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樣板戲”的產生(1967年5月)

1967年5月,江青《談京劇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人員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因她插手一些京劇現代戲的改編排練,於是樣板戲被打上了“江記”標誌。5月23日,北京、上海舉行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活動,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共八個樣板戲在首都各劇場同時上演。毛澤東多次率中央政治局成員出席觀看。6月18日,《人民日報》號召“把革命樣板戲推向全國去”。繼八個樣板戲後,鋼琴伴唱《紅燈記》、革命現代京劇《龍江頌》《紅色娘子軍》《平原作戰》《杜鵑山》等先後誕生。“文化大革命”中,在江青等人的控制下,文化領域百花凋零,一片蕭條。人民民眾以“八億人民八個戲”來諷刺獨尊“樣板”、戲劇稀少的狀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