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花人遠天涯近”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是北京畫院美術館在北京舉行的展覽,於2021年4月30日開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隔花人遠天涯近”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
-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公園南路12號
- 開幕時間:2021-04-30
- 閉幕時間:2021-06-14
展覽介紹,展覽作品,
展覽介紹
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齊白石、黃賓虹是兩座並峙的高峰,兩位畫壇巨匠生前雖然偶有交集,但卻身處一北一南,各自代表了近現代中國畫發展過程中的兩種不同形態。兩位先生去世後,家屬將家藏作品全部捐獻給國家,並分別由北京畫院和浙江省博物館收藏。今年,北京畫院特聯合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美術館,共同推出“隔花人遠天涯近——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並將於4月30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拉開兩位藝術巨匠跨越南北、同台“對話”的大幕。
此次展覽分為“接木移花手段”“含剛健於婀娜”“不似之似為上”三大板塊,共匯集齊白石、黃賓虹的花鳥作品、寫生、畫稿等總計169件套,全面地展現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藝術的發展歷程與卓越成就,並在此基礎上,梳理呈現兩位藝術巨匠於寫生方式、創作題材及藝術理念層面的異同。
“北齊南黃”雙峰並峙
齊白石與黃賓虹是近現代中國畫壇的兩座高峰,畫史曾有“北齊南黃”之說。齊白石、黃賓虹畢生致力於探索中國畫的發展與轉型,二人生前分別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和“中國人民優秀畫家”的稱號。齊白石山水、人物、花鳥、水族、草蟲兼善,其中尤以寫意花鳥被世人所知。黃賓虹雖然以山水聞名於世,但是其花鳥畫同樣有著極高的成就,潘天壽曾評價“人們只知道黃賓虹的山水絕妙,花鳥更妙,妙在自自在在”。可以說,兩位藝術巨匠的花鳥畫儘管風格迥異,卻代表了中國畫發展的多樣性和多元化,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創作經驗和藝術理念均為二十世紀中國畫發展提供有益的滋養,更會引發我們今天花鳥畫創作的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齊白石的“紅花墨葉”
1919年,齊白石正式定居北京。此時他的畫風學八大山人的冷逸一路,所以並未在京城畫壇立足。在好友陳師曾的勸告下,齊白石以以“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的決心進行“衰年變法”。在師法古人的基礎上,他的花鳥畫吸收吳昌碩等海派畫家的長處,終於開創出獨具個人特色的“紅花墨葉”一派。
成熟時期的齊白石花鳥畫,親近自然、謳歌生命,取材上將原來文人不屑表現的花鳥魚蟲、農家蔬果植入畫面,極大地拓展傳統花鳥畫的表現範疇;章法構圖上以“接木移花手段”進行大膽嘗試與改革,將濃重的墨色與艷麗的紅色巧妙搭配。不但突破了傳統花鳥畫的審美意趣,也更加符合廣大民眾的審美趣味,雅俗共賞。
黃賓虹的“剛健婀娜”
黃賓虹研究、臨摹古人一生不輟,更是將勾摹古人作為自己的日課。在師古人的基礎上,他還提倡游觀、寫生,強調“師造化”。雖然在取材上並不像齊白石那樣豐富,但是黃賓虹筆下的花鳥卻展現出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畫風。
黃賓虹提倡勾花點葉,往往筆簡意足,一揮而就,物態盎然;晚年擅長用破墨、漬墨之法,用色隨性,淋漓盡致。更是將書法用筆融入花鳥畫中,使得其花鳥畫富有節奏的點畫韻律,看似用筆鬆散,輕鬆自在,實則內在法度嚴謹。作為傳統筆墨的集大成者,黃賓虹將自己的“五筆七墨”生動的運用於其花鳥畫中,一波三折,含剛健於婀娜。
齊與黃的“不似之似”
齊白石常說“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黃賓虹作畫也提倡“作畫當以不似之似為真似”。這並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兩位藝術大師在長期的藝術實踐與探索中,悟出的畫之真訣和中國美學精髓。齊白石、黃賓虹兩位畫壇巨匠在題材選取、筆墨語言、設色特徵、章法構圖上存在著諸多不同,在花鳥畫領域開創出截然不同的風格和面貌,但是卻對傳統的筆墨趣味和審美追求保持著驚人的一致。
在這背後凝聚著兩位大師對古人、對造化孜孜不倦的追求與探索,凝聚著他們對自然和生活體察入微的觀察與體悟。此次展覽中,還將重點呈現齊白石、黃賓虹的花鳥寫生畫稿,這些極為“形似”的底圖也為我們揭示了兩位藝術大師成功背後的勤勉之路。
齊白石、黃賓虹的花鳥畫植根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生髮於師古人、師造化後大膽創新的藝術精神。希望廣大觀眾在北京的爛漫春日,感受兩位藝術大師筆下的百花芬芳,更加理解中國傳統書畫的獨特魅力。
展覽作品
- 《秋聲》 齊白石 133x33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 《荔枝蜻蜓》 齊白石 136x33.4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 《蔬菜蟋蟀》 齊白石 133x33.5cm 1939年 紙本設色
- 《松鷹圖》 齊白石 182x47cm 無年款 紙本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