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出版聯盟

“一帶一路”的時空變遷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積澱和學術資源。在媒介技術和交流渠道日益發達的今天,傳承絲綢之路精神,成立學術出版聯盟,無疑是一種自覺的文化傳播活動,盡顯天時地利人和,必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新的學術與文化繁榮。

2017年8月2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發起,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九十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機構和出版企業共同成立“一帶一路”學術出版聯盟,這是出版界在落實“一帶一路”建設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
“一帶一路”的時空變遷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積澱和學術資源。在媒介技術和交流渠道日益發達的今天,傳承絲綢之路精神,成立學術出版聯盟,無疑是一種自覺的文化傳播活動,盡顯天時地利人和,必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新的學術與文化繁榮。
就文化傳播而言,古絲綢之路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在這條充滿文明和智慧的坎坷道路上,除了不同語言的商人往來穿行外,許多文明傳播的使者也留下了濃重的身影。黃沙漫道,駝鈴聲聲,至今縈繞於懷的,不僅有沁人心脾的香料、柔軟的絲綢以及精美的瓷器,還有竺法蘭、攝摩騰、鳩摩羅什等來自西域的僧人翻譯出版的大量佛經。在中國、中亞、西亞乃至歐洲星羅棋布的集市上,我們不僅能夠感受商業貿易所帶來的便利,更能夠感受由於佛教文化大量傳播而帶來的幸福與快樂。季羨林先生認為,敦煌作為世界上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基督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交匯融合的唯一地方,大量的壁畫、帛書、竹簡留存至今,保存了幾十種文字書寫的學術和文化遺產。從一定意義上講,古絲綢之路的存續,與跨越時空建立的文化共同體密不可分,雖然是無意識建構的,但它們與商人一道共同促進了古絲綢之路的偉大繁榮。
學術創新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一方面,學術的目的在於探索世界與人生的真理,“一帶一路”便提供了這樣一種機遇;另一方面,學術的目的還在於創新知識與技能,為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創造物質財富提供不竭的創造力。從古至今,文化科技創新使人類社會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文化科技的交流與進步越來越重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要建設命運共同體,就必須在文化科技方面互相借鑑,共同創造,以便推動地區與社會的大力發展。
出版是學術傳承與文化傳播的重要形式。源自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擴散,有力地推動了世界出版事業的發展,甚至改變了中古社會的發展面貌。在這個意義上,如果說中國的印刷術催生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一點也不為過。新世紀以來,電子出版的套用,極大地影響了人類的文化傳承,並將徹底改變出版現狀。在“一帶一路”大力發展的今天,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成立學術出版聯盟,不僅是對古絲綢之路精神的一種傳承,更是現代意義上的一種機制創新,將極大地促進這些國家的文化交流和學術創新,將在知識創新、科技研發、文化產業等領域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居住生活著很多民族,他們操持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信仰,且被高山、荒漠、海洋阻隔,這些地區要獲得發展,提高文明程度,就必須在文化建設上搭建橋樑,互通信息,才能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因此,“一帶一路”學術出版聯盟成立,構建學術共同體,繁榮文化共同體,也是實現“民心相通”的應有之舉。
我們相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像成立學術出版聯盟一樣搭建更多的合作共贏平台,共同演繹世紀的強音,是時代的使命,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