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營改增”後稅收體系建設研究
- 作者:付志宇等
- 類別:經濟學著作
- 字數:213千字
- 首版時間:2019年9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在歸納總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財稅體制改革的基礎理論進行闡述並總結中國財稅制度的發展歷程,以四川省為樣本,對比分析四川省的財力實情並測算出“營改增”後四川省財力變化情況,據此對中國地方稅收體系構建提出相應建議。
作品目錄
1 緒論 | 2 相關概念與理論 | 3 財稅體制改革的制度分析 |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 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 | 2.1 相關概念 2.2 相關理論 | 3.1 地方稅在財稅體制中的作用 3.2 中國地方稅體系的現存問題 3.3 “營改增”後商品勞務稅制變化 3.4 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現狀透析 |
4 “營改增”的整體影響分析 | 5 “營改增”的地方影響分析——以四川省為樣本 | 6 “營改增”的歷史借鑑 |
---|---|---|
4.1 “營改增”對地方稅的影響分析 4.2 “營改增”對各行業的影響分析 | 5.1 四川省“營改增”的經濟效應分析 5.2 四川省“營改增”的稅收效應分析 5.3 “營改增”對四川省稅收征管工作的影響 5.4 “營改增”對四川省繼續分稅制改革的影響 5.5 “營改增”對納稅人稅負的影響 | 6.1 兩稅法與“營改增” 6.2 “裁釐改統”與“營改增” |
7 “營改增”的國際借鑑 | 8 “營改增”後的稅制改革 | 9 “營改增”後的財稅體制改革 |
---|---|---|
7.1 增值稅制度的借鑑 7.2 消費稅制度的借鑑 7.3 電子商務稅制的借鑑 7.4 主體稅種選擇的借鑑 | 8.1 增值稅制改革 8.2 消費稅制改革 8.3 電子商務稅制改革 | 9.1 重構我國地方稅種體系,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9.2 最佳化政府間財政關係,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9.3 順應財稅體制改革,整合稅收征管機構 |
創作背景
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全面推開,作為地方主體稅種的營業稅徹底從地方稅種中消失了。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對於避免重複徵稅、降低企業稅負、促進產業化專業化分工發展起到了良好作用,並打破了之前地方稅格局,使地方稅收體系的構建邁上一個新的台階。但營業稅的退出,讓本來財力就不足的地方政府更是雪上加霜,加上地方政府本來就承擔了大量事權,使得地方財政收支管理壓力倍增,進而影響到地方公共服務的提供效率。
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推動財稅體制改革,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財力與事權相匹配,通過地方稅體系的完善來形成有利於社會公平、結構最佳化的財政體制。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需在強化中央支出責任的基礎上,理清事權分配,穩定現有政府間財力格局,通過財稅改革來明晰稅種屬性,科學劃分中央與地方財政收入。由此可見,“營改增”後稅收體系的改革和建設是中國財稅改革工作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基於此,《“營改增”後稅收體系建設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部地區,其中物流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等在四川省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營改增”對四川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該書以四川省財政數據為例,以“營改增”為時間軸,將四川全省財政收支以及收入構成情況進行對比,並根據現有數據對還未被納入“營改增”的行業進行增值稅稅金的測算,據此探討其對四川財力的影響,分析“營改增”全面推進對四川省經濟、稅收等各方面的影響,從而得出作為地方主體稅種的營業稅正逐步萎縮,使本已形勢嚴峻的四川財政收入進一步縮減的結論。
該書綜合對四川省“營改增”後稅收的分析結果認為,中國事權與財力不匹配的機制制約了政府職能的發揮,導致地方財力困難,收支壓力較大。“營改增”後,作為地方主體稅種的營業稅被進一步壓縮,使地方財政形勢更為嚴峻。因此,重構現有地方財力,讓地方財政收入得到最佳化的制度設計至關重要。根據中國國情以及黨中央的政策,在借鑑國際經驗和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該書認為,在事權與財力匹配方面,應該加強中央政府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在地方稅收體系構建方面,要賦予地方更多的稅權,同時重構個人所得稅及房地產稅作為地方政府的主體稅種;在轉移支付上,應擴大一般轉移支付比例,增加橫向轉移支付模式來構建更科學的轉移模式;最佳化稅收征管機構。
作者簡介
付志宇,中國致公黨員,博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導,財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國際稅收、稅法等。出版著作10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