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勒馬(漢語成語)

懸崖勒馬(漢語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懸崖勒馬(拼音:xuán yá lè mǎ)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於元·鄭光祖鐘離春智勇定齊》。

懸崖勒馬(懸崖:又高又陡的山崖;勒:收住韁繩)指在高高的山崖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基本介紹

成語出處,成語故事,成語寓意,成語運用,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鐘離春智勇定齊》第三折:“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尚兀自追趕著。”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懸崖勒馬”。

成語故事

鐘離春是戰國時期齊國人,傳說她容顏醜陋,年四十未嫁,書載她額頭、雙眼均下凹,上下比例失調,肚皮長大,鼻孔向上翻翹,脖子上長了一個比男人還要大的喉結,頭顱碩大,又沒有幾根頭髮,皮膚黑得像漆。她醜得驚人,卻志向遠大,平時關心國家大事,經常學習時事政治,成了“海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的活榜樣。
齊國當時的王是齊宣王,特別喜歡跟宮裡的美女玩各種遊戲,不理國政,致使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吹捧。鐘離春為拯救國民,決定冒死自請見齊宣王。
有一天,齊宣王照常在宮裡玩,侍臣來報告,說有一個長得很醜的女子要求入宮侍候大王。齊宣王覺得很古怪,說,讓她進來看看。進來的就是無鹽小姐,這時候她已年過四十,還未嫁人。見了齊宣王,無鹽小姐對國事侃侃而談,嚴肅批評齊宣王只知道跟美女玩遊戲,讓奸臣為非作歹。總共陳述齊國危難四條,並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齊宣王聽了十分感動,決定“罷女樂,退諂諛”,並把無鹽收進宮裡。但是,無鹽長得實在太醜了,所以一直得不到齊宣王的寵幸,這使她很受傷。
有一年中秋節,無鹽在宮裡賞月拜月。月光溶溶,桂子飄香,如此良夜她卻心事重重,很是鬱悶。這時,正巧齊宣王也在宮裡遊逛,看見月下的無鹽,覺得她十分美麗,就把她立為王后,當做自己的一面鏡子。而齊宣王聽取了鐘離春的諫議後齊國大治,臨淄地區也流傳開了一則診語“無鹽娘娘生得醜,保著齊王坐江山。”

成語寓意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是說沒有成色十足的金子,亦沒有十全十美之人。所以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過失或錯誤,特別是在大千世界中,人事無常,變幻莫測。絲毫不受外界干擾,或內心毫無私慾雜念產生絕不現實。而人一旦產生私慾雜念亦就難免多有過失或錯誤,甚至鑄成大錯。但是如果及早覺悟,糾正偏差,調整好心態,即“才動即覺,覺之即無”,就能消除“心魔”,擺脫困擾,轉危為安。“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難免犯錯誤,如果知道錯了,能夠誠心去改正錯誤,懸崖勒馬,並以此作為人生道路上的經驗教訓,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懸崖勒馬”指在高高的山崖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運用示例
清·魏秀仁《花月痕》三一回:“覺岸回頭,懸崖勒馬,非具有夙根,持以定力,不能跳出此魔障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五六回:“素臣太息道:‘虧得老襟丈臨崖勒馬,不然以祖父世傳之產業而換兒根籌馬,豈不傷心。’”
魯迅《介亭雜文末編附集·“立此存照”》:“某試官批云:‘聞鼓鼙而思將帥之臣,臨考試而動愛美之興,幸該生尚能懸崖勒馬,否則應打竹板四十,趕出場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