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北宋詩人蘇軾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回顧了詩人被流放到南方的經歷,表現了他北歸的興奮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堅強自信、曠達豪放的襟懷。全詩多次運用“比”的手法,韻味深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作者:蘇軾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東坡全集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作品注釋

詞句注釋

①參(shēn)橫斗轉:參星橫斜,北斗星轉向,說明時值夜深。參,斗,兩星宿名,皆屬二十八星宿。橫,轉,指星座位置的移動。
②苦雨終風:久雨不停,終日颳大風。
③“天容”句:青天碧海本來就是澄清明淨的。比喻自己本來清白,政亂污陷如蔽月的浮雲,終會消散。
④魯叟:指孔子。乘桴(fú):乘船。桴,小筏子。據《論語·公冶長》載,孔子曾說:“道(王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⑤奏樂聲:這裡形容濤聲。也隱指老莊玄理。《莊子·天運》中說,黃帝在洞庭湖邊演奏《鹹池》樂曲,並借音樂說了一番玄理。軒轅,即黃帝。
⑥南荒:僻遠荒涼的南方。恨:悔恨。
⑦茲游:這次海南遊歷,實指貶謫海南。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參星橫北斗轉已經快到三更時分,雨綿綿風不停老天爺也應該放睛。
雲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淨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
雖乘船渡大海空懷孔子救世之志,仿佛聽到了黃帝成池優美的樂聲。
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這次遠遊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歷。

創作背景

紹聖元年(1094年),宋哲宗親政,蔡京、章惇之流執掌朝政,專整元祐舊臣;蘇軾更成了打擊迫害的主要對象,一貶再貶,由英州(州治在今廣東英德)而至惠州,最後遠放儋州(州治在今廣東儋縣,轄境在今海南),前後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還。這首詩,就是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自海南島返回時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參橫斗轉”,是夜間渡海時所見;“欲三更”,則是據此所作的判斷。曹植《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乾。”這說明“參橫斗轉”,在中原是指天快黎明之時的景象。而在海南,則與此不同,王文誥指出:“六月二十日海外之二、三鼓時,則參已早見矣。”這句詩寫了景,更寫了人。一是表明“欲三更”,黑夜已過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天空是晴朗的,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難走。因此,這句詩調子明朗,可見當時詩人的心境。而在此之前,還是“苦雨終風”,一片漆黑。這一句緊承上句而來。詩人在“苦雨終風”的黑夜裡不時仰首看天,終於看見了“參橫斗轉”,於是不勝驚喜地說:“苦雨終風也解晴。”
三、四兩句看似寫景,而詩人意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議論。就客觀景物說,雨止風息,雲散月明,寫景如繪。就主觀情懷說,始而說“欲三更”,繼而說“也解晴”;然後又發一問:“雲散月明”,還有“誰點綴”,又意味深長地說:“天容海色”,本來是“澄清”的。而這些抒情或評論,都緊扣客觀景物,貼切而自然。僅就這一點說,已經是很有藝術魅力的好詩了。
然而上乘之作,還應有言外之意。三、四兩句,寫的是眼前景,語言明淨,不會讓讀者直接覺得得用了典故。但仔細尋味,又“字字有來歷”。《晉書·謝重傳》載:謝重陪會稽王司馬道子夜坐,“於時月夜明淨,道子嘆以為佳。重率爾曰:‘意謂乃不如微雲點綴。’道子戲曰:‘卿居心不淨,乃復強欲滓穢太清耶?’”(參看《世說新語·言語》)“雲散月明誰點綴”一句中的“點綴”一詞,即來自謝重的議論和道子的戲語,而“天容海色本澄清”則與“月夜明淨,道子嘆以為佳”契合。這兩句詩,境界開闊,意蘊深遠,已經能給讀者以美的感受和哲理的啟迪;再和這個故事聯繫起來,就更能讓人多一層聯想。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用典貼切就可以豐富詩的內涵,提高語言的表現力。
五、六兩句,轉入寫“海”。三、四句上下交錯,合用一個典故;這兩句則顯得有變化。詩人使用這個典故,以黃帝奏鹹池之樂形容大海波濤之聲,與“乘桴”渡海的情境很合拍。但不說“如聽軒轅奏樂聲”,卻說“粗識軒轅奏樂聲”,就又使人聯想到蘇軾的種種遭遇及其由此引起的心理活動。
尾聯推開一步,收束全詩。“茲游”首先是照應詩題,指代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但又不僅指這次渡海,還推而廣之,指自惠州貶儋縣的全過程。下句的“茲游”與上句的“九死南荒”並不是互不相承的兩個概念,那“九死南荒”,即包含於“茲游”之中。不過“茲游”的內容更大一些,它還包含此詩前六句所寫的一切。
弄清了“茲游”的內容及其與“九死南荒”的關係,就可品出尾聯的韻味。“九死南荒”而“吾不恨”,是由於“茲游奇絕冠平生”,看到了海內看不到的“奇絕”景色。然而“九死南荒”,全出於政敵的迫害;詩人固然達觀,但也不可能毫無恨意。因此,“吾不恨”畢竟是詩的語言,不宜呆看。這句既含蓄,又幽默,對政敵的調侃之意,也見於言外。

名家點評

清代文學家紀昀:“前半純是比體。如此措辭,自無痕跡。”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