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創建於2003年,是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成果之一,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牽頭,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吉林大學等七家以上國家級岩礦化石標本資源保存單位共同完成,按照標本資源產權歸屬不變的原則,採用標本實物資源由各單位保存,標本信息資源統一發布的管理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 外文名:National Infrastructure of Mineral Rock and Fossil Specimen Resources
網站簡介,共享平台發布的主要內容,一、標本實物資源和信息,二、平台特色專題,三、系統礦物學查詢系統,四、標本資源描述標準和技術規程,五、共享方式和設施,

網站簡介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是我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科技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增強國家競爭能力的基礎性支撐,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通過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既要有效地促進科技資源的合理保護、科學管理和高效共享,為科技活動提供大量的、高質量的原始性創新資源,又要有效確保我國的生態安全、衛生安全、資源安全、社會安全及國家安全。
岩礦和化石標本資源是地質工作者長期採集、整理、鑑定、研究和收藏的礦物、岩石、礦石和化石標本以及一切相關的數據和研究資料。我國各地質博物館、自然博物館、院校、科研所和生產單位雖然收集、保存大量的岩礦和化石標本,擁有豐富的岩礦化石標本資源,但缺乏系統性和科學的管理,各單位之間沒有統一的標本描述標準、規範,沒有建立統一的資源網路平台,岩礦化石標本資源的有效共享程度極低,因此對岩礦化石標本資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與共享工作是我國地質科技事業中一項重要而急迫、長期而又基礎性的戰略任務。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創建於2003年,是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成果之一,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牽頭,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吉林大學等七家以上國家級岩礦化石標本資源保存單位共同完成,按照標本資源產權歸屬不變的原則,採用標本實物資源由各單位保存,標本信息資源統一發布的管理方式。平台系統整合了我國收藏的具有科學價值的岩礦化石標本資源12.6萬餘件,除發布標本信息、古生物化石群專題、典型礦床專題、珠寶玉石專題、特色地學專題、系統礦物學查詢系統檢索外,還設有全球各國及地區的岩礦化石標本資源網連結。為地學領域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專業教學、科學普及提供服務。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的最終目標是:建成一個現代化、國際化、開放型的地學領域岩礦化石數據中心,屆時,信息網將擁有岩礦標本實物庫、數據圖形庫、圖像庫、相應的文獻庫等,並與國內外相關數據中心、標本庫、博物館聯網,使本共享平台具有收集貯存、檢索查詢、上網服務、數據發布等功能,同時為國內外同行專家對比研究和數據深入挖掘提供服務。
衷心希望國內外地質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公眾提出寶貴意見,也歡迎資源保藏單位和個人提供標本資源,支持本平台的建設。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平台結構圖

共享平台發布的主要內容

一、標本實物資源和信息

●化石標本
整合了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模式化石及典型化石群標本6.2萬件。
主要有:我國境內古人類化石標本;雲南澄江動物群典型標本;遼西熱河生物群典型標本;豫西華夏植物群標本;貴州海生爬行類標本;黑龍江嘉蔭晚白堊世恐龍動物群化石標本;以及我國典型的地層古生物標本。北京周口店、河北原陽、河南三門峽、內蒙伊盟、山西運城、貴州西部發現的石製品標本等。
●岩石標本
整合了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國內外典型岩石標本3.7萬件。
主要有:青藏高原及其鄰區的岩石;中國東部中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地幔岩包體;北方陸塊下地殼、上地幔岩石標本;從東部蘇魯地區向西經大別山、秦嶺、柴北緣到南天山的巨型高壓、超高壓岩石分布帶的榴輝岩;天津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標本;浙江長興二疊—三疊系界線層型灰岩剖面標本等以及國外典型岩石標本等。
●礦物標本
中國新礦物及典型礦物標本和部分國外典型礦物標本1.2萬件。
●礦石標本
40箇中國瀕危礦床和大型、超大型、特色礦床,以及80餘個典型礦床的礦石標本1.5萬件。
●岩心標本
973項目“白堊紀地球表層系統重大地質事件與溫室氣候變化”陸相地層鑽探工程在大慶獲取“松科1井”的2600米岩心標本。

二、平台特色專題

古生物化石群專題12個
每個專題信息含生物群概況、生物群研究歷史、區域地質背景、地層情況、重點化石標本表述、最新研究進展、生態復原圖、化石復原圖、古生物化石標本索引等。
●中國重要典型礦床專題40個
每個礦床專題信息含:礦床位置、發現簡史、礦床規模和品位,製作區域構造略圖、區域地質圖、綜合地質圖、礦體分布圖,簡述礦床特徵(構造背景、地層、構造、岩漿岩、礦體、礦石、圍岩蝕變、礦床成因、分析測試數據等),結合庫中該地區礦床標本。
珠寶玉石特色專題34個
天然寶石專題15個,天然玉石專題8個,天然有機寶石專題3個,珠寶玉石講座專題8個。專題信息含珠寶玉石的基本性質、顏色、質量評價、工藝評價、最佳化處理及鑑別、合成及鑑別、與相似品種及其仿製品的鑑別、產地、市場、保養、名品賞析、精品賞析等。
●地學專題16個
包括1個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專題。
5個地學教學專題:基礎地理信息,基礎地質信息,青藏高原岩石圈及構造信息,全國榴輝岩分布及屬性數據,全國火成岩的分布特徵。
10個地學科普專題:生命演化史,古生物圖譜、寶玉石欣賞,地球水循環,地質災害,中國地理景觀,青藏高原的隆升,地球之腎“濕地”,特殊地貌,認識地球。

三、系統礦物學查詢系統

3011種礦物資料庫。每個礦物數據項包括:礦物中英文名稱、晶體化學式、化學組成、晶體形態、形態java圖、晶系、晶類、對稱型、晶胞參數、X射線粉晶衍射、晶體結構、顏色、光澤、透明度、條痕、多色性、摩氏硬度、相對密度、成因產狀、共伴生礦物、礦物標本索引等。

四、標本資源描述標準和技術規程

● 描述標準53個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標本描述標準和技術規程
鳥類、魚類、昆蟲、三葉蟲、珊瑚、被子植物、蕨類植物、孢粉等化石描述標準39個,礦物描述、名稱標準2個,火山岩、沉積岩、區域變質岩等岩石描述標準7個,金屬、非金屬、能源礦石描述標準3個,石製品描述標準1個,礦床描述標準1個。描述標準涵蓋了資源編號、名稱、產地、形成時代、地質產狀、簡要特徵描述、圖像等35項基本特徵信息以及10多項個性描述信息。
●技術規程39個
礦物、岩石、植物化石、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等標本的收集、整理、保存技術規程。

五、共享方式和設施

●共享方式
平台根據用戶類型和資源屬性,提供九種方式的資源共享服務,包括:1.公益性共享;2.公益性借用共享;3.合作研究共享;4.智慧財產權交易性共享;5.資源純交易性共享;6.資源租賃性共享;7.資源交換性共享;8.收藏地共享;9.行政許可性共享。
●硬體條件
擁有現代化的庫房,配置了組合密集標本櫃以及調溫、調濕、防塵、防火、防盜等設施,並設有專家工作室,配備研究工作所需的顯微鏡、計算機等設備和寬頻網路環境,為來訪專家學者對比研究標本提供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