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成功繞月紀念封

中國集郵總公司特發行《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紀念封》1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嫦娥一號”成功繞月紀念封
  • 發行:中國集郵總公司
  • 時間:11.7
  • 正文:“嫦娥一號”成功繞月紀念封
背景,概況,相關條目,

背景

11月7日8時34分,嫦娥一號衛星順利完成第3次近月制動,成功進入經過月球南北兩極,軌道周期127分鐘的圓軌道。至此,嫦娥一號衛星經過326個小時、約180萬公里的飛行,最終成功進入環月工作軌道。自10月24日起,中國集郵總公司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及成功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全過程,通過發行集郵品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下來。該公司還將根據“探月”工程的進展情況發行相關的郵品。

概況

該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在初樣研製階段,有電性星和結構星這兩顆初樣衛星承擔衛星測試工作。嫦娥一號平台以中國已成熟的東方紅三號衛星平台為基礎進行研製,星體尺寸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並充分繼承中國資源二號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衛星的現有成熟技術和產品,進行適應性改造。所謂適應性改造就是在繼承上的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技術。
嫦娥一號星體為立方體,兩側各有一個太陽帆板,最大跨度達18.1米,重2350千克,工作壽命一年。它將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
該衛星平台由結構分系統、熱控分系統、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推進分系統、數據管理分系統、測控數傳分系統、定向天線分系統和有效載荷等9個分系統組成。這些分系統各司其職、協同工作,保證月球探測任務的順利完成。星上的有效載荷用於完成對月球的科學探測和試驗,其它分系統則為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證服務。 根據我國探月衛星工程的四大科學目標,在嫦娥一號上搭載了8種24台件科學探測儀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測儀系統、γ射線譜儀、X射線譜儀、雷射高度計、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太陽風離子探測器、CCD立體相機、干涉成像光譜儀。
航天專家介紹,電性星的試驗主要是用於一些帶有電子性能的設備的綜合測試,結構星的試驗主要是要考核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溫度控制設計的合理性。目前,這兩顆初樣星的結構製造已經完成,將在年底以前開始整星測試。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嫦娥一號”正樣衛星的研製。據介紹,整個初樣測試階段將持續到2007年6月份,隨後將進入衛星正樣星的研製階段。
為了保證完成月球探測工程任務,科研人員對承擔衛星發射任務的長三甲火箭進行了41項可靠性的設計工作,以提高其運載可靠性。

相關條目

“嫦娥一號” 紀念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