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是2012年巴蜀書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尹錫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 作者:尹錫南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時間:2012年2月1日
- 頁數:430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807529675
- 外文名:Out of India:Essays on Indian Diasporic Writers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紹了賽特的生平和總體創作情況。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內容為研究對象,指出這部作品對西方文化、世俗主義和宗教寬容、印度現代化發展以及中產階級壯大等社會問題的看法。接下來的四章從空間、性別、結構和語言等幾方面對小說進行研究。第三章從後現代地理學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虛構的布拉姆普爾城象徵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還分析了文本內部空間象徵手法的運用。第四章從性別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構建與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載的象徵意義。第五章重點研究《如意郎君》的敘事結構。第六章對賽特的本土語言與英語使用情況進行分析,並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徵意義。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印度海外作家與海外移民
第二節 印度海外作家研究在中國
第三節 印度海外作家與華裔英美作家研究的關係
第一章 海外流散文學研究在印度
第一節 個案研究
第二節 綜合研究
第二章 奈保爾:後殖民時代的印度書寫
第一節 奈保爾筆下的印度社會
第二節 殖民文學中的印度敘事:奈保爾的參照系
第三節 奈保爾印度敘事的後殖民觀照
第三章 奈保爾的印度書寫在印度的反響
第一節 關於奈保爾的印度觀察
第二節 關於奈保爾的甘地論述
第三節 關於奈保爾的文化身份探索
第四節 關於奈保爾與其他作家的比較
第四章 泰戈爾與奈保爾比較研究
第一節 諾貝爾文學獎“光暈”
第二節 關於印度社會的觀察論述
第五章 拉什迪的後殖民詩學觀
第六章 拉什迪後現代姿態中的印度書寫
第一節 “反諷性史詩”:《午夜誕生的孩子》主題探索
第二節 “創造性想像的後現代文本”:《撒旦詩篇》的移民主題
第三節 “憤怒的“Fatwa”“拉什迪事件”及其文化內涵
第七章 “通往英格蘭之路”:尼拉德喬杜里的印度書寫
第八章 從流亡到移居:芭拉蒂穆克吉的跨文化體驗
第一節 自我流放的痛苦迷惘
第二節 過渡期:“值得慶賀的流動身份”
第三節 定居新世界:“文化翻譯”與“文化定位”的完成
第九章 芭拉蒂穆克吉對奈保爾的模仿與超越
第一節 關於印度的觀察與思考
第二節 關於流放之痛的“模仿寫作”
第三節 在“文化定位”中完成超越
第十章 “在印度之外”:賈布瓦拉的跨文化困境
第十一章 瑪康達雅筆下的“無處安身者”
第十二章 邊緣人的印度體驗:安妮塔德賽的跨文化思考
第一節 《鮑姆加特納的孟買》的創作背景
第二節 文化身份困境中的邊緣人
第三節 存在主義意識中的邊緣人
第四節 比較研究視野中的邊緣人
第十三章 維克拉姆賽特筆下的中國題材
第一節 賽特詩歌中的中國元素
第二節 賽特遊記對中國的雙重書寫
附錄一 印度英語文學相關問題
一概念辨析
二歷史分期
三代表作家
四創作的核心問題
五新的研究動向
附錄二走向三維立體的比較文學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一 中文著作
二 中文論文(中文譯文)
三 英文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尹錫南,男,文學博士,土家族,重慶市酉陽縣人,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和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四川大學985工程“南亞與中國藏區研究”基地副教授,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博士後。主要研究印度文學與比較文學,2004至2005年留學印度。出版《世界文明視野中的泰戈爾》(2003)、《發現泰戈爾》(2005)、《英國文學中的印度》(2008)和《印度的中國形象》(2010),參加撰寫《梵典與華章:印度作家與中國文化》(2004)。現正在進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印度文論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