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默爾曼電報”被公認為改變歷史進程最深、對時代影響最大的單一電報文。這封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德國外交部長發給駐墨西哥大使,提議和墨西哥結盟進攻美國的絕密電報文的泄漏,導致了德國一直力圖避免的情形迅速發生:恪守中立的美國加入敵方陣營對德宣戰。
敵對雙方——以英國為首的協定國集團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當時對峙膠著的態勢很快被打破,此後戰爭只持續了一年多,就以同盟國集團投降宣告結束。看上去“齊默爾曼電報”事件是由德國一系列不顧現實的願望、背信棄義的冒險、愚蠢荒誕的行為導致,但若不是英國情治單位智慧靈動的創造力和艱苦卓越的耐心韌性,是不可能抓住這個貌似偶然的機會,並最終贏得戰爭勝利的。本文試圖從多個層面和角度,還原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齊默爾曼電報
- 參與者:德國、墨西哥、美國、英國、
- 內容:提議和墨西哥結盟進攻美國
事件介紹,事件過程,
事件介紹
“齊默爾曼電報”被公認為改變歷史進程最深、對時代影響最大的單一電報文。這封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德國外交部長發給駐墨西哥大使,提議和墨西哥結盟進攻美國的絕密電報文的泄漏,導致了德國一直力圖避免的情形迅速發生:恪守中立的美國加入敵方陣營對德宣戰。敵對雙方——以英國為首的協定國集團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當時對峙膠著的態勢很快被打破,此後戰爭只持續了一年多,就以同盟國集團投降宣告結束。
看上去“齊默爾曼電報”事件是由德國一系列不顧現實的願望、背信棄義的冒險、愚蠢荒誕的行為導致,但若不是英國情治單位智慧靈動的創造力和艱苦卓越的耐心韌性,是不可能抓住這個貌似偶然的機會,並最終贏得戰爭勝利的。
事件過程
本文試圖從多個層面和角度,還原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
一戰時期的美英德態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7月28日,在四年後的1918年11月11日結束。雖然前後有包括歐洲、亞洲(包括當時的中國北洋政府)和美洲的27個國家宣布參戰,並因此而被稱為“世界大戰”,但主要戰場幾乎都在歐洲。
戰爭剛一開打,美國公開宣稱嚴守中立地位。當時力主美國中立及和平解決爭端的美國總統烏德羅·威爾遜甚至還以“遠離歐洲戰場”為競選口號,贏得了1916年的總統連任,而這時歐洲的戰爭已經如火如荼地打了兩年了。一戰前,美國負債累累,綜合實力在列強中不算突出。戰爭爆發帶來了巨大的物資需求,身處中立地位讓美國和交戰的雙方都能大做生意,這極大促進了美國經濟發展,工農業生產、大宗貨物航運出口和資本借貸輸出等諸多行業欣欣向榮。一戰後美國的GDP翻了一番。可見,隔岸觀火既是美國選民的選擇,也是國家經濟利益的選擇。
但無論傳統淵源還是相近的價值觀念,令美國和英法為首的協約國集團的關係更為緊密,美國的物資和錢財也自然地更多流向了英國和法國。到戰爭末期,英法除動用大量黃金儲備購買軍火和糧食、日用品外,還欠債100多億美金(欠債直至2014年才還清)。這種情形多少讓美國的“中立”地位顯得不合時宜,倘若協約國在戰爭中敗落,還能指望英法償還債務?
一旦戰爭進入到最後的僵持階段,如果出現只需要一根稻草就能壓死某個駱駝的情形,美國理應不會放過這樣以小搏大的機會。對英國來說,一方面確實戰爭需要,另一方面為能更好“綁架”美國,不惜使勁向美國借貸購買軍火物資。對德國來說,即使美國拉偏架,以中立國的身份不斷資助敵國,也不得不忍氣吞聲息事寧人,力求阻止美國親自披掛上陣,為此德國無論軍事力量還是外交部門,都把不激怒美國當成重中之重。
英國對德國的海上封鎖和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
英國是老牌海軍強國,在一戰前夕,英國皇家海軍堪稱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無論其軍艦(在數量、噸位和火力方面),還是其海軍官兵(在技術、經驗和實力方面),對德國海軍都有巨大優勢。皇家海軍是英國國家命脈的保障和維繫力量,一方面它用於維護海上行動自由、投放戰爭力量,另一方面英國是一個島國,各種資源都要航運進出,倘若沒有海軍護航,隨時可被對手掐住脖子。同樣道理,強大的海軍還能對德國進行有效封鎖,不讓德國通過海路獲得物資資源。
打破皇家海軍的優勢,早在戰爭爆發之前,德國就已經千方百計發展海軍裝備。處於海權弱勢的德國的應對策略是大力發展潛艇部隊。潛艇利用潛航匿蹤和出其不意的攻擊讓敵人措手不及。特別是對幾乎沒有什麼防護能力、運送物資的商船,潛艇堪稱狼入羊群。但是當時潛艇也有自身劣勢,水下航速慢、視野有限、裝甲單薄、火炮威力不足等等,面對巨艦大炮的攻擊時除了緊急下潛外幾乎沒有什麼別的應對手段。這樣一旦被敵軍艦發現和圍捕,潛艇既不能有效還手,又難以逃脫,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所以當時潛艇的戰果主要依靠偷襲無武裝的船隻取得。
戰爭開始後,皇家海軍成功的控制和封鎖了德國海上航線,還利用強大的武力,攔截中立國開往德國的貨船,直接沒收貨物據為己有。德國的反制措施就是發動“無限制潛艇戰”,即宣布英國和愛爾蘭周圍的水域是戰爭地帶,任何出沒於該區域的船隻,不論軍用還是民用,不論屬交戰國還是中立國,都會不預先警告地予以攻擊。此戰略非常奏效,不僅實施一年就導致130萬噸物資沉入海底,而且還有效阻嚇、干擾了通往英法等國的商業航運。但因為許多航運物資來自美國,無限制潛艇戰嚴重影響了美國的商業利益,美國開始對德國施加壓力。
依照相關國際法和公約,交戰雙方不得直接攻擊敵國或中立國沒有參與戰爭的平民或民用設施。運送武器的貨船可以攻擊,但是有著嚴格的程式。首先潛艇要浮出水面,告誡對方停船接受檢查,如果船上沒有軍用物資或者軍人,就要予以放行(交戰國會約定開闢允許客船和普通商船通行的專用航道)。如果發現有違禁人員或物品,潛艇有權將其武裝解押至本國或中立國港口,貨物沒收、武裝人員繳械投入戰俘營(至本國港口)或遣散(至中立國港口)。不過現實中這個規則幾乎沒有可操作性:潛艇根本無法做到解押,戰爭中也不可能讓數量有限且好不容易出海的潛艇幹這種事情。大家都能接受的攻擊程式就變成了潛艇確認違禁客船商船事實後,留出時間讓所有乘員、船員上救生船,之後再擊沉輪船。如若因此有落水的人員,潛艇必須予以施救。之所以說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是因為英國美國也屢有利用民用航道運送軍用物資和人員等違背交戰法則的行為。
但是,若真讓潛艇確保被進攻的敵船乘員人身安全也絕非易事,這就意味著潛艇需放棄水下隱秘進攻而必須浮出水面,等待船員全部安全撤離後,方可實施攻擊。漫長的等待會招致敵人反潛力量前來圍殲。因此,不論敵船運輸的什麼物資,不予警告直接偷襲,偷襲得手也不管乘員死活直接撤離,這就是能給對方造成重大損失和精神壓力的無限制潛艇戰,對德國來說,是高效的克敵制勝手段。
無限制潛艇戰非常恐怖,漆黑冰冷、海風肆虐的大洋深處,一艘夜航的輪船突然遭到魚雷襲擊,劇烈爆炸後不久就會沉入冰海,船員來不及卸下救生艇就已落水。冰冷的海水只要半個小時就能殺死這些船員。就算來得及搭乘救生艇,如此惡劣的環境也不過是讓死神晚來幾小時而已。保護海員的生命安全是主要航海國家如英國、法國、荷蘭、挪威和美國等普遍遵守的原則,在他們看來,只有海盜才會蓄意偷襲擊沉商船,不為海員提供生命安全保障,任由他們無望的在救生艇上自生自滅或溺斃海中。一個國家要是蓄意這么作為,就是對公義和基本文明體系的破壞。這一點,在即使中立的美國來看是無法容忍,乃至值得為之一戰的。
然而德國是海上新貴,他們不在乎這些古老傳統。在他們看來,英國封鎖德國海上通道,絞殺德國的生命線,讓眾多德國民眾處於飢餓和死亡邊緣,這些民眾和在冰海里掙扎的船員只有程度差別而無性質差異。所以德國人對實施無限制潛艇戰沒有太多道德和法律障礙。這兩種觀念的衝突沒有調和的可能,最終出現了這樣的局面,即德國要不要展開無限制潛艇戰能決定美國是否參戰。
1915年1月,懸掛英國國旗的“路西塔尼亞號”客輪被德國潛艇擊沉,死亡的1198名乘客中有124名美國人,這種直接攻擊民用船隻並造成大量美國人死亡的行為是對美國中立地位的公然挑釁,德國害怕激怒美國,趕忙保證不再攻擊中立國和民用船隻,終止了第一次無限制潛艇戰。這達到了安撫美國的目的。
但是,終止本身就等於兩個互相掐住對方脖子的人中,有一個撒開了手。這種局面令德國無法容忍。為了打破海上封鎖,德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尋找機會,力圖集中優勢兵力在海面上痛殲皇家海軍。1916年,英德兩國海軍的日德蘭海戰爆發。德海軍本打算誘敵深入,利用優勢兵力伏擊圈殲滅皇家海軍的一部分,誰知密碼被英國海軍截獲破譯,來到伏擊圈的不是一隻小艦隊,而是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精銳。激烈海戰過後,雖然德國海軍重創了英國海軍,給對方造成較大損失。但兩軍實力相差過於懸殊,德國承受不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果,海上硝煙散去後,德國海軍軍艦狼狽逃回軍港。
此次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德國主動突破英國海上封鎖的努力宣告失敗。自此德國不再用水面艦艇與英國正面交鋒,只能以潛水艇攻擊敵海軍艦艇,到了最後,不得已又把無限制潛艇戰提上日程。
德國的跨大西洋通訊
德國和美洲大陸有眾多聯繫和利益關係。美國有數量龐大的德國移民,這些移民的親德意願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國的中立地位。南美諸國中,中立的阿根廷等國則是德國的傳統同情者,並通過航運源源不斷向德國輸送戰略物資。為了和這些國家建立密切安全聯繫,德國敷設了一條跨大西洋海底通訊電纜。然而受地理位置所限,這條電纜必須要穿越英吉利海峽。
1914年8月5日,就在英國向德國宣戰的第二天凌晨,一艘英國海底電纜船藉助夜色掩護,鬼鬼祟祟開到德國和荷蘭接壤的海域,利用專門設備,沒費什麼周折就找到了德國跨大西洋海底通訊電纜,將其砍斷破壞後返回。這等於摧毀了德國最安全的通訊鏈路,由於英國海軍的強大,德國在戰爭中始終沒有機會重新敷設電纜,無奈只能通過不安全的無線電或其他國家電纜傳送報文和信息。英國打響對德國的“第一槍”居然是偷偷摸摸剪斷一根海底電纜,隨著戰事的發展,大家會看到這一招有多么英明。
此後德國和美洲的秘密通訊有兩條路徑,一條是使用瑞典的海底電纜,這條海底電纜從斯德哥爾摩出發,經過大西洋的加拿利群島、維德角群島、阿森松島後登入阿根廷,然後走陸路北上,迂迴一萬多公里來到美國。在一戰時期,瑞典雖然是中立國,但傾向支持德國。德國自己的海底電纜不能使用後,瑞典慷慨但又秘密地讓德國外交部使用這條信道,把德國電報當作本國電報傳送。
不可思議的是,德國另一條秘密通訊路徑居然是借道美國的海底電纜。這是因為美國在戰爭爆發之初既不想嚴格中立不偏不倚,又不想只支持一方。威爾遜總統出身學者,一直希望能終止戰爭恢復和平,所以背著英國允許德國使用自己的海底電纜,試圖通過和德國高層建立熱線方式,更好的扮演戰爭調停者的角色。美國允諾德國使用自己的海底電纜,但附加了條件:傳送電文必須是明文,且不得損害美國利益。
然而,這兩條海底電纜的信號,都會經過英國的領地島嶼,在這裡,衰減的信號被濾波和放大,中繼一下才能跨過大西洋。按照相關法律和規約,英國是不能趁機截獲或接聽的。
英國對跨海通訊電纜的監聽
英國是個不大的島國,整個國家沒有領土縱深,歷史上也多次發生過成功的來自海路的入侵,為了國家安全,它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周圍國家的動向,即使是所謂友好國家。歐洲跨大西洋海底電纜從英國最西南端蘭茲角(Land’s End)過境,英國電報局藉助地理之便,趁機偷偷監聽所有的跨洋電報通訊。雖然此舉違背國際法和英國自己簽署的協定,但能獲知更多重要信息的誘惑讓英國人難以抵禦。
德國發往美洲大陸的電文若要借道他國海底電纜需要經過複雜的程式——以美國為例,按照最初約定,德國外交部必須先傳送電報明文給美國駐德國大使館,美國審查電文內容確定不會損害美國利益後,由美國用自己的密碼系統加密後傳送到美國國務院(相當於外交部),再由美國國務院解密後把電文內容轉給德國駐美使館。這種約定合情合理:既然你用我的信道,我有權要求你發的內容不得損害我的利益,滿足此條件,我才會幫你傳遞並為你保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德國採取得寸進尺的策略,一點點逼迫美國就範,最後演變成德國使用自己的密碼系統給電文加密,不讓美方知曉電文內容(瑞典也是一樣的情形),然後借道美國的海底電纜傳送。這種雞賊行為最終讓德國付出了所有的代價。
英國在不光彩的竊聽行動中發現有德國密電文通過美國和瑞典海底電纜傳送的事實後,極為氣憤。瑞典和美國違背了中立國原則幫助敵方,尤其是還算盟友的美國,這種行為無異於背後捅刀子。但英國高層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不予聲張。原因是英國若據此向瑞典美國抗議,一定會被追問證據的來源,勢必暴露英國偷偷竊聽的事實,更重要的是德國最終還會找到其他路徑傳輸密電文,倘若這個情形無法杜絕,那還不如現在這樣至少能監聽到傳送了哪些密電文。所以大家都這樣心照不宣的維持著表面的友好。
英國電信部門監聽員監聽和記錄下來的密電若不能解讀的話,那與日俱增的截獲內容就會毫無價值。這時候,就需要能破譯這些密電的機構。畢竟監聽他國的外交秘密通訊不夠光明正大,一旦被人發現,英國會陷入很糟糕的國家聲譽危機中。因此德國密電的破譯工作就要交給對外並不承認其存在的、海軍部管轄的秘密機構“40號房”來完成。
40號房
40號房是海軍部訓練局長阿弗雷德·尤因爵士專門為破解德國密電碼而創建的機構。為了保密,用其所在地舊海軍部大樓40號房命名,後來即使人員擴編而搬進新的駐地,“40號房”也一直是這個機構的常用代號。
尤因爵士是個極具遠見卓識的人,他是工程學家、機械專家和科學家,因為在科學方面的貢獻而被授予爵士勳爵。他熱愛學習也善於學習,為了了解密碼學是怎么回事,他還專門跑到圖書館自修了這門課程。戰爭開始後,他為40號房招募了許多數學家、語言學家等優秀人才。
40號房破譯工作的突破口來自德國“馬格德堡”輕巡洋艦的海軍密本。密本是一本厚厚的書,把明文和密文一一羅列對照。有了密本,就能直接讀取密電。這艘巡洋艦在波羅的海沉沒,沙俄海軍從一個身體已經僵直的德國海軍軍官屍體的胳膊下找到了這個密本。沙俄知道自己無法充分利用這個資源,就主動聯繫作為盟國的英國通報此事,當時任海軍大臣的溫斯頓·邱吉爾得知訊息後,怕沙俄反悔,立刻派人將密本拍照帶回英國。
德國海軍為了防止秘密泄漏,會啟用多種密本,而且一旦獲知哪個密本落入敵手,就不再使用這個密本。但是德國人一廂情願的認為馬格德堡密本已隨軍艦沉入海底,因此疏於防範。40號房拿到馬格德堡密本後,很快掌握了德國的密本編寫規律。此後根據以往的德國海軍調動情況和密報內容,來揣測和研究德國海軍使用的加密方式。
在不懈的堅持和努力下,40號房終於結出碩果。
1916年5月31日,德國試圖用一隻小艦隊引誘英國一隻分艦隊進入德國公海艦隊的伏擊圈,但德國的秘密計畫電文被40號房破解,英國人將計就計,派遣了強大的本土艦隊出動對德國艦隊主力進行反伏擊,激烈交戰後德國公海艦隊落荒而逃,英國贏得了日德蘭海戰。
德國海軍部給海上游弋的水面艦隊和潛艇下達命令時,會通過無線電發報。如果這些艦艇同樣用無線電應答這些電報時,英國人就能根據無線電定位獲知艦艇的位置。不僅如此,艦艇的發報員在傳送摩爾斯碼的時候,總會有獨特的個人習慣和風格,這就變成了像“指紋”一樣可以辨別的發報特徵。倘若這一切被監聽紀錄下來,就能推斷艦艇具體的位置變化。這樣,無線電定位和發報員“指紋”也成了暴露德國艦艇型號和位置的方式。
40號房有兩個部門,一個專門破解密電碼,另一個則通過無線電定位和收集發報員“指紋”等被動方式來嗅探德國艦隊的部署信息。顯然,後者的效率和準確性都比不上直接破譯密電碼。可為了保護破解密電碼的秘密,英國海軍部的各種宣傳會“無意”中透露出,每次英國成功抓住德國艦艇的位置,都是因為無線電定位實現的。而無線電定位暴露位置又難以避免,除非不出海或不進行通訊聯絡,所以德國人上了當,沒有針對密碼泄密的可能性做出特殊防範。
日德蘭海戰的失敗,使德國海軍水面艦隊龜縮在港口中,不敢再有什麼作為。德國海軍的密電文數量因而大幅減少。但是40號房的幕後英雄們沒有閒著,他們把精力轉向了德國外交部門的密電文。這時候,尤因爵士因歲數原因離開了海軍。而40號房則迎來了新的領導,傳奇人物威廉·霍爾,正是他的足智多謀和大膽冒險,促成了齊默爾曼電報事件最終爆發。
到了1917年,一戰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協約國和同盟國都因鏖戰太久而精疲力竭。剛結束的英德索姆河戰役雙方傷亡130萬人、法德凡爾登戰役雙方傷亡75萬人,戰爭處於痛苦乏味的戰壕對峙狀態,誰都無力逾越一步。但德國的形勢更加嚴峻,兵員不足已經開始徵召15歲男孩入伍;海上封鎖導致的物資匱乏,很可能讓德國熬不過這一年。軍方強烈要求再次啟動並擴大北大西洋和北海上的無限制潛艇戰。
德國政府,尤其是外交部門開始雖竭力反對,但無法找出更好的解決方式而不得不積極配合。無限制潛艇戰最終肯定會拖美國參戰,但如能在美軍參戰前打敗英國結束戰爭的話,美國威脅也就不復存在了。這本是個天方夜譚般的幻想,此刻的德軍也只能當成救命稻草了。德軍參謀部計算出,無限制潛艇戰只要擴大實施6個月,就能讓英國屈服。換句話說,無限制潛艇戰開戰後,只要拖住美國6個月內不參戰,德軍就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一戰態勢圖
德皇下了決心,定於1917年2月1日重啟無限制潛艇戰,與此同時指示各方力量想方設法拖住美國。陷入瘋狂狀態的顯然不僅僅有德軍參謀部和德皇,德意志帝國外交秘書(相當於外交部長)阿瑟·齊默爾曼也產生了一個很荒誕的念頭,為此,齊默爾曼於1月16日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海因里希·馮·厄卡德特寫了封信,這封信以電報方式傳送,史稱“齊默爾曼電報”。
齊默爾曼的電文無法直接遞送給駐墨西哥的機構,須先藉助美國的海底通訊電纜發至駐美國的德國大使館,然後由駐美大使館通過美國的民用電報公司發給駐墨西哥使館。齊默爾曼為了保險起見,還啟用了另一條借道瑞典的通訊電纜傳送電報。依照先前的“友好”約定,這條電報被德國加密後,送到美國駐德國大使館,由美國人幫忙經美國的海底電纜於柏林時間1917年1月16日傳送到美國國務院,國務院沒有拖宕,趕緊把這封外交密電送到德國駐美國大使手上。只是德國和美國都不知道,當密電文在海底電纜穿過的時候,英國人把它截獲下來,送到了40號房。一場好戲,終於拉開了帷幕。
電報被截獲
英國電報局勤勤懇懇監聽和截獲了德國所有通過美國和瑞典海底電纜的電報,並把它們悉數交付給40號房,但是40號房的破解能力跟不上德國密電文的傳送速度,因此不得不篩選破譯。鑒於此刻非常敏感,德國發往駐美國大使館的電文得到格外關注,因為英國不期望見到德國任何促使美國繼續保持中立的計畫得逞。齊默爾曼雙保險啟用兩通道傳送電報,這讓40號房產生了極大興趣:什麼樣的電報如此重要?德國式的謹慎成功的挑起了英國式的好奇。
齊默爾曼電報用的是0075密碼系統加的密,這是當時德國外交部剛啟用半年、最新和最高加密等級的密碼系統,還只用在諸如駐美國這樣的大國的使領館。40號房為了破解0075密碼,已經付出很多心血,然而即使這些專家不懈努力,也只能破解電文小部分內容:
柏林外交部 1月 16日極密我們計畫2月1日實施無限制潛艇戰。與此同時,我們竭力促使美國保持中立。如果不能做到......我們向2479提出以下為基礎的結盟。
......共同作戰 。......共同締結和平。......
強大的無限制潛艇戰......,迫使英國在幾個月內求和。
這部分連破譯帶猜測的內容送到了威廉·霍爾海軍上將辦公桌上。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密電要么無法破譯、要么只能破譯部分內容、再就是破譯的內容價值不大。從齊默爾曼電報中知悉德國將於二月一日重開無限制潛艇戰可算是取得密碼戰的重大成果。提前十多天獲知德國重開無限制潛艇戰,可讓英國海軍和商船的部署作出重大調整,40號房已經立下赫赫戰功。當然霍爾得知德國準備重開無限制潛艇戰內容後,雖有震驚,卻也不覺得意外。德國到了這步田地,早晚會重啟無限制潛艇戰的,雖肯定會讓英國處境更加艱難,但也意味著能拉美國參戰,而只要美國參戰,就能確保協約國取得最終勝利。
霍爾將破解獲悉的內容密告了英國外交大臣鮑爾弗,兩人商討有無必要讓美國知道齊默爾曼電報的存在和內容。商討結果是暫不作聲,因為德國只要一開啟無限制潛艇戰,就能拉美國下水,這個結局和美國知不知道這封電報無關。若要告知美國的話,為了取信於美國,就得暴露出英國正在偷聽美國的海底電纜的尷尬事實。更何況這封電報並不完整,以此作為證據會弄巧成拙。英國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靜靜等著2月1日的降臨,然後樂見美國主動打破中立,加入到協約國的隊伍中來。
霍爾敏銳的察覺出,齊默爾曼電報的核心內容不是無限制潛艇戰重開——雖然這點也很重要——而是德國打算攛掇和誰結盟。40號房對0075密碼加密電報的破解已傾其所能,實在無法進一步挖掘出密電文中代表某個國家四位數字2479到底指誰,這讓霍爾無法釋懷。這時,霍爾體現出其過人的洞察力和膽魄,他大膽推測出這個國家就是墨西哥。理由是在60年前的美墨戰爭中,戰敗的墨西哥丟失了將近一半的國土(包括現在美國的加利福利亞州、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舊仇未了,又添新恨。就在此刻,美國的潘興將軍還帶著一萬名美軍士兵,在墨西哥境內鎮壓墨西哥的農民游擊隊。墨西哥國力不濟,只能挨美國的打,但德國若是答應和墨西哥結盟,也許還有翻盤機會。而只要墨西哥進攻美國,美國就會分身乏術只顧管好自己的後院,那么德國就有可能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據此,霍爾推測,德國若是要找一個國家結盟對付美國的話,那就一定是墨西哥。
霍爾的抉擇
如果霍爾的大膽推測成立,那么這封電報的利用價值就大到無法估量。這將是德國無恥地背信棄義的鐵證。然而這個電報意義固然重大,但卻因沒有完全破解而無法成為霍爾手中的王牌。這個時刻真可謂緊急萬分,不過霍爾還算樂觀,因為還有無限制潛艇戰。
2月1日,德皇果然宣布重啟無限制潛艇戰。鑒於德國的強硬粗暴,美國不得不實施反制措施。2月3日威爾遜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講,宣布斷絕和德國的外交關係。按理,斷交是宣戰的前奏,依照英國的判斷,最多一兩周,美國就會作為協約國一方參戰。然而一個令人不安的狀況出現了。
德國雖然重啟無限制潛艇戰,但對潛艇部隊發出嚴格的約束令,儘量避免攻擊美國商船。威爾遜總統也力圖在最後一刻攔住美國參戰的步伐,他在國會的演講中提出了參戰條件:“除非德國有公開明顯的破壞美國中立的情形”。這種不約而同的默契使英國預料的兩國交惡事件並沒有發生。如此看來,只要德國的潛艇足夠小心謹慎,那么美國依然可以繼續維繫其搖搖欲墜的中立地位。
(偉大的威廉.霍爾) 時間一天天過去,英國不能再等。無限制潛艇戰一開,英國被擊沉的商船數量和噸位迅速上升。西線戰場上德軍重新集結了軍隊,準備發動新一輪攻勢。套在英國脖子上的繩索正在收緊。霍爾覺得無論如何都要啟用殺手鐧——齊默爾曼電報了。
當時,美國駐英國大使沃特·佩奇是協約國同情者,霍爾很想把這部分破譯的內容捅給佩奇,說服佩奇認清德國的陰謀後,佩奇會積極影響那位一直讓美國遠離戰爭的威爾遜總統。即使佩奇不相信那個尚未明確的德國潛在盟國是墨西哥,單純憑藉德國背信棄義濫用美國出於友好目的為德國提供的海底電纜討論無限期潛艇戰從而損害美國利益也是不能容忍的。
但是霍爾遇到一個悖論情形,美國若相信這不是英國捏造栽贓行為——這種可能性確實非常巨大——就會暴露英國偷聽美國海底通訊電纜的事實。德國背信棄義固然粗暴無禮,但英國又該如何為自己的偷窺行為辯護?其次,40號房是個絕對機密的單位,它的出色工作讓英國一直掌握戰爭主動權,甚至直接打贏了日德蘭海戰。為了不讓德國人知道40號房的存在,有很多次40號房破譯了密電,英國人明知道德國潛艇已經設伏,眼看著入彀的一艘兩艘商船落入陷阱,只能任其慘遭德國屠殺,以此來掩蓋德國密電被破譯的事實。當下英國的優勢地位是靠很多人命換來的,知道那些海員無謂喪命而不事先警告改變航線,某種程度來說讓霍爾也成了殺人幫凶。但是,理智告訴霍爾,如果德國察覺密碼失密而變更,會搭上更多英國人性命。必須要誓死保護40號房的秘密,哪怕是對待同情自己的美國。因此,將電報內容捅給美方的兩個必要前提就是隱瞞竊聽海底電纜和40號房的存在。
除此之外,霍爾還要解決第三個問題,齊默爾曼電報沒有完整破譯,誰都無法排除沒有破譯的內容恰好是表達反對無限制潛艇戰和結盟的提議的可能性。美國的反戰勢力相當強大,這種殘缺不全的電報不能充當德國搞陰謀詭計的鐵證。
如果齊默爾曼電報的最終目的地是德國駐墨西哥使館,霍爾知道德國和墨西哥沒有直接通信渠道,只能藉助駐美國使館和利用美國的電報郵路。霍爾還清楚德國駐美使館和駐墨西哥使館之間並沒有用0075加密,而應該是其他老舊的加密系統。因此霍爾把完成齊默爾曼電報拼圖的最後期望寄托在美國至墨西哥的這條郵路上。這是讓齊默爾曼電報成為英國王牌的唯一機會。
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電報傳送業務是由著名的西聯(Western Union) 公司經營的。這是一家民營公司,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公司規定,對於所有的電報往來,都必須留下電報報文的拷貝件。霍爾推斷駐美大使在16日收到原電文後,最多耽誤兩天就會給駐墨西哥使館轉發,他立即部署一個非常大膽的間諜行動,啟用一個在墨西哥城潛伏的英國間諜跑到墨西哥電報局實施盜竊,偷了一大堆電報的拷貝回來。這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件,墨西哥並沒有聲張。英國人沒費什麼周折,就在其中找到了還新鮮熱乎的齊默爾曼電報文拷貝,欣喜地發現其加密方式是40號房已經掌握的13040加密系統。終於,一切完全按照霍爾預期的那樣,齊默爾曼電報的完整內容展示在英國人面前。
1917年1月16日
我們計畫於2月1日開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與此同時,我們將竭力使美國保持中立。
如計畫失敗,我們建議在下列基礎上同墨西哥結盟:協同作戰;共同締結和平。我們將會向墨西哥提供大量資金援助:墨西哥也會重新收復在新墨西哥州、德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失去的國土。建議書的細節將由你們草擬。
請務必於得知將會與美國開戰時(把此計畫)以最高機密告知墨國總統,並鼓勵他邀請日本立刻參與此計畫;同時為我們與日本的談判進行斡旋。
請轉告墨總統,我們無敵的潛艇部隊的參與將可逼使英國在幾個月內求和。
偷竊墨西哥的電報拷貝完美的解決了上述三個難題,這個想法令人拍案叫絕。而且整個事件發展依照霍爾所預想的一步步驗證和實現,足以讓偉大的霍爾在英國歷史上功勳彪炳。
不得不說,雖然齊默爾曼電報的截獲破解離不開霍爾的神機妙算及40號房的卓越努力,但是德國自身犯的一系列錯誤也貢獻不小。首先利用美國郵路傳送損害美國利益的電文極其冒險,一旦敗露會徹底激怒美國。既然有瑞典的郵路,即使繞道也應該只用這條郵路。其次,德國駐美國大使收到電文脫密閱讀後,原電文沒有任何修改就用秘密等級低的13040密碼系統加密發給駐墨西哥大使,讓英國實現了全部破譯。第三,德國公文太講求規範和嚴謹,形成了許多固定的表達套路。這令40號房的“猜謎”工作輕鬆不少。
美國人知道了齊默爾曼電報
二月二十二日,霍爾把齊默爾曼電報內容透露給美國駐英國大使秘書貝爾過目,貝爾負責美英兩國情治單位之間的聯絡。看到電報內容後,貝爾被其內容深深震懾,他根本無法相信其真實性,因為任何國家想要謀取美國一片領土的想法實在太過荒謬。霍爾告訴貝爾,很快就有官方正式文書見告。
二月二十三日,英國外交大臣阿瑟·鮑爾弗召見美國駐英國大使佩奇,告知英國剛剛在一次“無意識”的間諜偷竊行動中,“幸運”獲得了德國駐美國大使發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的電報,因為英國“恰好”還擁有這個電報所用的13040密本,得以了解電文的全部內容。出於對美國的“關切”和“友好”,覺得有必要將電文內容立即告知美國。霍爾和鮑爾弗覺得告訴美國這么多足矣,齊默爾曼電報真實性的證實工作留待美國去完成,美國自己能夠完成也必須自己完成,這樣就能保守英國的秘密。
佩奇獲知電報內容後,給美國外交部門先發了一個簡訊,告知會有重要情況匯報。然後連夜趕寫並加密傳送齊默爾曼電報的報告。二月二十四日,威爾遜總統看到了齊默爾曼電報全文。依然對德國抱有幻想的他覺得還是有必要先排除英國為了拉美國下水而有意捏造電報的嫌疑。這封電報如果走的是美國海底電纜,肯定會在國務院留有拷貝件。其次,德國駐美國使館用美國西聯(Western Union)電報公司發電文給駐墨西哥使館,也會在西聯公司留下電文拷貝件。電報中提到了齊默爾曼傳送的具體時間,那就以這個時刻為線索,這兩個途徑都能讓美國驗證齊默爾曼電報是否存在。
美國國務院果然找到1月16日德國發出的一封密文電報電報,只是具體內容美國無從了解。另一條渠道就是西聯公司。西聯公司是個私立民營公司,負有為客戶保密的義務。一開始他們拒絕了美國政府提出的無理要求,後來在國家安全名義的重壓下就範,出示了德國發電文的拷貝件。
到了這個地步,不論內容多么荒謬和無恥,針對美國的齊默爾曼電報確實存在,英國人並沒有捏造事實。現在,輪到美國走棋了。
威爾遜總統的反擊
美國用了幾天時間確認了齊默爾曼電報的真實性,威爾遜總統覺得無比憤怒;德國提議和墨西哥(甚至還有日本)結盟對美國開戰,妄圖讓美國損失一大片領土;德國背信棄義,利用美國出於友好目的提供的海底電纜,卻傳送針對美國的陰謀電文。這兩點中任何一點成立都給予威爾遜總統充分理由對德國宣戰。允許德國使用美國海底電纜的決策是威爾遜總統做出的,預先知道德國墨西哥結盟謀取美國領土而沒有任何反應會讓威爾遜成為美國千古罪人。
然而,美國國內反戰勢力不容小覷,如果官方拋出齊默爾曼電報,那些擅長陰謀論思維的人會不顧事實咬定這是英美聯手搞鬼。其次,美國政府公布齊默爾曼電報內容,還會被人詬病為用不當手段獲取非交戰國的機密外交電報。這個邏輯站得住腳:齊默爾曼電報固然是德國不仁,但美國畢竟要先採取陰謀手段截聽才能獲知電文內容也屬不義。這時雖然威爾遜的立場已經徹底轉變,決定加入這場在歐洲打響的戰爭但他很冷靜,他想首先打贏是否參戰的輿論戰。
二月二十七日,威爾遜和幕僚商量,決定把齊默爾曼電報內容捅給美國媒體,讓媒體披露整個電報事件,這么做可讓美國政府進退自如。
三月一日,美國“紐約時報”頭版刊登了整個齊默爾曼電報事件。依然蒙在鼓裡的世界輿論炸開了鍋。沒過兩天,齊默爾曼電報事件幾乎占據了全球主要報紙的頭版。
美國人民的憤怒被引燃了,原來認為遠在歐洲的戰火差點就要在後院點著,很多英國同情者要求對德開戰。但正如威爾遜預料的那樣,反戰者或德國同情者指責齊默爾曼電報實在太過荒誕,是妄圖拉美國下水的好戰分子捏造的。威爾遜要做的只是確認齊默爾曼電報並非捏造,就能結實地堵住那些反戰者的嘴巴。做到這一步遠比想像的簡單,而且還是電報的始作俑者齊默爾曼完成的。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面對蜂擁而來的記者不斷追問電報是否屬實的時候,德國外長齊默爾曼略顯委屈的說:“和墨西哥聯盟對付美國的情形,只有當美國參戰時候才會發生”。這個表態間接承認了齊默爾曼電報確實存在。
威爾遜的博弈成功了,那些反戰者無話可說,經過必要的醞釀和準備,1917年4月6日,美國正式對德宣戰。齊默爾曼苦心折騰一番,促成了自己國家致力避免的結果,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做了最生動的詮釋。
驚險而完美的收官
德國駐墨西哥大使收到齊默爾曼電報後,依照指示,向墨西哥總統卡蘭薩提交了德國的提議。收回美墨戰爭中失去的領土是每個墨西哥人的夢想。和德國聯盟、獲得德國的軍事財政支持會讓這個夢想更趨近現實。不得不說,齊默爾曼提議讓卡拉薩的內心泛起很大一片漣漪。他無法拒絕提議的誘惑,為此指派一些將軍考慮相應的對策。然而和美國交過手的墨西哥將軍們比充滿理想主義的墨西哥總統更務實,他們警示卡蘭薩不能玩火,理由是:首先,德國號稱結盟,但不可能派出一兵一卒踏上美洲大地。其次,就算提供巨額物力援助,被皇家海軍圍成了鐵桶似的德國自己都無法從海上得到物資給養,怎么可能給墨西哥運送武器。而提供財力支持呢,整個美洲只有美國能製造武器,美國怎么會賣給敵對的墨西哥?若要從別的國家海運,制海權還在美國手裡,所以物力財力支援就是一句口惠而實不至的空話。最後,上次和美國的戰爭已經失去了一半的國土,這次開戰如果不能取勝,就有徹底亡國的可能。總之,德國給墨西哥畫了一個只有德國受益的大餅。這一番分析驚醒了墨西哥總統的復仇美夢,就在美國對德宣戰的幾天后,為了向美國自證清白,墨西哥總統公開宣布拒絕德國的提議。
齊默爾曼電報落入他手和美國宣戰讓德國軍政集團極為驚恐,他們立即著手調查哪個環節泄了密。正如霍爾精心布置安排好的那樣,德國調查發現墨西哥電報局的盜竊事件讓敵國間諜“偶然”得到了密電文,且由於駐墨西哥使館沒有0075密電本,德國駐美使館只能用密級較低的13040密本加密,從而讓敵國獲知了齊默爾曼電報的完整內容。德國人得出結論,敵國間諜和情治單位走了狗屎運,0075密碼系統是安全的。
大導演霍爾的戲還沒有做完,因為齊默爾曼電報事件首先在美國媒體披露,當時大家普遍認定是美國人先發現這個勾當,霍爾藉此故意在英國媒體上撰文,批評手下做事不力和麻痹大意,差點讓敵人陰謀得逞。
齊默爾曼事件至此完美收官,美國加入了協約國序列,在全國進行戰爭動員,準備把自己的子弟派往歐洲大陸,去充當壓死駱駝的最後一塊石頭。看上去德國必輸無疑,然而,歷史又給所有人開了個巨大玩笑。
英國的盟國、同為協約國的沙皇俄國在一戰中發揮巨大的作用,雖然沙俄和德國幾次交鋒都以慘敗告終,但依然在東線和德國的對峙中吸引了大量德軍,使得德國苦於兩線作戰。然而就在1917年3月8日-12日,由於沙皇的糟糕統治和戰場上巨大失利,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俄歷2月,公曆3月),沙皇統治被迅速推翻。雖然新上台的臨時政府宣布繼續履行協約國義務,但在軍事方面無法繼續對德國保持壓力。這讓德國好好的喘了口氣,終於能趕在美國軍隊到來之前調動東線德軍支援西線。到了當年的11月7日,俄國又爆發“十月革命”(俄歷十月),臨時政府被推翻,蘇維埃政權掌權,列寧宣布徹底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這讓德國從東線放手騰出上百萬兵力投入西線戰事。
然而美國的參戰依然最終決定了勝局,強大的美國源源不斷給協約國輸送裝備和軍隊,德國又掙扎了一年,於1918年11月爆發革命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勝利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