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82年9月19日上午十一時四十四分,為了避免大家在BBS上的誤解,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師法爾曼(Scott Fahlman)首次打出了微笑符號“:-)”。他最初創造把這個符號定義為發言者是在開玩笑,現在則被更多的用作表示發自內心的愉悅和會心一笑。對應的,他用“:-(”來表示發言者是嚴肅的;當然,這個符號很快被象形的賦予了“悲傷”的含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分類微笑符號
  • 起源時間:1982年9月19日
  • 創始人:法爾曼(Scott Fahlman)
  • 初始定義:發言者是在開玩笑
  • 現在定義:發自內心的愉悅和會心一笑
簡介,發展,相關,

簡介

1982年9月19日,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工智慧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在大學的電子公告牌上建議,用“:-)”這個符號表示笑話,用“:-(”表示需要嚴肅對待的問題,從而避免網路交流產生誤解。從此,網路表情符號得到了迅速普及和使用。
:-)
於是,像RayTomlinson在1971年發出世界上第一封E-mail一樣,9月19日這一天成了網際網路和信息革命的重要紀念日。

發展

在各國網民和各類技術人員的創造下,網路表情符號越來越錯綜複雜,除了ASCII字元構成的靜態表情外(這些表情甚至已經有了專門的英文術語emotions或smiley),在網路論壇和網路傳呼軟體中又開始使用更為生動的臉譜(icon)或結合肢體動作的動態表情。
氣泡熊男版微笑氣泡熊男版微笑
最初的網路表情符號傳入日本以後,日本人又發明了另一種橫向的表情符號,例如用“^_"”表示微笑,代替美式的“:-)”符號。西方的表情符號大多用嘴表達感情,而日式的表情符號重點卻在眼睛上。
在俄羅斯,網民們結合本土文化創造出了富有俄羅斯特色的網路表情符號。比如在一本很有名的科幻小說中有一個叫做克圖虎(克蘇魯Cthulhu)的海底怪獸,腦袋上長著一堆觸角,網民就把它形象地畫成“{:?”這個樣子,而“[:|||:]”表示手風琴,意思是已經過時的笑話或批評某人又在老調重彈
現在的網路表情符號已經超出了起初簡單的微笑、憂傷等面部變化,表達出其他相對複雜的概念,比如“=:)=”這個符號代表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o_o""”表示蝙蝠,“C=:-)”表示飯店的掌勺廚師。而“Orz”這個失意體前軀符號,表示了認輸、五體投地、跪地投降、服了U等多重涵義,恐怕也只有日本人才能想得出來。
氣泡熊女版微笑氣泡熊女版微笑
在這個網路時代,網路表情符號早已不是電腦高手的專利,任何一個網民,只要有時間就可以自己創造網路表情符號,只要這些符號生動得體、富有創意,就可以得到認同並被廣泛使用。
本來是一種網路“次文化”的表情符號,隨著網路的普及和手機簡訊的通行,已被社會接受。有調查顯示,認為在工作中使用表情符號過於隨便乃至不可接受的時代已經過去,接受調查的4萬人中有55%表示每天都在使用表情符號。如今,在E-mail、即時通訊軟體、聊天室中,到處可見生動有趣的各種表情符號。如果你連“:)”和“:(”都不知道,那說明你不是一個真正的網民。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使用網路表情時,其含義是不一樣的。亞洲人的笑臉常常用來表示“示好”——中國人和日本人對此有著同樣的使用偏好。回想我們日常使用MSN的場景,經常是在打開一個朋友的對話框後,輸入:),然後一個圓圓的小笑臉就出現在即時對話框裡。這一點卻令美國人很納悶,他們會在MSN上問他們的亞裔同事:“你為什麼沒事老衝著我樂呢?”研究結果表明,歐美人在使用笑臉的網路表情時,其含義為“幽默”——他們對笑臉的使用頻率顯然不如我們高。
囧版微笑囧版微笑
總的來說,網路表情的特點可以歸結為簡單的構圖、有趣的內容和後現代主義精神。這3點成為網路流行表情的必備元素,使它們在成為當代青年人交流的一種方式之外,也代表了當代人的某種精神特質。這些表情不僅是現實層面的表達,也成為一種思想的描述。
當下最流行的氣泡熊、柏夫、悠嘻猴、網易包子、綠豆蛙、洋蔥頭、兔斯基等網路表情,都為它們的創造者帶來了相當的財富,不過,創造第一個網路表情符號的法爾曼教授,卻沒有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當然也沒從中獲取任何利益。現在法爾曼教授仍然在卡耐基-梅隆大學任教,他說:“這是我送給世界的小禮物。”

相關

微笑符號“:-)”及其系列擴展,是網際網路的世界語,也是最為流行的網路語言。
更多的類似符號被其他人發明出來,並形象的賦予不同的含義:
:)(微笑簡版)
:((悲傷簡版)
:p(吐舌頭)
;-)(眨眼微笑)
:D(張嘴大笑)
:=)(更大的鼻子)
8-)(戴眼鏡的)
#:-)(頭髮亂蓬蓬的)
^_^(彎眉毛)
^o^(張著嘴笑)
^_~(半睜著眼)
>_< (氣惱的)
O_O (目瞪口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