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系列飛機

“羊城”系列飛機

廣州東山飛機修理廠1927~1930年製造的羊城五十一號起至仿道格拉斯O-2MC(Douglas O-2MC)製造的羊城七十四~七十八號,“羊城”號系列飛機包括教練、驅逐、偵察、輕轟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城”系列飛機
  • 製造單位:廣州東山飛機修理廠
1920年,中國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大沙頭成立航空局後,為配合北伐,於1922年在靠近廣州大沙頭的東山地區一間皮革廠舊址上設立臨時飛機修理廠,後廣東政府航空局局長楊仙逸將軍專程赴美籌款,建設航空力量及完善修理廠,該廠後改稱廣東飛機修理廠,製造出“樂士文”1號飛機。
1927年,留美歸國的航空工程師梅農安繼盧維縛之後接任廣東飛機修理廠廠長,由於經費逐漸寬裕,開始利用備份發動機、零件,加上國產木材等自行研製飛機,並冠以“羊城”號之名,後逐步發展,形成龐大系列,成為我國早期航空工業自力更生研製飛機的典範。
梅農安製造的“羊城”系列飛機中,第一架為“羊城”51號,於1928年12月29日在大沙頭試飛,交付廣東空軍作為教練機使用,經改進後成為“羊城”52號,使用寇蒂斯OX-5型90馬力發動機,翼身之間支柱與“樂士文”號飛機相同。“羊城”53號於1929年11月8日完成。1930年春,廣東飛機修理廠接收了張惠長北飛時所損壞的“華可”教練機,梅農安廠長利用這些報廢飛機的發動機及可用零件,自行設計製造出“羊城”54/55/56/57號偵察/轟炸機。其中,“羊城”54號裝1台萊特“旋風”J-6型200馬力發動機,在後艙裝1挺活動輕機槍,翼下可掛4枚50磅炸彈,完成後裝備廣東飛機第3隊駐防粵北。“羊城”56號採用已報廢的“華可”教練機取下的發動機,於1930年8月30日製成。“羊城”55、57號使用“黃蜂”發動機,外形主要參考當時中國購入的錢斯·沃特O2U偵察機,分別於1930年6月10日、9月22日完成製造。
這8架飛機均未進行批生產,“羊城”56、57號留有幾幅照片和少量數據,其中,“羊城”57號命名為“南雄”號,除翼身連線支柱和使用相等長翼展的雙翼外,其他與56號完全相同。
1934—1936年,廣東飛機修理廠以道格拉斯O-2MC-4為樣機進行仿製,但其機身截面改為橢圓形,首批編號為“羊城”74、75、76、77,其後的5架均配於廣東空軍第3、第5中隊,抗日戰爭初期,有個別配給作戰部隊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