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四俠”集結號:父親,鏡子和樹

“河北四俠”集結號:父親,鏡子和樹

《"河北四俠"集結號:父親,鏡子和樹》試圖完成對人、對時代、對人物命運和精神趨向的內在追問。其中,諸多小說在發表時就引起較好反響,曾入選多種年選、精選集,獲得河北省文學振興獎和多種獎勵。部分作品並被譯為英、日文版本。

基本介紹

  • 書名:"河北四俠"集結號:父親,鏡子和樹
  • 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 頁數:330頁
  • 開本:16
  • 作者:李浩 王力平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河北四俠"集結號:父親,鏡子和樹》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李浩,1971年生於河北省海興縣。二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協理事,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0年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在各家報刊發表詩歌、小說、散文及評論等文字四百餘篇。作品先後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等報刊選載,併入選四十餘種選集。作品被譯成英文、日文。2000年,短篇小說《那支長槍》獲第九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2007年,短篇小說《將軍的部隊》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同時獲第十一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特別獎,2009年,獲第十二屆莊重文文學獎。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如歸旅店的敘事》《失敗之書》《刺客列傳》;短篇小說《那支長槍》《一隻叫芭比的狗》《碎玻璃》等;中短篇小說集《誰生來是刺客》《側面的鏡子》《藍試紙》等。

媒體推薦

李浩的寫作,有意識地與當下各種洶湧的潮流文學拉開距離,甘願冒險走上一條偏僻艱辛的道路。他的作品血肉鮮活、煙火繁重,舉重若輕,形神兼備;灌注著現代哲學觀念,帶著形而上的追求,執著而從容地發掘著人性的豐富與複雜,建構著他所理解的詩性和人陛。他的清醒、固執和精進的藝術姿態在當下平庸懈怠的文學語境中尤其顯得醒目。
——莊重文文學獎頒獎詞

圖書目錄

父親樹
那支長槍
父親的沙漏
父親的籠子
蹲在雞舍里的父親
鄉村詩人札記
沉船
雨水連綿
如歸旅店的敘事
英雄的輓歌
驅趕說書人
像鳥一樣飛翔
哥哥的賽跑
貯藏機器的房子
被風吹走
“作家應當是未知和隱秘的勘探者”——與李浩對話
父親,父親們(代後記)——漫談文學作品中的“父親”

後記

至今還記得初次讀到布魯諾·舒爾茨那三篇小說時的情景,至今還記得那種不適和震動,那種疼痛與寒冷。當時,給我如此強烈感覺的還有杜拉斯《抵擋太平洋的大壩》。1999年,在余華《溫暖的旅程——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中,布魯諾·舒爾茨的短篇極短,我記得我一氣讀了其中的兩篇,《鳥》與《蟑螂》,不得不停下來——一是要回味,感覺,二是多少有些捨不得讀下去。還有一篇,4000餘字的《父親的最後一次逃走》。我在小說的營造中陷入,難以呼吸。我記得那時正是正午,我卻感覺不到窗外陽光的厚度,我卻在猶豫:僅剩下的這篇,讀還是不讀?讀完之後我還能讀什麼?沒錯兒,面對它,就像一個孩子面對自己喜歡的、但所剩無幾的關食……
三篇小說,寫下的均是“父親”。這個父親在小說中三次“變身”,分別變成了“鳥”、“蟑螂”和“螃蟹”,甚至在後兩次,他都面對著可能的死亡。不過,變身三次的“父親”依然是同一個人,你會在其中尋找到在他身上身邊彌散的強烈氣息,你會憑藉其中的氣息將他認出來,從鳥群中,從蟑螂和螃蟹中。這個父親:他遭遇了挫敗,這個挫敗大約是致命的,足以讓他一蹶不振,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挫敗讓他“越來越同實際的事務隔得遠了”。作為“魔法師”和創造者的布魯諾·舒爾茨,緊緊抓住挫敗和“越來越同實際的事務隔得遠了”的真實,讓父親隱藏在鳥群中,“一開頭,這是一種獵人和藝術家渾然一體的愛好”,不過後來,隨著鳥蛋的孵出,情況發生了“離奇、複雜、完全邪惡和反自然的變化,這種變化還是不公開的”——他成為了鳥群中的一隻,尤其像那隻一動不動、“在莊嚴的孤獨中沉思”的禿鷹,甚至,父親會偶爾地發出鳥叫聲……進入到灰色時期的父親用他的誇張抵抗著蟑螂的入侵,然而他那種有些神經質的抵擋卻作用相反,蟑螂的某些因素進入到他的體內,“白天他還能用身內剩下的一些力量來抵制,同他的著迷作鬥爭;但是夜晚,他完全被控制住了。”隨後就是,《父親的最後一次逃走》,這一次,他完全不顧我們家境的日漸窘迫,距離實際的事務走得更遠。父親在“最後一次”中變身螃蟹,至少是類似的生物,它在逃,一次次——它躲避的可不單單是腳踩到它身上去的危險,不單單是。對這個“父親”來講,“實際的事務”竟然那么可怕,他料理不來,他經受了挫敗,於是只得逃避,用一葉障目的方式。
當然“父親”的逃走不可能徹底,成為喜劇:《鳥》,父親的幻覺被粗暴的女傭打破,她用自己的力量驅趕了所有的鳥兒,使這個父親成為“一個絕望的人,一個失去了王位和王國的流亡的國王”;變身為蟑螂的父親也許死去了,還是那個女傭,她把一些死蟲掃進畚箕然後燒掉,布魯諾-舒爾茨心境複雜地猜測,“他會不會可能是其中的一隻呢?”最後一次逃走,有了螃蟹模樣的父親最終遭遇了“謀殺”,它被母親煮熟……

序言

以“河北四俠”之名,張楚、李浩、劉建東、胡學文出此一套書。為什麼叫“河北四俠”呢?這四位倒真是四條漢子長在河北,但平曰里以小說為業,“以武犯禁”的事並不曾乾過,精神上也未必以俠義自許,一個“俠”字不知從何說起?
或日:“俠”,在此處是指向某種地方歷史記憶,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兩千多年前,荊軻、高漸離從這裡走出去。迨至今日,這種命名中或有訴諸歷史、建構身份的意圖。
好吧。那就先談談歷史。
我中華廣土眾民,文化之天下性與文化之地方性相表里。一方面,聖人之道行於天下;但另一面,異土殊俗,每個地方又自成天地、自成一個生活世界。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中國人來說,“我是誰”的問題,首先是我的祖先在哪裡、我生長在哪裡,鄉土與籍貫是編戶齊民的法律身份,更是一重文化身份,寄託著我們最自然、最基本、最牢固的認同。中國人就據此在茫茫天下互相辨認,相親相依。
這種身份意識在帝國的長期歷史中形成,沉積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地緣關係。我是什麼人取決於我是什麼地方人;而我是什麼地方人,其中預設著我的地方在帝國版圖上的位置、它與帝國中心的關係。溫州人至今認為自己是偏卑草野之人,誰都靠不上只有靠自己;廣東人敢為天下先,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自認化外之民,他們都在帝國邊緣的位置上發展出獨具力量的認同。而河北人,他的位置就游移不定,說來話長。若說到戰國時期、易水河邊,那時河北的位置倒是清晰的,胡服騎射、慷慨悲歌,它是華夏文明的邊緣或前沿,有時就是一盤棋上的棄子,直到唐宋一直如此。元代以後,北京忽然成了帝國的中心,而河北忽然成了畿輔、直隸,從那時起,直到現在,它都在困惑於這個輦轂之下、天子腳下的位置。當代以來,很少有哪個省的省會幾度遷移,這雖有歷史的偶然因素,但也頗具象徵意味;似乎在河北,這個省會放在哪裡其實是不要緊的,並沒有一個地方是這個省根深蒂固、不可改易的中心。河北是如此接近於帝國的中心,以至於它沒有自己的中心和重心。
北京成為帝國的中心,是世界範圍的地緣政治博弈的結果。這是最靠近長城、最靠近黃仁宇所謂“37度線”的帝都。定都於此,對元朝來說,是背靠草原而面向城市和農田;對明清來說,則體現著在農業文明與遊牧漁獵文明的長期衝突中的戰略意志。與長安、洛陽不同,這個帝都的建立,從來不是出於文化和經濟的考量。長安依託著關中平原,洛陽、開封依託中原;而作為帝都的北京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並不依靠它的周邊地區。它從廣大的帝國汲取財富和知識,它的周邊很大程度上只具有地理上的政治和軍事意義。河北拱衛著京師,在經濟和文化上,帝都不是它的產物,而它只是帝都延伸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