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049客機

L-1049客機

L-1049客機,是1950年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在L-769“星座”客機的基礎上,通過安裝新型發動機來提高飛機的起飛重量和有效載荷而成的大型活塞式客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克希德 L-1049“超級星座”
  • 外文名:Lockheed L-1049"Super Constellation"
  • 最大速度:531KM/H
  • 最大航程:5630KM
  • 最大起飛重量:94,000KG
  • 發動機:萊特R-3350活塞發動機
發展歷史,飛機改型,民用改型,軍用改型,主要事件,

發展歷史

自 1946 年以來,洛克希德的L-749“星座”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到了40 年代末,開始遭遇來自波音 B-377“同溫層巡航者”和道格拉斯 DC-6B 的挑戰。雖“同溫層巡航者”使用複雜的發動機,需要很多的維護,不受航空公司的歡迎,然而,DC-6B 卻有與L-749相當的最大起飛重量,並且可以在短途搭載更多的乘客獲得更好的經濟性。
洛克希德決定推出一種加長型的“星座”。為了加快進度,洛克希德公司從霍華德·休斯那裡取得了最初的雛形,在機翼前後分別加進了一段 18 尺 4 寸和一段 10 尺 8 寸的機身。除此之外,到最後量產時的改動還有,駕駛艙包括天窗在內的 9 扇窗改成了 7 扇更高的窗,長方形的客艙舷窗,更高的垂直尾翼,起飛時功率達到 2,700 馬力的 R-3350-CA-1 系列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 120,000 磅,機翼中段增加了油箱單元。然而,機翼結構卻基本沒有實質上的加固改動。這個加長的版本就被命名為“超級星座”。
基本上,這個飛機是為了中短途搭載更多旅客的改良版。這個最初的 L-1049隻找到了 2 個用戶,L-1049 “超級星座”的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飛行,在 1945 年 12 月 3 日從華盛頓開始,途經大紐芬蘭的甘達爾以及香農,於 12 月 4 日到達法國巴黎。
巴西航空的L-1049巴西航空的L-1049
1951 年 11 月至 1952 年 10 月間,有 10 架交付給了環球航空公司 另有 14 架交付給了 EAL。後者沒有設定中間油箱以減輕重量。而發動機升級到 2,800 馬力的 R-3350-CB-1 系列還是顯得動力不足。
L-1049 是世界上第一種增壓型普通客機,她的問世使得廉價舒適的航空旅行成為可能。星座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喜愛。除了美國環球航空公司以外,遠東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法國航空,英國海外航空公司,荷蘭航空公司,康達斯航空公司,漢莎航空公司,伊比利亞航空公司,Panair do Brasil,葡萄牙航空公司,環加拿大航空公司(後更名為加拿大航空),愛爾蘭航空公司也成為了星座式客機的忠實用戶。
複合渦輪增壓版本的 R-3350軍用型推出後,首先用在了洛克希德的 P2V-4“海王星”上。增壓器將汽缸排出的廢氣導向傳動軸上的 3 個渦輪,使得功率大增,最初就達到起飛時 3,250 馬力,這樣又可以增加業載了。更大功率發動機推出的同時,洛克希德也改進升級了機翼結構。新的機翼翼板由鋁型材直接磨出與翼板連為一體的緊固件,而不再用鉚釘打入翼板。加工中型材有 90% 被磨掉,但是獲得了更輕的重量更高的結構強度。然而,新型機翼的形狀還是和原來一樣。
1953 年洛克希德將複合渦輪增壓發動機用於民航,比競爭對手 DC-7 早 3 個月。最大起飛重量增至 133,000 磅,比起原來的“星座”可以真正地實現更多業載的遠程航行,不過跨大西洋航班通常還是需要一次加油經停。民用的第一個版本是 1049C,然後是用於貨運的 1049D,以及對於 1049C 稍作改進的 1049E,不過本質上是一樣的。總共交付了 49 架 C、4 架 D 和 25 架 E,大多都不是美國用戶。L-1049F 作為運輸機為空軍生產了 33 架,和海軍的 L1049A/R7V-1 不同的是採用了方形舷窗。最終 579 架“超級星座”中有 322 架交付給了美國軍方,而道格拉斯的 DC-7 沒有一架作為軍用。
法國航空的L-1049法國航空的L-10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