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

“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

“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是2017年3月21日成立的社會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
  • 成立時間:2017年3月21日
  • 舉辦地點:北京工業大學
發展歷史,功能定位,標誌詮釋,成員名單,

發展歷史

2017年3月21日, “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成立暨簽約大會在北京工業大學正式召開。來自中國、波蘭兩國的23所高校(現為27所),50多名校長和嘉賓代表,共同參與“中波大學聯盟”成立以及簽約儀式。聯盟是在北京市教委和重慶市教委的支持與指導下,在京渝兩地高校與波蘭高校現有合作的基礎上,集結兩國高校資源,回響中國“一帶一路”發展倡議並落實“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政策對話”成果而發起成立。
“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
“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成員LOGO

功能定位

北京工業大學校長柳貢慧介紹,“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由北京工業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波蘭奧波萊工業大學共同發起,中波23所高校共同參與組建。聯盟是按照“自願平等、開放共享、合作共贏、創新發展”原則自發組織的非贏利性戰略合作組織,旨在通過發展中國高校與波蘭乃至中東歐國家高等教育的合作夥伴關係,加強與波蘭及至中東歐大學的全面交流與合作。
為積極回響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實現中波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高聯盟成員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基於北京市、重慶市高校和波蘭高校現有合作基礎,2017 年 3 月由北京工業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波蘭奧波萊工業大學共同發起,中波 27所高校(7 所北京高校、1 所天津高校、7 所重慶高校、12 所波蘭高校)共同參與組建“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東歐是歐洲新興市場國家集中的地區,雙方互補性強,教育交流與合作的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政府非常重視與中東歐國家的教育合作,2013年至2016年“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政策對話”曾分別在我國的重慶、天津、北京和波蘭首都華沙舉行。隨著兩國和城市間對話的日益深入,高等教育的合作也逐步地深入並落地開花。
除了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中波大學聯盟還著眼於對接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積極協助中國企業在波蘭乃至中東歐的投資、產品銷售及服務;為中國及當地企業提供相應的跨文化、語言、經濟、法律以及技術培訓和支持。支持波蘭企業“走進來”,為其在中國的各項業務開展提供諮詢、培訓服務。
波蘭高校和我國京渝各地高校期待藉助於“中波大學聯盟”平台進行切磋交流,共謀中波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展之道,共求通過高等教育交流促進中波民心相通之路。可以預見聯盟成立後,隨著兩國23所高校和京渝蘭城市間對話和合作的日益深入,聯盟內高校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兩國及城市間人民的文化交流與經濟、科技合作也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標誌詮釋

中波大學聯盟標誌由兩個三角形互動在一起作為基本要素,色彩上採用了波蘭和中國的國旗顏色元素,代表兩個國家,象徵兩國間的國際合作與人文交流,表達了促進中波兩國民心相通的美好願景。紅色充滿熱情與活力,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感,白色是純潔、光明的象徵,二者結合彰顯當代大學生的青春氣息,營造出和諧穩定,又具有張力的視覺美感。迴環貫通的造型,象徵中波大學間的緊密聯繫、藝心相通。其整體的結構,形似分子、原子的結構構成,易使人聯想到高等教育、工程技術與科研創新。標誌的帶狀圖形構成則蘊含著“一帶一路”的文化,體現和平合作、開放包容與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標誌中心是中波大學聯盟的英文縮寫SPUC,標誌整體簡約清晰,易懂、易記、易識別,符合“一帶一路”倡議精神,中波大學聯盟全面交流與合作的核心主旨。
“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
中波大學聯盟標誌
聯盟標誌正式發布預示著中波大學聯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中波大學聯盟的合作平台上,聯盟將統籌各成員單位資源、拓寬交流渠道、融合學術優勢、增進務實合作,實現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度交流與合作,並繼續為中波兩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推進、兩國人民民心相通與兩國關係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成員名單

聯盟高校名單包括:北京高校7所,分別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天津高校1所:天津理工大學;重慶高校7所,分別為: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科技學院重慶理工大學、西南大學;波蘭高校12所,分別為:什切青海洋學院、格扎格爾茲-斯塔辛斯基基礎技術研究所、克拉科夫AGH理工大學、克拉科夫技術大學、比亞維斯托克理工大學、羅茲理工大學、奧波萊工業大學、波茲南理工大學、西里西亞理工大學、西里西亞大學、華沙理工大學弗羅茨瓦夫理工大學。(依英文校名的字母順序排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