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橋連心”化解涉港澳居民糾紛工作法》是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拱北街道茂盛社區探索出的工作方法。
2023年11月,《“架橋連心”化解涉港澳居民糾紛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評為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架橋連心”化解涉港澳居民糾紛工作法
- 探索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拱北街道茂盛社區
方法介紹,所獲榮譽,
方法介紹
珠海市香洲區拱北街道茂盛社區與澳門一牆之隔,與香港一橋之距,位置特殊。轄區常住港澳居民超過社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珠海市立足區域特點,市、區、街道、社區同向發力,以問題為導向,創新化解涉港澳居民糾紛“架橋連心”工作法,架起一座三地居民和諧共融的新“楓橋”。
一、架起“共治橋”,強化解紛“硬支撐”。一是搭平台。推動成立內地首家“港澳義工服務站”,著力將其打造成為聯通三地居民的“共治橋”,不斷完善內部規章制度,明確矛盾糾紛調解流程,將義工站納入社區格線化管理,協助格線內綜治、調解、安置幫教等工作,著力打造規範化、專業化的解紛平台。二是建隊伍。“港澳義工服務站”6名骨幹成員均為港澳籍人士,並高度認同“一國兩制”,能夠充分發揮熟悉內地政策法規的優勢,為在珠的港澳業主提供權益維護、物業糾紛調解等服務。同時引入熟悉兩地法律的公益律師服務團隊、心理諮詢師、志願服務者、社工等專業人士。三是強業務。與珠海市社工協會、澳門街坊總會簽署三方聯動合作協定,聘請高校專家學者和具有豐富調解經驗的社會組織作為團隊顧問,組織開展“港澳義工服務站”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形成調解“三心”(誠心、公心、耐心)和“四法”(表揚鼓勵法、分析利害法、換位思考法、巧用說情法)等工作經驗,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業務能力。
二、架起“連心橋”,推動解紛“深融合”。一是社區交流促進生活融合。“港澳義工服務站”引導港澳居民參與社區議事協商,定期召開座談會,傾聽服務訴求,實現各類群體在社區享有同標準服務,暢通參與社區治理渠道,鼓勵更多珠港澳居民“同聲同氣”投身社區治理。二是法治宣傳促進理念融合。“港澳義工服務站”組織港澳居民參加“多元解紛,共促融合”珠港澳解紛宣講,讓港澳居民充分了解內地的政策法規,引導港澳居民通過非訴訟調解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營造“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三是公共服務促進情感融合。“港澳義工服務站”主動連結內地信息和社會資源,為港澳青年提供就業創業服務,為港澳務工人員提供法律援助、權益維護、技能培訓、生活保障等服務,讓港澳居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極大提升了港澳居民對社區的情感趨同和行為認同。
三、架起“制度橋”,促進解紛“長發展”。一是定規劃促長效。及時將茂盛社區實踐上升到制度層面,寫入全市十四五規劃,引入更多類似“港澳義工服務站”的港澳品牌社會組織和社區服務項目,為源頭減少涉港澳居民社區矛盾糾紛構建長效管用的制度體系。二是定機制保創新。在總結“港澳義工服務站”成功運作經驗的基礎上,構建珠澳兩地家事、金融消費糾紛調解銜接機制,成立涉港澳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珠澳家事調解服務中心等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出台《關於港澳籍調解員在珠海市調解協會備案管理的規定》,跨區域整合調解等資源。三是定標準強操作。將茂盛社區通過“港澳義工服務站”引入港澳居民參與議事協商的成熟實踐轉化為珠海全市的標準和工作指引,形成較為成熟的涉港澳居民矛盾糾紛化解路徑。
所獲榮譽
2023年11月,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拱北街道茂盛社區的《“架橋連心”化解涉港澳居民糾紛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評為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