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追夢太行,尋味阜平”全國攝影大展
- 時間:2019年7月30日
- 活動類型:中國攝影大展
-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雜誌社、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河北省阜平縣人民政府
- 截稿時間:2020年2月9日(農曆正月十六)(以收到材料日期為準)
- 投稿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金寶街67號隆基大廈南樓五層,《中國攝影》雜誌社
賽事背景,賽事歷程,組織機構,獎項設定,賽事要求,徵稿主題,作品要求,徵稿細則,賽事評審,獲獎名單,頒獎典禮,
賽事背景
為更好地傳承晉察冀精神,反映阜平獨特的脫貧之路,向人們展現阜平獨有的“紅、綠、金”三色(革命傳統、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旅遊資源和作為“紅色攝影搖籃”核心區的獨特魅力,特舉辦“追夢太行,尋味阜平”全國攝影大展。
賽事歷程
活動階段 | 活動時間 |
---|---|
徵稿日期 | 2019年7月30日開始徵稿 |
截稿日期 | 2020年2月9日(以收到材料日期為準) |
評選日期 | 2020年3月 |
公示日期 | 2020年3月20日—3月26日(含擬入選作品) |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攝影》雜誌社、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河北省阜平縣人民政府。
獎項設定
據2021年3月《中國攝影》官方網站《“追夢太行,尋味阜平”全國攝影大展徵稿啟事》顯示,該次大賽不設定具體獎項級別。以入展作品100幅,稿酬各人民幣800元作為獎勵。入選作品均頒發榮譽證書,可按中國攝影家協會相關規定累積入會申請積分。
賽事要求
徵稿主題
以“追夢太行,尋味阜平”為主題,反映阜平人民傳承的晉察冀精神與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攻堅克難的進取精神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反映阜平獨特的脫貧之路,以及獨有的“紅、綠、金”(革命傳統、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旅遊資源。
作品要求
1.作品必須取材於河北阜平縣行政區劃範圍內,並能指明具體拍攝地點。對於拍攝地域存疑的作品,投稿者應與主辦方委託的律師共赴拍攝地,經勘察確定作品在指定地域範圍內拍攝的,有關律師費、差旅費等由承辦方承擔;經勘察無法確定作品在指定地域範圍內拍攝的,有關律師費、差旅費等由投稿者承擔;投稿者未配合勘察的,其資格將予直接取消。
2.作品創作時間不限,但鼓勵近期創作的作品,彩色、黑白不限,單幅、組照均可(組照可附加文字說明)。
徵稿細則
1.主辦單位將統一調取入選作品的大尺寸數字檔案(TIFF或高品質JPEG格式,膠片拍攝的請掃描後提供電子檔案)。請入選者接到通知後將大尺寸數字檔案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主辦單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視為自動放棄資格。
2.入展作品將在《中國攝影》雜誌官方網站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並在評選期間接受社會監督。
3.主辦、承辦單位有權在著作權存續期內,以複製、發行、展覽、放映、信息網路傳播、彙編等方式使用入展作品,不再支付報酬。
5.對於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現將立即取消入展資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可能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等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情形。
6.不符合徵稿啟事規定的,不能參選;已入展的,將予取消資格;主辦單位有權收回作品稿酬、榮譽證書等,並可在媒體上通報。
7.該展不收參加費,不退稿,且不退存儲介質。投稿作品在郵寄、傳送過程中損毀、滅失或遲到、未到的,相關損失及後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擔。
8.該徵稿啟事解釋權屬於主辦單位。凡投稿者,即視為其已同意徵稿啟事之所有規定。
賽事評審
獲獎名單
獲獎者 | 作品名 |
---|---|
曹曉波 | 真情幫扶栗樹漕 |
陳敬芳 | 畫中游 |
陳利旺 | 老區的生比蜜甜活 |
程丙軍 | 山路彎彎夜色美 |
太行香格里拉—百草坨 | |
丁建軍 | 幸福你就舞起來 |
杜江雲 | 楊大娘的新家園 |
衝出迷霧 | |
段雙群 | 高興地事 |
老屋之前留個影 | |
樊高瑞 | 黑崖溝新貌 |
天生橋水石傳說 | |
樊建飛 | 仙山美景 |
郭晨曦 | 太行山顛 |
溪谷秋韻 | |
郭憲芳 | 北方小江南 |
何春茂 | 阜平大棗產業扶貧奔小康 |
駱駝灣新氣象 | |
黃磊 | 喜上枝頭 |
黃旭 | 白雲生處有人家 |
雲漫林海 | |
惠秋建 | 過大年啦 |
來永芳 | 大紅燈籠高高掛 |
駱駝灣年俗文化 | |
李芳 |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防空洞 |
李福明 | 晉冀咽喉長城嶺 |
頌歌獻給黨 | |
李久岩 | 天生橋秋色 |
李康 | 香菇種植帶領百姓走上致富路 |
致富路 | |
李平 | 水庫之光 |
紫氣初升 | |
李素清 | 年事兒 |
崖溝人家 | |
李小軍 | 小院的故事 |
李秀均 | 盛世騰龍 |
李永清 | 別有洞天—城南莊革命紀念館 |
李玉亮 | 播種 |
梯田層層 花果飄香 | |
李正 | 冰雪世界 |
江山如畫 | |
李志安 | 俯瞰生態阜平城 |
厲文中 | 鐵嶺醉美盤山路 |
栗保華 | 夜宿山崖 |
劉丁丁 | 老香菇 致富路 |
劉紅根 | “蜂”收在望 |
水之韻 | |
劉建良 | 山城之夜 |
深山的藝術奇葩——擎歌 | |
劉俊強 | 山城初雪 |
新能源走進太行山 | |
劉衛民 | 婚事老禮兒 |
喜事饅頭 | |
劉亞軍 | 山村巨變 |
劉炎羽 | 崛起的阜平 |
石佛堂 | |
劉揚 | 黑崖勝境 |
香菇鋪就脫貧路 | |
劉洋 | 金龍入海 |
脫貧之路 | |
蘆延華 | 傳統工藝—紅薯粉 |
羅大慶 | 駱駝灣的除夕夜 |
走出山溝溝 | |
呂生 | 防疫就是使命 |
和諧家園 | |
孟慶增 | 平陽村打井施工現場 |
孟招 | 冰凌世界 |
商仕佳 | 畫中游 |
申靜 | 纜上雲間 |
石超峰 | 青山綠水在王快 |
一號院的故事 | |
譚英 | 鄉村醫生 |
田玉明 | 鄉愁 |
鴛鴦樂園 | |
王大田 | 阜平仙人寺 |
紅色之鄉—阜平 | |
王峰 | 紀念 |
新老一號院 | |
王建 | 脫貧致富之光 |
王秀建 | 天生橋瀑布群 |
王雲峰 | 古城猶在 |
吳子仲 | 阜平山花、蘑小景 |
人文特產 | |
許新慶 | 漁舟唱晚秋 |
薛威迪 | 門前的那條小河 |
天生橋之秋 | |
閆建超 | 社會主義新農村 |
楊海強 | 夢飛太行山 |
楊麗影 | 家門口工作的女人們 |
濕地風光 | |
楊文勇 | 城南莊英雄雕塑群 |
葉江平 | 道路條條寬又暢 信心滿滿奔小康 |
做響“老鄉菇” 成就老鄉夢 | |
張星環 | 扶貧幹部駐我村 |
張學農 | 特色產業脫貧致富奔小康 |
鄭衛國 | 副業 |
周剛 | 水之韻——雲花溪谷拾零 |
周曉靚 | 春到三岩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