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四”文學革命
- 發生時期:1917年初至1919年
- 所屬學科:歷史
“五四”文學革命,從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運動後一段時期里發生的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文學變革。經過清朝末年,曾經出現譚嗣同、夏曾佑、梁啓超、黃遵憲等人倡導並實踐的詩歌和散文方面的革新運動,但不久便失敗了。到了20...
文學革命並非單純的文學運動,它是以五四為標誌的新文化運動的組成部分。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尋求中國現代化的思想啟蒙運動,它的目的是人的解放。它的主要內容有:高揚科學與民主的旗幟,引進西方的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平等學說,社會進化論等資產階級文化思潮,抨擊以“孔教”為代表的傳統倫理道德,批判專制制度與文化,...
新文學指“五四”以來的中國現代文學體系。新文學是以白話文寫作,具備“五四”精神,並依賴於新媒介傳播的文學樣式。歷史事件 代表人物 新文學指“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現代文學體系。新文學是以白話文寫作,具備“五四”精神,並依賴於新媒介傳播的文學樣式。新文學在思想上強調人本意識,在體裁上以新詩、小說、散文...
20世紀第二個十年,西方科學和民主思潮大量輸入,加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傳播和影響,中國出現了以反帝反封建為內容的思想革命和文化啟蒙運動。新文學運動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它是整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一翼。它的性質與導向、成就與局限都與新文化運動息息相關。新文化運動開始後,1919~...
解放區文學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繼續和延伸。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始人在開創中國共產黨及其革命事業的同時,已經提出和展開了與之相適應的革命文學事業。當年蘇區特別是中央蘇區已經產生了解放區文學的萌芽和雛形,隨著紅軍的長征也被直接帶入解放區。還有解放區當地的民間文學、對國外文學...
《清末白話報刊與文學革命》是一本202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向東。內容簡介 五四文學革命的發生,是清末以來數十年時間中,社會環境和文學自身不斷發展演化的結果。清末以來的白話報刊,是推動中國文學現代變革的最直接因素之一。清末白話報刊驅動與孕育了五四文學革命。但清末的白話報刊與文學革命之間,並不是...
《中國現代文學史一》是2002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弢。本書主要講述了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情況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有:“五四”文學革命及其發展、“五四”——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學創作(一)、“五四”——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學創作(二)等五部分。圖書目錄 緒論 ...
《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00)(上)》是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五四文學革命、20年代小說、20年代戲劇、20年代散文、30年代小說、30年代散文、40年代小說、40年代新詩等內容。圖書目錄 封面 版權資訊 目錄 導言 中國文學現代化的發生 第一節 人的發現與文學史構成 第二節 中國文學現代...
《五四文學:啟蒙的維度與向度》是2020年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正文。內容簡介 《五四文學:啟蒙的維度與向度(以文學社團為中心的考察)/中國新文學發展史研究叢書》為“中國新文學發展史研究叢書”中的其中一本,論述了五四文學的文化啟蒙意義。五四文學革命是適應當時思想啟蒙運動的需要而發生和發展...
成為現代文學開端的“五四”文學革命也是這樣。適應著新的時代需要,它吸取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以來文化和文學方面的許多成分,同時也利用了近代中國歷史發展中積累的“思想資料”以及某些改革的成果,從而在新的基礎上去完成先驅者未能完成也不可能完成的歷史性任務。萌動期 產生背景 清嘉慶以後,中國封建社會已由衰微而...
《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等十四種。其中《求實集》曾獲北京市首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和三卷本(《中國現代文學史》曾獲全國優秀教材獎(一等獎),並有幾種外文譯本。目錄 緒論現代性:中國文學史由古典進入現代的顯著特徵 第一講“五四”文學革命與陳獨秀“推倒”“古典文學”之辨析 ·文學革命...
一 五四運動的定義 /1 二 經濟、社會及政治背景 /6 三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10 第一部分 五四運動的展開 第二章 促成五四運動的力量(衛915—1918) /19 一 國內愛國者的民族屈辱感(二十一條的影響) /20 二 海外留學生的改革熱情 /25 第三章 運動的開始階段:初期的文學和思想活動(1917—1919) / 42 ...
次年一月,張我軍又進一步發表《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一文,詳細介紹胡適的“八不主義”、陳獨秀的“三大主義”等文學革命理論,更陸續轉載名噪一時的“五四”作家作品,如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 ,淦女士(即馮沅君)的《隔絕》、冰心的《超人》、郭沫若的新詩《仰望》等。台灣新文學運動...
《考辨與析疑-五四文學十四講》是2006年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家炎。圖書目錄 緒論 現代性:中國文學史由古典進入現代的顯著特徵 第一講“五四”文學革命與陳獨秀“推倒”“古典文學”之辨析 ·文學革命的遠因與近因 ·從語言形式革命發展到思想革命 ·陳獨秀要“推倒”的“古典文學”究竟是什麼?第...
瞿秋白批判了新文學的歐化用語傾向,說他是一種非驢非馬的騾子文學。周揚則指出普通民眾看不懂的五四運動時期的白話仍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專利,20世紀30年代關於文學大眾化的討論以大眾的欣賞和接受為標桿,認為五四新文學具有知識分子趣味和脫離民眾的缺陷。對大眾文藝的描寫內容,周揚認為應當描寫革命的無產階級的鬥爭...
周作人:在“五四”期間,當時應援這運動的新力軍,沒有比他更出力的了,他是替新思想說話的健將之一。謝冕、孫紹振《新詩發展概況》:劉半農的創作思想一直停留在民主主義的基礎上,當他在揭露黑暗的現實而充滿反抗情緒時,他並沒有找到這個鬥爭的力量,也不可能表現出革命鬥爭的一面,他的詩深沉、悲憤,但五四時代...
在文學上,散文、小說、詩歌等文體,都開了新生面。特別是1921年,魯迅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的發表,郭沫若詩集《女神》的出版,為白話文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阿Q正傳》更是中國現代白話文學中贏得世界聲譽的第一部傑作。“五四”白話文運動,是一個活潑的、前進的、革命的運動,它在文藝語言上宣告了文言文時代的...
但這個運動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了封建主義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在思想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後,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當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馬列主義的時候,新文化運動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一個資產階級文化革命運動轉變為一個廣泛宣傳馬列主義的運動,《新...
在“五四”文學革命的前驅者中,錢玄同可說是一員驍將,一位急先鋒。他雖然並不是發難者,但卻最早給發難者以強有力的支持。催促新文學作品誕生並予以獎掖支持,是錢玄同“五四時期”又一歷史貢獻。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就是魯迅在錢玄同的敦促下創作的。1917年(民國六年)初,當胡適在《新青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