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五章,大致內容如下:第一章是對於毛澤東1938年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背景和動機的研究。第二章分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思想來源。第三章對於毛澤東後來修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法的原因進行了探討。第四章對於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政治層面被重新提出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第五章對於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的爭鳴進行了評析。
作品目錄
第一章 1938年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背景與動機 |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來源 |
---|
一、中共謀求獨立自主地位的象徵 二、抗日戰爭歷史背景下黨的政治和文化策略民族化轉向的象徵 三、創立毛澤東思想和確立毛澤東政治權威地位的工具 四、黨內鬥爭的政治工具 五、毛澤東政治人格及其文化觀的體現 六、小結:“有經有權”——對毛澤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評價 | 一、理論根源:馬列主義經典作家的理論“民族化”思想 二、思想鋪墊:國內思想界及早期中共黨人的有關認識 三、借鑑創新:史達林“民族文化”和“民族形式”理論 |
第三章 毛澤東改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法的原因探析 |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政治層面被重新使用的原因探析 |
---|
一、問題的提出及理論界研究的現狀 二、“獨立自主”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運用 三、史達林逝世後未重新使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因 四、歷史語境變遷和政治形勢變化的影響 五、附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法是否科學? | 一、反傾向鬥爭的視角 二、理論創新的視角 三、弘揚民族文化與“中國化”的視角 四、小結:融入世界與轉向民族傳統的象徵 |
第五章 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爭鳴的討論 |
---|
一、“真理說”與“中性論”的主要觀點舉例 二、兩類觀點的理論依據 三、分歧產生的原因:學術話語與政治話語的偏離 |
創作背景
21世紀初期,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雖然主流的政治及理論話語已然對其倍加肯定,而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現實態本身,已經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合法性與正當性作出了堅實的回答”,但它依然是一個富於爭議的話題,對其進行評價是一個困難的問題: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代,都是支持和反對之聲並存,頌揚和攻擊之音兼有,肯定與揶揄之論共生。人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得到廣泛套用的同時,仍有質疑這一命題正當性的聲音存在;主流政治和理論話語之外,還有著眾多“非主流”的看法和評價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實用化、儒家化、庸俗化、農民化等等。所以,仍然有必要對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淵源及其變遷進行一番梳理,以說清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基於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通過對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出及運用歷史語境的考察、理論淵源的梳理,形成的主要結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概念的提出及其運用變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對於中國實際特別是中國歷史、中國文化認知和評價的變化。這個看似普通的政治術語實則是一個與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高度耦合的政治概念,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也是當代中國政治生活和社會發展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政治文化符號之一,凝聚著豐富的政治文化內涵,折射著特定的政治價值取向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它既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觀,即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際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也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它的提出及運用與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有著無可否認的關聯性,它兼具科學與價值的雙重要求。至於理論界對於這一問題產生的爭鳴,主要緣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的複雜性、“中國化”內涵的多重性、傳統文化的多面性。歸根結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為了解決中國問題而提出的,它是一個典型的實踐性命題,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品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性決定了它是一個持續的、開放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生命力來自於其背靠歷史(與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結合)、面對現實(解決中國實際問題)、面向未來(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社會的跨越式發展)的強大能力。“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所進行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以及在實踐中所總結產生的諸多富於現實生命力的理論成果,就是關於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最好回答。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李建勇,1976年生,河南南陽人。曾先後就讀於河南大學、延安大學、山東大學。現為青島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