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八”苗族風情節

“八月八”苗族風情節

“八月八”苗族風情節,是中國貴州黔西南州 興仁 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同名“貴州·興仁·鯉魚“八月八”苗族風情節”。源於一個美麗的苗族民間傳說。相傳遠古時代,天降大雨,百日不絕,大地一片汪洋,生靈塗炭。唯有勤勞勇敢的苗家少年阿衣和美麗善良的阿蘭姑娘帶著忠實的獵狗阿嘎寄身於一隻大木盆里,隨波漂泊……他們心心相印,不畏艱險戰勝災害,捧來肥沃的泥土,細心栽種,日夜呵護。終於迎來了新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月八”苗族風情節
  • 時間:八月八日
  • 地區:中國貴州黔西南州
  • 民族:苗族
節慶簡介,節慶形式,沿革,老瓶新酒,基礎建設,

節慶簡介

“八月八”苗族風情節,是興仁縣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每年農曆八月初八,下值稻穀黃熟收割季節,縣境及周邊的苗族同胞,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家家戶戶殺雞宰鴨,烤一鍋熱騰騰新糯米酒,煮一甑香噴噴花糯為飯,或邀請客人,或走親訪友。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佩帶華麗首飾,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慶祝豐收。
“八月八”苗族風情節,源於一個美麗的苗族民間傳說。相傳遠古時代,天降大雨,百日不絕,大地一片汪洋,生靈塗炭。唯有勤勞勇敢的苗家少年阿衣和美麗善良的阿蘭姑娘帶著忠實的獵狗阿嘎寄身於一隻大木盆里,隨波漂泊......洪水退了,大地一片荒蕪。阿衣和阿蘭傷心地撫摸著獵狗阿嘎,茫然不知所措。突然,阿蘭眼睛一亮,發現狗尾上粘著三顆穀粒,驚喜中小心翼翼地把穀粒摘下來。阿衣和阿蘭如獲至寶,高興萬分。
他們捧來肥沃的泥土,細心栽種,日夜呵護。春天,谷種發了芽;夏天,稻穀揚了花;秋天,沉甸甸的谷穗成熟了。阿衣阿蘭無比喜悅,將為數不多的稻穀收割回家。他們捨不得吃一粒穀米,把穀粒全部作為種子收藏起來,待來年開春的時候,他們又將谷種全部撒播,精心耕耘。到了秋天,金黃一片的稻穀又成熟了。
農曆八月初八日,即“辰”日這一天,阿衣和阿蘭在喜慶豐收的日子裡結為夫妻,生兒育女。從此,一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誕生了。
後來,每年農曆八月初八,苗家都要煮上一甑新糯米飯,備上一桌好酒好菜,為了表達對獵狗阿嘎給苗家帶來稻種的敬意,先舀一碗給狗吃後,再舉家共食。面後載歌載舞,玩燈耍龍,喜慶豐收,歌頌美好幸福生活。這一習俗,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

節慶形式

農曆八月初八日,即“辰” 日這一天,阿衣和阿蘭在喜慶豐收的日子裡結為夫妻,生兒育女。從此,一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誕生了。而後載歌載舞,玩燈要龍,喜慶豐收,歌頌美好幸福生活。這一習谷,代代相傳。
“八月八”苗族風情節也是苗族同胞傳統的“嘗新節”。每年農曆八月初八,苗族同胞們都會把自家豐收的糧食、雞、鴨、粑粑等拿到一個寬敞的地方,寨子老幼、親朋好友集聚一堂,舉杯同慶,載歌載舞,談古論今,互祝五穀豐登、萬事順意。一齊來吃團圓飯,共同來“嘗新”,分享豐收的喜悅。
“八月八”苗族風情節

沿革

老瓶新酒

從2003年以來,屯腳鎮黨委、政府就充分認識到:在一個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氛圍濃郁的少數民族地區,做好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挖掘和保護,既是發展區域文化、實現文化強鎮的客觀要求,也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舉措。為把“八月八”這個苗族同胞的傳統文化節日繼承和發揚光大。從2004年4月開始,鎮黨委、政府就始終把舉辦好“八月八”苗族風情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來抓,重點挖掘屯腳悠久、古樸的民族文化。

基礎建設

一是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建成鯉魚民族廣場、鯉魚寨門、拿繡領帶廠、鯉魚大道、觀光小道、風雨亭、仙人橋、水車等;
二是加大對民族文化發展的扶持力度。組建鯉魚村苗族文化發展協會,著力挖掘、整理、豐富苗族文化;
三是大力扶持具有民族特色4戶農家樂。向外界推介苗家飲食文化,同時增加了農戶收入,促進鄉村旅遊發展;
四是舉全鎮之力,成功連續舉辦了三屆貴州·興仁·鯉魚“八月八”苗族風情節。向外界推介了苗族同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對於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