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一章原文及譯註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譯註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庸
  • 作者:子思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禮記》第三十一篇
  • 文學體裁:散文
【原文】,【注釋】,【讀解】,中庸第一章註解,

【原文】

天命之謂性(1),率性之謂道(2),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3)。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4)節(5),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注釋】

(1)天命:天賦。朱熹解釋說:“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這裡的天命(天賦)實際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稟賦,並無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這裡是“沒有什麼更……”的意思。見(xian 四聲):顯現,明顯。乎:於,在這裡有比較的意味。
(4)中(zhong 四聲):符合。
(5)節:節度、法度。
(6)致,達到。
【譯文】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萬物便生長繁育。

【讀解】

這是《中庸》的第一章,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裡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自覺性,真心誠意地順著天賦的本性行事,而根據儒家對人天性的認定,人出生時其性都是善良的,都是符合“仁”的。這裡所說的“天命”,就是人仁慈的本性。按道的原則修養自身。解決了上述思想問題後,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這一範疇,進入全篇的主題。作為儒學的重要範疇之一,歷來對“中庸”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本章是從情感的角度切入,對“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釋。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度,這就叫作“和”。二者協調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社會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無事了。本章具有全篇總綱的性質,以下內容都圍繞本章內容而展開。
《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據《史記孔於世家》記載,孔子的兒子名叫孔鯉,字伯魚;伯魚的兒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後,儒家分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從師承關係來看,子思學於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學於子思;從《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觀點來看,也大體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學派”的說法。後代因此而尊稱子思為“述聖”。不過,現存的《中庸》,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寫定於秦統一全國後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於《大學》,不是取正義開頭的兩個字為題(《論語》和《孟子》都是以本篇開頭的兩個字作為篇章的名稱),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內容為題了。
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中庸》的著作,《漢書藝文志》載錄有《中庸說》二篇,以後各代都有關於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絕。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四書”之一,成為後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
朱熹認為《中庸》“憂深言切,慮遠說詳”,“歷選前聖之書,所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中庸章句序》)並且在《中庸章句》的開頭引用程頤的話,強調《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都是實用的學問。善於閱讀的人只要仔細玩味,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
程頤的說法也許有些誇張,但《中庸》的確內容豐富,不僅提出了“中庸”作為儒家的最高道德標難,而且還以此為基礎討論了一系列的問題,涉及到儒家學說的各個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為“實學”,被視為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典,這也絕不是偶然的。
中庸的把握心得:動中取恆,靜中就重。不辭中道,不偏不易。 強為之名曰道,強為之形曰一。世人為勸向上,多取正義,然而道若為物,其形為一。

中庸第一章註解

第一章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
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庸這個詞怎么解釋,先不論他,看裡面內容再定。
第一句: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既自然中,人具備的本質規律。循著這個規律運作,就是道。修這個道,只有通過教
導才可以做到。
第二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道,不應該片刻離開自身的。能離開的,都不是道。
其實,道是可以離開的,怎么見得? 試著看看,你看看那么多的人,有幾個是守著
道不放的呢!
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要做違背道的事情,違反了,就會有很多的災難!
那有人說,我一直以來,也沒守住什麼道,不是過得好的很,也不見得有什麼災難啊!
這不過是不知道“道”是什麼罷了。
比如說,一個封存好的種子。一直封存的好好的,也沒有災難。但是,如果遇到一塊
好的土壤,采天地靈氣,吸日月精華,那這個種子會生根發芽的,會成長,會充盈,會開花,
會結果。
那這句 話的意思,是說,“道”,守住了,生命可以得到升華。失去了“道”,生
命就可以停止,所以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第三句: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所以,君子對自己不見的東西要戒慎,對於沒聽見的事情要有恐懼之心,以使得,沒有
隱而不見的東西、沒有微而不顯的東西。所以,君子,在自己私下修身的時候要特別慎重。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正是因為“道”很難掌握,所以講,君子是要多見多聞的。如果
有“不暏”就需“戒慎”,有“不聞”既需“恐懼”。由此,可以使得隱而不見的東西得以
展現,微而不顯的事情得到彰顯。這樣,做到事理都明了,人生就有保障。所以,君子在自
己私下學習努力的過程中,要特別慎重。
第四句:既是《中庸》裡面重要的一句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符合)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
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一句話搞明白了,中庸也理解的差不多了。那么,“喜怒哀樂之未發”這句子中,什
么東西要不發;為什麼要不發呢!“發而皆中(符合)節”這個節指的是什麼;怎么來“中”這個節。
做到不發和中節,怎么就做到天地位,位就是定位,,怎么可以就“育萬物”了呢!。這些問
題要是不弄明白,不僅是中庸讀不好,恐怕對整個儒家思想的理解上都會出問題。下面我們
就用內業的知識來解釋。
內業裡面有重要的一句話,“精不現,證不醜”。意思是講,當對外界有感應的時候,
第一時間要先審視所感應的事情。不要用自己以前怎么想或怎么做來干擾自己對外界的認
識,這樣,心就不會跟著別的東西跑掉,時刻保持自己本心。這樣心就會很好的發展。在現
實中,人看問題,一般都會採用自己過去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那么,就是精現和證醜了。所
以要儘量避免。
我們再來看中庸裡面的這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這個未發,不僅僅是說喜怒哀
樂,人對外界有感應了,都要做到不發。簡單的說就是“含而不發”。這樣做到了,才可以對
所有的事情做到正當處理。那么為什麼要不發呢!按照內業的觀點,上面說到的,“精不現,
證不醜”,人要時刻保持自己的本心來思考和處理問題,不要被其他的東西吸引,這一般都
做不到,就是說都想到自己以前是怎么處理的。用過去的方式來應對問題,這么一來,那么
自己的本心不就沒有思考嗎,本心就沒有神氣的凝聚,就是心被別的東西帶走,本心就沒有
得到發展。人就會出問題。 講到這,再來看為什麼要“不發”, 當自己用過去的方式來處理
外界的感應的時候,是不好的,所以要停止住。停止了,就是“不發”。就會返回到感應到的
問題上,並且思考這個問題,這樣神氣就會凝聚而增強。
再來講“發而皆中(符合)節”,節,指的是什麼,用唱歌打比方,就是音樂的節奏。不
合乎歌曲的節奏就唱錯了。放到社會總的來說,節就是事情的節奏。暫且就這么理解了,明
白這個意思就好。那么怎么來做到合乎事情的節奏呢!上面已經說到不發了,就是感應到問
題存在,結合過去的方式,停下來,思考明白,是不是以前的方式可以解決,返回到事情的
本身,看看當時的環境,做出合乎事情本身節奏的判斷。這樣神氣就會凝聚而增強。也就是
說。通過思考來達到“中節”。
含而未發、就是“中”,發而中節,就是“和”。 合起來解釋,就是內心遇到問題,
要停止住,返回事情本身和當時的環境,再去審視明白,事情是啥樣就啥樣,做出適當的認
識。
那這么做到了,怎么就“天地位”了呢!天地位,是天地間任何事物都找到恰當的位置,
萬事萬物都有恰當的位置,天地就有位置了。把事物的個性認知明白了,也就是找到這個事
物的位置了。槍就是槍,刀就是刀,各做各自該做的事情,就是位置的意思。如果有人說他
家門口的麻雀可以說人話,他家的汽車可以兩個輪子站起來跑,那肯定是認識錯誤,讓人不
知所以,就不能定位他。
再來看看怎么“育萬物”的。含而不發、發而中節,就是中庸說的“致中和”,致中和這
個過程,是內心的活動。也就是思考的方法,認識事物的方法。不發和中節,要不斷的去做,
才能把一個複雜的事物逐步認識深刻,認識明白就是“天地位”。達到深刻而“發展”,就是萬
物育了。
從中庸這段話,來理解中庸的意思,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規律,找到自己的位置並
發展自己。不能被其他所干擾,如果受到干擾了,就偏離了該有的位置。就不能做到萬物育。
怎么找這個規律,就是含且不發,再發而中節。而且需要循環往復的去努力付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