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平您好
- 外文名:Hello, Xiaoping
- 發生時間:1984年
- 相關事件:35周年國慶首都民眾遊行
- 書寫者:胡聖虎
橫幅誕生,時代背景,現場故事,照片拍攝,社會影響,同名話劇,
橫幅誕生
在國慶35周年前夕,人們都得知了天安門廣場將舉行盛大閱兵式和民眾遊行活動。
北京大學1981級學生將代表北大參加大學生方隊遊行。當年暑假,這些北大學生沒有休幾天假,就提前返校開始緊張的訓練,練佇列、喊口號、跳集體舞。
進入9月份後,上面發了統一的服裝,還發了彩紙,讓學生們紮成花束,還有小彩旗。這期間,他們參加了天安門廣場遊行的預演。
9月30號晚上,幾個學生在28號樓宿舍203房間裡扎花,心情都很興奮。這個宿舍里有常生、張志、杜傑、郭建崴等。
大家邊扎花邊議論明天的活動,突然有人說:“明天的遊行,我們能不能偷偷帶點什麼進去,能展現我們個性的東西?”於是有同學就說:“咱寫點什麼,做個橫幅,讓全世界看看。”他的提議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贊成。
大家七嘴八舌議論起來,主要還是圍繞著大的形勢。“振興中華”被別人說過了,沒有創意;“教育要改革”“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等沒有特色。一個個口號被提出又被否定。附近宿舍的幾個同學也加入進來,有欒曉峰、毛小洪、李禹、於宏實、郭慶濱、胡聖虎等,女生佟丹也參與進來了。
這時,有人提議表達一下對鄧小平同志的感情,因為當時改革開放有好幾年了,成效也非常顯著。這些學生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沒有改革開放,他們也上不了大學。大家都想表達對鄧小平同志的愛戴之情。有人提出寫“鄧主席萬歲!”(小平同志當時任中央軍委主席),但這種“文革”式的口號立馬被大家否定了。最後決定直接問聲好,就寫“尊敬的鄧小平同志您好”,但是又覺得句子長了點;就寫“鄧小平同志您好”。大家越是議論,越是膽大,把姓氏也省略掉,乾脆直呼“小平同志您好”。於是,有同學就拿來幾張紙,一時找不到那么大的毛筆,就用宿舍里擦桌子的抹布,捲成小棒棒,蘸著墨汁寫下了“小平同志您好”六個大字。
字寫好了,怎樣做成橫幅呢?想來想去,只好用床單,把六個大字粘在上面。這時,大家一致瞄準了其中一位同學的床單,因為比較新。這位同學邊從床上邊撤床單邊說:“這可是個新床單。”
把六個大字往床單上一比劃,床單不夠長。
這時不知誰說了一句:“把‘同志’兩個字也省去吧。”這句話一出來,本來很熱鬧的宿舍里,一下子靜了下來。直接稱呼國家領導人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敬?要知道,對長輩、對領導是不習慣直接稱名道姓的。再一想,他們又覺得這是對領袖的問候,沒有別的意思,不至於上綱上線吧!於是,學生們趕緊把“小平您好”四個大字用訂書機訂在了床單上。
條幅製作好了,怎么打出來?他們從幾個宿舍找了三根長木桿,其中有拖把,把墩布頭卸了,只留下棍子,把橫幅綁在了桿子上。外面繞以彩帶,頂端綴以紙花,橫幅成了一把巨大的花束。
忙完之後,大家立即休息。此時已是凌晨兩點,離集合時間只有兩個小時了。
10月1日凌晨4時,203房間的郭建崴穿上了實驗室的白大褂,把橫幅藏在了裡面。大家乘坐大巴來到東皇城根集合,然後步行經過王府井,到達東長安街。這時,郭建崴偷偷將橫幅交給了一個高個子同學。張志是班長排在第一個,杜傑、李禹、於宏實等幾個緊隨其後,大家用手上的紙花為他們做掩護。
當北大學生方隊走到天安門金水橋東華表時,常生、李禹、於宏實等同學一下子打開橫幅,隊伍歡騰起來。當橫幅在萬頭攢動中出現時,最先是胡耀邦同志看到,然後指著橫幅請小平同志看,鄧小平看後開心地笑了。
時代背景
80年代初,剛剛恢復高考,百廢待興,確實是一個充滿理想、充滿激情的年代。那時唱的歌也都是“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青春啊青春”,整個社會洋溢著一股朝氣蓬勃的感覺。那個年代的學生,其實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吃的兩毛多錢的菜,喝的玉米面粥,但都懷揣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一腔熱情,精神振奮,心氣也高。1983年,中國女排拿了三連冠,就是北大學生舉著在床單上寫的標語,拿著燒著的笤帚當火把,第一次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這也成了那個時代最激昂、最振奮人心的一句話,它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表達,不是事先設計的,也設計不出來這樣的口號。
那時候小平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威望極高,老百姓對這個三起三落、打不倒的小個子充滿了由衷的尊敬和愛戴,在這個橫幅出來之前,很少有人直接喊“小平”,這以後,“小平”變成了約定俗成的一個親切稱呼,顯得平等、可親和可敬。“小平您好”雖然是從北大學生那裡喊出來的,但在那時候,它實際上更是全國老百姓的心聲。
現場故事
時為北大學生民眾遊行隊伍副總指揮兼領隊的彭興業: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個瞬間——前幾分鐘都走得好好的,剛剛走過天安門廣場東側的華表時,突然感覺後面的隊伍有些亂了。作為領隊,我的第一反應肯定特別緊張,匆忙回頭一看,只見身後不知什麼時候豎起了一個橫幅,當看到上面寫著“小平您好”4個大字時,我心裡稍稍放鬆了一下。
這時,旁邊好像是負責治安的什麼人想衝進來隊伍,制止橫幅,但被邊上的北大學生們手挽手地攔住而未果。隊伍中有一點小小的騷亂,有人在說“快走快走”,似乎有人的鞋子被踩掉了,但不管發生什麼情況,整個遊行隊伍也停不下來,同學們一邊高喊著口號,一邊揮動著花束繼續往前走。
參加這次國慶遊行的北大學生共約有兩三千人,基本上是自願報名根據實際需要確定的學生參加。參加國慶練隊的北大學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舉旗子的儀仗隊——對儀仗隊的身高、外形要求稍微嚴格;另一部分是舉著花束的“民眾遊行隊伍”。起初練隊時要求隊伍全都踢正步,所以我們提前幾個月就開始練隊,先是每個系組成一個方隊,到了9月份,各個系的方隊在一起合練,天天踢正步,喊口號:“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等。但在遊行前不久又有新的指示:民眾遊行隊伍不必走正步,只要排面整齊即可,可能是想體現那種自由、放鬆的感覺吧。
我們是9月30日晚上被幾輛大汽車拉到天安門東側的東華門附近“候場”的,那時的學生比較好管理,不那么嬌氣,只有興奮沒有疲勞。10月1日,一些學生晚上21點又參加了廣場集體舞會,但也沒覺得累。
國慶35周年大慶,先是閱兵式,大約到了10點來鐘,輪到我們遊行隊伍上場。整個過程走了十幾分鐘,過了天安門,到了西邊一個指定地點,我們又坐著原來的車回到學校。
一回到學校,我向團委其他老師描述了大體經過,這件事情也一下子成為議論焦點,那時候也不知道外界會有什麼反響。絕大多數的老師感覺激動、興奮,說這幾個學生為北大爭了光,但也有點擔心學校是否會追查。也有些人很氣憤,說這幾個學生無組織無紀律,幸虧不是什麼反動口號,否則這個後果我們可真擔當不起。
當天晚上,我們也馬上開始了了解情況。後來得知,這是28樓203宿舍常生、郭慶濱、李禹、張志等幾個學生共同“策劃”的,他們都是81級生物系的學生。不過也許那時他們怕挨處分,詢問時,他們只是含糊地回答說一個宿舍都參加了,而不告訴我們具體什麼人做了什麼事。我們也怕學生有壓力,最後也沒有深追。團委最後定下調子:冷處理,不批評,也不表揚,因為畢竟是違反了紀律。
照片上拿著橫幅右邊的那個人就是常生,是他用抹布蘸著墨汁寫在綠紙上。但是在寫的時候,發現床單不夠長,放不下那么多字,又把“同志”兩字拿下。“小平您好”被寫在4張綠色大紙上,用訂書機釘在床單上。怎么把橫幅帶進廣場,他們也費了一番心思:把拖把的頭拆了,木棍截成兩半當作桿,大家小心翼翼把橫幅捲起來,外面纏著彩帶,上面綁著紙花,看上去像一個大花束。據說有個同學穿上實驗用的白大褂,把橫幅夾在胳膊底上躲過檢查帶進了廣場。
當時電視直播是這樣的:轉播者先是拍到了這個橫幅,可能馬上又意識到這是規定範圍之外的“動作”,鏡頭趕緊躲開,拍到了跟在北大後面的清華大學方陣——因為這個插曲,一度不少人以為這個橫幅是清華學生寫的。當時,據說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胡耀邦最先看見了橫幅,微笑了起來,然後傾斜身子對著神色莊重的鄧小平說了一句話,又用手指向這邊隊伍,小平臉上也有了微笑。轉播者又趕緊回頭找回那個鏡頭,於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看到了一群興高采烈的學生,高高地擎著綠底黑字的“小平您好”這4個大字。
照片拍攝
《小平您好》的黑白照片被投射在牆壁的螢幕上,這是賀延光拍攝的最有名的新聞照片之一。
賀延光,現任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中國青年報圖片總監,近日來長沙為一個全國性的新聞攝影研修班講課。他一邊展示著自己多年來拍攝的照片,一邊講解分析。他厚實的聲音聽起來很磁性,而他照片的背後,又總牽連著一個個的故事。
1984年國慶節,北京舉行了盛大的民眾遊行,賀延光當時在現場拍照。當北京大學的學生們通過天安門廣場時,隊伍里突然冒出了一個用床單製作的橫幅,上面寫著“小平您好”四個大字。
“突然出現的場景,當時我覺得好像眼前一亮!不暇思索地就將照相機高高舉過頭頂,只來得及拍了3張,隊伍就過去了。”賀延光指著螢幕上放出來的的照片,“3張片子中就這張比較滿意,其他2張都有一些缺陷。”
“小平您好”這個場景的出現,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它反映了那個時期中國人滿懷希望、樂觀積極的一種普遍心態,賀延光是當時拍下了這個畫面的少數攝影師之一。他說,攝影記者眾多的新華社,竟沒有一個人拍到了這個場面。
賀延光說:“在人山人海的廣場上,有的記者根本就沒注意到這個橫幅的出現;有的記者看到了,但卻是一愣:怎么回事,昨天預演時沒這個安排啊,拍不拍?稍一猶疑,機會就過去了。
在人民日報社從事攝影工作30多年,拍攝無數照片,讓王東迄今最難忘和最滿意的依然是1984年新中國成立35周年國慶時拍攝的“小平您好”這張照片。“這張照片從攝影本身來說並沒什麼特殊,但是它的意義深遠,當時也沒有多少人拍到,所以流傳比較廣。”王東說。然而,當年的國慶閱兵報導名單里王東本不在列,是他主動申請參與攝影報導的。
當年的《人民日報》國慶報導攝影記者只有一個名額,得知此事,王東立刻給報社領導寫了一份申請,從實際工作需要角度列出了需要增加攝影報導記者人數的理由。這一天是9月7日,距離國慶閱兵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申請交上去以後,報社聯繫相關部門,終於趕在閱兵前為他爭取到一個名額。
關於當時拍攝的情景,王東已經在多個場合講過很多遍。當時他的一個任務是拍台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遊行前,他和同事都已經看過幾次預演,但預演里沒有這組鏡頭。拍這張照片時,他把相機挎在身上,對著遊行隊伍,看有什麼有意思的鏡頭就拍。當在人流中看到“小平您好”的標語時,王東感覺有點意思,雖然有很多大的標語口號,但是這個標語比較新穎,所以他就拍了兩張。
回到報社以後,王東把照片製作出來供報社選用。第一輪,這張照片並沒有入編輯的“法眼”。最初,編輯認為這張照片不正規,怕登出來不妥。後來二版有一組報導要配照片,王東就拿出剩下的照片給編輯看,二版的主編保育鈞看中了照片,“小平您好”因此得以和讀者見面。照片一發表,當時四川日報社的總編輯,也是四川省委宣傳部部長徐玉川便第一個打來電話,說王東拍了一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照片。之後,對這張照片的讚譽之聲不絕於耳。1985年,這張照片榮獲全國新聞攝影最佳獎和全國好新聞特等獎。
照片在《人民日報》登出後,北京大學製作橫幅的那幾位同學給王東寫信,講他們都要畢業了,希望王東能夠給他們每人洗一張照片。後來,王東也陸續見到了照片裡的幾位同學。
社會影響
歡騰的天安門廣場,民眾遊行隊伍一個接一個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排在科技方隊之後的是教育方隊,當第30個民眾遊行方隊通過觀禮台時,最為令人激動和振奮的場面出現了。北大學生方隊走到天安門金水橋東華表時,同學們一下子打開了那條由床單做成的橫幅,綠色大紙上寫著“小平您好”4個大字,赫然展示在遊行隊伍中,隨即引起了天安門城樓上、觀禮台上、遊行隊伍和長安街兩側圍觀市民的極大關注。1984年,中國的改革開放雖然已經6年,但仍然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國家。北大學生展現的是一個未經審定的標語橫幅,於是也震驚了負責慶典現場安全的幾名便衣警察,準備上前制止,但還沒有來得及行動,全場已經沸騰起來,這橫幅像一股強大的電流瞬間擊活了整個天安門廣場,引起陣陣歡呼聲。中央電視台的攝像鏡頭本來是在拍攝完北京大學的遊行隊伍之後,緊接著拍攝緊跟其後的清華大學遊行隊伍。所以在那條橫幅打開時,鏡頭已經轉向後面的清華大學方隊,當突如其來的歡呼聲傳出後,立即又把鏡頭轉向北大方隊,搶拍全面展開的橫幅。橫幅展開的時間僅有一分鐘,很多攝影記者根本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是怎么一回事,高舉橫幅的學生在帶隊老師的催促下已經跑過檢閱終點線,收起了橫幅。
《人民日報》攝影記者王東搶拍下了《小平您好》這一經典歷史畫面。從畫面上看,場面一片歡騰和雀躍,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興奮的漩渦中。第二天,這幅照片出現在國內外各大報刊的頭版頭條,傳遍全世界,牢牢地定格成為35周年國慶節最珍貴的記憶,成為當時最感人的畫面。北大學生方隊高舉“小平您好”的橫幅感人瞬間,這經典的時刻化作了永恆的記憶。簡短的“小平您好”4個字,濃縮了民眾深厚而真摯的感情,就像是對家人、對親朋好友的問候,真實地表達了人民民眾對鄧小平樸素、深厚的愛戴之情。這親切的問候和由衷的共識,贏得了受閱軍民的熱烈呼應,反映了民心所在,說明改革開放的政策得到了廣大人民的認同,由此也明白無誤地闡釋了許多價值理念。在中國社會,標語口號的變化往往反映著民心的脈動,兆示著政治的走向,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由此也更加堅定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信心和決心。1984年共和國閱兵慶典,為鄧小平而感動!教育方隊之後,還有許多方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已經走進歷史深處,似乎沒有必要再提起了,都被北大學生方隊這一橫幅的光輝所替代和遮掩。
慶祝新中國成立35周年,“小慶”之年的首都閱兵“大慶”活動,獲得了比預期還要好的圓滿成功。
同名話劇
為紀念“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周年”,6月19日晚,以鄧小平同志和深圳改革開放歷史為題材的大型多媒體話劇《小平您好》在鄧小平同志家鄉——四川廣安市會展中心開演,開啟全國巡演的第一站。該劇以改革開放為大背景,以普通人的生活變化為視角,再現了深圳在改革開放30多年中的發展歷程。
導演金光利介紹,《小平您好》將藝術構思與舞台寫實主義融合,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將鄧小平同志南巡、特區崛起、特區建設、特區成就等關鍵時態一一進行藝術詮釋。十餘幕舞美變化與詩、歌間次的表演手法張弛有度,力求給觀眾帶來不一般的藝術薰陶。
19點45分,大幕徐啟,燈光漸亮,一位男演員開始娓娓講述。伴隨著他的聲音,舞台深處傳來了陣陣海浪的聲音和嬰兒隱約的哭聲。頃刻間,舞台被“海水”淹沒,面對襁褓中孩子的哭聲,男演員飾演的父親再無回天之力……全劇一開場,便通過轟轟烈烈的“逃港事件”,將觀眾一下子帶回到改革開放前的年代。其後,隨著鄧小平同志“南海畫圈”的偉大壯舉,娓娓講述深圳如火如荼的改革歲月。無論是1979年蛇口的第一聲“開山之炮”,還是1983年深圳百萬基建工程兵的集體轉業;無論是1984年鄧小平同志為深圳的深情題詞,還是1992年鄧小平同志的再次南巡,都見證著深圳這座城市成長變化的足跡。當神情畢肖的潘玉民扮演的鄧小平同志在舞台上以親切的四川口音和大家聊著家常時,時光在這一刻倒流,在場所有觀眾都仿佛親眼目睹了三十餘年特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決策過程與根源所在,令觀眾隨劇情發展而深入其中,感慨不已,並完成了對中國改革開放歷程的深情回眸。
與此同時,四位普通人的命運與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實施的血肉相連作為該劇另一條主線並貫穿始終。通過深圳第一批建設者轉業軍人“小四川”、第一批創業者“老金”、本土人“阿美”、獨闖深圳的打工妹“小梅”等人悲喜交加、波瀾起伏的人生經歷,將鄧小平同志締造這座奇蹟之城的豐功偉績,在普通人生活中的變化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使不少經歷過那個年代、有過類似經歷的觀眾產生了強烈共鳴,道出了整整一代人對鄧小平同志的深切感懷。
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多媒體大螢幕上不時放映的珍貴歷史畫面也是該劇的亮點。“小平您好”的橫幅、鄧小平南巡視察深圳國貿大廈的視頻……觀眾以熱烈掌聲表達著流淌在內心的懷念和感恩之情。
在全劇的結尾處,大家集體佇立道一聲“小平您好”。“鄧小平同志”再次走上舞台:“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全劇氣氛達到高潮,讓很多觀眾又一次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