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型”社會的由來與建設意義、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設立、能源資源利用領域的改革創新、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領域的改革創新、促進“兩型”產業發展的改革創新、國土開發與統籌城鄉發展的改革創新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進程
- 出版社: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湖北人民出版社
- 頁數:267頁
- 開本:16
- 定價:35.00
- 作者:秦尊文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6071000
- 品牌:湖北人民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進程》結構合理,層次清晰,內容全面,注意實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作者簡介
秦尊文,研究員,經濟學博士,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國家科技部特聘專家,湖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武漢城市圈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長期致力於區域經濟和城市群研究,是《武漢城市圈總體規劃》、《湖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湖北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總體規劃》、《湖北荊州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主要編制專家。2008年、2010年分別應美國國務院、環境保護署邀請,赴美考察城市群和水資源開發保護。發表學術論文、調研報告總計400多篇,出版著作20餘部,科研成果獲得湖北省委、省政府頒發的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圖書目錄
第1章 “兩型”社會的由來與建設意義
1.1 “兩型”社會概念的提出
1.2 “兩型”社會的內涵與建設層次
1.3 “兩型”社會建設的重大意義
第2章 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設立
2.1 設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背景
2.2 全國綜合配套試驗區建設進程及意義
2.3 “兩型”社會試驗區的改革試驗方案
第3章 能源資源利用領域的改革創新
3.1 建立節能減排的激勵約束機制
3.2 建立節約用水的激勵約束機制
3.3 建立節約原材料的激勵約束機制
3.4 建立資源綜合利用的激勵約束機制
第4章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領域的改革創新
4.1 生態環境價值與生態建設
4.2 建立並完善生態補償長效機制
4.3 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的市場機制
4.4 建立突出環境問題的整治機制
第5章 促進“兩型”產業發展的改革創新
5.1 “兩型”產業在“兩型”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5.2 “兩型”工業發展機制
5.3 “兩型”服務業發展機制
5.4 “兩型”農業發展機制
5.5 “兩型”社會試驗區產業發展政策
第6章 “兩型”社會建設的科技創新
6.1 科技創新與“兩型”社會建設的關係
6.2 科技創新動力機制建設
6.3 科技創新環境建設
6.4 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6.5 “兩型”社會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第7章 國土開發與統籌城鄉發展的改革創新
7.1 積極推動形成主體功能區
7.2 以同城化引領城市群規劃建設
7.3 創新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
第8章 節約集約用地的改革創新
8.1 完善科學合理的土地利用機制
8.2 建立節約土地資源的體制機制
8.3 完善農村集體土地管理方式:
8.4 土地徵用與補償體制機制創新
第9章 “兩型”社會建設的財稅金融體系創新
9.1 財稅金融體系創新在“兩型”社會建設中的功能
9.2 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財政政策創新
9.3 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稅收政策創新
9.4 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金融體制改革
第10章 對外開放與區域合作領域的改革創新
10.1 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
10.2 流域開發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10.3 創新區域產業發展聯動模式
10.4 建立兩個試驗區的聯動機制
第11章 “兩型”社會文化建設與改革創新
11.1 節約文化的形成與推進機制創新
11.2 生態文化的形成與推進機制創新
11.3 誠信文化的形成與推進的機制創新
11.4 創新文化的形成與推進機制創新
第12章 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政府自身改革
12.1 建立開展“兩型”社會試驗的政府管理架構
12.2 建立陽光高效政府
12.3 推進政府綠色採購制度
12.4 完善“兩型”社會建設評價和政績考核機制
第13章 政府公共服務領域的改革創新
13.1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共享
13.2 創新市場主體管理機制
13.3 建設“兩型”公共運輸服務系統
13.4 建立電子商務推廣機制
第14章 “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的示範效應
14.1 湘鄂全面推進“兩型”社會建設
14.2 全國“兩型”社會建設逐步推開
參考文獻
1.1 “兩型”社會概念的提出
1.2 “兩型”社會的內涵與建設層次
1.3 “兩型”社會建設的重大意義
第2章 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設立
2.1 設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背景
2.2 全國綜合配套試驗區建設進程及意義
2.3 “兩型”社會試驗區的改革試驗方案
第3章 能源資源利用領域的改革創新
3.1 建立節能減排的激勵約束機制
3.2 建立節約用水的激勵約束機制
3.3 建立節約原材料的激勵約束機制
3.4 建立資源綜合利用的激勵約束機制
第4章 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領域的改革創新
4.1 生態環境價值與生態建設
4.2 建立並完善生態補償長效機制
4.3 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的市場機制
4.4 建立突出環境問題的整治機制
第5章 促進“兩型”產業發展的改革創新
5.1 “兩型”產業在“兩型”社會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5.2 “兩型”工業發展機制
5.3 “兩型”服務業發展機制
5.4 “兩型”農業發展機制
5.5 “兩型”社會試驗區產業發展政策
第6章 “兩型”社會建設的科技創新
6.1 科技創新與“兩型”社會建設的關係
6.2 科技創新動力機制建設
6.3 科技創新環境建設
6.4 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6.5 “兩型”社會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第7章 國土開發與統籌城鄉發展的改革創新
7.1 積極推動形成主體功能區
7.2 以同城化引領城市群規劃建設
7.3 創新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
第8章 節約集約用地的改革創新
8.1 完善科學合理的土地利用機制
8.2 建立節約土地資源的體制機制
8.3 完善農村集體土地管理方式:
8.4 土地徵用與補償體制機制創新
第9章 “兩型”社會建設的財稅金融體系創新
9.1 財稅金融體系創新在“兩型”社會建設中的功能
9.2 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財政政策創新
9.3 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稅收政策創新
9.4 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金融體制改革
第10章 對外開放與區域合作領域的改革創新
10.1 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
10.2 流域開發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10.3 創新區域產業發展聯動模式
10.4 建立兩個試驗區的聯動機制
第11章 “兩型”社會文化建設與改革創新
11.1 節約文化的形成與推進機制創新
11.2 生態文化的形成與推進機制創新
11.3 誠信文化的形成與推進的機制創新
11.4 創新文化的形成與推進機制創新
第12章 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政府自身改革
12.1 建立開展“兩型”社會試驗的政府管理架構
12.2 建立陽光高效政府
12.3 推進政府綠色採購制度
12.4 完善“兩型”社會建設評價和政績考核機制
第13章 政府公共服務領域的改革創新
13.1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共享
13.2 創新市場主體管理機制
13.3 建設“兩型”公共運輸服務系統
13.4 建立電子商務推廣機制
第14章 “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的示範效應
14.1 湘鄂全面推進“兩型”社會建設
14.2 全國“兩型”社會建設逐步推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