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醫學創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動物醫學創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以提高研究所自主創新水平、創新能力和科技競爭力為宗旨,結合我所的發展規劃和動物醫學的發展方向,在口蹄疫、小反芻獸疫、藍耳病等重要動物病毒病和蜱傳播疾病、弓形蟲等重要動物寄生蟲病研究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交流與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物醫學創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主管部門: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動物醫學研究

發展歷史

“動物醫學創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由科技部於2007年11月授予,2008年9月,正式舉行了揭牌儀式。

科研條件

 合作的主要方式為“項目-基地-人才”相結合的三元化模式。合作國家有德國、法國、英國、波蘭、俄羅斯、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斯洛維尼亞、比利時、丹麥、瑞典、美國、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亞、肯亞、南非、日本、韓國、新加坡、匈牙利、哈薩克斯坦、波赫等20多個國家。此外,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等多個國際組織及其下屬組織OIE亞太地區委員會、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東南亞次區域參考實驗室等緊密聯繫,分別於2011年、2013年和2019年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定為OIE口蹄疫參考實驗室、 OIE羊泰勒蟲參考實驗室和OIE囊尾蚴病參考實驗室,履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參考實驗義務,充分發揮國際合作職能,提升了本基地的國際形象。

科研成就

“動物醫學創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依託單位以“走出去,引進來”為主要方針,加大了國際合作項目的申報力度,國際合作經費逐年增加,積極參與歐盟框架項目和雙邊國家科研項目,為基地培養了人才和引進了先進的實驗技術和思路。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在國際會議報告基地的研究成果,擴大基地依託單位的國際影響力,積極承擔國際組織如FAO/OIE的培訓任務,為周邊開發中國家培訓了科技人員,展現了基地的科研實力和提升了國際形象。在國際合作過程中,基地注重重要實驗材料的引進和先進技術的引進,逐年更新了依託單位的實驗設備和引進了非洲豬瘟等重要疾病研究的標準樣品。為了提升基地科技人員了國際交流能力,依託單位每年自籌經費選派青年骨幹赴美國學習一年,部分人員已經學成回國,並與國外實驗室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為拓寬基地合作夥伴奠定了基礎。

人才培養

與國際知名研究機構:肯亞國際家畜研究所、波蘭國家獸醫研究所、匈牙利歐洲三角研究中心、德國波斯特醫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英國Pirbright研究所、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獸醫學院、美國田納西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獸醫學院、韓國原子能研究所、加拿大公共衛生署、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波赫塞拉耶佛大學、哈薩克斯坦國立農業大學、蘇丹共和國巴哈利大學、巴基斯坦農業研究委員會、拉哈爾畜牧獸醫大學等多個國際合作機構在口蹄疫、小反芻獸疫、藍耳病、藍舌病、山羊痘等重要動物病毒病、巴貝斯、泰勒蟲、萊姆病等蜱傳病、弓形蟲、豬蛔蟲、支原體等重要動物寄生蟲病研究領域組織和實施一系列科技項目,包括歐盟框架項目、雙邊國家科研項目、區域交流項目,人員互訪項目,人才引進項目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