倆對流行在喀什噶爾的木卡姆加以整理、規範,形成了規模更大的古典音樂舞蹈套曲,產生了“喀什十二木卡姆”。
每一套木卡姆演奏時,瓊乃合曼蒼勁深沉,蘊蓄無窮;達斯坦流暢歡快,抒情優美;麥西萊甫則載歌載舞,把演奏推向高潮。新中國成立後,各級黨和政府對收集、整理民族傳統音樂工作十分重視,組織專人對《十二木卡姆》的樂曲錄音、記譜、出書,並將歌詞記錄、整理、出版。一方面使《十二木卡姆》這一優秀文化遺產得以繼承,一方面繼續使其發揚光大。由木卡姆改編的《拉克歌舞》,令人耳目一新;用木卡姆音樂演唱的《艾里甫與賽乃姆》,被人們譽為維吾爾族的《紅樓夢》;移植的歌劇《紅燈記》,在國內產生巨大反響,還被拍成電影。21世紀初,自治區有了專門研究《十二木卡姆》的機構。用五線譜出版的《十二木卡姆》,為它的探索和研究走向世界,開闢了新的道路。
歷史來源
相傳,在維吾爾族祖先從事漁獵、畜牧生活時期就產生了在曠野、山間、草地即興抒發感情的歌曲,這種歌曲叫作“博亞萬”,意思是“曠野之歌”,後來經不斷融合,演變發展形成了古典音樂組曲--木卡姆。相對於傳說,追溯木卡姆的歷史淵源,則必須與曾興盛一時的龜茲樂、于闐樂等聯繫起來。我國的二十四史中記載了新疆(甚至延續到張騫及同伴們去過的西亞這一廣大地區)的哈密地區有“摩訶兜勒(mahadur)”大曲的名稱。這是公元前1世紀時的情況,它說明在這一地區,公元前木卡姆式的大曲就已經存在了。而漢武帝宮廷樂師李延年以“摩訶兜勒”大曲為基礎創新了新聲二十八解,更是證明來自哈密的這個大曲是重要的樂曲。但是,很明顯漢語中的“摩訶兜勒”這個詞並不是意譯,而是音譯的,它是不是和公元4世紀前後用龜茲文記述的《艾爾乃姆的故事》中所說的維多薩迦和他的五個徒弟的《瑪卡--雅瑪(maqa-jama)》樂曲中的瑪卡一詞有聯繫,還是“瑪哈都爾(mahadur)--偉大的木卡姆”,這無疑關係到木卡姆的起源問題。但這幅文化史上久遠的景色至今仍然十分迷茫和模糊。
歷史的車輪駛入10世紀之後,中亞地區相繼出現了三位在伊斯蘭音樂中堪稱偉大神秘的人物:一個是突厥人法拉比(870-950年);一個是塔吉克人伊本·西納(980-1037年);另一個是突厥人納瓦伊(1441-1501年)。他們對於以後十二木卡姆的形成可謂功勳卓著。喀拉汗王朝時代的音樂家法拉比,編著了《音樂大全》等書,並模仿龜茲五弦琵琶,對烏德樂器進行了改革,在五弦琵琶的基礎上把阿拉伯音樂提高了十八調,最重要的是,他把以前波斯、阿拉伯音樂通常用的九律延長到十七種,形成了波斯、阿拉伯的典型樂系。法拉比的學生,思想家伊本·西納吸收了西突厥汗國以來突厥文化的營養,他通過蘇美爾、巴比倫和摩尼教中重新崛起的將“十二”視為神聖的觀念,以十二品律傳統和以前歌曲音樂中的組合為基礎,推出了十二套曲。到13世紀,亞塞拜然的突厥人烏爾瑪維首次把“木卡姆”一調作為十二古典音樂套曲體系提了出來。察合台汗國時的撒馬爾罕突厥人納瓦伊,在法拉比和伊本·西納所創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他把一系列木卡姆的名稱如:“等級”、“住地”、“地方”包括音調都作為雙關詞使用,甚至直接提出“木卡姆”就是聲音的形式的觀點。當16世紀來臨的時候,一個美麗的姑娘和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的出現,使這種維吾爾古典音樂走入了高潮。
阿曼尼沙汗
木卡姆之母
阿曼尼沙汗,木卡姆之母。
在莎車,有著木卡姆早在公元4世紀就已經開始傳唱的說法。當時的葉爾羌汗國的王妃阿曼尼莎汗和木卡姆的關聯。“她作為穆斯林女性詩人,著有《精美的詩篇》這部語言極為優美、甜蜜的書。她還是一位書法家。在音樂方面她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除《精美的詩篇》外,她還著有《美麗的情操》,以及對婦女進行訓誡的美學作品。她還寫了一部關於詩歌、音樂、書法的書,名叫《心靈的協商》。這些著作都是第一流的。”這樣優美的介紹,使筆者無法停止對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穆斯林女性的追尋。
出生地
距莎車縣城50公里的喀爾蘇鄉夏布魯克村,是阿曼尼莎汗的出生地。
葉爾羌汗國的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是一位談吐儒雅、多才多藝的詩人、音樂家和書法家。夏布魯克的村民們一直津津樂道於這樣一個傳說:有一次,拉失德汗沿著葉爾羌河去塔克拉瑪乾打獵,來到這個普通的村子時,突然聽見一陣優美的彈撥爾聲音。拉失德汗循著美妙的樂聲來到一戶打柴人家,才知道是樵夫的女兒阿曼尼莎正在彈奏。談吐優雅的拉失德汗也吸引了那個姑娘,她拿出了幾首自己寫的詩向拉失德汗請教。如果說彈撥爾吸引的是拉失德汗的腳步,那么,這些優美的詩句和書法吸引的則是他的心靈。他對如此偏僻而貧窮的村子能有如此有才氣的女子而感到懷疑,便提出讓姑娘當場寫詩。很快,少女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真主啊,你的奴僕在懷疑地看我;今晚這屋裡長出了刺,在逼著我!”於是,汗王不再僅僅被姑娘的美麗、淳樸和音樂天賦所吸引,她的詩歌才華更是讓汗王當即做出了決定:帶小他23歲的阿曼尼莎入宮。
阿曼尼莎汗進宮後,拉失德汗將葉爾羌汗國疆域內知名的樂師、詩人、歌手召集入宮,阿曼尼莎汗和宮廷首席樂師柯迪爾帶領他們收集整理民間流傳的木卡姆諸曲,首次形成規範化的木卡姆古典音樂套曲,共16部,後來又演變成十二木卡姆,這就是十二木卡姆的源頭,阿曼尼莎汗是名副其實的十二木卡姆之母。
鐵木爾貢獻
鐵木爾·達瓦買提是十分珍愛、積極扶持、大力提倡、為弘揚維吾爾木卡姆付出了巨大努力的一位當代新疆維吾爾族的國家領導人。在新疆境內的木卡姆藝術家、學者乃至平民百姓,一提到他對維吾爾木卡姆的貢獻,無不拍手稱讚、衷心敬仰。
在新疆廣泛流傳的維吾爾木卡姆是維吾爾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維吾爾族人民心中的藝術之神,也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侶。鐵木爾·達瓦買提在他的回憶錄《生命的歷程》中寫道:“我從年輕時代就酷愛十二木卡姆,把它視作自己的生命,為此我和諸位十二木卡姆專家、學者一起,為其嘔心瀝血,辛勤耕耘。”
在鐵木爾·達瓦買提副委員長的組織領導下,中國先後召開了三次國際木卡姆學術研討會。參加會議的除了中國外,還有不少外國知名學者。這幾次會議,對中國維吾爾木卡姆傳播世界,中國學者、藝術家學習、了解、借鑑世界木卡姆獲得了良好的效益,從而也推動了中國維吾爾木卡姆的學術研究和藝術表演。
申遺成功
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蒙古族長調民歌“申遺”成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2005年11月28日在北京向中國文化部長孫家正頒發中國入選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項目的證書。兩個項目分別是“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蒙古族長調民歌”。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申報的“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榮登榜上。木卡姆音樂現象分布在中亞、西亞、南亞、北非19個國家和地區,新疆處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最東端。得益於橫貫歐亞的古代陸上交通大動脈——“絲綢之路”,維吾爾木卡姆作為東、西方樂舞文化交流的結晶,記錄和印證了不同人群樂舞文化之間相互傳播、交融的歷史。因此,“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被人們讚譽為“中華瑰寶”、“絲路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