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麗江”行動實施方案

《“技能麗江”行動實施方案》已經麗江市人民政府同意,麗江市人民政府於2022年1月20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技能麗江”行動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1月20日
  • 發布單位:麗江市人民政府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技能雲南”行動的意見》(雲政發〔2021〕28號)要求,加快培養適應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職業教育、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人才強市戰略,以全力打造世界文化旅遊名城、鄉村振興示範區、長江上游重要安全螢幕障為主題,以才聚麗江、智領未來為主線,最佳化技能人才發展環境,突出穩就業保就業,加快補齊技能人才發展短板,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二)目標任務。從2022年開始,通過強化“十個一批”多層次技能人才培養,實施“六個一千”人才專項培養工程,推進技能人才載體建設,健全技能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強化職業技能競賽引領。到2025年,全市職業培訓累計5萬人次以上,技工院校新增招生500人以上,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到6.3萬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85萬人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十個一批”多層次技能人才培養
1.持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養一批。到2025年,累計培訓5萬人次以上。統籌培訓資源,進一步推動職業培訓工作,繼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畫。按照規定對重點群體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廣泛開展新職業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實施技工院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培訓,培訓不低於0.6萬人次。2022年,力爭培訓1萬人次以上。(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化旅遊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林業草原局、市總工會,各縣(區)政府)
2.實施“鄉村振興技能人才計畫”培訓一批。到2025年,累計培訓5萬人次以上。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一平台、三機制”建設,對有培訓意願的農村勞動者開展實用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對新型農民、農村創業帶頭人開展職業技能、創業能力、電子商務、市場經紀等培訓。對有培訓意願的農村低收入家庭勞動力實現職業培訓全覆蓋。2022年,力爭培訓1萬人次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市鄉村振興局、市婦聯,各縣(區)政府)
3.實施“康養雲師傅計畫”培訓一批。到2025年,累計培訓1萬人次以上。全面推行康養服務人員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和創業培訓。依託有關企業、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養老護理員、社會體育指導員、健康照護師等培訓。2022年,各類康養服務人員力爭培訓4000人次以上,其中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少於600人。(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各縣(區)政府)
4.實施“生態衛士計畫”培訓一批。到2025年,累計培訓1萬人次以上。全面提升生態護林員職業技能水平,依託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面向全市生態護林員分期分批開展森林消防、森林管護、林業產業等技能提升培訓。2022年,力爭培訓2000人次以上。(責任單位:市林業草原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5.實施“麗品工匠計畫”培訓一批。到2025年,累計培訓2萬人次以上。古城區重點圍繞花卉產業、玉龍縣重點圍繞中藥材產業、永勝縣重點圍繞食用菌、軟籽石榴、沃柑產業、華坪縣重點圍繞芒果產業、寧蒗縣重點圍繞蘋果、馬鈴薯產業,開展綠色食品的種植、生產、加工、存儲、運輸、銷售等環節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2022年,力爭培訓5000人次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6.實施“馬蘭花計畫”培訓一批。到2025年,累計培訓4000人次以上。面向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城鄉各類勞動者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畫”。按照政府激勵引導、社會廣泛參與、勞動者自主選擇原則,開展創業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培育一批覆蓋各類培訓課程的創業培訓師資隊伍和具備創業培訓資質的職業培訓機構。2022年,力爭培訓1000人次以上。(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7.實施“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提升計畫”培訓一批。到2025年,累計培訓2000人次以上。推進高校畢業生高端職業培訓項目,開發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培訓項目,開展高校畢業生能力提升行動、創業引領行動、校園精準服務行動、就業幫扶行動和權益保護行動。繼續做好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活動和大學生創業培訓年度計畫,積極組織畢業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22年,力爭培訓500人次以上。(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體局,各縣(區)政府)
8.實施“企業新型學徒制計畫”培養一批。到2025年,累計培養2000名以上名企業新型學徒制職工。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完善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等培養模式。支持校企雙方採取選單培訓、訂單培訓、定崗培訓培養技能人才。2022年,力爭培訓400人以上。(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9.實施“高技能人才隊伍壯大計畫”和“高技能領軍人才計畫”培養一批。到2025年,力爭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總量達1.85萬人以上。聚焦重大產業集群培育,結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民生服務業發展,加強重點產業、新興產業、支柱產業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培養。2022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到2025年,力爭新培養選拔10名以上首席技師。重點培育一支覆蓋廣泛、梯次銜接、技藝高超的新時代高技能領軍人才隊伍。2022年,力爭新培養選拔2名首席技師。(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10.實施“文旅人才專項培養計畫”培養一批。到2025年,累計培養2萬人次以上。聚焦麗江文化旅遊業,依託高等院校和旅遊企業組織開展文化旅遊人才培養。培養文化旅遊研究型、創新創業型人才,支持開展創業項目。培養實踐服務型人才,以文旅行業企業、旅遊景區員工為培訓對象,開展導遊、講解員、客房服務等培訓。2022年,力爭培訓5000人次。(責任單位:市文化旅遊局、市教育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二)實施“六個一千”人才專項培養工程
11.培養1千名以上鄉村振興緊缺人才。到2025年,累計培養1000名鄉村振興緊缺人才。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建設高素質農民隊伍,突出抓好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培育。加快培養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農村電商人才、鄉村工匠。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充分發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作用,支持企業參與鄉村人才培養,大力培養本土人才。2022年,力爭培訓200人次。(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各縣(區)政府)
12.培養1千名以上村(社區)人才。到2025年,累計培養 1000名村(社區)人才。整合村(社區)幹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工作(簡稱“雙提升”)相關部門教育培訓資源,緊貼農業生產經營、農村二三產業發展需求,按照當年度省人社廳、財政廳發布的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補貼標準目錄,開展種植養殖類、經營管理類、農村電商等適合村(社區)幹部“雙提升”學員的技能培訓。2022年,力爭培訓300人次。(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13.培養1千名以上經營管理人才。到2025年,累計新增培養1000名經營管理人才。堅持政府引導與企業自主相結合,組織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對剛創業的小微企業經營管理者進行創業培訓,開展創業輔導。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開展短期集中培訓。對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開展高級研修,每年選送企業家到高等院校進修培訓。採取分期集中授課,滿足參學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在職學習需求。(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旅遊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國資委,市工商聯,各縣(區)政府)
14.培養1千名以上數字(信息化)人才。到2025年,累計培養1000名數字(信息化)人才。緊盯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培養數字產品研發、先進制造、數位化運營和數字行銷等方面的數位化人才。面向高等院校學生、中等職業院校學生開展計算機編程、數據分析等培訓。面向轄區內通訊運營企業職工、網際網路創業者、公司白領、網路新媒體從業人員等開展用戶體驗設計、數字平台運營、網路安全維護、計算機軟體測試培訓。2022年,培訓200人次。(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15.培養1千名以上電商人才。到2025年,累計培養1000名電商人才。聚焦新一輪網際網路經濟發展機遇,以創新帶動創業,加快電子商務發展。開展SYB(創辦你的企業)創業、電商客服管理、電商美工、電商運營管理、鄉村電子商務等培訓。通過搭平台、育主體、抓試點、拓市場等舉措,加強校企合作,重點扶持“網紅達人”、“直播帶貨高手”等新業態創業者。2022年,培訓200人次。(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教育體育局,各縣(區)政府)
16.培養1千名以上鄉村醫生人才。到2025年,累計培養培訓1000名鄉村醫生。加強鄉村醫生技能提升培訓,重點包括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規範用藥、慢病管理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全市鄉村醫生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水平和能力。鼓勵在冊在崗、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積極參加國家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22年,培訓200人次。(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三)推進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建設
17.推進技能人才基礎能力建設。繼續爭取實施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到2025年,力爭建設1個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和1個縣(區)級公共實訓基地。支持市技工院校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實施技能競賽集訓基地項目,爭取建設1—2個省級技能培訓基礎能力建設項目。推動麗江“工匠園區”提質增效。(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18.推進職業培訓數位化建設。提升職業培訓數位化管理與服務水平,推進“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實現低收入勞動者技能培訓需求掌上辦、網上辦。配合省級完善雲南省職業技能網路培訓平台建設,接入技工院校優質線上學習平台,豐富線上學習課件,建立勞動者職業培訓電子檔案,實現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實名制信息化管理。開展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套用。(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
19.推進優質技工院校建設。到2025年,依託雲南技師學院,重點建設好麗江技工院校5個優質專業,新增招生500人以上。支持技工院校建設成為集技工教育、公共實訓、技師研修、競賽集訓、技能評價、就業指導等功能為一體的技能人才培養綜合基地。鼓勵職業教育與技工教育融合發展,歡迎技師學院在規模以上企業舉辦分院。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發展,鼓勵校企聯合招生,支持學校與行業商(協)會合作,實施“雙元育人”,深化“廠中校、校中廠”建設,支持技工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鼓勵社會力量以資本、知識、技術等要素參與辦學。鼓勵學校、教師為社會提供服務獲得相應報酬。(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市財政局)
20.推進技工院校優質師資隊伍建設。按照省級部門的要求,配合開展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實施技工院校“教學名師”計畫和技工院校書記、校長能力素質提升工程。技工院校可探索採取直接考察方式公開招聘企業具有高級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到學校擔任專業課教師或生產實習指導教師。(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體育局,各縣(區)政府)
(四)貫徹落實技能人才評價激勵機制
21.貫徹落實技能人才評價機制。貫徹落實深化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完善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等級認定,結合我市重點行業、重點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分行業、分區域布局,推動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等用人單位為主體、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到2025年,在全市遴選不少於15家具備良好評價資質、社會公信力高、注重公益效果的技能人才社會培訓評價組織。(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22.貫徹落實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機制貫徹落實將貫通領域擴大為工程、農業、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育、技工院校教師等職稱系列。支持高技能人才取得經濟、會計、統計、審計、翻譯、出版、通信、計算機技術與軟體等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貫徹落實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價標準,強化技能貢獻。(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23.貫徹落實技能人才成長機制。重視在技能人才中發展黨員和評選勞動模範,積極推薦技能人才參選黨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在勞動教育和勞動實踐活動中宣傳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鼓勵高技能人才走進校園。探索推動面向技術工人、技工院校學生招錄(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空間。技工院校中級工、高級工、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在應徵入伍、就業、確定工資起點標準、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分別按照中專、大學專科、本科學歷畢業生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各類用人單位對在聘的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在學習進修、崗位聘任、職務職級晉升、評優評獎、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按照相應層級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對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按照規定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支持技能人才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創辦企業。(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教育體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各縣(區)政府)
24.貫徹落實高技能領軍人才激勵機制。優先推薦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和“興滇人才獎”、“首席技師專項”等榮譽且符合申報條件的高技能領軍人才參加享受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評選。入選雲南首席技師人才專項的高技能人才,及時兌現省級下達的專項培養經費和特殊生活補貼。支持企業建立高技能人才協定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實行年薪制、股權制和期權制等激勵辦法,對參加技術攻關、技術革新作出貢獻的高技能領軍人才,以資金、股份或期權等方式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區)政府)
(五)強化職業技能競賽引領
25.強化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引領。依託雲南省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建立麗江市職業技能競賽專家庫,組建市級裁判員、教練員隊伍。加快建設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為龍頭、省級職業技能大賽為主體,市級職業技能競賽為重點、行業、企業和技工院校職業技能競賽為基礎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26.強化“技能興麗”崗位練兵引領。引導行業企業立足生產實際,採取以工代訓、技能競賽等形式,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和行業協會開展勞動競賽、青年崗位能手評選、巾幗建功立業等活動,每年在全市廣泛開展多層次的民眾性技能競賽活動。實施“技能興麗”職業技能大賽市級重點賽事計畫。(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各縣(區)政府)
27.強化職業技能競賽引領。每年依託省級“職業技能競賽季”活動同步開展相關競賽活動。依託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藉助先進企業優勢資源,分層次、分專業確定承辦單位,通過職業技能競賽選拔儲備一批優秀青年技能人才,納入全國技能大賽省級遴選和集訓範圍。每2年舉辦一屆麗江市職業技能競賽。(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
28.強化競賽獲獎選手激勵引領。對我市選派獲得世界技能大賽、其他全國一類職業技能競賽、全省綜合性職業技能大賽和其他省級一類職業技能競賽獲得金、銀、銅牌和優勝獎的選手以及技術團隊,由省級部門按照“技能雲南”行動中的有關獎勵執行,市級不再給予獎勵。對參加全市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和其他市級職業技能競賽獲一、二、三等獎的選手可分別給予每人一次性獎勵2萬元、1萬元、0.5萬元(上述所頒發的獎金均視同市級人民政府在技術方面頒發的獎金),對教練團隊給予同等標準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有關部門要根據任務分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共同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落地。要加強培訓工作統籌,做好培訓需求對接,實現“選單式”培訓向“點菜式”培訓轉變,注重提高培訓質量。提升培訓組織化程度,將培訓與有組織務工有效結合。
(二)動員各方參與。各縣(區)、有關部門要開展好“技能創造美好生活”宣傳,打造技能人才工作宣傳品牌,組織好“7·15”世界青年技能日等活動,對技能人才楷模和創新舉措、典型經驗進行宣傳,營造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社會氛圍,凝聚全社會力量,形成推進“技能麗江”行動的強大合力。
(三)加大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投入力度,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力量參與的籌資機制。政府要加大培訓資源資金整合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企業應落實將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提高至工資薪金總額8%的政策,用於一線職工教育和培訓的部分不低於60%。
(四)加強監督管理。各縣(區)、有關部門要跟蹤督促“技能麗江”行動各項工作推進情況,認真總結經驗。依法加強資金監管,要健全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可引入第三方社會機構,承擔開展各類培訓機構審核、過程監管、補貼資金審核等工作,規範資金管理使用,保障資金使用安全高效。自覺接受各方監督檢查審計,加強廉政風險防控。

政策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技能雲南”行動的意見》,加快培養適應麗江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技能麗江”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就相關政策措施作如下解讀:
一、出台《方案》的指導思想和重要意義
《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職業教育、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人才強市戰略,以全力打造世界文化旅遊名城、鄉村振興示範區、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螢幕障為主題,以才聚麗江、智領未來為主線,最佳化技能人才發展環境,突出穩就業保就業,加快補齊技能人才發展短板,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二、《方案》提出的目標任務
《方案》提出,通過強化“十個一批”多層次技能人才培養,實施“六個一千”人才專項培養工程,推進技能人才載體建設,健全技能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強化職業技能競賽引領。到2025年,全市累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萬人次以上,技工院校新增招生500人以上,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到6.3萬人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85萬人以上。
三、《方案》提出的工作內容
(一)強化“十個一批”多層次技能人才培養
1.持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培養一批。統籌培訓資源,進一步推動職業培訓工作,繼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畫。按照規定對重點群體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廣泛開展新職業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實施技工院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培訓。到2025年,累計培訓5萬人次以上。
2.實施“鄉村振興技能人才計畫”培訓一批。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一平台、三機制”建設,對有培訓意願的農村勞動者開展實用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對新型農民、農村創業帶頭人開展職業技能、創業能力、電子商務、市場經紀等培訓。對有培訓意願的農村低收入家庭勞動力實現職業培訓全覆蓋。到2025年,累計培訓5萬人次以上。
3.實施“康養雲師傅計畫”培訓一批。全面推行康養服務人員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和創業培訓。依託有關企業、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養老護理員、社會體育指導員、健康照護師等培訓。到2025年,累計培訓1萬人次以上。
4.實施“生態衛士計畫”培訓一批。全面提升生態護林員職業技能水平,依託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面向全市生態護林員分期分批開展森林消防、森林管護、林業產業等技能提升培訓。到2025年,累計培訓1萬人次以上。
5.實施“麗品工匠計畫”培訓一批。古城區重點圍繞花卉產業、玉龍縣重點圍繞藥材產業、永勝縣重點圍繞食用菌、軟籽石榴、沃柑產業、華坪縣重點圍繞芒果產業、寧蒗縣重點圍繞蘋果、馬鈴薯產業,開展綠色食品的種植、生產、加工、存儲、運輸、銷售等環節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到2025年,累計培訓2萬人次以上。
6.實施“馬蘭花計畫”培訓一批。面向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城鄉各類勞動者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畫”。按照政府激勵引導、社會廣泛參與、勞動者自主選擇原則,開展創業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培育一批覆蓋各類培訓課程的創業培訓師資隊伍和具備創業培訓資質的職業培訓機構。到2025年,累計培訓0.4萬人次以上。
7.實施“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提升計畫”培訓一批。推進高校畢業生高端職業培訓項目,開發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培訓項目,開展高校畢業生能力提升行動、創業引領行動、校園精準服務行動、就業幫扶行動和權益保護行動。繼續做好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活動和大學生創業培訓年度計畫,積極組織畢業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到2025年,累計培訓0.2萬人次以上。
8.實施“企業新型學徒制計畫”培養一批。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需要,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完善企校雙師帶徒、工學交替等培養模式。支持校企雙方採取選單培訓、訂單培訓、定崗培訓培養技能人才。到2025年,累計培養0.2萬以上名企業新型學徒制職工。
9.實施“高技能人才隊伍壯大計畫”和“高技能領軍人才計畫”培養一批。聚焦重大產業集群培育,結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民生服務業發展,加強重點產業、新興產業、支柱產業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培養。到2025年,力爭新增高技能人才0.5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總量達1.85萬人以上。到2025年,力爭新培養選拔10名以上首席技師。重點培育一支覆蓋廣泛、梯次銜接、技藝高超的新時代高技能領軍人才隊伍。
10.實施“文旅人才專項培養計畫”培養一批。聚焦麗江文化旅遊業,依託高等院校和旅遊企業組織開展文化旅遊人才培養。培養文化旅遊研究型、創新創業型人才,支持開展創業項目。培養實踐服務型人才,以文旅行業企業、旅遊景區員工為培訓對象,開展導遊、講解員、客房服務等培訓。到2025年,累計培養2萬人次以上。
(二)實施“六個一千”人才專項培養工程
11.培養1千名以上鄉村振興緊缺人才。加快培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建設高素質農民隊伍,突出抓好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培育。加快培養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農村電商人才、鄉村工匠。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充分發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作用,支持企業參與鄉村人才培養,大力培養本土人才。
12.培養1千名以上村(社區)人才。整合村(社區)幹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工作(簡稱“雙提升”)相關部門教育培訓資源(簡稱“雙提升”),緊貼農業生產經營、農村二三產業發展需求,按照當年度省人社廳、財政廳發布的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補貼標準目錄,開展種植養殖類、經營管理類、農村電商等適合村(社區)幹部“雙提升”學員的技能培訓。
13.培養1千名以上經營管理人才。堅持政府引導與企業自主相結合,組織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對剛創業的小微企業經營管理者進行創業培訓,開展創業輔導。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開展短期集中培訓。對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開展高級研修,每年選送企業家到高等院校進修培訓。採取分期集中授課,滿足參學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在職學習需求。
14.培養1千名以上數字(信息化)人才。緊盯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培養數字產品研發、先進制造、數位化運營和數字行銷等方面的數位化人才。面向高等院校學生、中等職業院校學生開展計算機編程、數據分析等培訓。面向轄區內通訊運營企業職工、網際網路創業者、公司白領、網路新媒體從業人員等開展用戶體驗設計、數字平台運營、網路安全維護、計算機軟體測試培訓。
15.培養1千名以上電商人才。聚焦新一輪網際網路經濟發展機遇,以創新帶動創業,加快電子商務發展。開展SYB(創辦你的企業)創業、電商客服管理、電商美工、電商運營管理、鄉村電子商務等培訓。通過搭平台、育主體、抓試點、拓市場等舉措,加強校企合作,重點扶持“網紅達人”、“直播帶貨高手”等新業態創業者。
16.培養1千名以上鄉村醫生人才。通過實施鄉村醫生技能提升培訓,有效提高全市鄉村醫生對老年人、嬰幼兒等服務對象的醫療護理水平。對全市在職在崗鄉村醫生中有培訓意願的人員全部進行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做到應培盡培,確保每位參訓學員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三)推進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建設
17.推進技能人才基礎能力建設。繼續爭取實施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到2025年,力爭建設1個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和1個縣(區)級公共實訓基地。支持技工院校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實施技能競賽集訓基地項目,爭取建設1-2個省級技能培訓基礎能力建設項目。
18.推進職業培訓數位化建設。提升職業培訓數位化管理與服務水平,推進“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實現低收入勞動者技能培訓需求掌上辦、網上辦。配合省級完善雲南省職業技能網路培訓平台建設,接入技工院校優質線上學習平台,豐富線上學習課件,建立勞動者職業培訓電子檔案,實現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實名制信息化管理。開展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套用。
19.推進優質技工院校建設。到2025年,依託雲南技師學院的辦學優勢,重點建設好麗江技工院校和5個左右優質專業,新增招生500人以上。支持技工院校建設成為集技工教育、公共實訓、技師研修、競賽集訓、技能評價、就業指導等功能為一體的技能人才培養綜合基地。鼓勵職業教育與技工教育融合發展,歡迎技師學院在規模以上企業舉辦分院。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發展,鼓勵校企聯合招生,支持學校與行業商(協)會合作,實施“雙元育人”,深化“廠中校、校中廠”建設,支持技工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鼓勵社會力量以資本、知識、技術等要素參與辦學。鼓勵學校、教師為社會提供服務獲得相應報酬。
20.推進技工院校優質師資隊伍建設。按照省級部門的要求,配合開展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實施技工院校“教學名師”計畫和技工院校書記、校長能力素質提升工程。技工院校可探索採取直接考察方式公開招聘企業具有高級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到學校擔任專業課教師或生產實習指導教師。
(四)貫徹落實技能人才評價激勵機制
21.貫徹落實技能人才評價機制。貫徹落實深化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完善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等級認定,結合我市重點行業、重點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分行業、分區域布局,推動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等用人單位為主體、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到2025年,在全市遴選不少於15家具備良好評價資質、社會公信力高、注重公益效果的技能人才社會培訓評價組織。
22.貫徹落實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機制。貫徹落實將貫通領域擴大為工程、農業、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實驗技術、藝術、體育、技工院校教師等職稱系列。支持高技能人才取得經濟、會計、統計、審計、翻譯、出版、通信、計算機技術與軟體等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貫徹落實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價標準,強化技能貢獻。
23.貫徹落實技能人才成長機制。重視在技能人才中發展黨員和評選勞動模範,積極推薦技能人才參選黨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在勞動教育和勞動實踐活動中宣傳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鼓勵高技能人才走進校園。探索推動面向技術工人、技工院校學生招錄(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空間。技工院校中級工、高級工、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在應徵入伍、就業、確定工資起點標準、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分別按照中專、大學專科、本科學歷畢業生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各類用人單位對在聘的高級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在學習進修、崗位聘任、職務職級晉升、評優評獎、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按照相應層級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對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按照規定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支持技能人才入駐創業孵化基地創辦企業。
24.貫徹落實高技能領軍人才激勵機制。優先推薦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和“興滇人才獎”、“首席技師專項”等榮譽且符合申報條件的高技能領軍人才參加享受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評選。入選雲南首席技師人才專項的高技能人才,及時兌現升級下達的專項培養經費和特殊生活補貼。支持企業建立高技能人才協定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實行年薪制、股權制和期權制等激勵辦法,對參加技術攻關、技術革新作出貢獻的高技能領軍人才,以資金、股份或期權等方式給予獎勵。
(五)強化職業技能競賽引領
25.強化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引領。依託雲南省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建立麗江市職業技能競賽專家庫,組建市級裁判員、教練員隊伍。加快建設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為龍頭、省級職業技能大賽為主體,市級職業技能競賽為重點、行業、企業和技工院校職業技能競賽為基礎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26.強化“技能興麗”崗位練兵引領。引導行業企業立足生產實際,採取以工代訓、技能競賽等形式,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和行業協會開展勞動競賽、青年崗位能手評選、巾幗建功立業等活動,每年在全市廣泛開展多層次的民眾性技能競賽活動。實施“技能興麗”職業技能大賽市級重點賽事計畫。
27.強化職業技能競賽引領。每年依託省級“職業技能競賽季”活動同步開展相關競賽活動。依託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藉助先進企業優勢資源,分層次、分專業確定承辦單位,通過職業技能競賽選拔儲備一批優秀青年技能人才,納入全國技能大賽省級遴選和集訓範圍。每2年舉辦一屆麗江市職業技能競賽。
28.強化競賽獲獎選手激勵引領。對我市選派獲得世界技能大賽、其他全國一類職業技能競賽、全省綜合性職業技能大賽和其他省級一類職業技能競賽獲得金、銀、銅牌和優勝獎的選手以及技術團隊,由省級部門按照“技能雲南”行動中的有關獎勵執行,市級不再給予獎勵。對參加全市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和其他市級職業技能競賽獲金、銀、銅牌的選手可分別給予每人一次性獎勵2萬元、1萬元、0.5萬元(上述所頒發的獎金均視同市級人民政府在技術方面頒發的獎金),對教練團隊給予同等標準一次性獎勵。
四、政策解讀機關、解讀人及聯繫方式
解讀機關:麗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