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濟南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

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促進我市老齡事業發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相適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十三五”山東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魯政發〔2017〕21號)和《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濟政發〔2016〕9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三五”濟南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
  • 檔案編號:濟政發〔2017〕18號
  • 發布機關:濟南市人民政府
  • 發布日期:2017-09-30

“十三五”濟南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
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促進我市老齡事業發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相適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十三五”山東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魯政發〔2017〕21號)和《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濟政發〔2016〕9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規劃背景
第一節“十二五”時期取得的成績
“十二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老齡工作認真貫徹“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工作方針,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老年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老年權益保障和優待政策得到有效落實,老齡事業發展邁上了新台階,“十二五”規劃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養老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養老服務業不斷發展,全市各級各類養老機構已達167家,床位3.6萬餘張;老年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對所有老年人全覆蓋,65歲以上老年人實行了免費查體制度,健康管理率達到70%;老年優待範圍不斷拓展,市內公園景點對老年人實行免費或半價優待,乘坐市內公共運輸工具優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老年權益維護能力不斷增強,建立健全了市、縣區、鄉鎮(街道)、村(居)四級法律援助網路;老年文化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全國了濟南家庭電視老年大學,播出課程1200餘節,節目時長30000餘分鐘,近20萬名老年人參加了學習;老年文化廣場活動豐富多彩,每年演出多達500場,參與人數達10萬餘人次,建成城鎮老年文體活動場地6300餘處,縣以上老年文體活動組織1207個。專欄1“十二五”期間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完成情況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266.1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222.9農村五保供養率(%)100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萬人)627.39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張)30.25基層老年法律援助覆蓋面(%)100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人均預期壽命(歲)79.71
第二節“十三五”時期的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全市老齡事業改革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持續推進的重要戰略視窗期。
(一)形勢嚴峻。“十三五”期間,我市人口老齡化將呈現出規模大、增長快的特點。“十二五”末,全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123.17萬人,占總人口的19.68%,據預測到2020年,老年人口總量達到160萬人,占總人口的25%。其中,高齡空巢、獨居老人數量持續擴大,照料、失能、喪偶和精神慰籍等困難和問題日益突出,養老和醫療保障支出持續增長,農村養老形勢更加嚴峻,家庭和社會養老壓力進一步加大,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十分繁重。
(二)短板明顯。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全社會應對意識不強;涉老法規政策系統性、協調性、針對性亟待強化;老年人口持續增長,社會保障壓力增大;養老服務業發展滯後,市場供需矛盾突出;老年福利服務設施亟待發展,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基礎弱、欠帳多;城鄉老齡事業發展不平衡,農村老齡事業起點低、困難大;老齡工作機制不健全,基層老齡隊伍建設急需加強。
(三)條件有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及時、科學、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為老齡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和百姓福祉的戰略問題。市委、市政府在“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發展過程中,為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提供了重大機遇。我市是山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沿海開放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地理條件優越,自然環境優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發展勢頭持續強勁,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為進一步發展老齡事業和建設養老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制定實施“十三五”濟南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決策部署的重要措施,對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老年人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第二章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老齡工作方針,按照及時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的總要求,準確把握“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深化老齡事業改革,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覆蓋城鄉的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優先培育和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工作目標,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確保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第二節基本原則
(一)堅持老齡事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圍繞“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的目標,確立老齡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協調發展。
(二)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老年人切身利益作為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解決當前突出的老齡問題和應對老齡化長期挑戰作為老齡事業的全局策略,著力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促進我市老齡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三)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發揮政府在老齡事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加強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市場培育和監督管理,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老齡事業發展的積極性,構建以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老齡委協調、成員單位協同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全民行動支持老齡事業發展的大老齡工作格局。
(四)堅持居家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完善道德規範和法律約束,鞏固和支持居家養老,多措並舉發展社會養老,探索具有濟南特色的多種形式並存的養老模式。
(五)堅持統籌兼顧和分類指導相結合。努力縮少城鄉老齡事業發展差距,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合理分配社會養老資源,讓更多的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六)堅持創新發展與深化改革相結合。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老齡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破除束縛老齡事業發展的思想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有利於老齡事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不斷增強我市老齡事業發展活力。
第三節發展目標
到2020年,老齡事業發展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養老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時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基礎更加牢固,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整體水平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並確保走在全國前列。
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老年人尊嚴和權益得到更好維護和保障;完善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相結合全面覆蓋城鄉老年人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老年人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健康素養普遍提高,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1歲;大力發展老齡產業,初步構建起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管理規範的老齡產業發展體系;公共文化、教育、體育的為老服務功能顯著提升,老年教育更加普及,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體系基本形成,老年人生活更加安全、便捷、舒適;老齡事業發展環境和支撐條件得到顯著改善,老齡事業的法治化、信息化、標準化、規範化程度明顯提升;健全和完善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形成職能明確、協調高效的老齡社會管理體系和工作體系,建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老齡事業經費投入增長機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注重與兄弟城市的交流與合作,老齡科學研究進一步加強。
專欄2“十三五”期間濟南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主要指標類別指標目標值養老服務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占比不超過20%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不低於35%健康支持老年人健康素養提升至10%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老年病科比例50%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80%精神文化生活建有老年學校的鄉鎮(街道)比例達到50%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口比例20%以上社會參與老年志願者註冊人數占老年人口比例達到15%城鄉社區基層老年協會覆蓋率100%投入保障福彩公益金用於養老服務業的比例50%以上
第三章健全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
第一節完善養老保險制度
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福利、救助等方面的制度,加快建立職業年金、企業年金步伐,推進“銀齡安康工程”商業性養老保險,支持保險企業推出適合老年人的險種,發揮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鼓勵企業、村居集體、社會組織、慈善機構等社會力量為老年人購買贈送商業健康保險。逐步建立覆蓋全體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建立更加便捷的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機制。
第二節健全醫療保險制度
繼續完善醫保關係轉移接續辦法,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鞏固完善居民大病保險和職工大病保險制度,探索向困難老年群體適當傾斜的具體辦法。建立老年人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以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為重點目標人群,鼓勵商業保險公司開發與長期護理社會保險相銜接的商業護理保險,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長期護理保障需求。
第三節提高社會福利水平
制定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豐富照顧服務項目內容,創新和最佳化照顧服務提供方式。發展普惠性老年人服務,提高老年人居住、出行、就醫、旅遊、生活服務等方面的優待水平。對具有本市戶籍80周歲以上老年人逐步實現高齡津貼全覆蓋。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的文化場所、體育場所、旅遊景點等對老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著力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確保人人能夠享有基本養老服務保障。統籌整合長壽補貼、護理補貼、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等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完善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制度。
第四節完善社會救助制度
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鄉特困人員供養制度,做好城鄉特困人員對象集中供養工作。按照扶貧開發政策有關政策要求,實現農村低保線與扶貧線兩線合一,將符合條件的貧困老年人全部納入低保救助,確保到2018年我市現行扶貧標準下農村貧困老年人全部脫貧。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提高包括貧困老年人在內的城鄉醫療救助水平。完善臨時救助制度,加強對老年人的“救急難”工作,按規定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老年人給予救助。
第五節發展公益慈善事業
發揮慈善事業助老作用,健全經常性助老社會捐助機制。開展“夕陽扶老”救助工程,繼續實施“夕陽溫暖工程與牽手關愛行動”等新品牌工程,提高救助項目規範化運作水平,提升慈善救助能力。鼓勵社會、企業、慈善組織和個人面向老年人開展募捐捐贈、志願服務、慰問幫扶、文藝演出、健康教育、防詐欺宣傳等形式多樣的公益慈善活動。依法加強對公益慈善組織和公益慈善活動的扶持和監管,依法及時查處以公益慈善為名實施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等違反法律法規、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加強民政部門與公益慈善組織、社會服務機構之間的信息對接和工作銜接,統籌開展涉老慈善援助活動,探索建立政府購買慈善服務項目,實現政府救助與社會幫扶有機結合。
第四章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第一節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基礎
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一體發展,進一步加大政府購買居家養老力度,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管理、運營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開展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助行等服務,打造涵蓋日間照料、短期托養、上門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養老服務中心,形成“十五分鐘生活圈”。鼓勵社區嵌入式和連鎖型養老機構發展,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依託網際網路資源,以社區為基礎,搭建健康服務機構公共信息平台,提供護理看護、健康管理、康復照料等居家養老服務。引導養老服務機構套用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攜帶型體檢、緊急呼叫監控等設備,提供長期跟蹤、預測預警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本著量力而行、適度普惠原則,建立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制度,為生活困難、空巢、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人等提供無償、低償服務。
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落實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並將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按照“發展增量、盤活存量”原則,大力推進城鄉基礎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強化規劃約束,在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進行規劃布點,明確配置標準、規模。新建小區按每百戶不少於2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小區按每百戶不少於15平方米的標準調劑解決。不具備養老服務設施的老社區或現有設施達不到規劃和建設指標要求的,通過購買、置換、租賃等方式予以解決。專欄3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程依託城鄉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台,以失能、獨居、空巢老年人為重點,整合建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呼叫服務系統和應急救援服務機制,方便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日間照料等服務。
實施“網際網路+”養老工程。支持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社會組織和企業利用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開發套用智慧型終端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智慧平台、信息系統、APP套用、微信公眾號等,重點拓展遠程提醒和控制、自動報警和處置、動態監測和記錄等功能,規範數據接口,建設虛擬養老院。
第二節完善養老服務設施體系
按照“出模式、出經驗、出標準、出人才”目標,打造“醫養結合、委託運營”的養老服務示範基地,探索養老服務基本經驗。全面推進各縣區社會福利中心建設進度,實施公建民營,探索公辦民營,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創建區域性示範性養老服務機構。完善基層養老設施建設和運營。加快推動兼具日間照料及居家養老服務站、托老所、老年活動中心等服務功能的示範性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鼓勵興辦小微化、經營連鎖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載體,推進農村幸福院、鄰里互助養老點建設。推進“多鎮一院”、“一縣一院”和“中心敬老院”等敬老院建設模式,最佳化農村敬老院布局,打造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
第三節激發社會養老活力
制定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政策,引導並支持養老機構及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的運營管理。創新社會辦養老機構扶持政策,進一步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完善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許可權下放至各縣區後的配套服務工作。推動落實土地、稅費、信貸、購買服務等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民辦和外資養老服務機構給予與公辦養老機構同等的待遇。推動養老機構改革創新,以公辦民營、公建民營等模式為重點,加快公辦養老機構體制改革,引入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採取招投標等方式委託社會專業養老服務機構運營,加快發展各種專業化、社會化、效能化的養老服務。
第四節提升養老服務信息化水平
依託省養老服務信息平台,推進市、縣、鄉三級養老服務信息平台建設,實現“一個系統、三級平台、全線貫通”,建立包含社會化養老服務系統、養老評估系統、居家養老管理系統、養老機構管理系統、老年人補貼管理系統、志願者服務系統等功能模組的全市養老數據資源中心及套用服務平台。到2020年,建成縱向貫通、橫向對接、覆蓋全市的養老服務信息網路和管理系統。提升養老服務信息化套用水平,整合老年人口、養老機構、居家養老、老年人生活能力評估、為老服務從業人員等數據,推進與現有的社區、人口、醫療等信息網路銜接,形成“數據驅動型”養老服務市場,為政府部門提供管理決策、業務監管、服務監控等服務,為各類社會組織提供數據共享與交換,為服務定位、價格制定、服務拓展等提供準確的信息,為社會大眾提供各類養老服務組織的基本信息以及相關服務的查詢和評價,為養老產業提供市場發展趨勢等數據支持。到2020年,努力實現虛擬養老院服務社區(村)全覆蓋。
第五節加強農村養老服務
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和老年人活動場所建設,補齊農村養老發展短板,為低收入、高齡、獨居、殘疾、失能農村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到2020年,農村幸福院或日間照料設施服務功能覆蓋全部農村社區。通過鄰里互助、親友相助、志願服務等模式和舉辦農村幸福院、養老大院等方式,大力發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村委會、老年協會等作用,積極培育為老服務社會組織,依託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村衛生室、農家書屋、全民健身設施等,為留守、孤寡、獨居、貧困、殘疾等老年人提供豐富多彩的關愛服務。
第五章健全健康支持體系
第一節推進醫養結合
完善醫養結合機制,推動醫療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合作機制,通過內設醫療機構、建立協作機制、設定醫療分點等方式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建立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與合作醫院間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確保老年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突出中醫“治未病”核心理念,創新健康養老服務模式,推動中醫醫療機構與養老服務整合發展,重點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系列服務產品,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範基地。鼓勵執業醫師到養老機構設定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支持有相關專業特長的醫師及專業人員在養老機構開展疾病預防、營養、中醫養生等非診療性健康服務。到2020年,實現縣區級以上養老機構醫養結合覆蓋率100%,全市護理型養老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的35%以上;所有醫療機構為老年人就醫開闢綠色通道,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服務。
第二節加強老年人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
深入開展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倡導健康老齡理念,增強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建立健全健康知識和技能核心信息發布制度,廣泛開展“健康濟南,共建共享”活動,普及合理營養、合理用藥、科學就醫等知識,開展家庭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和干預,引導老年人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建立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老年人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10%以上。推進醫療機構開展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創新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建立老年人健康信息庫,促進老年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繼續落實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查體制度,到2020年健康管理率達到80%。
第三節發展老年醫療與康復護理服務
支持城市二級醫院向康復醫院、老年病專科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醫院等老年專業醫療服務機構轉型,到2020年,全市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病科比例達50%以上,每萬名老年人擁有專業機構康復床位5張。統籌和整合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加快建設形成養老照料、康復護理、疾病救治、臨終關懷服務相互銜接、功能互補、安全便捷的多元化健康養老服務網路。全面推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一步擴大家庭醫生式服務覆蓋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完善家庭醫生式服務規範,強化對家庭醫生團隊的業務技術、服務理念培訓,實現每個老年人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引導保障對象優先利用居家護理和社區護理服務。重視健康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拓寬健康管理服務套用領域,力爭形成新型化、網路化、差異化以及中西醫融合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
第四節加強老年人體育健身
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畫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老年人體育健身場所建設納入城鄉公共設施、新建住宅小區、舊村改造、新農村建設規劃,鼓勵通過改擴建及新建等途徑增加老年活動設施和場所。開發符合老年人生活習慣和生理心理特點的健身活動,增加具有老年人特色的體育活動項目。支持和引導老年人開展豐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活動,經常性舉辦象棋圍棋比賽、門球比賽、大眾廣場健身操(舞)比賽及健步走等各類老年健身體育活動。支持老年教育機構增設體育健身課程,指導老年人科學健身。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及單項工作委員會建設,完善“四位一體”的老年體協工作機制,到2020年,90%的街道和鎮建立老年人基層體育組織,城鄉社區普遍建立老年人健身活動站點和團隊,老年體育人口占比達到20%,基層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50%以上。
第六章大力繁榮老年消費市場
第一節豐富養老服務業態
創新老齡產業發展模式,豐富養老服務業態。大力發展養老服務企業,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參與投資老齡產業,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管理規範、服務標準的企業。支持養老服務產業與健康、養生、旅遊、文化、健身、休閒等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養老服務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揮氣候、交通、環境、文化、民俗、生態優勢,打造特色養老養生產業帶,發展集生活居住、文化娛樂、休閒體驗、康復訓練、醫療保健、醫療護理等為一體、多業態融合的養老養生社區和大型養老綜合體。鼓勵養老產業智慧型化,支持老年智慧型健康產品創新和套用,推廣量化式健康生活新方式。
第二節繁榮老年用品市場
(一)增加老年用品供給。大力推進老年產品領域供給側改革,引導支持相關行業、企業圍繞健康促進、健康監測可穿戴設備、慢性病治療、康復護理、輔助器具和智慧型看護、應急救援、旅遊休閒等重點領域,推進老年人適用產品、技術的研發和套用。支持老年用品製造業創新發展,採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促進產品升級換代。豐富適合老年人的食品、藥品、服裝等供給。鼓勵商家開闢老年用品展示、體驗場所,設立老年用品專櫃、專營店、連鎖店,探索建立老年用品租賃市場。
(二)提升老年用品科技含量。加強對老年用品市場的開發研究和技術創新,支持技術密集型企業、科研院所、高校、老齡科研機構以及符合條件的老年用品企業牽頭承擔各類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科研項目,激勵老年人適用產品、技術的研發,強化適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套用。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老年用品產業領域科技創新與套用。
第七章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
第一節推進設施無障礙建設與改造
新建或改建小區嚴格貫徹執行涉老新建、改建項目及其配套設施的標準規範,加快對老舊小區居住生活環境進行適老化改造,到2020年已建公共設施和涉老設施無障礙改造率達到60%,新建城市道路、社區公共場所和涉老設施場所無障礙化率達到100%。支持開發建設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際親情住宅,鼓勵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
第二節營造安全綠色便利生活環境
加強對養老服務設施的安全隱患排查和監管。加強養老服務設施節能宜居改造,將各類養老機構和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納入綠色建築行動重點扶持範圍。推動老年人共建共享綠色社區、傳統村落、美麗宜居村莊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支持多層老舊住宅加裝電梯。推進街道、社區“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設施建設,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專欄4老年宜居環境示範創建工程完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評價標準體系,開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區”示範創建活動,積極開展無障礙建設城市創建工作。到2020年,60%以上城市社區和50%以上農村社區分別達到老年宜居社區基本條件,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務需求能夠在社區得到滿足。
第三節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社會風尚
鼓勵支持廣播電視媒體積極創造條件開設老齡欄目,通過專題片、新聞報導、公益廣告等形式播出老齡節目。探索和改進老齡節目的表現形式,提高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和觀賞性。充分發揮網路傳媒的作用,及時、生動反映老年人生活。開展孝善特色主題文化進社區(村居)活動,通過文化牆的形式,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質,倡導廣大民眾孝老愛親、睦鄰友好,樹立文明新風尚,成為社區傳播優秀文化的新載體和新陣地。打造一批孝親敬老模範社區(村居),帶動基層社區建設,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八章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第一節發展老年教育
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整合社會教育資源,建立完善城鄉老年教育網路體系,加大老年大學(學校)、社區學校的建設力度,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提升老年教育機構規範化辦學水平,推進現代傳媒老年教育計畫,大力拓展濟南家庭電視老年大學覆蓋面,完善老年電大管理體系。積極爭取補助資金,扶持建設老年電大教育網路機制。積極引導、規範管理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服務。到2020年,全市縣級以上城市至少有1所老年大學,建有老年學校的鎮(街道)比例達到50%,經常性參加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口比例達到20%以上。
專欄5濟南家庭電視老年大學提升工程提升濟南家庭電視老年大學的教育水平。圍繞“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的總要求創新教學內容,按照培養興趣、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原則科學設定課程,並為老年活動中心配發移動影庫,提高老年教育的可及性,最大限度滿足老年群體學習需求。編輯出版有時代特色、科學內涵、文化品位,適應社會需要的老年教育系列教材。
第二節繁榮老年文化
完善城鄉老年公共文化設施,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闢老年文化活動場所。行政村(社區)因地制宜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室),免費向老年人開放。積極鼓勵發展各類老年文藝隊伍,培育基層老年文藝骨幹團隊。充分發揮老年文藝團休、民間老藝人和老年文藝骨幹活躍基層老年人文化生活的作用,加強對老年文藝隊伍的引導和扶持。廣泛開展民眾性老年文化活動,持續打造“泉映晚霞”老年文化廣場活動品牌。鼓勵創作發行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圖書、報刊以及影視劇、戲劇、廣播劇等文藝作品。鼓勵製作適合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的優秀老年文化作品。加強“泉學e站”建設,拓展面向老年人的數字資源服務。到2020年,形成文化文藝豐富多彩、體育健身全面普及、終身教育樂在其中、社會參與積極主動、生活觀念和諧健康的充滿活力的老年社會文化生活。
第三節推進老年人精神關愛服務
推動養老服務由生活照料向健康服務、精神關懷和心理慰藉擴展。健全老年人精神關愛、心理疏導、危機干預服務網路,督促家庭成員加強對老年人的情感關懷和心理溝通。有條件的市、縣區建立心理學專家、專科醫生、健康諮詢師及志願者組成的老年人關愛組織。鼓勵心理諮詢師、律師、養生專家組織開展老年精神關愛授課和諮詢。有條件的社區建立老年人心理關愛站。
第九章推動老年人參與社會管理
第一節培育積極老齡觀
倡導“積極老齡化”理念,引導老年人樹立終身發展理念,始終保持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精神狀態,積極面對老年生活,參與社會發展,發揮正能量,作出新貢獻。進一步提升全民人口老齡化意識,引導全社會樹立積極、健康、主動、發展的養老觀,正確對待和積極接納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的社會價值,為老年人發揮作用創造條件,以積極的態度、積極的政策、積極的行動應對人口老齡化。
第二節挖掘老年人力資源
鼓勵縣區將老年人才開發利用納入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制定老年人才開發利用專項規劃。建立老年人力資源信息服務平台和老年人才信息資料庫,支持專業技術領域人才延長工作年限,鼓勵老年人參與科技開發和套用、諮詢服務、生產經營活動和自主創業。幫助有意願的老年人接受崗位技能培訓或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推動用工單位與聘用的老年人簽訂協定。珍視老年人知識、技能和經驗,支持老年人參與社區服務、關心教育下一代、維護社會治安等公益活動。鼓勵低齡健康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在志願服務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第三節鼓勵老年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引導老年人廣泛有序地參與社會發展,為老年人發揮作用創造條件。鼓勵老年人根據興趣愛好、個性特點成立各類興趣組織和俱樂部。支持和引導基層老年組織,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原則規範建設。開展基層骨幹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和服務能力。發揮老年專業社團作用,支持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開展送醫、送科技、送文化活動。到2020年,老年志願者註冊人數占老年人口比例達到15%,老年協會城鄉創建率達到100%。
第十章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第一節積極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制定相關配套政策,著力解決好老年人家庭瞻養、財產糾紛、土地承包、離婚再婚、家庭暴力、涉老犯罪等方面的問題,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利,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組織公安、銀行、電信等部門開展老年人防詐欺教育,依法加大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案件的查處力度。將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納入法治建設工作重點,開通老年人訴訟綠色通道,加強涉老案件巡迴審判服務,加大老年人司法救助力度,對涉老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快速裁決、快速執行。
第二節開展老年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加大老年普法宣傳力度,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納入普法規劃,充分運用各種宣傳媒體以及公眾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開展全民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依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自覺性。大力普及涉老法律知識,幫助老年人學法、懂法、守法,開展老年人防詐欺、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提高老年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第三節加大老年法律援助服務力度
加強各級法律援助站建設,完善市、縣、鎮、村四級老年人法律援助網路,拓展法律援助渠道,創新服務機制,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市級法律援助機構與老齡工作部門建立健全法律援助老年工作站,基層法律服務機構為老年人優先優惠提供法律服務。公安、司法、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計生、信訪等部門建立信息交流機制,掌握涉老案件信息動態,採取措施,化解矛盾糾紛,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減免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案件訴訟費。
第四節全面落實老年人優待工作
開展老年人優待工作調研,按程式修訂《濟南市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若干規定》,努力擴大優待對象範圍,提高優待標準,現實老年優待城鄉一體化。鼓勵縣區結合本轄區實際情況,制定老年人優待政策,建立完善督查制度,確保各項優待規定落到實處。到2020年縣區老年人優待政策制定率達到100%。
第十一章強化工作基礎和規劃實施保障
第一節強化工作基礎保障
(一)推進信息化建設。落實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在切實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著力推動各有關部門涉及老年人的人口、保障、服務、信用、財產等基礎信息分類分級互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在此基礎上推動搭建部門互聯、上下貫通的老齡工作信息化平台,加強涉老數據、信息的匯集整合和發掘運用,建立基於大數據的可信統計分析決策機制。支持推進為老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在城市社區全覆蓋、在農村地區擴大覆蓋,推進信息惠民服務向老年人覆蓋、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
(二)完善制度建設。積極開展養老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建立養老服務業統計制度,完善養老服務統計指標體系。建立養老機構、組織信用評價體系,完善養老服務舉報和投訴等制度。推進各級養老服務協會建設,強化對養老機構、組織運營情況的日常監管和行業自律,形成政府指導、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管體系。鼓勵和支持養老機構、企業參與養老服務行業規範和標準的制定。
(三)完善投入機制。建立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相適應的投入增長機制,把老齡事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納入公共財政支出重點,加大投入力度,確保經費投入逐年增長。積極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慈善捐助支持老齡事業,福利彩票、體育彩票公益金中有一定比例用於老齡事業,形成政府和社會共同投入的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拓寬老齡事業和產業投資渠道,發展多種融資方式。
(四)壯大人才隊伍。推進涉老相關專業教育體系建設,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經營管理、康復輔具配置等人才。加快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特別是中高級養老護理員的培養。根據國家職業標準,組織開展養老護理人員職業培訓和職業資格認證工作。大力推進持證上崗制度建設,定期開展護理員技能比賽,不斷提升護理員隊伍能力水平和職業素養。引導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社會地位,合理確定公辦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薪酬待遇。大力發展為老服務志願者隊伍和社會工作者隊伍。專欄6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工程採取學歷教育、在職教育、入職培訓、出國學習等方法培訓(培養)專業人才;通過發放入職補貼、評選表彰等方式提升行業凝聚力。到2020年,市級職業院校中至少開設1個養老服務專業,至少建成1個養老服務職業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養老機構負責人和護理員持證率達95%以上。(五)加強基層工作。加強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建設,適應老齡事業發展需要配強老齡工作幹部,為發揮“綜合協調、督促檢查、參謀助手”作用奠定組織基礎。加強基層老齡工作組織建設,完善基層老齡工作網路,整合社區老齡工作資源,確保老齡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難有人幫。做好老齡工作幹部培訓工作,提高老齡工作幹部的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探索老年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新形式,建立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參與老年人管理服務的機制和制度。
(六)加強科學研究和調查統計。鼓勵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針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政府決策和完善為老服務提供理論、信息和技術支持,加大老齡科研經費投入,培養高水平的老齡科研隊伍,加強養老課題研究,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建立老齡問題智庫,落實重大決策專家諮詢制度。加強人口老齡化中長期應對策略研究,在國家統計框架下,完善老齡事業和老年產業統計指標體系,落實老齡事業統計公報定期發布制度。
(七)加強宣傳和對外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主流媒體在老齡宣傳中的作用,大力做好老齡宣傳工作。抓住黨委、政府方針政策、決策部署中與老年人利益相關的結合點,堅持以人為本、民生視角,擴大老齡宣傳的社會影響力。鼓勵新聞媒介設立面向老年人的欄目,開設專欄、專趣、專版、專刊等,做好老齡化發展形勢、老齡政策、老齡工作和社會為老服務等方面的宣傳報導。積極創新宣傳形式,把敬老愛老活動與和諧社區、文明村鎮、五好家庭等文明建設活動結合起來,營造濃厚的尊老、敬老、養老、助老社會氛圍。注重與先進城市的交流學習,引入境外、市外資本技術和管理模式,堅持引進與吸收相結合,開展項目合作,內外聯動、互利共贏。
第二節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老齡工作方針,切實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將老齡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老齡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調動發揮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作用,引導社會各界力量興辦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夯實老齡事業發展的社會基礎,形成老齡事業發展新局面。
(二)加強聯絡協調。充分發揮老齡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的職能作用,時研究部署老齡工作任務,保證人員、措施、責任落實到位,共同推進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各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加強溝通聯絡,努力形成老齡工作合力。
(三)加強督促檢查。市老齡辦、市民政局、市發改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各級執行規劃的指導、督促和檢查。強化社會監督,健全第三方評估機制,適時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向社會公布評估結果。各縣區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劃實施方案,細化相關指標,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見到實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