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源

礦源

礦源提供成礦物質來源的地層。富含一種或幾種成礦物質的地層或岩石。礦床中的成礦物質主要來源於礦源層,岩漿岩的侵位使其中的成礦物質被活化、遷移、沉澱成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礦源(礦源層)
  • 外文名:source bed
  • 釋義:勘察礦源
提出者,主要內容,對於礦源的理解,成礦物質的來源,

提出者

礦源層(source bed)的概念,最初是由澳大利亞人 C.L. 奈特(C.L.Knight)於 1957 年首先提出來的,其出發點是認為許多重要的礦床與侵入岩之間並不存在成因聯繫,相反,這種礦床的產出卻與某一特殊的沉積岩層顯示出重要關係。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礦源層”的概念已經擴大,包括富含成礦物質,並能夠為礦床提供成礦物質的所有岩石,都稱為“礦源層”。

主要內容

20 世紀四五十年代及其以前,我國老一代地質學家對成礦的地質理論主要是學習和沿用國外的一些基本理論。這個時期的內生礦床成因研究基本上是從岩漿分異演化的一元論觀點,把內生礦床皆作為岩漿熱液作用的產物,並分出不同溫度和不同深度的成因類型,即“殘餘岩漿熱液”成礦的學說。隨著礦床學領域研究的迅速發展,成礦理論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 20 世紀 80 年代以後,國外礦床成因理論的引進得益於改革開放政策,在學習和引用國外新理論的同時,我國地質學家亦總結了國內主要礦床地質特徵,從成礦地質環境、物理化學條件、成礦物質來源、地球化學特徵等多方面綜合研究,發展成從單一岩漿演化到多源、多期疊加的多種成礦理論和新的礦床成因概念,就金礦而言先後提出了沉積—變質金礦、混合岩化—重熔岩漿熱液金礦、地下熱滷水溶液金礦等新成礦理論,並引進了“礦源層”的概念,認為成礦物質主要來源於礦體圍岩的“礦源層”。

對於礦源的理解

國內一些學者對“礦源層”有兩種理解,一種認為一些礦床或礦體的圍岩富含與礦床內相同的某種成礦物質,其含量往往高出地殼克拉克值幾倍、十幾倍,成礦物質主要來源於成礦物質豐度高的圍岩。把這些富含成礦物質的地層或岩石稱為“礦源層”。另一種認為成礦物質主要來源於成礦物質豐度低的近礦圍岩,礦體近礦圍岩成礦物質的含量比遠離礦體的圍岩低得多,其中的成礦物質部分的提供給成礦了。
我國南方泥盆系特別富含Cu、Pb、Zn、Hg、Sb、Sn、W、Mo等,導致泥盆系中有這類礦床產出。湘黔地區寒武系中Hg含量普遍高於克拉克值數倍至數十倍,因而在其中有一系列主要汞礦床產出。豫南銀洞坡金礦位於含金相對其它地層最高的元古界歪頭山組Pt2w2段的背斜軸部,破山銀礦床位於相對其它地層含銀最高的Pt2w2叫段的層間斷裂中。歪頭山組除了各岩段的含礦性有差別外,組成各段的不同岩石的含礦性也是不一樣的。這種含礦性的差異對後期的成礦作用顯然起了重要作用。由表1可見,碳質雲母石英片岩和變粒岩的含礦性最好。而它們又是組成Pt2w2;和Pt2w2叫的岩段的主體。兩個礦床中95%的礦體賦存於碳質雲母片岩中,5%的礦體分布於變粒岩中。因此.確定有關地層及其各種岩石中成礦和有關元素的背景值,是判斷是否為礦源層的地球化學方法之一。

成礦物質的來源

成礦物質的來源一般認為有 3 種 :岩漿岩、地殼和上地幔。
(1)成礦物質來源於岩漿溶融體 : 在岩漿結晶過程中,隨著岩漿熱液的析出,岩漿中的成礦物質多以絡合物的形式進入熱液,形成含礦熱液。由於許多金屬元素,如 Fe、Cu、Pb、Zn 等易與 Cl2、CO、H2S、SO2、HF 等岩漿中的揮發組分形成絡合物,特別是易與 Cl2形成絡合物。這種觀點在 20世紀 50 ~ 70 年代一直被廣大地質工作者接受,稱為“殘餘岩漿熱液”學說。現今許多地質學家仍然認同“殘餘岩漿熱液”學說。
(2)成礦物質來源於上地幔地 : 地幔流體的活動可以把分散在上地幔中的成礦物質活化,遷移到地殼中成礦。由於受技術條件的限制,對參與熱液成礦的地幔物質參與成礦的認識,目前尚處在探索之中。
(3)成礦物質來源於地殼岩石 : 不同來源的熱液,在其源區或其運移過程中與不同地殼岩石發生反應,稱之為水 - 岩反應,從而捕獲其中的成礦物質形成含礦熱液,進而成礦。這一學說的本質是熱液從圍岩萃取成礦物質而成礦,即現在廣為流行的“礦源層”學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