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師在英國》E1: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一場秀

《中國老師在英國》E1: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一場秀是這部英國人搞的三集紀錄片。

這部英國人搞的三集紀錄片播出之前已經在網路上炒得火熱了——中國國中精英老師大戰英國熊孩子,這得多好玩兒喔。這種文化的碰撞總能立刻抓住人們的目光,何況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主動來嘗試開發中國家的文化呢?而這種表面的“嘗試”,暗地裡又意味著一種比較,沒有誰會希望自己國家的文化輸掉。
第一集在開篇也明確提到,引入中國老師,確實是要比較一下中英教育模式的差異,而比較的方式就是考試。聽上去還是非常合理的。我們看到這所學校的校長和我們的一樣的怕輸心態:“如果我們發現中式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會非常失望。”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吧。
然而看完第一集後,我不禁哭笑不得,心情十分複雜:雖然還有兩集才會揭示最後的結果,不過我對這個結果已經深表懷疑了;另外,這部紀錄片點子很好,第一集整體拍得也不錯,但總有些情節和人物怪怪的,生硬如同出自一個蹩腳的編劇,而不像是生活中會切實存在的;翻翻網上評論,似乎已經開始集中於探討中西教育模式了。我愣了一會,回過味兒來:與其說這是一個教育紀錄片,倒不如說是一場真人秀。
像真人秀倒也沒什麼不好,這種抓人眼球的題材肯定也要採用一些賺人眼球的手法,而藉此我們也可以看看文化的碰撞到底可以到達何種程度——不過要明確的是,如果這樣拍,那最後的考試結果其實已經是有偏的了,它就不能作為評判中英乃至東西方教育模式優劣的證據,而且這部紀錄片對教育界、決策者和廣大觀眾所能提供的現實意義也就極其有限了。教育性和娛樂性不可得兼,就像不能把科普書當成教科書一樣。
那么,這部紀錄片採用了那些娛樂性手段,影響了實驗結果,降低了現實意義呢?
首先,把中國模式照搬到一個英國班級。這娛樂性還不夠明顯嗎?我並不是批評這種做法,我想說的是,這樣做確實很開腦洞、很有趣,可以視之為一個實驗,但絕不是一個科學實驗。因為這不是一個控制變數的實驗,所以據此是看不出中英教育模式孰優孰劣的。而且,這個實驗讓英國孩子跟中國一樣採用大班教學,也讓我啞然失笑:眾所周知,中國的大班教學不過是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產物,是一個客觀劣勢,而英國在這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這樣設定實驗更像是讓孩子們在一個熟悉環境體驗一種陌生的生活,而非借鑑中式教育的先進性——如果是後者那無異於是在邯鄲學步。不過也可以理解,小班教學拍出來的片子肯定很無聊。
其次,體育課上的鮮明對比。中式教育的特點,一開始就通過解說者和一個國中生之口灌輸給觀眾了:權威、紀律、殘酷競爭和長時間高強度訓練。紀錄片也一直試圖展現中英老師授課方式的差異,尤其是在體育課上:英國體育老師一直在鼓勵孩子們盡力,而中國體育老師只會發布任務、記錄成績。這種臉譜化的處理,必然抹殺了很多現實,比如中國老師其實也是經常鼓勵學生“盡全力、做自己”的。這種二元對立,把一個常常是處於中間地帶的世界簡單化了。不過這種處理當然有其必要性:如果沒有鮮明的對比,那這片子也沒什麼可看的了。
再次,數學課後的神奇轉折。很顯然,中國老師在講三角函式時只是單純地讓學生們記公式:正弦等於對邊比斜邊,餘弦等於臨邊比斜邊,正切等於對邊比臨邊——然後他講得特別快,學生們一頭霧水。於是幾個尖子生去找自己原來的數學老師,數學老師也是教她們記公式:你們這樣記就好啦,SOH(sin=opposite/hypotenuse,正弦等於對邊比斜邊)、CAH(cos=adjacent/hypotenuse,餘弦等於臨邊比斜邊)、TOA(tan= opposite/ adjacent,正切等於對邊比臨邊),連起來就是“SOH-CAH-TOA”。於是學生們歡快地表示明白了。看到這裡我心中不禁大叫:等等!你們不能拿語言優勢來坑我們的老師啊!那讓你們的老師來中國教數學,然後我們來比賽背誦乘法口訣好不好?
接下來英國學生們表示她們英國老師帶的班級都花了大量的時間來講這個東西,而英國數學老師也表示中國同行講得太快了。然而這裡我不能理解的是,一般來說中國老師講得快都是為了趕進度——因為其他學校老師講得也很快,講完之後就可以快速進入複習,用幾輪複習來鞏固——如果你講得沒有別人快,你的學生就會落後。可是在英國,為什麼這些中國老師要講這么快呢?他們並不存在趕進度的問題——他們的競爭對手花在同樣問題上的時間更長,而每天上課的時間也更短,中國老師們多出來的那么多時間都到哪裡去了?難道他們講得快只是習慣使然?或者說,又只是單純地讓這些孩子體驗一下中式教育?
通過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看到,為了好看,或者是由於選擇性偏誤,這部片子的現實意義已經大打折扣。
那么,從第一集中,可以看出中英教育模式的優劣嗎?
英國數學老師就通過上面數學課的例子表示,現在課堂已經不再是以老師為中心(我們可以理解為應試教育),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可以理解為素質教育),潛台詞就是,中國同行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中式教育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
雖然他得出這個結論有點太跳躍了(比如在中國,老師們也是會耐心答疑的,會比講課慢很多,因為他們知道你不會,但你們又沒給他們答疑的機會),但他這個結論我還是非常贊同。我不認為中國完全是應試教育(就像之前說的,這個世界大多數時候是處於中間地帶的),但我確實認為總體上中國教育中素質教育的成分還不夠高,這位老師批得有理。但是——這不能作為中英教育模式優劣的根據。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第一集很容易讓人產生一個誤會(儘管可能是無意的),那就是,是中式教育選擇了權威、紀律、殘酷競爭和長時間高強度訓練,而英式教育選擇了寬鬆、自由和全面發展。
事實恰恰相反,是殘酷競爭選擇了中式教育——因為我們人多教育資源少,所以要大班,所以要權威要紀律(這一點當然也和政治有關),要更加高強度地學習;是寬鬆環境選擇了英式教育——可以更小的班,對孩子們有更多的關注,更加以學生為中心。事實上,中國也不存在一個統一的“中式教育”——一個一線城市的學生可以出國交流,有游泳館籃球館,素質教育成分高些;而一個四線城市的學生只能終日在教室上課自習,應試教育成分高些。也許對一個四線城市的學生來說,一線城市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已經很不“中式”了。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教育模式的選擇,根本不是非“中”即“英”那么簡單,而是存在一個漫長的中間地帶,大家根據各自的經濟文化情況在裡面找位置。
說了本片這么多壞話,還是要說這部紀錄片的大膽嘗試並激起廣泛探討是值得肯定的,這種異國風情的體驗對參加實驗的孩子們、廣大英國觀眾乃至廣大中國觀眾來說都非常有趣。只不過,英國人其實是拍著玩兒呢,更多成分是獵奇和圖新鮮,認真你就輸了。要是從本片內容里找論據上綱上線到兩國教育模式優劣上,那就太滑稽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