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Stanley Kubrick
- 編劇:Gustav Hasford、Michael Herr等
- 主演:亞當·鮑德溫,馬修·摩丁,文森特·諾費奧,艾利斯·霍華德,斯蒂夫·哈德森,R·李·艾爾米
- 對白語言:英語,越南語
- imdb編碼:tt0093058
- 中文名:全金屬外殼
- 外文名:Full Metal Jacket
- 其它譯名:金甲戰士、金甲部隊、烈血焚城
- 製片地區:英國、美國
- 製片成本:$17,000,000
- 拍攝日期:1985年7月 - 1986年9月
- 類型:劇情、戰爭
- 片長:116分鐘
- 上映時間:1987年6月17日
- 分級:R級
- 色彩:彩色
- 製作公司:華納兄弟公司
電影視頻,電影圖片,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拍攝花絮,穿幫鏡頭,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創作背景,拍攝過程,製作發行,發行公司,上映時間,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越戰期間,加入海軍陸戰隊的一群年輕人被剃了光頭,來到新兵訓練營。負責訓練他們的軍士長時常羞辱他們,還給他們取難聽的外號,“傻瓜派爾”由於是胖子,動作老是出錯,因此成為最經常被軍士長修理的人。班長“小丑”耐心照顧他。但傻瓜派爾再次的失誤,令軍士長憤怒地懲罰全隊,夥伴們終於忍無可忍,將傻瓜派爾痛揍了一頓。之後,傻瓜派爾開始對槍自言自語,他發揮了射擊的才華,連軍士長也讚賞他終於可以成為偉大的“殺人機器”,就在出發前往越戰戰場的那晚,傻瓜派爾在他的M14裝滿“全金屬外殼子彈”(Full Metal Jacket),一槍打死軍士長,然後自己也含槍自殺。
選擇編入新聞組的小丑,被長官派去前線採訪,小丑看見年輕的士兵們已經麻木,在越共屍體旁飲酒、一面笑一面在直升機上掃射逃走的村民。他隨眾巡視,誤入未掃蕩的地區,大家遭到狙擊手埋伏,犧牲了好幾位同伴後,他們終於確定狙擊手藏身的建築物,小丑落單時忽然發現狙擊手,對方原來是個非常年輕的少女!隨他而來的攝影員開槍救了他,少女在地上痛苦的掙扎,一名士兵要大家離開,任那少女在此地腐朽。在少女的“殺了我”的哀求中,小丑終於拿起槍,扣下扳機。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小丑 | 馬修·莫迪恩 | ---- |
Animal Mother | 亞當·鮑德溫 | ---- |
傻瓜比爾 | 文森特·諾費奧 | ---- |
上校 | R·李·艾爾米 | ---- |
Private Cowboy | 艾利斯·霍華德 | ---- |
Marine | 斯蒂夫·哈德森 | ---- |
Murphy (uncredited) | ---- |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
Eightball | Dorian Harewood | ---- |
Rafterman | Kevyn Major Howard | ---- |
Lieutenant Touchdown | Ed O'Ross | ---- |
Lieutenant Lockhart | 約翰·泰瑞John Terry | ---- |
Crazy Earl | Kieron Jecchinis | ---- |
Payback | Kirk Taylor | ---- |
Doorgunner | Tim Colceri | ---- |
Doc Jay (as John Stafford) | Jon Stafford | ---- |
Poge Colonel | Bruce Boa | ---- |
Lieutenant Cleves | Ian Tyler | ---- |
T.H.E. Rock | Sal Lopez | ---- |
Donlon | Gary Landon Mills | ---- |
Da Nang Hooker (as Papillon Soo Soo) | Papillon Soo | ---- |
Snowball | Peter Edmund | ---- |
Vietcong Sniper | Ngoc Le | ---- |
Motorbike Hooker | Leanne Hong | ---- |
ARVN Pimp | Tan Hung Francione | ---- |
Hand Job | Marcus D'Amico | ---- |
Chili | Costas Dino Chimona | ---- |
Stork | Gil Kopel | ---- |
Daddy D.A. | Keith Hodiak | ---- |
TV Journalist | Peter Merrill | ---- |
Daytona Dave | Herbert Norville | ---- |
Camera Thief | Nguyen Hue Phong | ---- |
Dead N.V.A. | Duc Hu Ta | ---- |
Marine (as Chris Schmidt-Maybach) | Chris Maybach | ---- |
News Camera Operator at Mass Grave (uncredited) | 維維安·庫布里克Vivian Kubrick | ---- |
Mass Grave Soldier (uncredited) | David Palffy | ---- |
Parris Island Recruit and Vietnam Platoon | Dan Weldon | ---- |
TV Camera Operator (uncredited) | John Ward | ---- |
職員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監製 | 原著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道具 | 選角導演 | 配音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動作指導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燈光 | 錄音 | 劇務 | 場記 | 布景師 | 發行 |
---|---|---|---|---|---|---|---|---|---|---|---|---|---|---|---|---|---|---|---|---|---|---|---|---|
---- | 簡·哈蘭 麥可·赫爾Michael Herr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Philip Hobbs | ---- | ---- |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 Terry Needham Chris Thompson Ken Shane |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麥可·赫爾Michael Herr Gustav Hasford | Douglas Milsome | 維維安·庫布里克Vivian Kubrick | Martin Hunter | ---- | Leon Vitali | ---- | Anton Furst | Keith Pain Rod Stratfold Leslie Tomkins | ---- | ---- | Keith Denny | ---- | ---- | ---- | ---- | ---- | Barbara Drake | ----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小丑演員:馬修·莫迪恩選擇編入新聞組的小丑,被長官派去前線採訪,小丑看見年輕的士兵們已經麻木,他隨眾巡視,誤入未掃蕩的地區,大家遭到狙擊手埋伏,犧牲了好幾位同伴後,小丑落單時忽然發現狙擊手,在少女的“殺了我"的哀求中,小丑終於拿起,扣下扳機。
- 傻瓜比爾演員:文森特·多諾費奧“傻瓜比爾"由於是胖子,動作老是出錯,因此成為最經常被上校修理的人。傻瓜比爾開始對槍自言自語,他發揮了射擊的才華,連上校也讚賞他終於可以成為偉大的“殺人機器",就在出發前往越戰戰場的那晚,傻瓜比爾在他的M14裝滿“全金屬外殼子彈",一槍打死上校,然後自己也含槍自殺。
- 上校演員:R·李·艾爾米越戰期間的上校,訓練營來了新兵,負責訓練他們的上校時常羞辱他們,還給他們取難聽的外號,由於新兵的各種失誤,經常懲罰全隊,最終被忍無可忍的傻瓜比爾一槍打死。
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演唱者 | 語種 | 唱片公司 | 發行時間 | 專輯曲目 |
---|---|---|---|---|
Soundtrack | 英語 | Warner Bros 、Wea | 1990年10月 | 1. Full Metal Jacket 2. Hello Vietnam 3. Chapel of Love 4. Wooly Bully 5. I Like It Like That 6. These Boots Are Made for Walking 7. Surfin' Bird 8. The Marines' Hymn 9. Transition 10. Parris Island 11. Ruins 12. Leonard 13. Attack 14. Time Suspended 15. Sniper |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拍攝花絮
- 安東尼·麥可·豪原本定下出演士兵小丑,由於反對斯坦利·庫布里克追求完美主義的導演風格,他被解僱了,取而代之的是馬修·莫迪恩。
- 前美國海軍訓練教官艾爾米被聘為顧問。他在錄像帶中示範用淫穢和侮辱性的詞語罵人,15分鐘沒有停頓和重複一氣呵成。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也被他打動,於是決定讓他來演炮兵教官哈特曼。
- 文森特·多諾費奧為了出演士兵勞倫斯的角色,增重70磅。
- 在一些鏡頭裡,背景的一塊岩石很像是斯坦利·庫布里克1968年拍攝的電影《2001年:漫遊太空》中的獨塊巨石。庫布里克說這並不是有意的,但在看電影的樣片是注意到了這一點。
- 飾演教官的艾爾米幾乎在所有的場景里都不能眨眼睛。
- 斯坦利·庫布里克的女兒薇薇安·庫布里克在越南的場景中客串了一個小角色,小丑和拉夫特曼遇到一些洞開的墓穴。可以看到薇薇安拿著一台移動攝影機,對著墳墓進行拍攝。
- 在電影的第一部分,有一系列關於軍營里軍事訓練的場景,為了保證畫面上每一個士兵都能焦點對準,設計了特殊的透鏡。庫布里克的意圖是,沒有誰是特別的,對他們應該一視同仁。
穿幫鏡頭
- 連續性:電影開場一幕里,第三導線的位置和順序。
- 事實錯誤:哈特曼的勛帶不正確,順序顛倒了,藍色水平線的條紋應該在最上面。
- 事實錯誤:當喬克通過無線電提出請求坦克支援後,他犯了一個好萊塢電影裡經常犯的錯誤,說了句“移交和完畢”,正確的說法是“完畢”。“移交”的意思是把他們傳播的信息轉發給其他人。“完畢”的意思才是表示你們的對話已經結束。
- 地理錯誤:路標暗示電影攝製地點是在英格蘭,而不是帕里氏島。
- 時代錯誤:他們進入城市時,一組直升機降落的鏡頭裡,可以看到一座現代通信發射塔,正在被坦克猛烈炮轟。
- 事實錯誤:在一些場合中,無線電對講使用了“重複”。實際上在海軍部隊里,在無線電通信中用到“重複”這個單詞,僅僅限於和炮兵連對話時,要求對方重複說一次最終的炮火任務。在這裡使用的術語應該是“請你再說一遍”或者是“我再說一遍”。
- 工作人員可見:當男人們一邊向前奔跑著一邊唱著歌曲時,在畫面右下角可以看到一些工作人員的影子。
- 場景錯誤: 在對陣狙擊手的時候,眾士兵躲在一個廢墟角落,鏡頭再次轉回時那個角落的牆明顯的掉了一大塊。
- 道具錯誤:影片最後部分,越軍女狙擊手使用的突擊步槍不是越戰中的標配——AK47,而是產自捷克斯洛伐克的VZ58。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提名 | 獲獎/提名方 |
---|---|---|---|
1988年 | 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 | 提名 | 斯坦利·庫布里克、麥可·赫爾 |
1988年 | 第45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R·李·艾爾米 |
1988年 | 第4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類最佳音效 | 提名 | Nigel Galt、Edward Tise、Andy Nelson |
1988年 | 第4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特效 | 提名 | John Evans |
1988年 | 第32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製片人 | 獲獎 | 斯坦利·庫布里克 |
1988年 | 第32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導演 | 提名 | 斯坦利·庫布里克 |
1988年 | 第32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電影 | 提名 | 《全金屬外殼》 |
1989年 | 第1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 提名 | 《全金屬外殼》 |
2012年 | 第38屆土星獎最佳DVD套裝 | 獲獎 | 《全金屬外殼》 |
參考資料: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與很多紀實風格描述越戰的影片相比,這部《全金屬外殼》更多的是強調一種“心理紀實”的風格。
拍攝過程
在80年代中後期,作為技術條件,斯坦利·庫布里克將這些早已不新鮮的運動手段,成功的運用到影片中去,並且形成強烈的視覺風格的。
第7分鐘是在軍營道路上列隊操練的跟拉鏡頭,攝影機長時間的跟著列隊行進的部隊。接下來內外景的運動鏡頭總是交替的大量出現。比如第10分鐘內景(宿舍)教官訓話的橫移鏡頭,第12分鐘的外景(訓練場)訓練的橫移鏡頭;接近第13分鐘的內景(宿舍)跟拉鏡頭,教官竟然率領整連新兵摸著自己的襠部行進,還喊著滑稽可笑的口號。
製作發行
發行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地區 | 公司名稱 | 國家/地區 |
---|---|---|---|
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 美國 | Warner-Columbia Films | 芬蘭 |
Columbia-Cannon-Warner | 英國 | Warner Home Video (U.K.) Limited | 英國 |
參考資料: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美國 |
上映時間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國家/地區 |
---|---|---|---|
1987年6月17日 | 美國 | 1987年10月21日 | 法國 |
1988年3月31日 | 中國香港 | 1987年10月29日 | 荷蘭 |
1987年6月26日 | 美國 | 1988年3月19日 | 日本 |
1987年9月11日 | 法國 | 1995年10月6日 | 土耳其 |
1987年10月3日 | 瑞典 | 1996年2月17日 | 韓國 |
1987年10月6日 | 義大利 | 1999年8月28日 | 冰島 |
1987年10月8日 | 阿根廷 | 2001年9月 | 法國 |
1987年10月8日 | 西德 | 2002年9月20日 | 美國 |
1987年10月9日 | 芬蘭 | 2005年2月 | 德國 |
1987年10月15日 | 澳大利亞 | 2008年2月25日 | 英國 |
影片評價
庫布里克以真實的鏡頭再現戰爭的殘酷。雖然之後有無數倒地死去的士兵,但給人戰爭殘酷印象的,莫過於這在極度安靜中,突如其來的第一次槍響(搜狐娛樂評)。
影片中的戰場不同,卻不乏性格、命運相似。他們魯莽、不顧團隊死活,卻又最終被證明水平專業、處事果敢。他們推動戰事的發展,卻又說明“命運無奈”的反戰主角。沒有他們,銀幕故事無法構成;有了他們,英雄主義和牛仔精神,似乎比反戰主題更搶眼。戰爭反思電影,用口味越來越重的戰爭場面,提醒觀眾反戰。這樣的“悖論”就像拆彈部隊迷失在拆彈過程的快感之中成為戰爭毒品的犧牲品一樣(騰訊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