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規劃》是為了指導和促進“十四五”時期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編制、印發,要求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四五”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規劃
- 發文字號: 建質〔2022〕38號
- 發布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成文時間:2022年5月9日
發布通知,規劃全文,內容解讀,答記者問,
發布通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十四五”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直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委,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國務院有關部門建設司(局):
為指導和促進“十四五”時期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部組織編制了《“十四五”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22年5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規劃全文
“十四五”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規劃
一、發展環境
“十三五”時期,我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平穩,設計建成大批國家重點工程,方案獨創性有所提升,勘察設計技術水平再上新台階。工程勘察設計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行業企業總數達23741家,年均增速3.0%;從業總人數達440.0萬,年均增速7.7%;營業總收入達72496.7億元,年均增速21.8%。工程建設組織模式不斷創新,全過程工程諮詢、工程總承包快速增長,建築師負責制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活動投入年均增速達28.8%,關鍵技術研究不斷取得新進展,技術體系日趨完善,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綠色化、工業化、數位化轉型有序推進。國際化水平取得較大提升,境外市場新簽契約額比“十二五”末期增長47%。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在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也要認識到,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在工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尚未充分發揮,設計創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吸引力下降,複合型人才短缺,高端服務供給能力亟待提高,同質化低價競爭問題依然存在,國際競爭力有待提升,勘察設計品質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存在差距,推動勘察設計高質量發展責任重大。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完整居住社區建設、鄉村建設行動等工作任務為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特別是數位技術與建築業廣泛融合和深度滲透,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力。全過程工程諮詢、工程總承包、建築師負責制等新模式快速發展,拓展了行業業務新空間。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行業轉型升級提出新要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要抓住新機遇,直面新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貫徹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建築方針為主線,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加快推進科技和管理創新為引擎,持續最佳化市場環境,改革監管方式,保障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品質,增強發展活力,充分發揮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為推進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強化勘察設計企業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更好地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積極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推動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和支持政策,科學推進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
堅持規範約束、標準引領。堅持全文強制性規範的核心底線要求,強化質量安全和性能品質保障措施。以服務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發揮技術方法類推薦性標準的創新引領作用,為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釋放創新空間,促進設計大國向設計強國的轉變。
堅持品質優先、綠色發展。牢牢守住質量安全底線,堅持把品質作為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生命線,推動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品質管理、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提升行業技術和管理水平。貫徹落實綠色低碳理念,促進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綠色發展,助力工程建設綠色產業鏈形成和延伸。
堅持人才為本、創新驅動。充分發揮人才支撐作用,完善各層級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提升人才隊伍綜合能力。堅持創新在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和套用,推動組織管理模式創新,提升勘察設計質量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三)發展目標。
“十四五”時期,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穩步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效益顯著提高,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勘察設計相關法規制度不斷完善,市場環境進一步最佳化,誠信體系初步建立,勘察設計質量得到充分保障。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綠色化、工業化、數位化轉型全面提速,技術管理創新和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標準化、集成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持續助力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市場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勘察設計企業資質、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管理進一步完善,行業誠信體系進一步健全,個人守信從業、企業有序競爭、協會自律服務、政府引導監管的共同治理體系框架初步建立,優勝劣汰、優質優價的市場環境逐步形成。
設計質量進一步提升。勘察設計質量監管法治化、智慧型化、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質量安全底線得到充分保障。綠色低碳設計理念充分踐行,設計系統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完成一批高品質綠色建造示範工程項目設計。
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勘察設計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產業賦能作用不斷顯現,科技成果轉讓收入大幅提升。行業數位化轉型進程加快,建築信息模型(BIM)正向設計、協同設計逐步推廣,數位化交付比例穩步提升。
人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符合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機制基本完善,從業人員技術能力顯著提升,行業複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比例不斷提高,青年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人才結構明顯改善,培養一批行業領軍人物。
發展效益進一步提高。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年增長率不低於GDP增幅。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諮詢、建築師負責制等新業務模式得到有效推行。大型勘察設計企業綜合化、集成化發展,中小型勘察設計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培育一批高端設計諮詢服務品牌,境外勘察設計市場份額穩步提高,“中國設計”國際競爭力逐步增強。
三、健全市場運行機制,最佳化發展環境
(一)穩步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改革。
最佳化勘察設計企業資質管理制度,逐步精簡企業資質類別、等級。完善註冊建築師、勘察設計註冊工程師考試制度,推進註冊執業管理制度實施,培育壯大註冊執業人員隊伍。完善個人執業資格制度,進一步落實註冊執業人員的權利和責任。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定期組織開展集中檢查及動態核查,加強對企業和相關技術人員的監管和核查懲戒力度。
(二)營造健康有序市場環境。
進一步清理廢除妨礙全國勘察設計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完善對跨地區、跨行業承攬業務企業的監管機制,構建開放有序的全國勘察設計市場。組織編制不同種類工程建設組織模式下的契約示範文本,維護市場主體平等地位。支持行業協會發布行業服務成本信息,探索推進“人工時”計價模式,引導合理設計取費和設計周期。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鼓勵企業加強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打造良好行業生態。
(三)進一步最佳化招投標管理制度。
持續完善勘察設計招投標機制,探索符合勘察設計特點的招標方式。倡導按質擇優的評標原則,適度增加技術標權重,鼓勵品質競爭,嚴防惡性低價競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實施投標方案未中標經濟補償制度,保護創作積極性。探索評定分離制度,強化發包方自主定標權利和責任。推行專家評審意見公示制度,接受公眾和輿論監督。
(四)完善信用管理和協同監管機制。
推進將勘察設計質量信息、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技術服務信息納入信用信息管理。建立信用信息報送和共享制度,推進信用信息科學規範使用,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勘察設計市場和質量安全協同監管機制。完善過懲相當的信用懲戒機制,鼓勵市場主體開展信用修復。完善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加強與交通、水利等相關平台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大勘察設計信用信息公開力度。
四、保障勘察設計質量,嚴守發展底線
(一)加強建築和城市風貌管理。
嚴把建築設計方案審查關,完善城市、街區、建築等相關設計規範和管理制度,強化城市設計對建築的指導約束。加強超大體量公共建築、超高層地標建築、重點地段建築和大型城市雕塑管理,大型公共建築設計方案要按照重大建築項目管理程式進行審議和審批。探索建立城市總建築師制度。嚴格管控房地產開發中“一圖多地用”“一圖重複用”行為,提升住宅建築設計品質。開展“國家建築獎”評選工作,引領建築設計和建造水平全面提升。
(二)完善勘察設計質量責任體系。
全面落實各參建單位勘察設計質量責任,突出建設單位首要責任,明確勘察設計企業主體責任。推動勘察設計企業加強質量體系建設,完善質量內控機制,確保企業質量崗位責任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進一步落實勘察設計企業法定代表人、項目負責人、專業負責人、註冊執業人員責任,完善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健全處罰機制,依法依規對勘察設計違法違規行為嚴肅處罰。
(三)創新勘察設計質量監管方式。
嚴格執行《建設工程勘察質量管理辦法》,推進勘察質量監管信息化,落實影像留存、實時上傳數據等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勘察質量過程和結果監管。全面推進設計質量監管信息化建設,強化政府設計質量監管信息化平台互聯互通。加強勘察設計質量事中事後監管,不斷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關配套制度和工作機制,將隨機抽查的比例頻次、被抽查機率與抽查對象的信用等級、風險程度掛鈎。
(四)深化施工圖審查制度改革。
持續推進施工圖審查制度改革,強化施工圖審查監管作用,嚴格落實建設單位、勘察設計企業和施工圖審查機構責任。加大施工圖審查信息公開力度,為政府監管和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提供重要數據支撐。完善施工圖聯合審查機制。聚焦結構、消防等安全審查,提高審查效率效能。推進施工圖審查數位化、智慧型化,擴大人工智慧審圖試點範圍,逐步推廣BIM審圖。
(五)探索建立勘察設計質量保險制度。
鼓勵開展勘察設計質量保險相關研究,研發滿足行業和市場需要的險種。研究個人與企業風險分擔模式,科學界定個人和企業之間的責權利關係,提升從業人員質量責任意識和風險控制能力。逐步建立由最終用戶潛在質量缺陷保險、勘察設計職業責任保險等構成的勘察設計質量保險體系,發揮保險等金融工具對提升勘察設計質量的促進作用。
五、貫徹綠色低碳理念,提高發展質量
(一)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
全面樹立因地制宜、低碳發展、清潔生產、文化傳承的綠色發展理念,倡導“被動式技術優先、主動式技術最佳化”設計原則,最佳化功能空間布局,充分發掘場地空間、工程本體與設備在節約資源方面的潛力。倡導有效利用地域自然條件,尊重城市肌理、產業特徵和地域風貌,實現建築布局、工藝布局、交通組織、場地環境、場地設施和管網的合理設計,推動工程建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二)提升建築綠色低碳設計水平。
按照《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等相關標準,全面推廣綠色建築設計,提高建築節能水平。強化綠色建築設計方案技術論證,發揮設計在工程價值鏈上的引領作用。推動綠色建築設計理念、方法、套用技術創新,形成涵蓋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等方面的綠色建築技術體系。強化住宅健康性能設計,提升室內空氣、水質、隔聲等設計水平。加強建築碳排放計算,充分考慮建材生產、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建築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碳減排。探索建立綠色建築設計、評估、反饋機制,促進設計技術不斷疊代最佳化。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綠色建築設計導則。
(三)發揮綠色勘察基礎作用。
倡導綠色勘察理念,鼓勵對岩土工程工藝、工法進行創新,加強勘察工作中的環境保護。強化勘察工作全過程服務,重視可行性研究及方案設計階段的勘察工作,加強地質地理環境特徵和岩土工程條件分析,提高地基基礎方案建議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提高勘察數據準確性,減少因勘察原因產生的重大變更,節約工期和造價。
(四)加強低碳關鍵技術研發和套用。
鼓勵綠色低碳關鍵技術與設備產品研發創新,持續完善綠色低碳技術體系。研究既有建築最大化利用等城市更新關鍵技術,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套用、建築電氣化等建築低碳關鍵技術,合理利用淺層地能、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餘熱資源,大力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發展零碳建築技術。鼓勵綠色建材、低碳技術等在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中的套用。
(五)完善建築工程質量標準。
進一步完善建築工程項目性能標準指標,提高安全標準指標,合理確定節能、室內外環境質量、無障礙、適老化等建築品質指標。完善抗震設計標準,研究制定工程抗震鑑定和加固標準、工程減震隔震等抗震新技術套用標準。研究完善綠色建築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標準,完善既有建築綠色改造技術及評價標準。編制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相關標準。
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動力
(一)完善勘察設計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引導社會多方力量參與,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為引導的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科技創新體系。深化科技創新合作,支持勘察設計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生產廠商等共同開展科研攻關任務。引導建立以質量、貢獻、績效為核心指標的科技創新評價體系,加強科技創新與資質、職稱、評優評獎等關聯,激發從業人員創新動力。以設計為先導推廣套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技術、工藝設備、新型材料,推進科技創新成果套用。
(二)持續加強前瞻性技術研究。
強化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建設,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自主布局基礎理論研究。鼓勵勘察設計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圍繞生態環保、數位化、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大工程、建設工程消防安全、防災減災等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創新設計方法,開發核心技術、專利技術及產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創建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院士大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台,提升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三)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引導建立創新機制和激勵制度,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開展工程勘察設計行業轉型試點,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鼓勵中小型勘察設計企業在專業細分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積極爭取國家引導基金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中小型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四)增強方案設計原創能力。
堅持以人為本、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設計理念,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將綠色低碳、人文關懷、科技創新融入設計實踐。深入研究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充分融合國內外先進設計思想,完善中國特色建築理論體系。鼓勵建築師在工程實踐中大膽創新,形成多樣化的本土建築風格。建立健全建築設計方案比選和公開公示制度,鼓勵開展方案競賽,提升原創設計水平。倡導開展建築評論,促進建築設計理念交融和升華,推進優秀傳統建築文化傳承和創新。
七、推動行業數字轉型,提升發展效能
(一)推進勘察設計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升級疊代。
以信息技術賦能勘察設計企業管理創新,最佳化管理模式,重塑管理流程,持續完善企業管理、生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與功能的無縫集成,逐步實現全面動態業務管理。鼓勵有條件的勘察設計企業建立數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利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數據治理和分級分類管理,保障數據資產安全完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二)推進BIM全過程套用。
加快提升BIM設計軟體性能,重點突破三維圖形平台、建模軟體、數據管理平台,開發基於BIM、5G、雲計算等技術的協同設計套用系統。加快推進BIM正向協同設計,倡導多專業協同、全過程統籌集成設計,最佳化設計流程,提高設計效率。鼓勵企業最佳化BIM設計組織方式,統一工作界面、模型細度和樣板檔案,不斷豐富和完善BIM構件庫資源。逐步推廣基於BIM技術的工程項目數位化資產管理和智慧化運維服務。
(三)推廣工程項目數位化交付。
最佳化行政審批、成果交付與套用、檔案管理等方面制度規定,推進工程項目設計方案BIM交付,完善工程項目設計及竣工成果數位化交付體系。推進BIM軟體與CIM平台集成開發公共服務平台研究與套用,積極探索工程項目數位化成果與CIM基礎平台數據融合,研究建立數據同步機制。
(四)積極推進智慧型化標準化集成化設計。
構建資源配置合理、專業分工明確、數據互動共享、成果系統集成的網路化設計環境,積極探索跨組織、跨地域勘察設計協同工作新模式。鼓勵勘察設計企業建立知識管理系統,收集設計方案、標準規範、設計圖集等知識資源。積極推廣知識圖譜和人工智慧技術套用,促進勘察設計智慧型化,不斷提升勘察設計質量和效率。推行建築、結構、設備管線、裝修等多專業一體化集成設計,推廣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方法。實施建築平面、立面標準化設計,選用標準化部品部件及其接口,避免二次拆分設計。充分發揮裝配式建築集成綜合優勢,落實設計選型標準,促進設計和生產、施工有效銜接,提升新型建築工業化水平。
八、推進多元服務模式,完善發展方式
(一)穩步推進工程總承包模式。
發揮以設計為主導的工程總承包示範項目引領作用,鼓勵有條件的設計企業承接技術複雜的建築工程、市政工程以及以工藝為主導的工業工程總承包項目,提升設計的科學性、安全性、精細度和施工便利性。引導有條件的設計企業建立與工程總承包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體系,進一步轉變生產經營理念和組織實施方式,培育工程綜合服務能力,推動與國際化生產組織方式接軌。鼓勵政府投資項目和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優先採用工程總承包模式。
(二)推廣全過程工程諮詢。
支持勘察設計企業向產業鏈前後延伸,發展涵蓋投資決策、工程建設、運營等環節的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模式。加快建立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交付標準、工作流程、契約體系和管理體系,明確工程建設各方責權利關係,完善服務酬金計取方式,為勘察設計企業開展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創造條件。鼓勵政府投資項目和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帶頭推行全過程工程諮詢。
(三)推進建築師負責制。
在民用建築工程項目中推行建築師負責制,發揮建築師對建築工程品質管控作用。深化建築師負責制試點並跟蹤評估進展情況,建立健全與建築師負責制相配套的制度體系。研究起草建築師負責制有關指導意見、契約示範文本,制定多類別、多層次的建築師負責制工作清單,釐清責權利關係,規範執業行為。最佳化註冊建築師考試內容,強化繼續教育中建築師負責制的有關內容,提升建築師綜合協調能力。
(四)進一步推行岩土工程專業體制。
提升岩土工程在工程建設全過程的專業集成化服務價值,推動具備條件的勘察企業提供岩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測一體化服務。發揮註冊土木工程師(岩土)在岩土工程技術服務中的主導作用,落實執業責任。強化岩土工程原位測試、檢測監測先進技術套用,鼓勵岩土工程專業分析技術和治理工藝、工法、設備研發與創新。鼓勵發展國產岩土工程設備,促進岩土工程設備數位化、智慧型化發展。
九、最佳化人才培養體系,築牢發展基礎
(一)創新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
深化“產學研設”聯動培養機制,鼓勵企業同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聯合,推進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人才跨學科、跨專業培養,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完善從業人員繼續教育課程設計,增加前沿技術、項目管理、造價控制、施工管理、消防設計施工等培訓內容,提升從業人員全過程綜合服務能力。加快勘察現場作業人員隊伍體系建設,加強現場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勘察行業產業工人專業技能。鼓勵企業傳承創新“傳幫帶”培養模式,結合項目實踐提升年輕專業技術人員業務能力。鼓勵企業建立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結合的分配激勵機制,通過權益性激勵、內部創業平台、合伙人等模式激發人才潛力。
(二)壯大行業領軍人才隊伍。
鼓勵企業加大對領軍人才的扶持力度,引導支持企業布局各類創新型人才專項計畫,大力選拔培養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積極打造一批具有較強技術前瞻性和較高潛在價值的工程科研創新團隊。完善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後評估機制,更好發揮大師在帶團隊、做項目、做科研等方面的作用。
(三)增強註冊執業人員綜合能力。
調整完善執業資格考試內容,更加重視註冊執業人員對於施工、監理、運營、維護等產業鏈後端環節把控能力,補齊能力短板。引導和支持勘察設計企業加大對註冊執業人員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增加註冊執業人員數量,提升註冊執業人員質量。進一步完善勘察設計註冊工程師管理規定,規範勘察設計註冊工程師執業活動。
(四)加強行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
大力倡導專業、公正、負責、誠信的職業精神,強化從業人員培訓教育,加強註冊執業人員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繼續教育,特別重視加強中高層次人才和青年骨幹的職業教育,激發職業價值感和社會責任感。加強行業引導,促進行業自律,支持行業協會制定勘察設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基本準則,為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規範從業行為提供指引和依據。
十、保障機制
(一)強化統籌協調,紮實做好組織實施。
加強部門間溝通聯繫,形成推動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合力。樹立“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理念,強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推動和引導作用,激發行業協會、企業和從業人員積極性,統籌協調推進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改革創新。
(二)完善政策法規,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勘察設計政策法規體系,加快推進建築法、消防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建築師條例》修訂,完善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諮詢、建築師負責制、勘察設計質量安全等相關管理制度,為充分發揮勘察設計引領作用提供法治基礎和政策保障。
(三)開展試點示範,積累複製推廣經驗。
在部分地區和項目開展生產方式、組織模式改革試點示範工作,加強全程動態跟蹤,及時評估試點工作成效,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通過宣傳典型經驗和案例,引導帶動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高質量發展。
內容解讀
《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目標: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穩步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效益顯著提高,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勘察設計相關法規制度不斷完善,市場環境進一步最佳化,誠信體系初步建立,勘察設計質量得到充分保障。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綠色化、工業化、數位化轉型全面提速,技術管理創新和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標準化、集成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持續助力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從7方面,提出30項具體任務。
在“健全市場運行機制,最佳化發展環境”方面,《規劃》提出,穩步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改革,營造健康有序市場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招投標管理制度,完善信用管理和協同監管機制。
在“保障勘察設計質量,嚴守發展底線”方面,《規劃》提出,加強建築和城市風貌管理,完善勘察設計質量責任體系,創新勘察設計質量監管方式,深化施工圖審查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勘察設計質量保險制度。
在“貫徹綠色低碳理念,提高發展質量”方面,《規劃》提出,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建築綠色低碳設計水平,發揮綠色勘察基礎作用,加強低碳關鍵技術研發和套用,完善建築工程質量標準。
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動力”方面,《規劃》提出,完善勘察設計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加強前瞻性技術研究,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增強方案設計原創能力。
在“推動行業數字轉型,提升發展效能”方面,《規劃》提出,推進勘察設計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升級疊代,推進BIM全過程套用,推廣工程項目數位化交付,積極推進智慧型化標準化集成化設計。
在“推進多元服務模式,完善發展方式”方面,《規劃》提出,穩步推進工程總承包模式,推廣全過程工程諮詢,推進建築師負責制,進一步推行岩土工程專業體制。
在“最佳化人才培養體系,築牢發展基礎”方面,《規劃》提出,創新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壯大行業領軍人才隊伍,增強註冊執業人員綜合能力,加強行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
答記者問
問:《規劃》出台的背景?
答:“十三五”時期,我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平穩,通過採取行業政策制定、組織模式創新、關鍵技術研發、國際交流合作等一系列舉措,工程勘察設計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設計建成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方案獨創性有所提升,工程勘察設計水平再上新台階。2020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數量達2.4萬家,從業人員440萬人,營業收入7.2萬億元,利潤總額2937.4億元,科技活動費用支出1867.6億元。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背景下,各項指標仍達到較高水平,較好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任務,為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和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更新、完整居住社區建設、鄉村建設行動等工作任務為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特別是數位技術與建築業廣泛融合和深度滲透,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力。全過程工程諮詢、工程總承包、建築師負責制等新模式快速發展,拓展了行業業務新空間。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行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新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指導和促進“十四五”時期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十四五”規劃體系相關工作安排,編制形成《規劃》。
問:《規劃》編制總體考慮是什麼?
答:《規劃》立足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定位,緊密結合推進行業綠色化、工業化、數位化轉型的發展要求,以發揮工程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為出發點,以解決當前制約行業改革與發展的突出問題為落腳點,充分考慮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聚焦行業發展,突出系統治理,強化綜合施策,明確“十四五”時期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形勢、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等內容,指導未來5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規劃》編制堅持了四項原則:
一是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強化勘察設計企業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更好地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積極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推動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和支持政策,科學推進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統一開放的市場環境。
二是堅持規範約束、標準引領。堅持全文強制性規範的核心底線要求,強化質量安全和性能品質保障措施。以服務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發揮技術方法類推薦性標準的創新引領作用,為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釋放創新空間,促進設計大國向設計強國的轉變。
三是堅持品質優先、綠色發展。牢牢守住質量安全底線,堅持把品質作為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生命線,推動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品質管理、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提升行業技術和管理水平。貫徹落實綠色低碳理念,促進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綠色發展,助力工程建設綠色產業鏈形成和延伸。
四是堅持人才為本、創新驅動。充分發揮人才支撐作用,完善各層級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提升人才隊伍綜合能力。堅持創新在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和套用,推動組織管理模式創新,提升勘察設計質量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問:“十四五”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目標主要包括什麼?
答:“十四五”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目標分為總體目標、分項目標兩個部分。
在總體目標方面。“十四五”時期,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穩步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效益顯著提高,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勘察設計相關法規制度不斷完善,市場環境進一步最佳化,誠信體系初步建立,勘察設計質量得到充分保障。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綠色化、工業化、數位化轉型全面提速,技術管理創新和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標準化、集成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持續助力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在分項目標方面。在總體目標下,《規劃》提出了“五個進一步”的分項目標,即市場環境進一步最佳化、設計質量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人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發展效益進一步提高。每個分項目標都提出了更為具體化的工作要求,將為檢驗《規劃》實施績效提供可比對的標尺。
問:《規劃》提出了哪些重點任務?
答:《規劃》緊扣“十四五”時期建築業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貫徹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建築方針為主線,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以加快推進科技和管理創新為引擎,持續最佳化市場環境,改革監管方式,保障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品質,增強發展活力。《規劃》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行業發展需求,提出了7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一是最佳化發展環境。針對勘察設計市場低價、無序、惡性競爭等問題,提出“穩步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改革,營造健康有序市場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招投標管理制度,完善信用管理和協同監管機制”等舉措,健全市場運行機制。
二是嚴守發展底線。針對勘察設計企業內部質量監管機制鬆散及政府監管方式單一、監管能力不強、處罰力度不足等問題,提出“加強建築和城市風貌管理,完善勘察設計質量責任體系,創新勘察設計質量監管方式,深化施工圖審查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勘察設計質量保險制度”等舉措,保障勘察設計質量。
三是提高發展質量。針對勘察設計領域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強、引領作用發揮不足等問題,提出“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建築綠色低碳設計水平,發揮綠色勘察基礎作用,加強低碳關鍵技術研發套用,完善建築工程質量標準”等舉措,推進建築業綠色低碳發展。
四是增強發展動力。針對勘察設計企業重經營、輕科研、創新動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提出“完善勘察設計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加強前瞻性技術研究,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增強方案設計原創能力”等舉措,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五是提升發展效能。針對行業數位化轉型意願不強、自主可控BIM軟體套用比例低等問題,提出“推進勘察設計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升級疊代,推進BIM全過程套用,推廣工程項目數位化交付,積極推進智慧型化標準化集成化設計”等舉措,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
六是完善發展方式。針對勘察設計企業業務模式單一、全鏈條整合能力弱的問題,提出“穩步推進工程總承包模式,推廣全過程工程諮詢,推進建築師負責制,進一步推行岩土工程專業體制”等舉措,推進多元服務模式。
七是築牢發展基礎。針對行業人才吸引力下降、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提出“創新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壯大行業領軍人才隊伍,增強註冊執業人員綜合能力,加強行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等舉措,最佳化行業人才培養體系。
問:下一步如何組織實施《規劃》?
答:《規劃》的生命力在於實施,《規劃》的貫徹實施,是一項全局性和長期性的系統工程,要常抓不懈。實現《規劃》目標,需要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各個市場主體、有關行業協會等多方面的協力配合、實幹奮進。
一是細化目標任務。各地要從本地區實際出發,對《規劃》的目標和任務進行科學分解和精準細化,完善已經出台的本地區行業發展規劃,為實施和推進《規劃》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加強宣貫引導。各地要做好《規劃》宣貫工作,加強對各市場主體特別是對行業骨幹企業的引導和推動,統一思想,凝心匯智,合力推進《規劃》的實施。
三是積極主動作為。各市場主體要結合實際積極主動貫徹落實《規劃》各項工作任務,充分激發行業協會、企業和從業人員積極性,為實現《規劃》目標,為推進我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攜手同心,砥礪奮進,建功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