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淑珍

於淑珍

於淑珍,1936年出生於河北省東光縣,中國內地女高音歌唱家、歌劇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協第四屆常務理事、第五屆理事,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她曾當過工人,1956年在天津職工業餘會演中初露才華,調到天津歌舞劇院後,曾在一些歌劇中扮演主角。五十年代末從事獨唱,其演唱聲從情發,委婉甜美,格調清新秀麗,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在多次出國訪問中也受到讚譽。二十世紀80年代,於淑珍的歌曲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傳唱,成為一代人的經典。2023年10月,於淑珍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音樂)。

基本介紹

  • 本名:於淑珍
  • 外文名:Shuzhen Yu 
  • 性別:女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省東光縣
  • 出生日期:1936年
  • 代表作品:《李雙雙小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月光下的鳳尾竹》等
  • 職業:歌唱家、演員
  • 所獲獎項: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
演藝經歷,早期,晚年,藝術風格,主要作品,綜藝節目,獲獎記錄,人物評價,相關事跡,採訪語錄,

演藝經歷

早期

從學徒工到歌唱家
回憶起自己怎么從一個學徒工成為歌唱家,於淑珍說:“我工作的那個廠子很小,叫天津市中大化工儀器廠,我是學徒工,1956年在天津藝術館給農民示範演出時,天津歌舞劇院的領導也來看演出,就看上我了。”19歲的於淑珍就這樣懵懵懂懂地從一個學徒工成為一名專業演員,“剛進團,正好趕上歌舞劇院大隊人馬去山東演出。我第一次上專業舞台就是在山東大劇院參加大合唱,就這樣一步步從合唱隊員到民歌小合唱、獨唱直到歌劇演唱。”
於淑珍
於淑珍
1963年,於淑珍灌制了第一張唱片,收錄的歌曲《新剪窗花》和《李雙雙小唱》在農村大隊廣播裡備受寵愛,非常風靡。
1959年,於淑珍出演歌劇《向秀麗》,在歌劇中扮演為搶救公家財產而犧牲的一個製藥廠女工。
二十世紀70年代末的電影《甜蜜的事業》成就了一首歌——《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也成就了這首歌的原唱者於淑珍。“《甜蜜的事業》的導演謝添是天津人,1978年底他打電話給劇院領導,讓我到北影廠錄音,這首歌一共錄過好幾個版本,現在傳唱的就是最後用電聲伴奏的那一版。”
堅韌為基礎的平和
“我從不刻意去追求什麼,就是好好學習,好好工作,也沒想過一定要當歌唱家,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水到渠成時該來的就來了。所有的突破都不能拋開自己的條件,我記得一位老師說過:石雕石玉雕玉,我很清楚自己的條件,如果我就是一塊‘石頭’那我不會強求自己有‘玉’的效果。也曾有人提議我在演唱時要表現出無產階級氣勢磅礴的情緒,但我就是唱不出來,我說我再使勁聲音就破了,只能就這首歌所需要的情緒去處理。”於淑珍這樣評價自己。
於淑珍
於淑珍
這種以堅韌為基礎的平和還表現在她對歌曲的理解上。在所有演繹過的歌曲中,對《月光下的鳳尾竹》這首歌的理解更見於淑珍柔韌的性格。“作曲家施光南去雲南體驗生活後寫這首歌時,最後一句是‘一起走向啊,結婚登記處’,是希望通過這首歌去宣傳《婚姻法》。後來有人提出異議:那么抒情的歌怎么還有這么直白的歌詞!有人把這一句改成了‘一起走向啊,那綠色的霧哎’,但不管在什麼場合演唱這首歌我唱的還是原詞,我要尊重歷史事實,原來創作這首歌的思路就是要反映現實的。”

晚年

習書畫不適帶徒弟
1998年於淑珍從天津歌舞劇院退休,對於帶徒弟的事,她說:“有的人能唱但未必是好老師,若我要教學生一定要把他們教出來,但我覺得自己並不適合做老師,帶徒弟是要負責任的,當我覺得自己能力不夠時就不去做。我只會唱歌,那就只唱歌!”
於淑珍表示,自己從年輕時最大的一個心愿就是想好好上學,“但一直沒這個機會,時間充裕了我報名上了天津老年大學。我去上學就是個學生,老老實實上課認認真真聽講。小時候扒後台追明星的事自己也乾過,所以如果有人想和我照張相、簽個名也覺得是很高興的事,人家能提這樣的要求也是人家願意接受你啊,自然要熱情地去做。”
於淑珍
於淑珍
老年大學的生活過得很開心,“學了幾年書法,在學習花鳥國畫”。對於風生水起的娛樂圈,她表示很理解:“有一些年輕人來看我時說:‘於老師我們很實際,我們要賺錢要買房子’。我只對他們說,有追求也挺好,但要符合自己的條件,努力了得到是幸運,得不到也不要抱怨,要懂得放棄!可以開始下一個事情嘛,年輕沒有失敗。
2015年02月17日,參加201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表演開場節目《四世同堂合家歡》。
2019年2月4日,2019年央視春晚,於淑珍與郭淑珍李光羲胡松華劉秉義楊洪基德德瑪關牧村張英席金婷婷霍勇周曉琳鐘麗燕夏利奧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9月13日,於淑珍參加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秋晚會,並與湯非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
2023年10月25日,於淑珍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音樂)。
2024年2月10號(大年初一),參加《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24春節大聯歡》,領唱《掌聲響起來》。

藝術風格

於淑珍學習民歌、各地方戲曲和說唱藝術,並借鑑西洋傳統唱法,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她的歌聲圓潤甘甜,親切感人,格調清新,素雅而質樸,富有獨特的魅力。她的歌唱以抒情見長,善於把握各種地方音樂的特點和韻味,融會貫通,既能顯示北方歌曲的質樸明朗,又具南方的柔美細膩,恰到好處地表達作品的意境和深度,人們讚譽她的演唱“高如行雲,低如流水;聲從情發,歌由心飛。”
於淑珍
於淑珍近照

主要作品

《李雙雙小唱》、《韶峰紅日照萬山》、《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月光下的鳳尾竹》等,另外《泉水叮咚響》也是經她演唱更廣泛地流傳開來的。
於淑珍
於淑珍
在歌劇《江姐》、《宦娘》、《向秀麗》中扮演主角。

綜藝節目

播出時間節目名稱簡介
2017-10-16《音樂人生》為人民而歌於淑珍專輯
2018-7-22《音樂公開課》主講嘉賓
2013-5-3《歌聲傳奇》傳奇嘉賓
2014-10-12《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致敬人物
2024-2-10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24春節大聯歡領唱《掌聲響起來》

獲獎記錄

其他

2023-10-25
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音樂)
獲獎

人物評價

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部電影《甜蜜的事業》成就了一首歌——《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也成就了這首歌的原唱者,天津歌舞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於淑珍。
這位1936年出生的老藝術家,19歲開始其職業歌唱生涯,主演過多部歌劇,首唱了大量經典歌曲,獲得首屆“金唱片獎”,其演唱的《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被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音樂教材;《月光下的鳳尾竹》《泉水叮咚響》等歌曲就是經她演唱得以流傳的,人們讚譽她的演唱“高如行雲,低如流水;聲從情發,歌由心飛”。北方的質樸明朗,南方的柔美細膩,經由她婉轉曉暢的歌喉,演繹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1984年參加央視春晚,演唱《灤水香茶斟滿杯》《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泉水叮咚響》《月光照著太湖水》,曾經多次聽於淑珍老師唱歌,不論過了多久都不曾忘記。她將神奇而美妙的歌聲傳遍大江南北,更給我們美的享受。

相關事跡

其一: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著名歌唱家於淑珍盛名享譽全國,歌曲在全國廣泛傳唱,但她從來不搞特殊化。帶團出外演出,演出方給她專門準備了飯菜和禮物。於淑珍回覆:我們團里其他演員都有,那我就留下。否則,你還是拿回去吧。
其二:
年逾七旬、退休多年的於淑珍漸漸淡出舞台。2009年,天津歌舞劇院舉辦建院50周年慶典晚會,於淑珍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登台亮相,並一再返場。而天津歌舞劇院工作人員透露,於淑珍的這場演出是帶病上場:“當天下午,於老師的心臟病突然犯了,但晚上她還是堅持上台演出,而且依舊堅持真唱。”

採訪語錄

記者:當時你那么出名,為什麼還不覺得自己很特殊呢?
於淑珍:雖然站在舞台上的是你一個人,但是周圍有很多人是在為你服務。唱歌是一個綜合藝術,演員站在台上,需要燈光、音響、服裝、化妝,甚至寫歌的、伴奏人的努力……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你的演出不會好,也不會有演員的形象。因此,你能站在舞台上,並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大家的成功。
記者:很多演員都沒有您這樣的想法了。
於淑珍:這也許是因為跟以前不一樣了。有很多演員是個體的,一切要他自己去做,他們要去買歌,去租棚錄音,要是搞音樂會的話,資金來源也得他自己去解決……而我們那時候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你只要把歌練好了,嗓子保護好了就行,其他都不用自己操心。
記者:你生病上台都是真唱。你怎么看待的“假唱”問題?
於淑珍:要唱就得真唱。假唱絕對不行,那樣做是愚弄觀眾。如果說是照顧我年紀大了,讓我假唱,我還是接受不了,寧可出點紕漏。除非做電視節目,為了直播的效果,那是沒有辦法,可以允許你先去錄音。但是商演,這個是絕對不行的。
記者:在您的藝術生涯中,有哪些老師對您的影響特別深刻?
於淑珍:很多老師給了我很大幫助。不過,實際上我一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因為我進入歌舞劇院後就開始了業務演出。當時領導怕我跟著老師“學壞”了,掌握不了老師教的東西,又把自己唱歌的特點丟了,所以一直沒有讓我正兒八百的學。這也是我一直遺憾的事情,因為有個老師在技術上、藝術上給你把關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而我只能主要靠自己實踐中摸索。在過去幾十年,我一共首唱了300多首歌曲,這些歌曲沒有任何借鑑,都是自己摸索。
記者:您唱的民歌特別有味道,有什麼成功經驗說說么?
於淑珍:民歌,顧名思義就是中國民間的歌曲。作為一個唱民歌的演員,要對全國各個民族的東西都要有所了解,要一聽就知道這是哪兒的歌曲,要知道這歌怎么唱。儘管唱不了像人家“原生態”的歌曲一樣,但要往這個方向努力,向民間學習。而且,充滿濃郁地域性的地方戲曲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記者:對當代歌壇你有關注嗎?
於淑珍:作為演員,必須關注當下的歌壇狀況。比如說周杰倫吧,很多年輕人喜歡,但是他的歌我確實聽不懂,也不會唱,這是人的愛好問題吧。唱民族歌曲的演員,共性多了些,個性就差了些。我覺得,作為一個演員,無論是唱民歌的還是唱通俗的,都應該唱出自己的特點。同樣一首歌,不同的歌手來唱應該是風格不同的,在保持歌曲基本特色的基礎上,在藝術技巧上做一些處理,唱出自己的味道,應該會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