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的發動(1958年-1960年間全國開展的社會生產運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躍進”運動,是在批評反冒進和醞釀、制定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過程中發動起來的。1957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黨的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10月27日,《人民日報》為此發表《建設社會主義農村的偉大綱領》的社論,要求“有關農村和農業的各方面工作在十二年內都按照必要和可能,實現一個巨大的躍進”,從而提出了“躍進”的口號。1957年冬至1958年春掀起的農業生產高潮,拉開了“大躍進”運動的序幕。1958年上半年,在杭州、南寧、成都、武漢、廣州等會議上,毛澤東嚴厲批評反冒進,提出了發動“大躍進”運動的一系列任務、指標、口號和辦法。各地負責人在會議上也紛紛提出脫離實際的“躍進”計畫,並颳起了超越實際可能的盲目蠻幹、攀比趕超的“大躍進”之風。1958年5月5日至23日,黨的八大二次會議召開。會議充分肯定已經出現的“大躍進”形勢,認為中國正在經歷馬克思所預言的“一天等於二十年”的偉大時期,經濟文化事業完全能夠以遠遠超過西方已開發國家的速度發展。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提出15年趕上和超過英國的目標以及提前五年完成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的目標。會後,“大躍進”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從各方面開展起來,並進入高潮。“大躍進”在工業方面的表現,首先是鋼產量指標不斷提高。農業“大躍進”的主要特徵,是農作物產量指標的嚴重浮誇,這種浮誇風集中表現為虛報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競放高產“衛星”。1958年8月17日至30日,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召開,中心議題是當年的鋼鐵生產和建立人民公社問題。此後,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在全國範圍內嚴重泛濫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