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AS10反坦克飛彈

“北方”AS10反坦克飛彈

“北方”AS10反坦克飛彈是法國原北方航空公司、現宇航公司(Aerospatiale)研製的“北方”亞音速飛彈系列中的第一代空地飛彈的第一個型號,也是世界上最早裝備直升機的第一代反坦克飛彈型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方”AS10反坦克飛彈
  • 投產時間:1952年
  • 研製公司:北方航空公司
  • 編號:Nord 5203
  • 服役國家法國
  • 最大射程:1.6km
  • 最小射程:300m
  • 最大速度:80m/s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性能數據,

發展沿革

1946年北方航空公司開始為法國陸軍研製反坦克飛彈,命名為“北方”SS10,編號為Nord 5203。1952年開始投產,隨後進入法國陸軍地面部隊服役,供步兵用於攻擊坦克、裝甲戰車以及地面工事等堅固目標,後將其裝到吉普車等地面車輛上,發展為車載反坦克飛彈,進而裝備直升機和輕型飛機用於攻擊地面坦克、裝甲戰車和水面艦船等目標,後者命名為“北方”AS10,編號仍為Nord 5203。1955年開始外銷給美國和瑞典等國,成為50年代大量裝備北約組織各國陸軍的標準反坦克飛彈。
1956年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陸軍使用SS10飛彈成功地攻擊埃及的裝甲車輛。1970年初該彈完全退役,到1963年已生產3.5萬多枚,月產量450~500枚,採購費用2240萬美元,1955年單價750美元,飛彈系統單價1000美元。

技術特點

該彈採用無尾式氣動外形布局和推力矢量控制方案,4片大展弦比、切梢三角形彈翼位於彈體中後部,且有較小的傾斜安裝角,使飛彈飛行中低速旋轉穩定。每片彈翼後緣靠近翼根處裝有1個活動式空氣擾流片,飛行中由舵機控制擾流片運動,提供氣動控制力。彈頭呈半球形,彈體呈短而粗的圓柱形,長細比5.212,分為前後對接的2個艙段:前艙段為戰鬥部艙,後艙段為運載器,通常戰鬥部與運載器分開運輸、貯存。
戰鬥部艙裝有錐孔裝藥戰鬥部和觸發引信。該戰鬥部系早期破甲戰鬥部,結構設計上未充分利用彈徑大的優點,戰鬥部藥柱及藥型罩的直徑小,儘管藥型罩錐角小於60°,但其藥柱結構設計較落後,沒有採用鎘板,且藥柱底部直徑小,裝藥為普通炸藥。因此,戰鬥部的破甲威力較小。戰鬥部底部裝觸發引信,配有保險執行機構,採用續航發動機燃燒室產生的燃氣壓力控制保險機構,防止早炸。
運載器艙外裝4片彈翼,內裝發動機和制導控制組件。彈體採用整體結構,鋁合金殼體。彈翼採用木質板材製成,表面包有一層鋁合金蒙皮。動力裝置為2台串聯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均採用雙基推進劑。起飛發動機裝藥重1.5kg,在0.5s內飛彈速度達到78~80m/s。續航發動機在保持該速度的基礎上略有加速,直至命中目標,飛行時間17~20s,作戰使用溫度範圍為-35℃~+50℃。起飛發動機和續航發動機的噴管同軸線套裝,因續航發動機噴管小,安裝在中央,起飛發動機噴管在外部。起飛發動機燃燒結束時,通過串聯燃燒室中間底部上的通孔輸入火焰,使續航發動機點火工作。
該彈採用目視瞄準跟蹤、手動操縱、三點導引、導線傳輸指令制導,其制導控制組件包括指令接收變換器、陀螺儀、電磁舵機、控制導線及線管。陀螺儀在火藥氣體壓力作用下0.1s內啟動完畢並達到額定轉速,提供基準信號與俯仰和偏航穩定信號。在飛彈飛行過程中,經過滑環和電刷將信號傳給帶動擾流片運動的舵機電磁線圈,分別控制擾流片運動,使之產生相應的俯仰與偏航控制力。擾流片以12Hz的頻率振動,交替伸出彈翼蒙皮表面。擾流片運動範圍為±180°。彈體後部裝有曳光管,保證在能見度差的條件下可靠地跟蹤飛彈。彈上電源採用乾電池組,使用之前裝入彈體。
作為第一代反坦克飛彈,其主要缺點是飛行速度低、破甲威力小,在實戰中也暴露出命中機率低、操作使用困難等缺點,促使主承包商加速改進發展其替代產品——SS11/AS11。

性能數據

最大射程 1.6km
最小射程 300m
最大速度 80m/s
使用高度
最大過載
制導系統 有線指令
引 信 觸發引信
戰 斗 部 聚能破甲,5kg
動力裝置 1台兩級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
彈 重 14.8kg
彈 長 0.86m
彈 徑 165mm
翼 展 750m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