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精讀》對“三十六計”各計都附有言簡意賅的“解語”,“解語重數不重理”——重在闡述運用該計謀應該把握的客觀規律(即“數”),而不是空講如何運用該計謀的大道理。同時,為幫助人們理解“術之為術”、“術中有數”——運用該計謀的具體方法(即“術”)及具體方法中蘊含的客觀規律,各計又都附有明白曉暢的“按語”。它既是對“解語”的進一步展開,又列舉經典戰(事)例予以佐證,可謂與“解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基本介紹
- 書名:《三十六計》精讀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頁數:250頁
- 開本:16
- 品牌:嶽麓書社
- 作者:夏明星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80135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三十六計)精讀》由嶽麓書社出版。
作者簡介
夏明星,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研究生畢業,現為武警廣州指揮學院教研部副教授,主要從事軍事理論、軍事歷史研究。曾在《黨史縱橫(月刊)》、《軍事史林(月刊)》等雜誌發表如《劉鄧軍事謀略大觀》、《劉伯承的用兵之道》、《賀龍元帥的用兵之道》、《陳賡大將的軍事謀略》等文章數十篇。
圖書目錄
總說
勝戰計
第○一計瞞天過海
第○二計圍魏救趙
第○三計借刀殺人
第○四計以逸待勞
第○五計趁火打劫
第○六計聲東擊西
敵戰計
第○七計無中生有
第○八計暗度陳倉
第○九計隔岸觀火
第一○計笑裡藏刀
第一一計李代桃僵
第一二計順手牽羊
攻戰計
第一三計打草驚蛇
第一四計借屍還魂
第一五計調虎離山
第一六計欲擒故縱
第一七計拋磚引玉
第一八計擒賊擒王
混戰計
第一九計釜底抽薪
第二○計渾水摸魚
第二一計金蟬脫殼
第二二計關門捉賊
第二三計遠交近攻
第二四計假道伐虢
並戰計
第二五計偷梁換柱
第二六計指桑罵槐
第二七計假痴不癲
第二八計上屋抽梯
第二九計樹上開花
第三○計反客為主
敗戰計
第三一計美人計
第三二計空城計
第三三計反問計
第三四計苦肉計
第三五計連環計
第三六計走為上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文章
附錄《孫子兵法》釋注
勝戰計
第○一計瞞天過海
第○二計圍魏救趙
第○三計借刀殺人
第○四計以逸待勞
第○五計趁火打劫
第○六計聲東擊西
敵戰計
第○七計無中生有
第○八計暗度陳倉
第○九計隔岸觀火
第一○計笑裡藏刀
第一一計李代桃僵
第一二計順手牽羊
攻戰計
第一三計打草驚蛇
第一四計借屍還魂
第一五計調虎離山
第一六計欲擒故縱
第一七計拋磚引玉
第一八計擒賊擒王
混戰計
第一九計釜底抽薪
第二○計渾水摸魚
第二一計金蟬脫殼
第二二計關門捉賊
第二三計遠交近攻
第二四計假道伐虢
並戰計
第二五計偷梁換柱
第二六計指桑罵槐
第二七計假痴不癲
第二八計上屋抽梯
第二九計樹上開花
第三○計反客為主
敗戰計
第三一計美人計
第三二計空城計
第三三計反問計
第三四計苦肉計
第三五計連環計
第三六計走為上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文章
附錄《孫子兵法》釋注
序言
三言兩語
為什麼不多不少,恰恰是『三十六計』呢?
《嘉祜集·太玄論下》有言,“太玄之策,三十有六。”就是說,最玄乎、最高明的計謀,應當有『三十六計』。(《三十六計》,張少雄、民輝編著,嶽麓書社,2011年5月第1版,第1頁)或許,這就是古人薈萃成『三十六計』的原因。
『三十六計』的作者姓氏、成書年代及印行流通情況,目前仍然有待考證。不過,從它“總說”中開宗明義“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來看,顯然是一部研討《孫子兵法》權謀思想的著作。
『三十六計』各計都附有言簡意賅的“解語”,“解語重數不重理”——重在闡述運用該計謀應該把握的客觀規律(即“數”),而不是空講如何運用該計謀的大道理。同時,為幫助人們理解“術之為術”、“術中有數”——運用該計謀的具體方法(即“術”)及具體方法中蘊含的客觀規律,各計又都附有明白曉暢的“按語”。它既是對“解語”的進一步展開,又列舉經典戰(事)例予以佐證,可謂與“解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三十六計》,劉國建註譯,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第9頁)在本小書中,有些“按語”所舉戰(事)例知名度相對不高,故隱去不提。
如今,各種譯註(或註譯)『三十六計』的圖書湧向出版市場,但不少譯註(或註譯)對各計解釋比較膚淺,時有牽強附會之處,有的更是所舉戰(事)例不當,有的純粹就是以訛傳訛。須知,『三十六計』是從推崇“用兵如《孫子》”出發,而推導出“策謀三十六”的,所以應該從這方面著手,對『三十六計』進行正本清源——這也是本書的主旨。
孫武著述的《孫子兵法》(簡稱《孫子》)雖然僅僅只有十三小篇、六千餘字,卻是中國古代“武經七書”之首,其地位正如明代兵學家茅元儀所指出的:“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就是說,成書在《孫子兵法》之前的兵書,《孫子兵法》都予以了充分吸收;成書在《孫子兵法》之後的兵書,概未能擺脫《孫子兵法》的影響。(《中國兵學史》,趙國華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545頁)迄今,『三十六計』成書年代尚難確考,但是遠晚於《孫子兵法》卻是無疑,故其用兵理念自是“不能遺《孫子》”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相提並論,當是契合不知名的創作者本意的。
根據上述認識,本書竭力挖掘各計的微言大義,尤其是與《孫子兵法》的理論淵源(只能算是“管見”),希望幫助讀者在理解“術之為術”的同時,還能領悟出“術中有數”。
倘能有益於此萬一,則幸甚!
另外,本小書“管見”中關於《孫子兵法》的引文注釋,絕大多數出自軍事科學院《孫子》注釋小組譯註的《孫子兵法新注》(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2版),為節省篇幅恕不一一列出。
夏明墨
2013年5月1日
為什麼不多不少,恰恰是『三十六計』呢?
《嘉祜集·太玄論下》有言,“太玄之策,三十有六。”就是說,最玄乎、最高明的計謀,應當有『三十六計』。(《三十六計》,張少雄、民輝編著,嶽麓書社,2011年5月第1版,第1頁)或許,這就是古人薈萃成『三十六計』的原因。
『三十六計』的作者姓氏、成書年代及印行流通情況,目前仍然有待考證。不過,從它“總說”中開宗明義“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來看,顯然是一部研討《孫子兵法》權謀思想的著作。
『三十六計』各計都附有言簡意賅的“解語”,“解語重數不重理”——重在闡述運用該計謀應該把握的客觀規律(即“數”),而不是空講如何運用該計謀的大道理。同時,為幫助人們理解“術之為術”、“術中有數”——運用該計謀的具體方法(即“術”)及具體方法中蘊含的客觀規律,各計又都附有明白曉暢的“按語”。它既是對“解語”的進一步展開,又列舉經典戰(事)例予以佐證,可謂與“解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三十六計》,劉國建註譯,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第9頁)在本小書中,有些“按語”所舉戰(事)例知名度相對不高,故隱去不提。
如今,各種譯註(或註譯)『三十六計』的圖書湧向出版市場,但不少譯註(或註譯)對各計解釋比較膚淺,時有牽強附會之處,有的更是所舉戰(事)例不當,有的純粹就是以訛傳訛。須知,『三十六計』是從推崇“用兵如《孫子》”出發,而推導出“策謀三十六”的,所以應該從這方面著手,對『三十六計』進行正本清源——這也是本書的主旨。
孫武著述的《孫子兵法》(簡稱《孫子》)雖然僅僅只有十三小篇、六千餘字,卻是中國古代“武經七書”之首,其地位正如明代兵學家茅元儀所指出的:“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就是說,成書在《孫子兵法》之前的兵書,《孫子兵法》都予以了充分吸收;成書在《孫子兵法》之後的兵書,概未能擺脫《孫子兵法》的影響。(《中國兵學史》,趙國華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545頁)迄今,『三十六計』成書年代尚難確考,但是遠晚於《孫子兵法》卻是無疑,故其用兵理念自是“不能遺《孫子》”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相提並論,當是契合不知名的創作者本意的。
根據上述認識,本書竭力挖掘各計的微言大義,尤其是與《孫子兵法》的理論淵源(只能算是“管見”),希望幫助讀者在理解“術之為術”的同時,還能領悟出“術中有數”。
倘能有益於此萬一,則幸甚!
另外,本小書“管見”中關於《孫子兵法》的引文注釋,絕大多數出自軍事科學院《孫子》注釋小組譯註的《孫子兵法新注》(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2版),為節省篇幅恕不一一列出。
夏明墨
2013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