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

五年前,當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卓奧瑪爾特·奧托爾巴耶夫在阿斯塔納首次聽到“一帶一路”倡議時,他感到非常興奮,因為“我們是一個內陸國家,可以藉此機會實現互聯互通”。五年後,儘管中亞內部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提起互聯互通與“一帶一路”,“我們都覺得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話題,它是連線中國和歐洲的一座橋樑,讓我們實現共同繁榮”。五年間,“一帶一路”倡議為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亞地區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動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8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
  • 舉辦時間:2018年11月
奧托爾巴耶夫在2018年11月11日召開的“2018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剛剛推出時,中亞地區有些困惑,“這和之前的一些項目有什麼區別呢?”而如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亞已經見證了“一帶一路”帶來的福利,然而全新的迷惑也躍上紙面:“很多人認為‘一帶一路’只是關乎基礎設施建設,但事實是怎樣的呢?”
奧托爾巴耶夫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需關注基礎設施建設,文化軟實力必須扮演領先的地位,這有助於提升公眾對“一帶一路”與中國的理解,從而創造新的合作可能。“基礎設施建設只是‘一帶一路’倡議中最簡單的部分,因為中國在國內已經成功地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對‘一帶一路’更不是問題了。”奧托爾巴耶夫以上海成功舉辦進博會為例,認為這是中國向世界展示開放和互聯互通的體現。
那么中國該如何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展示軟實力以此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呢?奧托爾巴耶夫以上世紀的美國與日本為例,美國在20世紀初從政府層面制定計畫,通過人文交流、散布企業文化等提升影響力;日本亦如此,上世紀60年代,日本在政府層面推出了一項計畫——“智慧日本”從而提升了其國際形象。他認為,“一帶一路”不能只關注資金或是基礎設施,而是要重點關注人文交流,實現人與人的情感溝通,重點關注國家的獨特文化特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也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應關注軟實力建設,關注人文交流、教育和科技方面的合作。“一帶一路”倡議除了促使貿易合作,也應彰顯文化的影響力,成為搭建人類文明對話的絕佳平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致力於促進人類跨文化交流與合作,自1988年以來堅定支持以絲綢之路作為文化交流議題與文化對話平台的相關研究,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該組織的有很多契合之處。“‘一帶一路’是當今世界非常重要的合作倡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此非常歡迎和支持。”博科娃表示。
2014年,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擁有33個遺產點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條以西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通向中東、歐洲和非洲,連線了不少各具魅力的城市。博科娃指出,古代絲綢之路推動了跨文化交流的蓬勃發展,對當今世界極具啟發意義。“我相信‘一帶一路’倡議也能發揮遺產的潛力,帶來發展和繁榮,它已經利用我們在科技革命以及在信息溝通革命方面的進展幫助我們加強在文化和遺產方面的交流與對話。”博科娃指出。
奧托爾巴耶夫還指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形象想要得到沿線目的國的接受,軟實力、信任與理解應放在首位,“我們要確保在目的國推行‘一帶一路’倡議以需求為先,而不是以供給為先。”2009年至2011年期間擔任尼泊爾總理的馬達夫·庫馬爾·內帕爾認為全球治理體系正發生劇變,但諷刺的是全球治理忽視了欠已開發國家的存在,它們無法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福利,而“一帶一路”可以重新定義全球治理,幫助欠已開發國家更好地發展,而這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以需求為先。
內帕爾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對於亞洲、非洲、中東歐的發展至關重要。為了讓世界更加和諧、更有包容性、更和平地發展,該倡議將亞洲、歐洲、非洲通過古老的“一帶一路”聯合在一起,聯合各方的優勢資源,這對於沿線各國都意味著極大的希望。包括尼泊爾在內的欠已開發國家面臨著資源與市場的約束,同時也面臨保護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威脅。鑒於美國在當今世界扮演著主導地位,“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些新的機制應對這個更加複雜的多級世界,我們希望‘一帶一路’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架構,近年來該倡議也已經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環,”內帕爾表示。
此外,博科娃在會上還讚許了中國在促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的過程中的積極表現。她指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現有促進作用。聯合國於2016年提出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但如何落實這樣戰略性的願景,在國際框架中需要什麼樣的政策,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呢?博科娃認為,中國正用實際行動為世界帶來問題的答案,對於推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了極大貢獻。
2015年9月份,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宣布了“6個100”國際合作承諾,為幫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未來5年中國將向開發中國家提供:100個減貧項目、100個農業合作項目、100個促貿援助項目、100個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100所醫院和診所、100所學校和職業培訓中心。“我相信現在這一承諾已經在強勁的落實過程當中。這一落實也顯示出中國國家致力於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努力。”博科娃表示。
據悉,“2018聯通世界與未來”國際研討會於11月11日至12日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召開,是由“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舉辦的首屆國際研討會。來自全球各地七十多位知名政要和學者參會,圍繞“轉折中的世界與全球秩序”、“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各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與新型國際關係”、“全球治理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議題展開探討。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卓奧瑪爾特·奧托爾巴耶夫、尼泊爾前總理馬達夫·庫馬爾·內帕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日本駐滬總領事片山和之等出席研討會。
今年(2018年)9月28日,“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在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正式掛牌成立。“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以“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為建設理念,充分匯聚國內、國際優質學術資源,不斷加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的學術體系、教材體系、課程體系、話語體系和知識體系建設,著力打造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高端智庫、高端人才培養儲備基地、國際輿情研究高端平台和高端大數據中心,積極構築“資政、咨商、啟民、育人”功能融為一體的國內、國際學術共同體。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