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振亞
- 出生日期:1943年
- 出生地:上海嘉定
- 代表作品:《交換》
- 性別:男
徐振亞,現任雲南省保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科科長,保山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試用期一年)。人物經歷 現任雲南省保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察科科長。2022男7月,徐振亞任保山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試用期一年)。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被擬表彰為“全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先進...
徐振亞,男,漢族,198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安徽亳州人,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經濟師。現任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人物履歷 1998.9-2002.7 安徽大學經濟學院企業管理專業學習;2002.7-2008.2 亳州市交通局城關稽查站征稽員,市交通局工作人員、團委書記;2008.7-2010....
徐振亞 徐振亞,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科學歷,江蘇沭陽人。現任江蘇省淮安市人社局四級調研員。人物履歷 2015年11月任淮安市人社局四級調研員。工作分工 協助陳樹國同志分管掛鈎幫扶和文明創建工作。牽頭負責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徐振亞 徐振亞,生前部隊是新疆軍區,安葬地是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徐振亞 基本信息 籍貫:北京市順義 生前情況 生前部隊:新疆軍區 生前職位:新疆軍區步兵學校政治教員 立功情況:犧牲情況 犧牲時間:1978-6 犧牲戰役:在新疆軍區總醫院病故 犧牲地點:烏魯木齊市 生前事跡 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
徐振亞 徐振亞(1921年11月-1978年6月),男,北京市順義人。生前是新疆軍區步兵學校政治教員,1978年6月在烏魯木齊市犧牲。人物生平 生前是新疆軍區步兵學校政治教員。犧牲情況 1978年6月在烏魯木齊市犧牲。
《怎樣與中國人打交道》是2009年華語教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採取章節形式,每章都分三節:第一節是情景故事。以一個因文化差異而引起疑惑、不解、甚至衝突的會話情景 作者簡介 徐振亞,北京語言大學在讀博士。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漢語言文學專業;1989年移居德國:1993年移居美國夏威夷;1997年至今定居...
《與中國人打交道》是2009年1月1日華語教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Cynthia Kuo。作者簡介 譯者:徐振亞 插圖作者:(美國)Cynthia Kuo 徐振亞,北京語言大學在讀博士。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漢語言文學專業;1989年移居德國:1993年移居美國夏威夷;1997年至今定居於舊金山。因外語專業和套用語言學...
《土耳其旅行筆記》是江西美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振亞。內容簡介 這是一位走遍世界,經歷豐富,以旅遊為生活方式的行者的筆記,配有視角獨到的豐富圖片。跟隨他的腳步,不僅能飽覽古國秘魯最精華的景點景觀,更能深切體味這個古老民族的特有氣息,了解這神秘國度的悠久歷史和種種秘聞軼事。從中也可...
《墨西哥旅行筆記》是2009年江西美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振亞。內容簡介 墨西哥一直以它那神秘的考古遺址、迷人的海灘、充滿活力的印第安人與西班牙人的混合和當代文化影響而聞名於世。本書以優美、流暢的文筆,向你闡述了墨西哥的地理環境、政治經濟、歷史沿革、文化藝術,並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墨西哥最...
華東師範大學俄語語言文學專業成立於1951年,是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早在1984年本專業便獲碩士學位授權,是國內首批具有招收碩士研究生資格的單位,2013年招收首批博士研究生。俄語系有良好的教學傳統,梁達、趙雲中、朱逸森、馮增義、許慶道、王冀剛、餘震球、高維彝、徐振亞、曹國維、張鴻瑜等多位國內知名...
《秘魯旅行筆記》是2009年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振亞。內容簡介 這是一位走遍世界,經歷豐富,以旅遊為生活方式的行者的筆記,配有視角獨到的豐富圖片。跟隨他的腳步,不僅能飽覽古國秘魯最精華的景點景觀,更能深切體味這個古老民族的特有氣息,了解這神秘國度的悠久歷史和種種秘聞軼事。從中也可看到一位...
雲南省保山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 雲南省保山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位於雲南省保山市。現任領導 局長:徐振亞 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全國普法辦公室擬表彰為2016-2020年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
《陀斯妥耶夫斯基集》是2008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主編)徐振亞。內容介紹 本書收入俄國19世紀文學巨匠陀斯妥耶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小說、隨筆、書信等作品40餘萬字,另選取他人對陀氏的回憶和評論10餘萬字,並配有圖片百餘幅。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流的偉大作家和思想家,陀氏對人類命運和前途的疑慮和...
《基坑》是2024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德烈·普拉東諾夫,譯者是徐振亞。內容簡介 《基坑》是俄語文學大師安德烈·普拉東諾夫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格拉多夫城》《美好而狂暴的世界》《弗羅》《七月的雷雨》《回歸》《第三個兒子》《基坑》《疑慮重重的馬卡爾》等8部作品。本書同名小說《基坑》是...
化學系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先後是葉於浦、李琬、戴乾圜、文重、王效挺(王孝庭),副系主任有文重、盧錫錕、嚴仁蔭、徐振亞等。調整前的三校化學系都已經在培養研究生。調整後,又兼顧研究生和進修生的培養,擴大規模,為北大自己和兄弟院校培養出大批人才,爾後成為中國化學界的學術骨幹。1955年, 黃子卿、傅鷹、張...
《羅亭貴族之家》是2012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 屠格涅夫,譯者是徐振亞 / 沈念駒。作品介紹 《羅亭貴族之家》是2012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 屠格涅夫,譯者是徐振亞 / 沈念駒。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了屠格涅夫最重要的兩部長篇小說。《羅亭》(1856)塑造了40年代俄國貴族知識分子的典型...
《切文古爾》是2024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德烈·普拉東諾夫,譯者是徐振亞。內容簡介 《切文古爾鎮》寫一群滿懷理想和壯志的革命者在十月革命後來到偏僻的小鎮切文古爾,試圖建起一座社會主義的人間天堂,但他們不切實際的幻想終未能實現。作者簡介 安德烈·普拉東諾夫(1899—1951),作家、戲劇家、...
《海國擷珠的徐壽父子》是2000年5月科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廣仁、徐振亞。內容簡介 《海國擷珠的徐壽父子》主要內容:明末清初及清末,曾出現兩次西方科學傳人中國的浪潮,《西學東傳人物叢書》記載了為此做出卓越貢獻的一些中外學者。《海國擷珠的徐壽父子》是其中之一。生活於清末的徐壽及其子徐建寅是中國...
《卡拉馬佐夫兄弟》是202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譯者是徐振亞 / 馮增義。內容簡介 《卡拉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絕筆之作,是作家哲學思考的總結,對現代哲學和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後世西方眾多作家都將其奉為圭臬。本書根據一樁誤判的真實弒父案創作而成,描寫了一場發生...
《人不單靠麵包活著》是201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 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譯者是馮增義 / 徐振亞。作品介紹 《人不單靠麵包活著》是201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 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譯者是馮增義 / 徐振亞。內容簡介 十九世紀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除了卷軼浩...
《卡拉馬佐夫兄弟》是201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譯者是徐振亞 / 馮增義。內容簡介 老卡拉馬佐夫貪婪好色,獨占妻子留給兒子們的遺產,並與長子德米特里為一個風流女子爭風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頭兒幽會,便闖入家園,一怒之下,差點把老頭兒砸死。他倉皇...
徐振亞民 省管局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處三級主任科員 簡海珊(女) 省婦聯婦女發展部副部長 蔡報元 江西有色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資源勘查二分院副院長 李志萌(女) 省社科院套用對策研究室主任 段藝萍(女) 省氣象局省氣象服務中心業務發展科副科長、高級工程師 萬艷霞(女) 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一級主任科員 徐...
Cynthia Kuo編寫、徐振亞翻譯的一部外文圖書。內容介紹 Each chapter in this book is made up of three sections.The first section contains scenarios one may encounmr du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e.g,a state ofconfusion,misunderstanding or conflict.The second section is cultural tips.The third ...
徐振亞,生於1943年,上海嘉定人,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上海翻譯家協會副會長。主要譯著有《交換》、《另一種生活》、《火災》、《芙蓉》、《美好而狂暴的世界》、《馬背日記》、《彼得堡故事》、《羅亭》、《煙》、《斷頭台》、《阿赫瑪托娃詩文集》、《卡拉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書信選》及《陀思妥耶...
王天兵 作家、學者,策劃、編訂、撰寫各類圖書二十餘種,包括編訂俄國文學天才伊薩克·巴別爾的系列著作:《騎兵軍》、《敖德薩故事》(戴驄譯)和《巴別爾馬背日記》(徐振亞譯)等,並親撰巴別爾研究專著《哥薩克的末日》以及訪談錄《和巴別爾發生愛情》。他的《西方現代藝術批判》是中文領域內第一部全面批判二十世紀...
主任:徐振亞 氣象台 負責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工作;負責氣象探測資料的採集、傳輸和匯交;負責綜合探測系統、通信網路的建設和維護運行工作;負責決策服務和行業、專業專項、為農氣象服務等工作;負責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效果評價工作;負責氣候資源的綜合調查、區劃,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負責手機、廣播、電子屏等媒體氣象服務...
後來我見到徐振亞的譯本時,《地槽》被譯成了《基坑》⑸。那是1989年春天的一個下午,我拿著幾本連載《地槽》的雜誌,翻過當年我任教的潁河鎮國小西邊那堵被雨水衝出了一個缺口的泥牆,來到一所被人遺棄的房屋裡。房子的部分牆壁已經坍塌,我就坐在那廢墟前,在春天午後陽光的照耀下,隨著普拉東諾夫一起走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